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某某线第四合同段土建工程测量实施方案_第1页
北京地铁某某线第四合同段土建工程测量实施方案_第2页
北京地铁某某线第四合同段土建工程测量实施方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地铁某某线第四合同段土建工程测量实施方案北京力佳图测绘2004 年 8 月 16 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测量作业任务和内容第三章.作业依据第四章.施工测量技术方案第五章.施工动态分析与监扌仝重测技术 方案At/c 、一 亠: 弟八早.测重人贝组织第七章.使用仪器设备第八章.测重精度质重保证措施第九章.费用预算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1.1.1 北京地铁某某线工程起自南四环北侧马家楼,向北沿马家堡西路、菜市口大街、宣武门 外大街、宣 武门内大街、西单北大街、西四南大街、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至新街口, 由新街口向西,沿西直门 内大街、西直门外大街至首都体育馆后转向北,沿中

2、关村大街至清 华西门,之后向西进入颐和园路,经圆 明园、颐和园,终至龙背村,线路全长 28.14km ,共 设 24 座车站。1.1.2 某某线第四合同段工程包含两个区间和一座车站,即角门北站 - 北京南站区间、北京南 站- 陶然亭 站区间及北京南站的土建工程含降水工程 ,不含建筑装修和设备安装工程,各 部工程简况如下:1、角门北站 - 北京南站区间设计起止里程为: K2+408K3+480,区间全长1595.5m,含联络通道 2座、区间风 井1座, 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线路南起角门北站,沿马西路下穿马草河后向东偏移,经南三环、万芳亭公园、凉水河到达北京南站。隧道所处地层主要为第四纪土层,地层

3、为圆砾、卵石、粉土层;无承压水,仅凉水河见潜水层。2、北京南站 - 陶然亭站区间设计起止里程为: K3+990 K5+409 ,区间右线长 1419m ,左线长 1441.222m ,含联 络通道 3 座,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线路从北京南站出发,下穿既有线,由南向北从马家堡西路北过幸福里东路,沿工地行进,下穿南护城河后沿菜市口南大街北行至陶然亭站。线路两侧地面上既有建筑密集, 地下各种公用管线密布。3、北京南站车站全长 193.2m ,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岛式明挖车站 直线车站 ,站台宽 10m ,有效 站台长 120m ,共布置有三个出入口独立有盖式。车站西北端布置号出入口,西南端布置号出入口

4、,东北端布置 号出入口。 在车站北端向东布置了一组新风道和排风道, 在车 站南端向东也布置了一组新风道和排风道。 车站覆土平均为 3.1 米左右。站区东侧是进出北京南站火车站的京山铁路,西侧为翠林小区、亚林小区、宏泰家园、中房鼎立家园、祥和苑等居住小区,站址周边无重要高大建筑,房屋多为民房。车站西边规划为一般居住用地,东北角规划为绿地,东南角为京山铁路,其出入口和风亭在红线外出地面。北京南站所处位置的地下管线共有 8 条包含燃气管、中水管、电缆线等 ,局部管线需 永久改移。 车站范围内地下土层主要为粉土层、粉质粘土层夹杂卵石圆砾层构成,车站主体 结构下有承压水含水层。1.2 工程环境:1.2.

5、1 既有建筑物1、角门北站 - 北京南站区间线路沿马家堡西路下方布设, 道路两侧主要为住宅小区。 沿线主要建筑物有马草河桥、 南三环立交桥、 京山与永丰铁路立交桥、凉水河桥,为确保平安,盾构穿越各段时,必须控 制好开挖面的土压平衡,把握 好注浆时间和方法,加强对该桥梁与地表沉降监测,根据监测 结果,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必要时可以采用 旋喷桩通过地面对桥梁桩基周围土体加固, 确保 桥梁平安。 考虑到马草河、 凉水河流量较大, 为确保平安, 视下一阶段河水渗流情况,必要 时施工期间对该段河水实施导流。2、北京南站 - 陶然亭站区间线路沿道路布设, 线路两侧地面上既有建筑密集, 地下各种公用管线密布,

