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_第1页
镇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_第2页
镇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_第3页
镇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镇2011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针对严重威胁妇女、儿童、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和居民的传染病、 地方病等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国家设立和实施了重大公共 卫生项目。按照上级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决定在我镇开展增补 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两癌”普查、孕产妇住院分娩补 助、剖宫产率控制、 15 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农村改厕、医疗 废弃物的处置等七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项目任务与工作内容(一)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1 、项目内容。为准备怀孕的妇女 (包括流动人口) 在孕前 3 个月 孕早期 3 个月内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2、项目目标。对全镇

2、所有准备怀孕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目标 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 60 ,叶酸服用率达 60% ,叶酸服用依 从率达 30%, 随访登记率 95% 以上。3、工作流程。由医院妇保医生发放给当月新增的结婚对象与早 孕对象,按每人每天 1 片( 0.4 毫克)发放,怀孕前发 3 瓶,怀孕后 发 3 瓶,每次发放三个月的用量,保证孕前 3 个月 -孕早期 3 个月服 用量。如果妇女服用叶酸 6 个月未怀孕,应在医生指导下自行购买继 续增补叶酸。高危待孕妇女(指准备怀孕的妇女中,既往生育过神经 管缺陷胎儿或服用抗癫痫药者)由市妇保所发放。要全面及时掌握目标人群,加强对服用对象的日常监管,乡村医 生每月要

3、对领取叶酸的妇女进行随访,对高危待孕妇女每1 2 周 1次随访,监督服用对象按时服药,并指导其填写服用登记卡。4、信息管理。建立台账,对药品的领取、发放及服用情况及时 登记。乡村医生负责建立叶酸服用信息台账;卫生院负责统计,并上 报本辖区内叶酸的发放和服用信息。(二)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1 、项目内容。检查对象为在本地居住 1 年以上、自愿参加并能 接受检查的 35 59 岁妇女。检查内容为健康教育及问卷调查、妇科 检查、辅助检查、对可疑或异常病例进行进一步诊断和追踪随访,并 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上报等。2 、项目目标。 2011 年应完成市局下达的两癌检查任务。通过宣 传、健康教育和“

4、两癌”检查等方式,提高两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 亡率,提高我院服务能力,保障广大农村妇女身体健康。3 、信息管理。 本院负责登记“两癌”免费筛查、确诊登记册,填写受检对象个 案记录卡,按季度将筛查数据汇总后报送市妇幼保健机构。(三)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 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引导农村孕产妇到有资质的助 产机构分娩,为广大农村孕产妇提供安全、有效、规范的孕产期保健服 务,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执行省卫生厅、财政厅、物价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农 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意见(苏卫社妇 2009 6 号)制订的农村 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服务项目和限价收费标准,保证农村孕产妇住院

5、分 娩的服务质量和合理收费。建立健全产科质量管理体系,按照省定技术规范和质量评估标准定 期开展考核评估,强化质量控制,改善服务质量。实行产科质量督查制 度,将定期督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行业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督促 助产机构规范服务行为,保障产科质量,维护广大孕产妇生命安全。(四)剖宫产率控制1、严格资质审查。医院对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机构坚决禁止实施剖 宫产术。、2、加强产科质量管理。健全院内助产技术质量管理的制度体系, 包括岗位责任制、产科质量自我评估制度、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转 诊会诊制度、危重孕产妇报告制度和评审制度,助产人员“三基”训练 和考核制度等。加强产科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包括加

6、强节假日、交接 班和夜间的产科质量管理、临产前后、剖宫产手术前后的监护等。建立 防范和处置医疗事故的预案,包括各种应急措施和救治方案、危重孕产 妇抢救工作流程和危重孕产妇急救应急预案,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 产科急救能力。建立危重孕产妇紧急救治的绿色通道,配备监护和抢救 设备,保证药物、血液的及时供给,消除隐患,减少风险,提高医疗服 务质量。正确使用催产素,严格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落实高危 孕产妇早期发现、转诊和干预制度,严禁截留高危孕产妇。3、准确把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建立和完善与剖宫产相关的医疗制 度和技术常规,加强助产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把自然分娩的适 应范围、剖宫产手术的临床

7、手术指征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纳入培训的重 要内容,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要教育助产人员增强事业心和 责任感 ,避免趋利和减少责任行为的剖宫产,积极开展无痛分娩技术。对 于没有剖宫产手术指征,孕妇或家属要求实施剖宫产的,要进行耐心细 致的解释;对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也要向其充分讲清剖宫产手术的 利弊关系,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严格履行手术签字手续。除急诊剖宫 产手术外,所有择期剖宫产手术必须经过科主任批准,无手术指征的剖 宫产须报医教科或主管院长批准。要定期开展自查自纠,针对突出问题 和薄弱环节,制订降低剖宫产率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剖宫产率。4、严格控制剖宫产率。自 2011 年 1 月起,医

8、院剖宫产率控制在 45% 以内,要制定控制剖宫产率的相应措施,以每年 5% 的降幅促使剖 宫产率下降,力争 3-5 年内达到剖宫产率 <30 的目标。(五)15 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1、项目目标:本项目定于 2011 年在全镇范围内对 1997 年至 2000 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进一步降低该人群乙肝病毒感 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2、补种要求:根据既往接种史,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0 、1、6 月的免疫程序,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对既往未接种乙肝疫苗者, 接种 3 针次;免疫史不全者,接种时间距离第 1 针次间隔在一年内的, 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而超过一年的和免疫

9、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须 接种 3 针次疫苗。(六)农村改厕1、项目目标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加快农村无害化户厕建设进程,到2011 年底,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 1400 座。2、项目内容 根据农村改厕管理办法和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要求,建设三 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七)医疗废弃物管理1、总体目标: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要以“农村环境有明显改善” 和“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体健康及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清洁卫 生、无害处理、简便实用、群众欢迎”为要求,进一步严格按照医疗废 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力度,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的各个 环节,杜绝医疗废物的流失和二次污染;不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减少 肠

10、道、虫媒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提升农民群众的健康卫生意识。打造 健康、清洁的医疗卫生环境。 2011 年全镇镇村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 处置率 100% 。2、重点任务:卫生院、村卫生站是农村医疗废物管理的主体,必 须按有关规定实施好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预处理、暂存、交换各环 节的工作。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 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 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3、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包括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 环节。卫生院要成立主要领导负责人的医疗废物处置领导小组,指定专 人负责具体工作,积极配合恒星公司做好医疗废物的

11、处理工作。要建立 医疗废物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的来源、种类、重量 或者数量、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 保存 3 年。4、医疗废物范围:医疗废物范围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 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 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 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医疗废物分类目 录,按照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下发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 医发 2003 287 号)规定执行。5、医疗卫生机构的污水处理和排放监测:(1)医疗卫生机构要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增强污水处理能力,

12、确保 医疗污水不成为环境污染源。外排废水污染物要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 GB9878-1996 的要求。(2 )医疗废水的监督性监测必测项目为:PH、余氯、COD、B0B 、悬浮物、挥发酚、油类、总磷、汞、砷、粪大肠菌群、细菌总 数。监督性监测频次为每半年 1 次。自我监测项目为 PH 、余氯、 COD。可按废水处理的周期确定监测频次,一般每班次至少1次。6、医疗废物处置的院内监管:医院要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 领导,制定和建立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 作职责和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发生意外事故时 的应急预案等有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和污染防治制度。二、工作措施与工作要求(一)加强健康教育培训,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充分利 用各种传媒、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