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市场回顾与票据市场展望PPT课件_第1页
票据市场回顾与票据市场展望PPT课件_第2页
票据市场回顾与票据市场展望PPT课件_第3页
票据市场回顾与票据市场展望PPT课件_第4页
票据市场回顾与票据市场展望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10年支付体系运行报告 商业汇票运行 实际结算115.78万笔,同比增长14.0%; 10.85万亿,同比增长12.7%; 每张金额115.78万元,同比下降1.16%; 约计出票天数为165.24天。第1页/共48页22010年支付体系运行报告 电子商业汇票: 与人民银行连接的有316家; 全年共出票78581笔2650亿元; 全年共承兑81752笔2773.6亿元; 电票占纸质的比约2.27%。第2页/共48页32010年支付体系运行报告 2010年逾期垫款94.88亿元,同比下降10.1%。 其中: 浙江16.35亿元; 广东11.36亿元; 山东9.86亿元; 江苏8.38亿元。

2、第3页/共48页42010年支付体系运行报告 逾期垫款的银行结构 股份制银行38.11亿元占40.2%; 国有银行31.33亿元占33.0%; 其他银行25.44亿元占26.8%。 农信系统环比下降6.8%。第4页/共48页5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第5页/共48页6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1.全年承兑总量增长18.45%达到12.2万亿。 2.贴现转贴现总量继续增长达到了26亿元,增长12.06%。其中第四季度交易量7.9亿元,约占30.38%。贴现转贴现/承兑系数是2.1311,即每一笔承兑都将有贴现转贴现的机会或可能性。 3.人民银行在约停了将近10年后,又有一定规模的再贴

3、现业务的计划或实绩。 4.从账面上看,贴现占贷款的比重是逐季下降的。第6页/共48页7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承兑与贴现运行轨迹:第7页/共48页8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0与2009承兑实际发生额比较第8页/共48页9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0与2009贴现转贴现实际发生额比较第9页/共48页102000-2010我国票据市场统计表 单位:人民币万亿第10页/共48页11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第11页/共48页12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0与2009贴现转贴现余额的动态比较第12页/共48页13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这里有个

4、难解的谜:单位:人民币万亿元第13页/共48页14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对票据的经营越来越难,要求周转越来越快第14页/共48页15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贴现占贷款的比重:3.09%第15页/共48页16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第16页/共48页17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贴现占贷款的比重:3.09%第17页/共48页18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谁在增持第18页/共48页19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谁在缓减第19页/共48页20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谁在抛票第20页/共48页21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票据市场的利率 年初压缩

5、信贷规模,提高利率,明显高于货币市场利率;第二季度信贷总量趋缓,持票意愿增加,利率回落;下半年货币市场利率逐步走高,利率持续上扬;第四季度达到了最高。第21页/共48页22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0年1.18/2.25/5.10/11.16/11.29/12.20 六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每次半个百分点,计3个百分点,是票据市场利率走高的根本原因。第22页/共48页23第23页/共48页242010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从2月1日中国票据网报价来看:当天3笔转贴报价中,买入2笔,加权平均利率8.9020%,最高9.0000%,最低8.8800%;卖出1笔,加权平均利率7.8000

6、%,最高7.8000%,最低7.8000%。 交易的利率实际高达千分之十点六八到千分之十点八。第24页/共48页25展望第25页/共48页26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中央银行政策趋向 1.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 2.加快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3.引导金融机构把握贷款投放进度和节奏 4.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形成 5.继续推动金融市场产品创新 6.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建立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第26页/共48页27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关于加强流动性管理与票据市场 1.票据市场的产生与存在、发展都与流动性管理有关。 2.贷款的刚性结构不利于流动性管理。 3.

7、中央银行有多种工具可以协调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只能用票据业务调控流动性。 4.中央银行已经逐渐在扩大停办多年的再贴现业务,商业银行更应重视票据业务在经营中的重要性。第27页/共48页28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关于加快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这是新的提法,说明我国过去缺乏或者没有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票据市场的实践也反映了要求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如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对促进我国GDP增长的贡献,对地区经济的作用、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缓解、对社会经济中重塑的信用观念,对商业银行创造的经济效益等等。第28页/共48页29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关于引导金融机构把握贷款投放进度和节奏 这是最现

