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扩展阅读_第1页
《〈世说新语〉两则》扩展阅读_第2页
《〈世说新语〉两则》扩展阅读_第3页
《〈世说新语〉两则》扩展阅读_第4页
《〈世说新语〉两则》扩展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世说新语两则扩展阅读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一)引导学生认识阅读名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感受古代汉语之美,消除学生对古代汉语的隔阂,激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热爱。 (三)让学生感受魏晋士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旨趣,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能力目标 (一)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与技巧。 (二)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刻画的技巧和人物语言的精妙,并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三)学会分析和评判人物和事件,做到学以致用。 三、知识目标 (一)通过阅读,掌握和巩固常见文言词语和文言现象。 (二)领悟世说新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提高综合素养。 教学设想 一、选题设想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魏晋名士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的故事集,反映了魏晋的风流。书中语言简约玄澹,既有通俗的方言、口语,也有典雅的书面语,反映了魏晋时代的语言特点。阅读此书,可以通过故事的趣味性来消除古代汉语的语言障碍,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促进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又可以通过语言障碍的消除,反过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让学生体会魏晋士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旨趣,感受故事中 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高综合素养。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的经验和习惯。本学期第五单元中有王羲之兰亭集序,鲜明地体现了魏晋时代名士的生死观念。而要理解其深刻

3、的内涵,需对其人及时代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本次世说新语阅读活动,基于课内,面向课外,试图达到以学带读,以读促学的目的。 二、活动安排 (一)课内导读:在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认识阅读名著的重要性;介绍世说新语的有关情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介绍阅读方法与技巧。 (二)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世说新语,做好读书笔记,交流心得体会。 (三)研究拓展:鼓励有突出兴趣、在课外阅读阶段表现突出或交流讨论中问题未解决的学生,针对阅读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拓展研究。根据具体情况,可独立研究,也可以自由组织研究小组。 (四)成果汇报:每位学生撰写一篇世说新语读后感;研究小组向全班汇报研究成果,并形成书面报告;

4、将讨论专题报告、课题报告及优秀的读后感集合成册,作为最终成果在班级内部及班级间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课内导读 (一)阐明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 “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 当代散文大师余秋雨先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名著其实是知识堡垒上的制高点。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其他的就不在话下了。阅读名著,可以让我们认识大千世界,启迪心灵,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二)介绍世说新语的有关情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 见识了王羲之洋洋洒洒的文采,你可知道,他还有 “ 飘如游云,

5、矫若惊龙 ” 的书法与风度?听说过谢安淝水之战时从容镇定的大将风范,你可晓得,生活中,他也是一位热爱家庭、关爱子女的忠厚长者?阅读过孔融七岁让梨的感人故事,你可了解,他也是一位少年才子,机智过人,语惊四座?你知道 “ 难兄难弟 ” 、 “ 一往情深 ” 、 “ 管中窥豹 ” 这些成语背后有过怎样的故事吗?你知道 “ 望梅止渴 ” 、 “ 七步成诗 ” 、 “ 道边苦李 ” 这 些故事来源于何处吗? 那么,请让我们跟随刘义庆的清新之语、俊逸之笔,到他的世说新语中去探个究竟吧。 世说新语,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撰,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逸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6、。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世说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此名。它是我国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世记人记事小品文的典范, 被后人誉为 “ 清新俊逸,咳唾珠玑 ” (刘盼遂世说新语校笺 · 后序)、 “ 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在历代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 1 是诸多成语的来源 。 世说新语能将许多生动的情节,镕铸成为生动的文学语言。在历代的沿用之下,许多情节成为耳熟能详的成语。如:鹤立鸡群、难兄难弟、一往情深、咄咄怪事、拾人牙慧、管中窥豹等。 2 它是后世戏曲小说丰富的素材来源 。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许多都经过后代小说戏曲作家

