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本技能触电急救PPT课件_第1页
电工基本技能触电急救PPT课件_第2页
电工基本技能触电急救PPT课件_第3页
电工基本技能触电急救PPT课件_第4页
电工基本技能触电急救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颤和心跳骤停等症状,严重时会造成死亡;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的伤害,如电弧烤伤、烫伤、和电烙印等。 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是指电击而言。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第1页/共48页触电发生的规律第2页/共48页一、人体的触电形式单相触电:人站在地面单相触电:人站在地面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到火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到火线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线而发生的触电现象。危险1.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是指人体触及三相导线中的任意一根

2、相线时,电流就从接触相经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情形称为单相触电(或称单线触电)第3页/共48页 两相触电:人体两相触电:人体同时接触到电力线同时接触到电力线路中的火线与零线,路中的火线与零线,电流将从火线通过电流将从火线通过人体流入零线。人体流入零线。非常危险2.两相触电 人的身体同时接触到两根不同的相线上时,或人体同时接触电器的不同相的两个带电部分时,就会有电流经过相线、人体到另一相线而形成通路,这种情况称为两相触电第4页/共48页跨步电压触电:当高压跨步电压触电:当高压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接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大地四周流散,地电流通过大地四周流散,在在20米范围构成威胁地区。米范

3、围构成威胁地区。人假如在接地点周围人假如在接地点周围20米米以内行走,其两脚之间就以内行走,其两脚之间就有跨步电压。有跨步电压。步子越大越危险3.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触电 当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或架空线路的一相断线落地时,落地点的电位就是导线的电位,其电位分布以接地点为圆心向周围扩散、逐步降低。电流会从落地点(或绝缘损坏处)流入地中、离落地点越远,电流越分散,地面电位也越低。第5页/共48页二、决定触电伤害的因素 通过人体电流大小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感觉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或窒息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性越大,因而伤害也越严重。 人体电阻 皮肤如同人的绝缘外壳,在触电时起着一

4、定的保护作用。当人体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与人体的电阻有关,人体电阻越小,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也就越危险。 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与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通电时间越长,由于人体发热出汗和电流对人体的电解作用,人体电阻逐渐降低,流过人体的电流也就越大,对人体组织的破坏越加厉害,后果也就越严重。第6页/共48页 电流途径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不同。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较大的电流还会使心脏停止跳动,这两者都会使血液循环中断而导致死亡;电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会引起中枢神经强烈失调而导致死亡。 最危险的途径是从手到胸部(心脏)到脚;较危险的途径是从手到手

5、;危险性较小的途径是从脚到脚。 人体状况 人体本身的状况对于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有着密切关系。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心理、精神疲劳等。第7页/共48页触电通过人体的电流按危险程度分为三种:感知电流: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最小电流。成年男子感知电流约为1.1m,而成年女子约为0.7m。摆脱电流:人能忍受并能自动摆脱电源的人体最大电流。摆脱电流约为615m致命电流:使人短时间内出现生命危险的最小人体电流。在一般的场合可以取30m为安全电流,即认为30m是人体可以忍受而又无致命危险的最大电流;第8页/共48页第二节 触电急救一、触电急救原则.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对触电者进行诊断。.使用正确姿

6、势对症急救。.抢救要及时、坚持、不中断。 人体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困难、血压升高、昏迷直至呼吸中断、心脏停跳等险象。当触电者呈现昏迷时,不能轻率认为触电者已经死亡,应看做是“假死”,马上实施急救。第34课时第9页/共48页二、 脱离电源的常用方法(低压触电)(1)拉开关电源)拉开关电源第10页/共48页(2)拉开触电者)拉开触电者第一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注意:戴上绝缘注意:戴上绝缘手套,或用干燥手套,或用干燥衣服、帽子、毛衣服、帽子、毛巾把手缠好巾把手缠好千万不要同时用两只手拽触电者千万不要同时用两只手拽触电者第11页/共48页(2)拉开触电者第二种方法)拉开触电者第二种方法站在木板上 绝

7、缘垫上第12页/共48页(3)挑,拉电源线)挑,拉电源线注意:用干燥的木注意: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绝缘物棍、竹竿等绝缘物挑挑第13页/共48页(4)割断电源线)割断电源线注意:用带绝注意:用带绝缘柄的电工钳,缘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干燥木柄的斧头、铁锹等利头、铁锹等利器砍断器砍断第14页/共48页三 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第15页/共48页脱离电源的常用方法(高压触电) 通知有关部门拉闸停电第16页/共48页使用绝缘杆落下跌落保险使用绝缘杆落下跌落保险注意:戴安全帽、带绝缘手套、穿绝注意:戴安全帽、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缘靴第17页/共48页 脱离电源时的注意事项:1 1、救护人员不可直接用手、其

