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测试1. 科举考试中,新进士容易与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关系。宋代正式举行殿试,并规 定考试合格者在殿前由皇帝亲自召见并唱名赐及第,及第进士遂成天子门生。此后,元、明、清各朝因之。这主要是因为可以通过殿试来()a. 笼络士人,巩固统治b.防止营私舞弊,取舍不公c.抑制权贵,奖拔寒俊d.选拔真才实学,择优录用2.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有关科举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科举制容易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局的局面b. 科举制能为统治者选拔真才实学之人c. 科举制有利于实现社会阶层流动d. 科举制促成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3. 东汉会要载:“
2、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这主要体现了东汉()a. 旨在保证官吏的来源b.奠定了门阀世族的基础c.注重提高官员的素质d.主要通过考试选拔官吏4. 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汉代有十七八等级,最高者月俸350斛,每月收入为21875斤栗;最低的月俸8斛,合500斤粟。这说明秦汉()a.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b.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c.官僚体制严重失衡d.贵族政治己经废止5.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山刺并督监察御史.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 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制纠
3、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 关亲者许回避 ”上述材料说明()a.监察是丞相的一项重要权力b.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c.监察机构的权力来源于皇权d.对监察官员的素质要求较高6. 英国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 奖励和晋升的依据。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 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 “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表明a.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b.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c.工业革命的率先进行d.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7. 19世纪中期,美国的文官一般是跟随本政党在政治上共进退。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规定
4、文官不从属于任何政党,并将文官固定化和职业化。这种变 化a. 强化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b.推动了美国政府管理的科学化c.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d.改变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结构8. 西方的文官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对此说法合理的是()a. “恩赐官爵制”是其产生的根源b. “政党分肥制”直接导致了该制度的产生c. 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其产生的重要诱因d. 该制度的建立消除了政治纷争9.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案。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 “两 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 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
5、比例一开始只占10%, 1930年占80%, 1970年达到 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a.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c.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10. 有学者认为,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可以使国家机关人事管理体现公开、民主、平等、竞争的原则,增强人事管理的透明度,使人民群众在公务员“进、管、出” 各环节有更多的发言权。这体现了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征是()a.民主化b.科学化c.法制化d.规范化11. 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建立。对此结论理解正确的是()
6、a.公务员制度开始b.北洋政府近代化c.文官考试法制化d.文官考试制开始12. “这一时期,一是正式设置考试院,作为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将它列为中央政府的'五院'之一,考试院是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执行者和监督者;二是颁布了一系列 法律,使文官制度法律化。”“这一时期”是()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b.北洋政府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13. 1981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提出,要“大力培养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这表明党中央()a. 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
7、之一b. 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注重德才兼备c. 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d. 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14. 1906年8月25日,考察政治大臣戴鸿慈等呈递奏请改定全国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指出科举已停,取士及选官作何标准,“举国茫然莫知所适,有志仕进者不 知从何道以求进身之阶,数年之后必多歧念”此不可不急为设法者也。为此,应尽 快“更定任用、升转、惩戒、俸给、恩赏诸法及官吏体制”。材料表明当时()a. 清政府引进西方文官考试制度b.废除科举导致社会矛盾尖锐c.清末官僚推动新式教育体制建立d.人才选拔录取处于新旧交替状态15.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
8、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选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 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诸种因素”包括()a.北洋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b.科举制不适应社会发展c.临时政府对文官制的实践d.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发展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 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 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 者苟然,
9、则革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四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哉中矣。”(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制度是什么?其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四信息,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 的变化是什么?选官制度是什么?据材料四分析这一选官制度的积极作用。6分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代,文官考核以京察、大计为主,所有在职官员均得接受考察。对京官考核为京察,等第有四对地方官考核为大计,等级有三京察一等,