6、 本区间邻近 的主要建 构 筑物如下: 南护城河跨河桥:右线中心距桥基边缘 4.79m 。 南二环立交桥:右线中心距桥墩桩基边缘 10.077m ,左线中心距桥墩桩基 15.724m 。 菜市口南大街一号过街人行天桥:距桥基边缘净距 5.4m 。 菜市口南大街二号过街人行天桥:距桥基边缘净距3.134m。 南护城河:河床距隧道顶部约8m管线: K4+180 、K4+265 处的污水管标高较低,距隧道顶部约 0.96m 和 1.925m 。 线路周 边的低矮房屋。盾构在曲线推进过程中,应调整掘进速度与正面土压,到达减少对地层的扰动度和减少 超挖的效果, 从而减少地层的变形。盾构暂停推进时,可能会

7、引起盾构后退,而使开挖面松 弛造成地表沉陷,此时应作 好防止盾构后退措施,并对开挖面及盾尾采取封闭措施。对于菜 市口南大街一号、二号过街人行天桥可在 桥墩处做临时支撑,同时加强监控量测。待盾构通 过沉降稳定后,撤除临时支撑。3、北京南站站区东侧是进出北京南站火车站的京山铁路,西侧为翠林小区、亚林小区、宏泰家 园、中房鼎立 家园、祥和苑等居住小区,站址周边无重要高大建筑,房屋多为民房。基坑范 围邻近除道路西侧有几幢永 久性建筑,车站东侧为京山铁路,因此,在结构施工期间应加强 监控量测,以有效的控制变形。1.2.2 地下管线站区所处位置的各类地下管线情况为:马家堡西路由西向东共敷设有各类地下管线共

8、 8 条,依次为: 燃气管 1 条、中水管 1 条、电信电缆 2 根条、雨污水管 2 根条、给水管 1 根条。 各种管线的避让、改 移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当各类临时迁移的地下管线处于车站出 入口及风道处时,采取支托、悬吊 措施,其中市政污水管线应局部更换为钢管。在不影响使 用功能的前提下,局部支管与主管道合为一根, 永久性改移的给排水、煤气管道覆土厚度不 小于 0.70m 。1.3 工程特点:1.3.1 采用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多。本标段包括一站两区间,全长 3001m 。北京南站主体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出入口过 路段辅以暗 挖法施工;两区间采用盾构施工,区间联络通道使用暗挖法施工。1.

9、3.2 施工干扰多,施工配合要求高。 北京南站地处交通枢纽,人流大,车辆多,施工场地狭小,施工交 通干扰大。车站周围 房屋密布,且大多为民房,扰民和民扰问题突出。盾构施工从陶然亭车站进入,从角门北站推出,和相邻标段的施工配合、施工协调要求 高,同时相互间的施工干扰问题多。 盾构通过北京南站, 要求北京南站提供条件, 同时对北 京南站的施工造成一定影响。1.3.3 工程量大,工期短。区间线路 3001m ,施工工期 529 天;北京南站施工工期 592 天, 同时须为区间施工创 造和提供 条件。对标段的工期压力非常大,要求较高的设备完好率和施工组织生产能力。1.3.4 管网改移及建、构筑物监测工

10、作量大。 北京南站范围内地下管线密布,大局部为市政主干线,数量 多、种类多、涉及的管线管理单位多、牵涉面广,大局部需要改移,协调难度大。区间沿线穿越居民住宅楼、桥梁、河 道多,对地表 沉降控制要求高,监控量测工作量大。第二章、测量作业任务和内容测量工作是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局部, 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 实时监控量测施工进程地面、 隧道相关变化量及周围构筑物、管线等的影响变化,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根据测量数据适当 调整作业 进度和措施方法,确保工程顺利准确进行,确保施工平安。在本次工程工程中,测量作业的任务主要分为两大局部:土建工程施工放样和施工监控量测。土建工程施工放样 包含

11、以下内容:地面测量控制网的检测;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加密测量; 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加密测量; 地面至隧道的联 系测量,包括竖井定向测量、高程传递测量; 地下施工控制测量、放样,盾构机始发相关测量、掘进测 竣工测量,包含线路中线测量、隧道静空断面测量隧道贯穿测量;施工监控量测 包含:地面变形监测; 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监测; 地下管线变形测量; 地中土体分层垂直位移监测; 盾构隧道洞室收敛 变形监测; 盾构隧道拱底下沉监测; 地下水位观测; 桩结构钢筋应力测量;第三章、测量作业依据1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标准? (GB50308-1999) ;2、?城市测量标准? (GJJ8-99) ;3

