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设计_第1页
《匆匆》教学设计_第2页
《匆匆》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匆匆第一课时执教人刘玉凤 教材分析课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让学生体会这些修辞 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迁移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从而让学生的文章更加生动真切。指 导学生学习作者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直接说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真情实感自然而 然地流露的写作方法。教学目标1. 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3. 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难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诵

2、读感悟法,读说写结合法。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引出“匆匆"同学们,再过几个月,小学六年的时光就要从你身边匆匆而逝了,回想过去常走过 的美好时光,你一定感触颇多,时光飞逝,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朱自清曾说过这 样一段话: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来去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于是他写了 这篇“匆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这篇精美散文匆匆。看老师写课题,请同学们注意“匆”字最后一笔的点不要丢了。(板书课题:匆匆)1. (生齐读课题。)读到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又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2. 对!匆匆就是急急忙忙,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这匆匆而过的时间跃然纸上的 呢?

3、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尽管过去99年,但它倍受读者的喜爱。下面我们一起来了 解朱自清?二、作者简介(出示课件1)(过度:课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 去匆匆,作者思绪万千,叹息不已,最后发出内心的感叹。)文章特点:下面我们看文章特点,(板书文章特点:)先看文章的开头(出示课 件2)齐读问句,再文章的结尾处齐读问句(出示课件3)这就是首尾呼应(板书 首 尾呼应)三、初读美文,学习生字新词空虚旋转痕迹遮挽游丝徘徊挪移蒸融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伶伶俐俐四、品悟“匆匆"1. 作者没有直接写日子一去不复返,而是写这一句(课件4) “燕子再开的时 候“自由读一读

4、。你能看出什么特点?(同学们真会学习,除了排比句,作者写时间一去不 复返与燕子、杨柳、桃花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三者都能失而复得,而我们的时间却 不能,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对!回答的很好,是无奈、惋惜)(板书) 把这种鲜明的对比读出来吧!(齐读)2. 一般而言,只有老人才会对过去的时间发生感慨。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大约多大年 龄?你是怎么知道的?(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走了。)你很会思考!作者1898 年出生,1922年写作此文,当时作者24岁不到,就已经对时间发出了如此感慨。3. (课件5)请大家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做什么?(把 “我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一滴水”,把“时间的流逝”比作“大海”。)通过这个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的日子和时间的流比较起来微不足道。按常理 看,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八千多日” ?),但是,作者说:一个“八千多日子”也只是 “针尖上的一滴水”,和浩瀚的大海相比,太少了,同学们,请你思考,你的人生里大 约有几滴水,现在用了多少了?(半滴),你感到了什么?(生命太短暂了)。5. 当作者突然间想到了自已的24个青春年华已一去不复返,他的心情怎么样? 一想到这些,他怎能不(头涔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