10、大计卓 异者,可获加级之奖励,对不法或不合格官员以贪、酷、不谨、疲软、浮躁有疾八项标准进行相应处分。考察过程中,如有举劾不实不当,或滥举滥参,各级主 管官员要担负相应责任,并受到处分。摘编自薛刚清代文官考核中的问责制度材料二:在1979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中,把考核的对象划 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考核时各有侧重,体现了分类管理的思想。技术类干部侧重 能力,如专业技能、业务熟练程度、科研成果等。党政干部侧重德,考核的内容大 多都是关于政治思想方面。考核干部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把平时考察和 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同时,把考核结果同干部的奖惩和晋升结合起来。“对于未能 达到考核标准的
11、干部,要在实践中加强锻炼,限期达到考核标准。经过两次考核达 不到标准的,要调离现职,分配其他工作,有的要降职使用。”摘编自张东川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文官考核制度的特点及其实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颁布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 的背景及意义。1 .【答案】a【解析】材料中特别提到了 “新进士容易与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关系",因而,宋朝 采取的包括殿试的一系列措施是为了防止该类问题而实行的,即为了笼络士人,巩固统 治。故选:ao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及第进士遂成天子门生”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进行思 考。本题考查了科举制
12、,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注意掌握科举制的选官标准,评价。2. 【答案】a【解析】a.从材料“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 贵族的行列”中可以看出,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 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选拔真才实学之人,不符合题意。c. 科举制能够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不符合题意。d. 科举制也促成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不符合题意。故选:ao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要求学生结合科举制的内容特征、影响以及材料信息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科举制的内容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 的能力。3. 【答案】c【解析】根据题
13、干信息“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可知,地方举荐的官 吏,还要进行进一步的选拔.儒生考经学,官吏考举奏,这有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故 本题选c项.题干叙述的是对官员的进一步考核,不是考核选拔官员,汉时考核与官员来源无关,故 a项排除;门阀世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到隋唐才出现,故d项排除.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汉代选官制度,联系所学,汉武帝始实行察举制,地方推举人才做官,结 合材料,东汉时,推荐的官吏则还要考核文化内容,说明重视了官吏的文化素质.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要了解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过程,理解选官的演进也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
14、现,客观评价古代的选官制度.4. 【答案】a【解析】a.秦汉时期俸禄决定等级,官员依靠俸禄生活,体现出该时期官员职业性质明显,故a正确;b. 俸禄是国家统一发放,不是剥削百姓获得,故b错误;c. 等级制度不能说明体制失衡,故c错误;d. 贵族政治当时依然存在,故1)错误。故选:ao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要求学生结合秦汉时期选官用官制度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秦汉时期我国的选官用官制度的内容和特征,学生要有较扎实的基础 知识功底。5. 【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作为专门监察部门的监御史受到丞相的监察,体现监察上相互监督和牵制,是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表现,故b项正确;丞相是协助
15、皇帝负责行政事务,御史负责监察,故a排除;监察的权力来源皇权不错,但不是材料所要反映的主旨,故c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监察官员的素质要求.故d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中的监察制度的变化,监察制度作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 要一环,在历代都非常重视,材料信息表明,作为监察官吏的监察御史受到丞相的监察, 表明了在监察上相互监督和牵制,说明监察制度的逐步完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制度下主要政治机构的演变过程,并能归纳演变的特征和趋势.6.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科学技术,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
16、这是工业革命以后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改变,是科学技术进步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 所产生的结果,故a正确。b. 题干体现不出国家干预加强产生的影响,故b错误。c. 工业革命的率先进行,与20世纪60年代没有关系,故c错误。d. 议会制度的完善与选官标准没有关系,故d错误。故选ao7.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美国文官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 三权分立体制在题干未体现,故排除a。b. 由于“19世纪中期,美国的文官一般是跟随本政党在政治上共进退”,必将导致文 官依赖于政党;题干“1893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不从属于任何政党,并 将文官固定化和职业化”表明美国
17、文官摆脱隶属关系、独立化,因此,这种变化必将会 推动了美国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故b项符合题意。c. 该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d. 美国文官制度是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故排除d。故选b。8. 【答案】c【解析】略9.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的文官制度,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 题干中没有涉及到精英产生的影响。排除a。b. 两党之间的矛盾不会因为美国的文官制度发而改变。排除boc. 大量的具有中立性事务的官员存在能够保障公共行政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故c正确。d. 具有中立性事务官员大量存在,只能够保障国家能够正常的运转,不能够加强联邦政 府的行政权力。排除d。故选co10