8、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二次伤害。3 3、救护者在救护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近带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第18页/共48页第三节 就地对触电者进行诊断“假死假死”的表现形式的表现形式第56课时第19页/共48页一、诊断方法 看:仔细观察触电者的胸部和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用耳朵贴近触电者的口鼻与心房处,听其有无微弱的呼吸和心跳。 试:用手轻触触电者颈动脉,有无搏动,以判断有无心跳;把手指放在鼻孔边,通过感觉有无气流来判断有无呼吸。第20页/共48页看:胸部有无起伏看:胸部有无起伏 听:有无呼气声听:有无呼气声 感:有无气体排出感:有无气体排出 判断呼吸:判

9、断呼吸:将耳贴近触电人的口和鼻,头部偏向触电人胸部。将耳贴近触电人的口和鼻,头部偏向触电人胸部。 第21页/共48页判断心跳:判断心跳:触摸颈动脉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防止推移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防止推移颈动脉不能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防止不能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防止头部供血中断。头部供血中断。不要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不要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检查时间不要超过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10秒秒第22页/共48页二、诊断后的做法诊断情况做 法触电者有意识,心跳和呼吸存在送到空气流通、暖和安静的地方平卧休息,专人监护触电者丧失意识,但有心跳和呼吸就地护理,尽快送进医院触电者呼吸停止,但有心跳立即用

10、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抢救触电者心跳停止,但有呼吸立即用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进行抢救触电者丧失意识,心跳和呼吸停止立即用人工心肺复苏的方法进行抢救第23页/共48页电伤的处理伤口大出血时应立即设法止血,同时火速送医院治疗;一般性的外伤创面,有条件者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用消毒的纱布或干净的布包扎,然后送医院治疗;触电后摔伤骨折,应先止血、包扎,然后用木板固定肢体后送医院处理。第24页/共48页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第四节 人工心肺复苏第78课时第25页/共48页清除口腔异物:人工呼吸之前的准备工作人工呼吸之前的准备工作第26页/共48页抬头仰颈法抬头仰颈法托颌法托颌法保持呼吸通畅第27页/共48

11、页(1)使伤员嘴巴张开、左手捏鼻)使伤员嘴巴张开、左手捏鼻(2)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贴嘴吹气贴嘴吹气放松换气放松换气(3)吹气频率和力度)吹气频率和力度频率:每频率:每1-1.5秒一次秒一次力度:力度:800-1000毫升毫升人工呼吸方法第28页/共48页检查效果检查效果另:当触电者下颌和嘴唇有严重外伤、牙关紧闭、下颌另:当触电者下颌和嘴唇有严重外伤、牙关紧闭、下颌骨骨折等难以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改用口对鼻人工骨骨折等难以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呼吸第29页/共48页胸外心脏挤压法胸外心脏挤压法(1)确定按压位置)确定按压位置(2)正确按压姿势)正确按压姿势(3)按

12、压频率及深度)按压频率及深度频率:每分钟频率:每分钟80-100次次深度:深度:3-4厘米(儿童厘米(儿童适当减少)适当减少)第30页/共48页l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第31页/共48页心肺复苏法坚持到底,决不放弃按压吹气1分钟后,应用听、看、试的方法在5秒的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断。若判定颈动脉已有博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按每5秒吹气一次。如脉博和呼吸都未恢复,则继续坚持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的时间不得超过57秒。 曾经有经过近5个小时抢救后,触电者复活的先例。所以施救者必须坚持施救,在伤者未复活前,

13、在医生未来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第32页/共48页救护中的注意事项救护中的注意事项1、单人救护和双人救护、单人救护和双人救护单人救护:人工呼吸单人救护:人工呼吸2次心脏按压次心脏按压30次循环做次循环做双人救护:人工呼吸双人救护: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次心脏按压5次循环做次循环做(如两人要交换位置,按压两次后交换)(如两人要交换位置,按压两次后交换)第33页/共48页2、抢救过程中伤者情况的再判定、抢救过程中伤者情况的再判定每隔每隔5-7秒须对伤者的呼吸心跳进行再判定秒须对伤者的呼吸心跳进行再判定若有呼吸无脉搏,继续按压若有呼吸无脉搏,继续按压若有脉搏无呼吸,停止按压,每五