1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标准? (TB10101-99) ;4 、?工程测量标准? (GB50026-93) ;5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测量标准? (GH2001.92) ;6 、?北京地铁新建线路控制测量总体技术要求?( 试行本 )( 北京地铁建设管理 公司工程部, 2002.11 )7 、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 GB50299-1999 )8、 ?建筑变形测量标准? ( JGJ/T8-9 )9、 ?地下铁道设计标准? ( GB50299-1999 )10 、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标准? ( GB12897-91 )11 、 ?北京地铁 4 号线施工设计施工图?1

13、2 、 北京地铁四号线第四合同段沿线建筑调查资料、沿线市政管线调查资料提和基 果整理,工程第四章、施工测量技术方案施工测量是标定和检查施工中线、测设坡度和放样建筑物,测量是施工的导向,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础。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的施测环境和条件复杂,要求的施测精度又相当高,必须精心施测和进行成 测量成果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北京地铁工程隧道开挖的贯穿中误差规定为:横向土50mm、竖向土 25mm,极限误差为贯穿中误差的2倍,即纵向贯穿误差限差为L/5000 L为贯穿距离,以km计。北京地铁工程平面与高程贯穿误差分配 如下表所示。北京地铁工程平面与高程贯穿误差分配表341 -1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

14、下控制测量总贯穿中误差横向贯穿中误差<± 25mm<± 20mm<± 30mm<± 50mm纵向贯穿中误差L/10000竖向贯穿中误差<± 16mm<± 10mm<± 16mm<± 25mmGPS控制点、精密导线及精密水准点,保证上述4.1测量控制网的检测各为满足盾构施工的需要,应检测业主提供的首级级控制点相邻点的精度分别小于土10 mm, 土 8 mm和土 8 L mm L为线路长度,以 km计精密水准路线闭 合差作为盾构测量工作的起算依据地面控制网是隧道贯穿的依据

15、由于受施工和地面沉降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点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在 测量时 和施工中应先对地面控制点进行检测, 确定控制网的可靠性。 工作内容包括: 检测相应精密导线点, 检测高程 控制点等。4.2施工控制网布设在地面控制网检测无误后,依据检测的控制点再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再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以 保证日后的施工测量及隧道贯穿测量有顺利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分两方面内容:1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测量 通常地面精密导线的密度及数量都不能满足施工测量的要求,因此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进行 施工控制网的加密,以满足施工放样、竖井联系测量、隧道贯穿测量的需要。施工平面控制网采用I级全站仪进行测量,测角

16、四测回左、右角各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 °的较差应小于 4,测边往返观测各二测回,用严密平差进行数据处理,点位中误差小于土10 m。2 施工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 根据实际情况将高程控制点引入施工现场,并沿线路走向加密高程控制点。水准基点高程控制点必须布设在沉降影响区域外且保证稳定。水准测量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和土8 L m L为水准路线长,以km计的精密要求进行施测。4.3联系测量联系测量是将地面测量数据传递到隧道内,以便指导隧洞道施工。具体方法是将施工控制点通过布设趋近导线和趋近水准路线,建立近井点,再通过近井点把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引入竖井下,为隧道开挖提供井下平面和高

17、程依据。联系测量是联接地上与地下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提高地下控制测量精度,保证隧道准确贯穿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应进行屡次复测,复测次数应随贯穿距离增加而增加,一般1km以内取三次。其主要内容包括:1趋近导线和趋近水准测量近井点与GPS点或精密导线点通视, 并应使定向具有最有利 的图形地面趋近导线应附合在精密导线点上趋近导线测量用I级全站仪进行测量,测角四测回左、右角各两测回, 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 360 °的较差应小于4 ,测边往返观测各二测回,用严密平差进行数据处理,点位中误差小于土 10伽。测定趋近近井水准点高程的地面趋近水准路线应附合在地面相邻的精密水准点上。趋近水准测量采用二

