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量具使用与维护_第1页
常用量具使用与维护_第2页
常用量具使用与维护_第3页
常用量具使用与维护_第4页
常用量具使用与维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潘通色卡 RAL色卡 检验时,根据要求的色号选择对应色卡,把色卡上色号对应的颜色与实物颜色比对;零部件颜色和对应色卡颜色一、色卡(一、色卡(RAL色卡,色卡,PANTON色卡)色卡)二、卡尺(分类)二、卡尺(分类)二、卡尺(分类)二、卡尺(分类) 二、卡尺(使用方法)二、卡尺(使用方法) 读数原理:读数原理: 游标卡尺的读数精度是利用主尺和副尺刻线间距离之差来确定的; 如:0.02毫米(1/50)精度游标卡尺主尺每小格为1毫米,副尺刻线总长为49毫米,并等分为50格,因此每格为49/50=0.98毫米。主尺和副尺相对一格之差为1-0.98=0.02毫米,所以它的测量精度为0.02毫米;二、

2、卡尺二、卡尺 读数方法:读数方法:1、读数时,首先读出副尺零线左面主尺上的整毫米数,其次看副尺上哪一条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该游标刻线的次序数乘其游标读数值得出小数读数毫米,最后把主尺和副尺上的尺寸相加主尺和副尺上的尺寸相加。2、在游标卡尺上读数时,应把卡尺水平的拿着,朝着亮光的方向,使人的视人的视线尽可能和卡尺的刻线表面垂直线尽可能和卡尺的刻线表面垂直,以免由于视线的歪斜造成读数误差。3、为了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多测量几次、为了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多测量几次。即在零件的同一截面上的不同方向进行测量。对于较长零件,则应当在全长的各个部位进行测量,务使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测量结果。二、卡尺二

3、、卡尺1、数显卡尺工具的测量:(1) 按开关键(ON/OFF)打开电源;(2) 按公英制转换键(inch/mm)选择所需单位制;(3) 移动尺框,使两外测量面手感接触后按置零键(ZERO)置零,即可进行正常测量。二、卡尺(数显卡尺)二、卡尺(数显卡尺)目标:测量两螺纹孔(规格相同)中心距;方法:两孔内边缘直线距离-孔1半径-孔2半径1、校零2、量螺孔内径3、将测得孔径至零4、直接读出两孔间距二、卡尺(示例:用数显卡尺测量两螺孔中心间距)二、卡尺(示例:用数显卡尺测量两螺孔中心间距) 注意事项:1、不要把卡尺的两个量爪当做螺丝扳手用,或把量爪的尖端用作划线工具等;2、移动尺框和微动装置时,应松开

4、紧固螺钉;3、带深度尺的卡尺,用完后要合并量爪,卡尺使用完毕,必须擦净上油,放回卡尺盒;4、不要将卡尺放在磁性物体上,发现卡尺带有磁性,应及时退磁后方可使用;二、卡尺二、卡尺量爪贴合无间隙,主尺游标两对零。量爪贴合无间隙,主尺游标两对零。 尺框活动能自如,不松不紧不摇晃。尺框活动能自如,不松不紧不摇晃。 测力松紧细调整,不当卡规用力卡。测力松紧细调整,不当卡规用力卡。 量轴防歪斜,量孔防偏歪,量轴防歪斜,量孔防偏歪, 测量内尺寸,爪厚勿忘加。测量内尺寸,爪厚勿忘加。 面对光亮处,读数垂直看。面对光亮处,读数垂直看。二、卡尺(深度尺)二、卡尺(深度尺)图2-15 深度游标卡尺(a-e)1、测量时

