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期末作业考核德育原理解答 马泽 满分 100 分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 10分,共 40 分)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 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答:正确。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 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 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 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 教育者有目的地
2、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 答:正确。在德育过程中, 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 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 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 机地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 马卡连柯指出: 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 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 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
3、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 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处理集 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 要。答:错误。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与学科教育和专业 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 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4、学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达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答:错误。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实施法制教育,离不开思想上、道
4、德上的基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础性教育。如果学生没有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规范及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风尚, 就不会以极大的积极性去学法、了解法,从而达到知法;就不能从“法律规范”中体会 出共产主义道德的精神实质,达到真正懂法;更不会在实践中自觉地用法律来规范自己 的行为,做到自觉守法。这就是道德规范在学法理论指导及守法实践中的意义。二、问题分析(每题 10分,共 20分)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 请你谈谈这其中的道理。答:德育实施过程之所以要注重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主要在于:第一,这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可靠保证。德育实施过程的目的,不在于它确立了
5、 相应的影响机制或组织形式,也不在于它建立了广泛的影响渠道和约束机制。而在于它 是否真正促进了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真正发展。 思想品德的真正发展虽需要一定的外在 教育影响,但这种发展在本质上是自我性的即经过自己的身心活动建构起自身的品 德。这种情况意味着:外在的教育影响能否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与教育对象自身是否具 有相应的内在活动密切相关。 自我教育作为教育对象自身内在活动的重要方式, 具有“自 教”性特点。这种“自教”的发生,既表现教育活动之外,也常常表现在教育活动之中。第二,自我教育不仅是影响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当代 社会的文明发展,使人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重视,日益得到
6、提升。现实社会的改革开放 和激烈的竞争,无疑需要人以更大的主体性来适应。正因为如此,人的主体性发展在当 代教育中被受关注,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而人的主体性发展与自我教育有着极为密切 的联系,自我教育既是人主体性成长的内在土壤,也是主体性体现的主要标志。没有自 我教育,人的主体性发展失去了内在的土壤,主体的素养就难以得到提升,就难以实现 本质力量的丰富性。人的自我教育是人生存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的体现,人的主体性 发展总是伴随自我教育而发展, 人的主体性只有在自我教育中才能得以真正确立和不断 巩固。2、有人认为,当代德育改革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的方式方法,而不是观念问题。请你分 析:当代德育改革最为
7、根本的问题是不是这样?为什么?答:我认为德育改革中最根本的问题是观念问题,其次才是方式方法、内容、评价 等等各方面改进的问题。因为思想是行为的指南,一切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参与改革之 中的人的观念改变的问题,一个人观念的改变不是听几次报告、讲座,或者是朝夕之间 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参与和影响,然而, 人们观念的改变又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最前提性的条件。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三、案例分析(共 20 分)现实中有人往往用这样的情况来说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有问题的:如:有百分之多 少多少人不了解林则徐,有百分之多少多少人不知道“ 9、18”是什么日子等。请分析:这种评价中所
8、说的问题,是属于学生思想品德上的问题吗?你认为哪些方 面才属于思想品德问题?为什么?答:这些问题不是思想品德问题。在涉及到善和恶的问题上才属于道德问题。道德 问题不是知多知少的问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首先,因为德育对社会、对人的发展、对整体教育发展具有巨大价值。其次,因为这是教育目的决定的,教育目的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而德育方面的 要求往往是教育目的构成的主体部分,古今中外的任何社会都是如此。在中国,古代的 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建国君民”的统治人才,以利“化民成俗”,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三,因为思想品德是决定人社会价值
9、的根本所在。也是社会衡量人社会价值的根 本所在。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社会价值,就不可忽视德育地位。德育是个体 社会化及其社会价值提高不可缺少的。德育的地位说明,德育不是可有可无的,无关紧 要的。更不是“软”任务,“虚”任务,而是一项重要的关系社会稳定、个体发展及其 人才培养质量的大问题。这样言说德育的地位,并不是否认德育为首的地位观。主要是 因为这样更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德育与各育的关系。德育为首,呈现了重视德育的 一种意识,并为德育的整体教育和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作了明确的指向。这是能使人较 为清楚看到德育应处于怎样的位置的。作为重视德育的一种观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 作为具体工作的
10、绝对化原则,则是值商讨的。作为重视的一种观念,“首位”是一个具 有形容性的概念,强调的是的不可忽视性,对首位的东西都忽视了,这是不应该的。但 是如果把首位作为实质的量词和序词,绝对化地要求具体的教育实际。那就意味着,不 管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进行什么教育,都要首先进行教育。这样势必造成教育的尴 尬局面,陷入机械的僵局。所以需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德育为首。在实践中正确体现德育 为首,既要保持一种“绝对”性,也要保持“相对性”。所谓绝对性是指德育在长远教 育工作中的不可忽视性。不能视为可有可无的,应在长远的教育工作中,使它在各项工 作之中得到体现。所谓相对性,即指德育相对于各育处于薄弱状态,或根据某
11、种际情况 需要,在某一时期对德育工作有所侧重。学校教育是整体的。但并不意味着工作上各育 平分秋色,始终体现量的对等性。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或针对某一育的薄 弱性,在某一阶段对某一育有所侧重,以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变。这种有利于整体教育工 作的有所侧重也是应当的。四、联系实际论述(共 20 分)精品文档1、德育是整体教育的必然使命答:学校德育的经常性工作应在整体教育中来进行,而不是以整体教育(教学)之 外的活动来表现德育的经常性。这主要是因为:在整体教育中,“各育”具有互含性, “每一育”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含有其他各育的因素,那种纯而又纯的德育、 智育、体育是极少存在的。这意味着整
12、体教育中蕴含十分广泛而又丰富的教育资源(特 别德育资源),注重整体教育中的德育,有利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各育”的这种 互含性,决定了“各育”的互为性。使得每一育的开展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会 为其他各育的进行奠定一定的基础,创造一定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整体教育中 进行德育,会使德育得到整体教育的烘托;同时应看到学校中的“各育”,都统一在整 体教育目的之中,都是整体教育目的所要实现的任务。“各育”与教育目的的这种联系 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每一育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是其 他各育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育所要完成的任务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是其他各 育所要完成的任务。德育的任务和目的,无不包含在整体教育目的之中;从现实来看, 整体教育中的德育,能使全体教育工作者自然界入其中,发挥多方面的影响作用。这是 整体教育(教学)之外的德育很难做到的。以上这些都说明,德育虽有其独特性,但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室租赁合同范本
- 农业种植包工合同范本
- 农田施工工程合同范本
- 共同承包协议工程合同范本
- 会林租赁合同范本
- 劳动关系联营合同范本
- 现浇桥面板脚手架施工方案
- 陕西凉亭廊架施工方案
- 2025四川内江川豫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农村拆迁土地合同范本
- 2023年烟台南山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基于Matlab的并行计算课件
- 2021年熔化焊与热切割基础知识课件
- 沥青试验讲解精品课件
- 秒的认识 完整版PPT
- 创新药产业链研究培训框架
- 燃气业务代办授权书模板
- 大音希声话古韵——古琴曲《流水》课件
- 《中国人阅读书目(三)——中国初中生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新书简介2014.8.14 (1)
- 智利国家英文介绍PPT精选文档
- 金蝶K3 Cloud 产品安装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