7、的加工创作,成为妇孺皆知的故事。如: 三国演义中的 “ 黄绢幼妇 ” 、 “ 击鼓骂曹 ” 、 “ 望梅止渴 ” 、 “ 七步成诗 ” 等就来源于此。 3 它是历代的仿效之作 。 世说新语是我国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世 小品文的典范,所以仿作不断出现,有的仿其类目,有的仿其笔法,但都无法跳脱原先的窠臼。如唐有王方庆续世说新语,宋有王谠唐语林、孔平仲续世说,明有何良俊何氏语林、李绍文明世说新语等,清有吴肃公明语林、李清女世说、颜从乔僧世说,民国易宗夔新世说等。 读世说新语,掬一捧故事在手,让我们照见魏晋的风流;读世说新语,呷一口玄言妙语,让我们品味汉语的芬芳;读世说新语,听一段遗音

8、余响,让我们追溯艺术的流衍。 (三)介绍阅读方法与技巧 1 常见的阅读误区 。 囫囵吞枣,粗枝大叶 。 只注意有趣的故事情节,偏爱寻章摘句,忽略作品的内涵。一味追求速度,不注重思考、品味,以致阅读甚巨,收效甚微。 咬文嚼字,钻牛角尖 。 力求弄清作品方方面面的问题, 过分 纠缠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了对作品整体性的把握和艺术美的欣赏。 2 介绍阅读方法 。 阅读方法大体分为粗读与精读两种。粗读是快速地浏览式的阅读,目的在于对所读材料有个全面的了解。 精读是在粗读的基础上,对读物进行仔细地读 , 反复地读 , 带着问题研究性地读。其目的是深入透彻地理解其内容和方法 , 进行分析、评论、研

9、究和创造。阅读名著,应将粗读与精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求达到最大的阅读效果。 具体操作办法有: 浏览式阅读法 。 在接触作品的初期,不看任何参考资料,只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直接阅读原文,基本弄清文本大意,获取对文本的第一印象。世说新语由许多小故事组成,阅读时要先弄清这些故事的基本梗概。有些故事初读时便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或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要特别重视这些 感受,可以记录下来,以供日后精读时比较研究。 对比阅读法 。 把不同读物的同一片段或同一读物中两个不同片段比较阅读,让学生对著作的诸多要素 作出比较、评价。动用诵读、默读、速读、细读等技巧。世说新语共 三卷,分德行、言语等 36 个 门 类 ,

10、同一人物的故事十分零散。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将同一人物的不同故事作比较阅读,或将同一门类的不同人物作比较阅读,也可将世 说新语与其他读物的同一片段做比较阅读,如将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与三国志、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做比较阅读。 圈点勾画阅读法 。 边读边做摘记,或作圈点、旁批,作卡片,写心得等,将阅读中的感受、体验、疑问、发现及时地记录下来,做好读书笔记,逐渐养成读、思、写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良好习惯。 读书笔记的类型 : a 写提要、内容概要:适合篇幅较长、情节连贯的作品,不适合本读物。 b 摘录好词、好句、佳段并赏析:可以分析语言的表现艺术, 如王国维评 “ 红杏枝头春意闹 ” 时说 “ 著一

11、 闹 字,而境界全出 ” ;也可以谈谈自己对文句内容的感想和思考;对 世说新语而言,还可由书中某个语言现象出发,联系所学文言知识,对之做系统的归纳整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阅读中巩固知识。 c 读后的联想与想象:可以根据文章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来完善和丰富文本的情节和结构,使文本的旨趣有合乎情理的衍生,并将此诉诸读书笔记。 d 读后的感想和意见:评价、鉴赏或质疑故事中的人物、语言、行为或结果等,根据材料,提出并论证自己的观点。 e 仿写、改写、扩写、续写: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采用其中的 某种方式进行创作,使读、思、写充分结合起来。 根据个人情况,