5、,先把测量基座轻轻压在工件的基准面上,两个端面必须接触工件的基准面,图 2-15(a) 所示;2、测量轴类等台阶时,测量基座的端面一定要压紧在基准面,图 2-15(b)(c)所示,再移动尺身,直到尺身的端面接触到工件的量面(台阶面)上,然后用紧固螺钉固定尺框,提起卡尺,读出深度尺寸;3、多台阶小直径的内孔深度测量,要注意尺身的端面是否在要测量的台阶上,图 2-15(d) ;4、当基准面是曲线时,图 2-15(e) ,测量基座的端面必须放在曲线的最高点上,测量出的深度尺寸才是工件的实际尺寸,否则会出现测量误差;一、螺纹塞规:测量内螺纹;螺纹环规:测量外螺纹;一、螺纹塞规:测量内螺纹;螺纹环规:测

6、量外螺纹; 常见种类:普通粗牙,细牙,管子螺纹3种;二、使用方法:二、使用方法: 使用前:必须应经相关检验计量机构检验计量合格; 使用时:应注意被测螺纹公差等级及偏差代号与环规标识的公差等级、偏差代号相同(如M24*1.5-6h与M24*1.5-5g两种环规外形相同,其螺纹公差带不相同,错用后将产生批量不合格品误判)。三、螺纹塞规、环规三、螺纹塞规、环规三、螺纹塞规、环规三、螺纹塞规、环规表示塞规的通端表示螺纹规格表示塞规的止端止规通规使用口诀:使用口诀:通规通,止规止通规通,止规止三、螺纹塞规、环规三、螺纹塞规、环规 1 1、结构:、结构: 下图是量成为0-25mm的外径千分尺,当量程大于2

7、5mm时,可用量棒校准;四、外径千分尺四、外径千分尺量棒1) 固定套管上的水平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mm的刻度线,上侧刻度线在下侧二相邻刻度线中间。 2) 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作旋转运动的。3) 根据螺旋运动原理,当微分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0.5mm。即,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0.5mm=0.01mm,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0.01mm的数值。2 2、外径千分尺刻度及分度值说明:、外径千分尺刻度及分度值说明:四、外径千分尺四、外径千分尺 3 3、外径千分尺的测量方法:、外径千分尺的测量方

8、法: 步骤一:将被测物擦干净,千分尺使用时轻拿轻放; 步骤二:松开千分尺锁紧装置,校准零位(或用量棒校准),转动旋钮,使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被测物体; 步骤三:一只手拿千分尺的尺架,固定外径千分尺测砧一端,将待测物置于测砧与测微螺杆的端面之间,另一只手转动旋钮,当螺杆要接近物体时,改旋测力装置,在外径上轴向找最小点,在圆周方向找最大点;直至听到2-3声“喀喀”声,表明量面已接触上; 步骤四:旋紧锁紧装置(防止移动千分尺时螺杆转动)即可读数。四、外径千分尺四、外径千分尺4 4、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外径千分尺的读数: 1) 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 2) 再

9、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mm; 3) 如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 4) 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0.5mm,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四、外径千分尺四、外径千分尺5 5、外径千分尺零误差的判定:、外径千分尺零误差的判定: 校准好的千分尺,当测微螺杆与测砧接触后,微分筒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横线应该是对齐的,如下图1所示;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零误差。如无法消除零误差, 则应考虑它们的对读数的

10、影响。1)、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上方,且第x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即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小x / 100mm,这种零误差叫做负零误差,如下图2所示。2)、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下方,且第y条刻度与横线对齐,则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大y / 100mm,这种误差叫正零误差,如下图3所示。四、外径千分尺四、外径千分尺3)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即 : 物体直径 = 固定刻度读数 + 可动刻度读数 - 零误差;注意事项:1、当测量时,尽量保证测量杆、千分尺与被测量部件同温,如:经长途运输到货的主轴,应放置一段时间再测量;在校尺前,可把量棒放于主轴中,以尽量