18、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和土 8 V L mm的精密要求进行施测。 2竖井定向测量 为保证盾构施工基线边方向的准确性,采用投点仪和陀螺仪定向方法或吊钢丝联 系三角形法为主要手段进行定向。如利用竖井倒入,那么采用竖井联系三角形测量,如图4.3-1所示,即通过竖井悬挂两根钢丝,由近井点测定与钢丝的距离和角度,从而算得钢丝的坐标以及它们的方位角,然后在井下认为钢丝的坐标和方位角,通过测量和计算便可得出地下导线的坐标和方位角,这样就把地上和地下联系起来了。如以下图示:地面导线方近井点02B'0102支撑架图4.3-10联系三角形定向测量示意图A3高程传递测量 高程测量控制,通过竖井采用长钢卷尺导入法

19、把高程传递至井下,向地下传递高程的次 数,与坐标传递同步进行。先作趋近水准测量,再作竖井高程传递,如图4.3-2所示。经竖井传递高程采用悬吊钢尺 经检定后,井上和井下两台水准仪同时观测读数, 每次错动钢尺3 5cm,施测三次,高差较差不大于3mm时,取平均值使用,当测深超过20m时,三次误差控制在士 5mm 以内地下施工控制水准点,可与地下导线点合埋设于一点,亦可另设水准点。水准点密度与导线点数根本相同,在曲线段可适当增加一些。地下控制水准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掘进地画 精密水准测量。地下施工水准测量可采用 S3水准仪和5m塔尺进行往返观测,其闭合差导线方向 洞内点mL以km计之内标尺水准仪钢卷

20、尺竖井通道掘进方向标尺重锤水准仪图 4.3-2 竖井高程传递示意图5,导线全长闭合差w4.4 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地下导线测量按I级导线精度要求施测。测角中误差w士1/15000 。在隧道未贯穿前,地下导线为一条支导线,建立时要形成检核条件,保证导线的精度。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是隧道掘进的依据,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导线前,应对已有的施工控制导线的前三个导线点进行检测。地下导线点布设成导线锁的形式,形成较多的检核条件,以提高 导线点的精度。 导线点如有变动, 应选 择另外稳定的施工控制导线点进行施工导线延伸测量。 施工控制导线在隧道贯穿前应测量三次,其测量时 间与竖井定向测量同步进行。重复测量的 坐标值

21、与原测量的坐标值较差小于士 10mm 时,应采取逐次的 加权平均值作为施工控制导线 延伸测量的起算值。曲线段施工控制导线点宜埋设在曲线五大桩或三大桩点上,一般边长不应小于 60m ,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施测, 左、右角各测二测回, 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小于 6,-7mm。边长往返观测各二测回,往返观测平均值较差应小于4.5 施工放样测量施工中的测量控制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为了加强放样点的检核条件,可用另外两个导线点作起算数据, 用同样方法来检测放样点正确与否, 或利用全站仪的坐标实测功能, 用另两个导线点来 实测放样点的坐标,放样点理论坐标与检测后的实测坐标X 、Y 值相差均在士

22、3mm以内,可用这些放样点指导隧道施工。也可用放线两个点,用尺子量测两点的距离进行复 核,距离相差在± 2mm 以内,可用这些点指导隧道施工。 暗挖隧道施工放样主要是控制线路设计中线、里程、高程和同步线。隧道开挖时,在隧 道中线上安置 激光指向仪,调节后的激光代表线路中线或隧道中线的切线或弦线的方向及线 路纵断面的坡度。每个洞的 上部开挖可用激光指向仪控制标高,下部开挖采用放起拱线标高 来控制。施工期间要经常检测激光指向仪 的中线和坡度,采用往返或变动两次仪器高法进行 水准测量。在隧道初支过程中,架设钢格栅时要严格的 控制中线、垂直度和同步线,其中格 栅中线和同步线的测量允许误差为&

23、#177; 20mm ,格栅垂直度允许误差为 3°。4.6 盾构机始发的相关测量和掘进测量盾构机始发前应进行以下测量1) 盾构机始发设施的定位测量,其中包括盾构导轨安装测量和盾构机拼装测量等项工 作;2) 盾构机内参考点复测,指盾构机拼装竣工后,应进行的测量工作其主要测量工作应包 括盾构机各 主要部件几何关系测量等;3) SLST 导向系统的正确性与精度复核,主要包括对 SLST 导向系统中的 TCA 仪器和棱镜位 置测量;4) 盾构机始发位置及姿态测量。 掘进测量工作包括:1) 洞内平面控制点测量 洞内控制导线点应布设在隧道貌岸然的两侧墙壁上,采用强制对中标志,在 通视条件允许和情