14、秒吹气一次若有脉搏无呼吸,停止按压,每五秒吹气一次若呼吸脉搏均未恢复继续抢救若呼吸脉搏均未恢复继续抢救第34页/共48页电气火灾: 由于电路短路、过载、接触电阻增 大、设备绝缘老化、电路产生火花或电弧,以及操作人员或维护人员违反规程而造成。 因此,严格遵守电气防火规程是每一个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必须时刻谨记!第三节 就地对触电者进行诊断第910课时第35页/共48页一、发生电气火灾时的消防方法 (1).马上切断电源,及时灭火与报警 (2).若无法切断电源,应立即采取带点灭火;可选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干粉灭火剂等不导电的灭火剂灭火。 (3).使用喷雾水枪灭火时,必须做好绝缘措施。 (4

15、).灭火人员必须站在上风位进行灭火,并做好防毒防烟。 (5).夜间灭火时要提供照明。 (6).室内灭火时不能急于通风,以免加大火势。充分做好灭火准备后才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通风。 (7)灭火人员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不能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员身上喷射。第36页/共48页灭火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灭火器的种类 以加压方式进行分类 蓄压式 - 本体容器内部充压规定量的灭火药剂和作为压力来源的 压缩空气或氮气 - 为能够确认容器内部压力,安装压力表压力表指示红色区域,需再充装虹吸管本体容器瓶塞阀门上压杆喷嘴软塞喷嘴软管衬垫弹簧指示压力表第37页/共48页二、常用灭火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火灾预防要领及灭火器使

16、用方法灭火器的种类 以加压方式进行分类 加压式 - 只在启动灭火器时 加压气体容器内 充装的加压气体 向本体容器 灭火药剂室 加压只在启动灭火器时加压气体启动加压瓶体密封密封加压气体室防干粉逆流装置上压杆喷嘴软塞喷嘴软管助推器下压杆气体导入管防干粉逆流密封板虹吸管第38页/共48页汽化吸热, 体积膨胀, 表面张力大吸入孔阀门喷射孔阀门气瓶水槽脚踏板手阀软管吸入口喷嘴活塞手柄空气室灭火器的种类 以灭火药剂的不同进行分类 水灭火剂 - 汽化吸热大(冷却效果) - 体积膨胀大.(窒息效果) - 表面张力大.第39页/共48页 火灾预防要领及灭火器使用方法灭火器的种类 以灭火药剂的不同进行分类 泡沫灭

17、火药剂 - 水中添加少量的泡沫灭火 药剂,空气混合作用或 化学反应作用使泡沫发泡, 将发泡泡沫喷射到燃烧 物体的表面,形成隔离层 以达到灭火目的的泡沫灭火药剂种类有蛋白泡沫, 合成界面活性剂泡沫,水溶性泡沫,耐酒精泡沫等水 + 泡沫灭火药剂(空气混合 及化学反应)第40页/共48页灭火器的种类 以灭火药剂的不同进行分类 CO2 灭火药剂 - 窒息原理进行灭火 - 蒸发吸热引起的冷却 作用 - 存在导致使用人员及 被困人员窒息伤亡的 风险 窒息原理灭火,蒸发吸热引起冷却作用.安全手柄喷嘴喷嘴虹吸管瓶体下压杆上压杆软管安全销阀门第41页/共48页 火灾预防要领及灭火器使用方法灭火器的种类 以灭火药

18、剂的不同进行分类 干粉灭火药剂 - 可用于灭火的固态物质研磨制成微小的 干粉,利用气压喷射进行灭火 - 扑灭可燃性液体的表面火灾非常有效 - 也可以应用于扑灭电气火灾或一般火灾第42页/共48页密封罩下压杆上压杆上压杆阀门瓶塞瓶体虹吸管喷嘴软塞喷嘴软管衬垫弹簧手推车软管喷嘴喷嘴软塞防干粉逆流密封板虹吸管防干粉逆流装置气体导入管瓶体加压气体室喷射微小干粉进行灭火灭火器的种类 以灭火药剂的不同进行分类 干粉灭火药剂第43页/共48页小型灭火器配备间隔 20m,大型灭火器间隔30m沙子灭火器 火灾预防要领及灭火器使用方法 安装方法 - 安装的灭火器能力单位不得 低于各楼层、各室、保护 目标灭火要求 - 小型灭火器配备间隔20m - 大型灭火器配备间隔 不得小于30m,其安装 高度距地面不超过 1.5m, 应由明显的“灭火器” 标志灭火器的安装及管理检查第44页/共48页 火灾预防要领及灭火器使用方法 管理要领 - 为防止干粉粉末凝结, 应至少一个月将灭火器 倒置并摇晃(加压式) - 灭火器的压力表 指针在红色区域, 说明瓶体内压力不足 应进行重装 - 存放避免潮湿场所灭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