18、. 【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公开、民主、平等、竞争的原则” “人民群众在公务员'进、管、 出'各环节有更多的发言权”充分显示出公务员制度民主化的优越性,故a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科学化、法制化以及规范化方面的特征,故b、c、d三项排除。故选:ao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体现公开、民主、平等、 竞争的原则” “人民群众在公务员'进、管、出'各环节有更多的发言权”。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北洋政府颁布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文
19、官考试法草案”可 以看出北洋政府通过立法建立文官考试制度,说明文官考试制度的法制化,故c项正确; 公务员制度开始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文官考试法制化,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是材料信息的影响,排除。故选:co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选官制度,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北洋政府颁布典试委员 会编制法草案文官考试法草案”的主旨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北洋军阀政府时期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特点,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 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2.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正式设置考试'五院'之一,考试院是公务员制度的主要 执行者和监督者使文官制度法律化”可
20、知,这一时期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国 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颁布了政府的人事制度,“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 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 制度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 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一 考试院负责,c项正确,排除abd。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中华民国的成立,考生可结合材料“这一时期, -是正式设置考试院,作为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将它列为中央政府的'五院'之一, 考试院是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执行者
21、和监督者;二是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使文官制度法律 化”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中华民国的成立,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 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13. 【答案】b【解析】材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 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体现的是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的培养注重德才兼备,b正确;材料与民族地区的发展无关,a排除;材料与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无关,c排除;材料未涉及民族团结对发展的重要性,d排除。故选:bo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干部管理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改革开放初期干部管理制度的特征和 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
22、我国干部制度发展演变的表现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 理解材料的能力。14. 【答案】d【解析】由材料“1906年科举已停,取士及选官作何标准应尽快'更定任用、 升转、惩戒、俸给、恩赏诸法及官吏体制”可知,清末在废除科举之后,新的人才选 拔机制并未建立,当时社会恰好处于一种新旧交替的状态,故选d; 材料并未提及西方文官制度的引进问题,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戴鸿慈认为士子多歧念的状况是发生在数年后,而非马上发生,且这只代表戴鸿慈个人 的看法,并不必然就会发生,排除b;材料说的是人才选拔机制,而非教育机制,排除c。故选:do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考生
23、可结合材料“1906 年科举已停,取士及选官作何标准应尽快'更定任用、升转、惩戒、俸给、恩 赏诸法及官吏体制'”进行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 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15. 【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清末新政时期到北洋政府时期文官制度发展完善,结 合所学可知,其原因主要是受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故d项正确; 北洋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不能推动北洋政府时期文官制度发展完善,故a项错误; 科举制在1905年就己经被废除,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临时政府对文官制的实践,故c项错误。故选:do本
24、题考查近代中国的选官制度,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近代中国民主政 治发展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晚清时期到北洋政府时期文官制度发展完善及其原因,理解近代中国民主政治 发展对选官制度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6. 【答案】(1)世官制;血缘(2) 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3) 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4) 变化:由以门第为主要标准到考试选官。科举制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考 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解析】(1)本题考查世官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由材料一“公门有 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可知先秦 时期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设施维护合同三篇
- 网络营销劳动合同三篇
- 高速公路货物运输合同三篇
- 汽车行业发展咨询观察
- 营销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 2001年河南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图片版)
- DB32∕T 3512-2019 公路协同巡查管理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 2024年美术教案范例
- 农田水利工程招标合同(2篇)
- 【部编版九下历史】知识清单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时间的初步认识三(年 月 日-复习课)▏沪教版
- 员工奖惩签认单
- 检验检测服务公司市场研究与市场营销方案
- VDA270气味性测试参考标准中文
-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 2022年版课程方案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 2737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201801-202107不少于6套)
-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 公园对地价和环境的影响
- 新会计准则财务报表模板(带公式)
- 建模案例—飞行管理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