24、况下,每 100 米布设一点。以竖井定向建立的基线边为坐标和方位角起算依据观测采 用 I级全站仪进行测量,测角四测回(左、右角各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 ),测边往返观测各二测回。2)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洞内水准测量以竖井高程式传递水准点为起算依据,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 法和±8 L mm 的精密要求进行施测。3) 盾构机姿态测量 提供瞬时盾构机与线路中线的平面、高程偏离值,盾构机的旋转角度等;( 4)施工中对 SLST 导向系统的检核测量,保证衬砌环的环中心偏差和环片在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姿态;(5)施工中的成环管片环位置和姿态测量。4.7 隧道贯穿测量

25、隧道贯穿前约 50 米左右要增加施工测量的次数,并进行控制导线的全线复 测,直至保证隧道贯穿。 贯穿后,应进行横向贯穿误差,纵向贯穿误差及高程贯穿误差测量。4.8 竣工测量竣工测量包括:(1)线路中线测量 以施工控制导线点为依据,利用区间施工控制中线点组成附合导线。中线点的 间距直线上平均 150m ,曲线上除曲线元素点外不应小于 60m 。中线点组成的导线就采用I级全站仪,左、右角各测一测回, 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 360 °的较差应小于5,测距往返观测各二测回。(2)隧道净空断面测量 以测定的中线点为依据,直线段每 6m ,曲线元素点每 5 米应测设一个结构横断面,结构 断面可采

26、用 全站仪进行施测,测定断面里程误差允许士50 mm,断面测量精度允许误差为士 10 mm。第五章、施工动态分析与监控量测技术方案施工过程的动态分析,其主要目的是在施工之前了解车站明挖深基坑与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所可能产生地层变位和应力的影响,明确这种影响的大小量级和范围,明确危险可能发生的部位、方式及应采取的施工对策,同时为现场监控量测提供管理基准和依据。5.1监测工程根据招标文件、设计资料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本标段施工过程中需对场区内及周围环境进行日常的常规监测主要有:地表沉降、地面建筑物沉降、倾斜及裂缝、地下管线沉降、隧道拱顶下沉及水平收敛、桩顶位移、衬砌结构内力、临时支护内力、墙背土压力、

27、地下水位、地中土体垂直位移、地中土体水平位移等。各种观测数据相互印证,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为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平安,合理确定施工参数提供依据,到达反应指导施工的目的。监测工程及仪器详见表3.5.2-1 o5.2监测测点布置监测测点布置原那么为:观测点类型和数量确实定结合本工程性质、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施工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并能全面反映被监测对象的工作状态。为验证设计数据而设的测点布置在设计中最不利位置和断面上,为结合施工而设计的测点,布置在相 同工况下的最先施工部位,其目的是及时反应信息、指导施工。施工监控量测表表5.2-1监测区段序号监测工程监测仪器监测目的明挖车站1地表沉降NA2002全

28、自动电子水准仪、铟钢尺掌握基坑开挖过程对周围 土体、地下管线、钻孔桩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2地下管线沉降3围护桩顶垂直位移4建筑物沉降5建筑物倾斜Leica1800全站仪、反射片6围护桩水平位移PVC测斜管、Si neo测斜仪掌握基坑开挖过程对周围 土体、围护结构及地下水位 的影响7围护桩钢筋应力钢筋计,频率接受仪8地下水位水位孔、水位计9水平支撑轴力轴力计、频率接收仪了解施工过程支撑受力10地表、建筑物、支护结构裂缝以观测为主必要时用裂缝仪掌握裂缝的发生、开展过程分析施工的影响程度盾构1地表沉降NA2002精密水准仪、铟钢尺掌握隧道施工过程对周围 土体、区间2地下管线沉降地下管线和

29、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3建筑物沉降4建筑物倾斜Leica1800全站仪、反射片5隧道拱顶下沉Leica1800全站仪、反射片了解隧道施工过程初期支6隧道净空收敛护结构变位规律及大小7土体分层沉降SOILINSTR沉降仪,沉降管掌握隧道施工过程周围土体的变位规律8土体水平位移PVC测斜管、Si neo测斜仪9地表、建筑物、支护结构裂缝以观测为主必要时用裂缝仪掌握裂缝的发生、开展过程分析施工的影响程度外表变形测点的位置既要考虑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又要便于应用仪器进行观测,还要有利于测 点的保护。埋测点不能影响和阻碍结构的正常受力,不能削弱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在实施多项内容测试时,各类测点