11、同温;2、不可测量高温零部件;四、外径千分尺四、外径千分尺五、内径千分尺五、内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 使用方法: 1、使用前应将内径测微头,接杆结合面及其他各件仔细擦净; 2、用校对卡规校对内径测微头的零位,如图,若不正确,则应调整; 3、按产品盒中的接杆顺序选取相应的接杆组合成相应的测量尺寸。应尽量选取数量最少的接杆来组成所需的尺寸,连接时应将最大尺寸的接杆与内径测微头连接,然后按接杆的大小依次连接,以减少累积误差;、内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4、测量孔径时,使内径千分尺的一端(即左测量头)接触并支撑在被测量工件内表面,调整、旋转微分筒使“右测量头”充分接触于被测工件的另一内表面,并在

12、孔的径向截面内轻轻摆动并找出最大尺寸;同时在孔的轴向截面内轻轻摆动并找出最小尺寸(轻轻碰触即可),即为测量点;5、拧紧测量装置,取出内径千分尺并读去相应数值;6、读数方法同外径千分尺;7、应注意:在调整、旋转微分筒时,其旋转力不宜过大,否则,将使内径千分尺“内量杆”顶弯,变形,导致影响测量结果;、内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1、内径百分表是内量杠杆式测量架和百分表的组合,如图所示。用以测量或检验零件的内孔、深孔直径及其形状精度。 1-活动测量头, 2-可换测量头,3-三通管,4-连杆 ,5-百分表,6-活动杆,7-传动杠杆,8-定心护桥,9-弹簧;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 内径百分表工作原理: 在三通管

13、3的一端装着活动测量头1,另一端装着可换测量头2,垂直管口一端,通过连杆4装有百分表5。活动测头1的移动,使传动杠杆7回转,通过活动杆6, 推动百分表的测量杆,使百分表指针产生回转。由于杠杆7的两侧触点是等距离的,当活动测头移动1mm时,活动杆也移动1mm, 推动百分表指针回转一圈。所以,活动测头的移动量,可以在百分表上读出来。 两触点量具在测量内径时,不容易找正孔的直径方向,定心护桥8和弹簧9就起了一个帮助找正直径位置的作用,使内径百分表的两个测量头正好在内孔直径的两端。活动测头的测量压力由活动杆6上的弹簧控制,保证测量压力一致。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活动测头的移动量,小尺寸的只有0

14、1mm,大尺寸的可有03mm,它的测量范围是由更换或调整可换测头的长度来达到的。因此,每个内径百分表都附有成套的可换测头。国产内径百分表的精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有 1018;1835;3550;50100;100160mm;160250;250450。内径百分表的指针摆动读数,刻度盘上每一格为0.01mm,盘上刻有100格,即指针每转一圈为1mm ;调整内径百分尺的尺寸时,选用可换测头的长度及其伸出的距离 (大尺寸内径百分表的可换测头,是用螺纹旋上去的,故可调整伸出的距离,小尺寸的不能调整 ),应使被测尺寸在活动测头总移动量的中间位置 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1、使用

15、前,选用合适的测量头必须先进行组合和校对零位,如图所示。2、组合时,将百分表装入连杆内,使小指针指在01 的位置上,长针和连杆轴线重合,紧固后用手压一下固定探头,指针转动为正常,刻度盘上的字应垂直向下,以便于测量时观察,装好后应予紧固。3、测量前应根据被测孔径大小用外径百分尺调整好尺寸后才能使用,如图5-20所示。在调整尺寸时,正确选用可换测头的长度及其伸出距离,应使被测尺寸在活动测头总移动量的中间位置。4、测量时,连杆中心线应与工件中心线平行,不得歪斜,同时应在圆周上多测几个点,找出孔径的实际尺寸。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 测量时,校对的“0”位刻线是读数的基准。指针的拐点位置,不是在“0”位的

16、左边,就是在“0”位的右边,读数时要认真仔细,不要把正、负值搞错。(不同的表在零刻线的同一边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要正确判断正、负值; 简单判断正、负值的方法: 用手轻压探头,指针转动的方向即为负值方向;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 1、作用:可测量平面,圆弧面的表面粗糙度; 2、配置和结构: 3、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 当传感器在驱动器的驱动下沿被测表面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垂直于工作表面的触针,随工作表面的微观起伏作上下运动,触针的运动被转换为电信号,将该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经A/D 转换为数字信号, 再经CPU 处理,计算出Ra、Rz 值并显示。七、粗糙度测试仪七、粗糙度测试仪/粗糙度对比样块粗糙度