12、以上五种类型可重点选择一两种,也可以多种并用。 创造性阅读法 。 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阅读,即进入文本又跳出文本,进行质疑与客观评价。阅读中绝不把原著奉为神圣,在精读和研读的基础上,勇于质疑,大胆创新。要学会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写出分析性、研究性的文章。也可在文本的启发下进行新的模仿性以至创造性的文学创作,或将一个故事改写为其他文学样式(如剧 本)等。 3 阅读世说新语的注意事项 。 选择优秀的版本 。 世说新语是用魏晋时代的语言写成的,中间夹杂不少当时的口语和地方方言 。 这给阅读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为此,很多前人专门为此书作过解释。比较优秀的版本有梁代刘孝标的注解、现代

13、人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但这两种解释重在旁征博引,考证史实,不注重文字疏通,对中学生意义 不大。另有张万起的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 1998 年版)、张撝之的世说新语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黄征、柳军晔的世说新语(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等,解释较为详细,可以参看。 走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 世说新语中涉及的人物共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的主要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它通过 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俭啬中王戎的贪婪吝啬、雅量中谢安的从容镇静、忿狷中王述的嗔怒愚蠢等等。阅读时,要注意体会不同人物

14、的独特性格特点,走进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体会人物精彩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精神旨趣 。 由于特定的时代特点和魏晋玄学反因袭、反传统道德的影响,魏晋文人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风采,既有传统的温文尔雅,更多的则是放荡不羁、行为怪诞。阅读时,要适当了解一些背景资料,以理解其言行,并注意体会言行中的智慧和风流。 识记经典的典故 。 世说新语采用了许多前代(主要是西汉以前)的典故,它记载的故事和故事中的语句、词语等,有很多也成为后人袭用的典故, 如 “ 难兄难弟 ” 、 “ 拾人牙慧 ” 、 “ 望梅止渴 ” 、 “ 东床快婿 ” 、 “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 等等。阅读时,要注意识记,积累写作素材。

15、 二、课外阅读 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世说新语,形成个人阅读感受和认识,做好读书笔记,交流心得体会。 (一)阅读要求 先粗读( 1-3 周),浏览、了解故事大意和整体内容;后精读(第 4 周起),从上述四种阅读方式中选择适合个人情况的一种或几种,认真品味故事内容和精义。 (二)做好读书笔记 粗读阶段不对读书笔记作硬性要求。 精 读 阶段,即从第四周起,要求学生务必做好读书笔记 。 针对当周所读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作读书笔记; 尽量尝试多样化的读书笔记形式; 每则读书笔记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重在写 出个人的体会与见解。 每周读书笔记的总字数不得少于 500 字。 教师每周随机抽取一组同学,检查其读

16、书笔记,并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策略。 (三)交流心得体会: 上半学期阅读阶段,鼓励学生及时提出阅读中的困惑与发现,并与教师、同学交流,但不做硬性要求。交流方式可灵活:或面对面交流、讨论,或互相交流读书笔记,或自行组织讨论小组等。鼓励学生将交流所得诉诸文字。 下半学期每周定期举行一次交流讨论会 。 1 确定论题 。 每位同学根据自身阅读情况拟定十个最感兴趣的论题,由组长收集、整理后交由教师汇总。教师根据论题的参与广泛性、内容深刻性和可操作性对之进行筛选,并由同学投票,确定十个正式论题和讨论顺序。 2 准备讨论 。 提前一周公布论题,要求学生查找、整理资料,写好发言提纲或发言稿,做好发言准备。 3 正式讨论 。 由提出该论题的学生组成讨论核心小组,负责会议的主持、重点发言和会议内容的记录。 4 会后整理 。 由讨论核心小组成员共同协作,以该会议议题为主题,将会议内容重新整理,形成一篇 1000 字以上的专题报告。 三、研究拓展 鼓励有突出兴趣、在课外阅读阶段表现突出或交流讨论中问题未解决的学生,针对阅读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拓展研究。 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