30、的布置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有机结合,力求使一个监测部位能同时反映不同的物理变化量,找出内在的联系和变化规律。根据监测方案预先布置好各监测点,以便监测工作开始时,监测元件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如果测点在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应尽快在原来位置或尽量靠近原来位置补设测点,保证该测点观测数据的连续性。盾构区间隧道以洞内、地表、管线和房屋监测为主布点;车站以地表、管线、房屋和基坑变形监测为主布点。测点布置见图5.2-1图5.2-3。图352 -1车站测点布置图Z ? 、 A 待=A?J ?.rr45,十 g £Y “V g £三g too?41A?Avrn於x ?9<"?p、

31、7?-二-二-<.04<StC*AC*A X iE uI sE上n于昨也二眞三tW eu? <%0w(v n <z?A r A <-.mV3s * 二三* £:V? V兀c 二咗£? ?夕?fk* ?>£七?s三售? m <AA AT ET?.? ? ? ? ?上W ?ox? ?口>? ?工M N ?密.5 2L? 0? ? ?X 二 *>AH X? ? K ? ?.?去SPF匚iFS 9 <r <? ?r弋X 4&£务r&雯.r- ?、?!£ 士 E M ?UE

32、W ? m 5TM2?TF£?Q0U5洞内常规监测测点布置图範工朋技磁主商无量测测点布置图冷注:1-本BJ尺寸除注阴考外.其余均计,2 .监测丈命也位豎直艮於发畀;1国的空测实雄收盘 Jk?J? Ifc工厘滇G,!2对用*结果及时进行分折月 HlhlliMF那么况此 应暂 停拖工.0?X体伶况定加 W拾施:1) 当处未沉毎赁超岀 o?时;当然术张足位足迦伽时;2) 岂易星倾外建it3%时;3氏睫邃寧子 1|工量垃-?倍羁径?受位曼半蔓?Ed.%轉线老加此 4? 为迪孔成建契农忙豪标占.地U成建麹物冗.?监遇祈由血沿復迪纵肖 ?血 股?断 Si.5.旬浇斷而不少9个冷刻贞,拮匚可的总冷

33、朮系统,水?不少于2个?切好“SMB?K?求1A*IIW科花犹XJ竝汕?WM RIMo%SA*20t?- ffi.X余九艮毎30 设一斷? ?!-!*/<i?/JI躺&t仪.刖仪况取点"?下波砒?勾X . MHft文艮划般4测佻距敛略中如 (hH为的A3及上为鸟$或疳召又本田尺才力示4.人金黑点的他覽及铁 1根餐址况复;?<*?仪.毎尺<5-i? nf-aa二体內邹V曲(孝 玄知水平)朮冷仪、说牙分星凭*伙? 4昌仪?3MI-庁比必娶时冨拗唐图3.5.2? 3盾构区间主断面量测测点布置图5.3监测方法及监测频率地表沉降及裂缝监测1地表沉降监测 监测仪器NA2

34、002全自动电子水准仪,玻璃钢瓦尺等 监测实施方法a、基点埋设:基点应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并且应埋设在视野开阔、通视条件较好的地方;基点数量根据需要埋设,基点要牢固可靠。 基点埋设方法示意图如图5.3.1-1 所示图基点埋设方法示意图单位:cm200 300mm,直径 20 30mm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初始高程。0.3mm,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b、沉降测点埋设:用冲击钻在地表钻孔,然后放入长 的圆头钢筋,四周用水泥砂浆填实。c、测量方法: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观测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测点读数高差不宜超过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首

35、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两次高程之差应小于土1.0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d、沉降值计算: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布设导线网,以便进行平差处理,提高观测精度,然后按照测站进行平差,求得各点高程。施工前,由基点通过水准测量测出隆陷观测点的初始高程 H0,在施工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Hn。那么高差Hn - H0即为沉降 值。e、监测频率:对于暗挖区间隧道施工,当开挖面与量测面距离V 2B时B为隧道宽度,1次/天;当开挖面与量测面距离V5B时,1次/2天;当开挖面与量测面距离5B时,1次/周。对于基坑施工段在施工,初期为12次/天,后期12次/3天。 数据分析与处理地表沉降量测随施工进度进