17、对比样块(1)、TR100袖珍式粗糙度测试仪袖珍式粗糙度测试仪1、启动按钮;2、液晶屏幕;3、选择键1;4、选择键2;5、电源开关;6、充电插口7、测试区域;8、测头保护盖;主机标准样板充电器 4、操作方法:(1)、打开电源,屏幕全屏显示,在“嘀”的一声后,进入测量状态。(测量参数,取样长度将保持上次关机前的状态)。(2)、开机后,轻触 键选择要选取的参数Ra或Rz,轻触 键选择合适的取样长度0.25,0.80或2.50,具体选择方法见附表;(3)选好参数后,即可测量了。将仪器的 部位对准被侧区域,轻按“启动键”,传感器移动,在“嘀嘀”两声后,测量结束,屏幕显示测试值。 5、注意事项:在传感器

18、移动过程中,尽量做到使置于工件表面的仪器放置平稳,以免影响该仪器测量精度; 在传感器回到原位置以前,仪器不会响应任何操作,直到一次完整的测量过程以后,才允许再次测量七、粗糙度测试仪七、粗糙度测试仪/粗糙度对比样块粗糙度对比样块(1)、TR100袖珍式粗糙度测试仪袖珍式粗糙度测试仪6、校准 当发现仪器测值超差,可用标准样板对仪器进行校准。可用于校准的标准样板Ra 值为:0.1m 10m。 方法为: 在米制、关机状态下,按住 键,同时打开电源开关,听到“嘀”的一声后,松开 键,此时 进入校准状态 ,在屏幕左上方显示“CAL” ,数值部分显示随机校准样板的Ra 值。 假如你使用另外的校准样板,那么按

19、住 键,使Ra 值递增,或按住 键 ,使Ra 值递减 ,直到显示你所使用的标准样板Ra值 。接着,将仪器置于该样板上,按下启动键,在“嘀、嘀”两声之后 ,校准结束 ,屏幕显示校准后的Ra 测量值 。(此时,新的标准样板值将取代旧的标准样板Ra 值存入仪器)待传感器回到起始位置后,可以进行正常测量。七、粗糙度测试仪七、粗糙度测试仪/粗糙度对比样块粗糙度对比样块(1)、TR100袖珍式粗糙度测试仪袖珍式粗糙度测试仪7、维护: 传感器是仪器的精密部件,切记精心维护。每次使用完毕,要将仪器的保护盖轻轻盖好。避免对传感器造成剧烈的振动; 随机标准样板应精心保护,以免划伤后造成校准仪器失准。七、粗糙度测试

20、仪七、粗糙度测试仪/粗糙度对比样块粗糙度对比样块(1)、TR100袖珍式粗糙度测试仪袖珍式粗糙度测试仪 1、结构:、粗糙度测试仪、粗糙度测试仪/粗糙度对比样块粗糙度对比样块(2)、TR200型粗糙度测试仪型粗糙度测试仪测量方法:1、打开主机底面的:“on/off”开关,打开主机开关 ,通过按钮,设置相关参数将粗糙度测试仪轻轻放置在被测工件上,使传感器的移动方向与工件加工纹理方向垂直;2、调整粗糙度测试仪:,仪器放置平稳后,轻按回车按钮 ,看指针所在位置,要求指针在“正负1”之间,若不在,则要求通过调整粗糙度测试仪使指针在要求范围内;3、按退出按钮 ,退出指针设置,按 按钮,进行测量,在最后“嘀嘀”两声后,测量完毕;4、使用完毕后,关闭主机和电源,小心拆卸传感器等各零配件,轻放至包装盒内相应位置。二、常用机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