8、实的问题,商业银行大都已成为上市公司,早投放、早收益,对现有规模的早日利用与均衡投放产生矛盾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应该建议的是刚性贷款与柔性票据业务合理使用,采用的是刚柔并济的问题。第29页/共48页30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我们来看2011年可能的出票量(承兑总量) 2010年票据每季3万亿,余额5万亿。第30页/共48页31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1.在稳健货币政策年代里、信贷高增长被抑制后,商业银行必然要寻找“信贷的直接替代品”承兑来作补充。 2.承兑有两个明显的属性,即地区属性和银行属性,这两个主导因素不可能放弃既得利益、不可能放弃或终止增长的步伐。 3.近十几年里银行承兑

9、从来没有停止过增长。 4.承兑是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购买工具,与GDP 有密切的函数关系。第31页/共48页32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银行承兑与GDP有密切的函数关系:第32页/共48页33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5.如果2011年GDP增长为9%左右,则银行承兑总量会在14万亿-15万亿左右。第33页/共48页34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我们来分析票据交易总量(贴现和转贴现)2010年每季约6万亿元,第四季度8万亿, 余额加权平均1.65万亿。第34页/共48页35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1.当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后,增量趋缓。反映在内部结构上仍然会有变化:农信社、农

10、商行、城商行、外资银行、邮储银行仍然对贴现、转贴现有很高的兴趣,国有控股银行将表现为积极操作回购,保持一定的交易量。 2.火热的贴现市场表现为此伏彼起的形态。 3.票据余额已经到达了历史底部,有探底回升的趋势。第35页/共48页36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4.中国最大的存款银行应该是农合系统 2010年农商、农合、农信社票据余额占全国比为16.41%。(单位:人民币亿元)第36页/共48页37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5.支撑和衔接承兑量、促进和改善农信社的资产结构,形成票据市场的新主力。 将使贴现总量仍然增长,保守估计约达30万亿左右。第37页/共48页38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

11、展望 关于利率 由于规模紧缺、头寸趋紧,利率必然抬高。 在以往的历史中,规模松,票据交易量大利率低,工作辛苦;规模紧,票据交易量相对少一点,工作没那么辛苦,而利率高、收益高。 利率高为“票据理财”创造了时机和机会。第38页/共48页39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2011年电子票据的发展 1.电子票据在2010年承兑是81752笔,金额是2773.6亿元,占同期承兑量的2.27%。 但电子票据每张金额是339.27万元比纸质的115.78万元要高223.49万元。 2.由于电子票据与企业、行业的供应链关系密切,在汽车、石油、家电、建材行业中有推广,将在本年度有一定明显增长的趋势。第39页/共

12、48页40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3.电子票据推广中的现实问题和机会。要认识电子票据的营销不同于传统的纸质票据,是从游牧方式进入农耕社会式的改变。第40页/共48页41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4.我国电子票据的推广和普及也存在着很多的商业机会,如能否设置专业中介从事将纸质票据转化为电子票据,改变介质的工作。 5.电子票据井喷式发展必然会发生,需要有一个酝酿期和潜伏期。 6.电子票据的营销着力点是研究良好企业的价值链和供应链,而增值税发票反映了增值和供应的过程。第41页/共48页42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监管标准能否适当变动问题第42页/共48页43 1.从来没有人研究过现实

13、的监管标准是否合理的问题,从来没有人研究过现在监管标准中有不合理的地方,从来没有人研究过监管标准能否适当变动的问题。 2.关于商业汇票使用(承兑与贴现)的贸易背景问题,实际在承兑与贴现的把控方向和目的是不同的。 3.承兑要有贸易背景,是中央银行为了防止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没有对价的商品,通过换手后增加流通中的货币。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第43页/共48页44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4.贴现要有贸易背景是贴现银行要求申请人提供合法取得票据的证明。这是商业银行审查资金给予的防范风险的要求,这是商业银行审慎管理的要求。 5.不同的工作目标应有不同的监管标准,建议对贴现要有贸易背景的审查改为商业银行自律的要求。 6.建议研究美国的承兑监管要求。第44页/共48页45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美国可借鉴的监管标准和经验第45页/共48页462011年我国票据市场的展望 美国“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中就对商业票据市场上流通的银行承兑汇票的合格性有了明确规定,只有对进口、出口、商品库存或运输提出融通的承兑,以及为少数制定国家意在寻求短期美元外汇融通而开出的汇票提供的承兑,美联储才认为是合格承兑。合格承兑汇票的期限不超过6个月,拥有贴现资格,并可免除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