36、行,根据开挖部位、步骤及时监测,并将各沉降测点沉降值绘制成沉降变化曲线图、沉降变化速度、加速度曲线图。(2) 地表裂缝观测地表裂缝开展状况的监测通常作为地铁施工影响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采用直接观 测 的方法, 将裂缝进行编号并划出测读位置, 必要时可用钢尺测读。 监测数量和位置根 据现 场情况确定。532地表建筑沉降、倾斜及裂缝监测(1)建筑物沉降监测 监测仪器NA2002全自动电子水准仪,玻璃钢瓦尺等。 监测实施方法a、测点埋设:在地表下沉的纵向和横向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应进行建筑物下沉及倾斜监测,基点的埋设同地表沉降观测。沉降测点埋设,用冲击钻在建筑物的根底或墙上钻孔,然后放入长直径200

37、300mm , 2030mm的半圆头弯曲钢筋,四周用水泥砂浆填实。测点的埋设高度应每幢建筑物上一般布置4个方便观测, 对测点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观测点,特别重要的建筑物布置6个测点。测点的布设如图5. 3.2-1所示墙体c5m20cm沉降测点水泥砂浆图5. 3.2-1建筑物沉降监测点示意图b、测量方法:与地表沉降观测同c、沉降计算:与地表沉降观测同d、观测频率:与地表沉降观测同 数据分析与处理绘制位移时间曲线散点图, 具体分析同地表沉降监测。 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 可 选取适宜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 预测最大沉降量。 根据所测建筑物倾斜与下沉值, 判断建 筑物 倾斜是

38、否超过平安控制标准及采用的工程措施的可靠性。(2)建筑物倾斜监测 监测仪器Leica1800 全站仪,反射膜片。 监测实施方法在待测建筑物不同高度 ( 应大于 2/3 建筑物高度 ) 贴上反射膜片, 建立上、 下两观测点, 并在 大于两倍上、下观测点距离的位置建立观测站,采用 Leica1800 型( 1"2mm+2ppm ) 自 动全站仪按国家二级位移观测要求测定待测建筑物上、 下观测点的座标值, 两次观测座标差 值 即可计算出该建筑物的倾斜变化量。其观测频率同地表沉降观测。(3) 建筑物裂缝观测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必然导致结构构件的应力调整而产生裂缝, 裂缝开展状况的监 测 通常作

39、为施工影响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常采用直接观测的方法, 将裂缝进行编号 并划 出测读位置, 观测裂缝的发生开展过程。 必要时通过裂缝观测仪进行裂缝宽度测读。 监测 数量和位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5.3.3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仪器设备NA2002 全自动电子水准仪,玻璃钢瓦尺等。 监测实施方法a、 测点布置:地下管线测点重点布设在煤气管线、给水管线、污水管线、大型的雨水管及电 力方沟上, 测点布置时要考虑地下管线与隧道的相对位置关系。 有检查井的管线应打 开井盖直 接将监测点布设到管线上或管线承载体上; 无检查井但有开挖条件的管线应开挖暴 露管线, 将 观测点直接布到管线上; 无检查井也无开挖条

40、件的管线可在对应的地表埋设间接 观测点。 管线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可视现场情况, 采用抱箍式或套筒式安装。 每根监测的管线 上最少要有 35 个 测点。基点的埋设同地表沉降监测。b、测量方法:与地表沉降观测同。c、沉降计算:与地表沉降观测同。d、观测频率:与地表沉降观测同 数据分析与处理根据施工进度,将各测点变形值绘成管线变形曲线图。即:绘制位移一时间曲线散点 图,据以判定施工措施的有效性;位移一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可选取适宜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预测管线的最大沉降量;沿管线沉降槽曲线,判断施工影响范围、最大沉降坡度、最小曲率半径等。534地中土体分层垂直位移监测对土体分层垂直位移的测量可以了解暗

41、挖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情况, 找出变化规 律, 为决策控制沉降的技术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标段只在暗挖区间隧道的大跨存车 段布设地 中土体分层垂直位移。 监测仪器 由两大局部组成:一是地下材料埋入局部, 由沉降导管、底盖、沉降磁环组成, 二是地面接收仪器一SOILINSTR型分层沉降仪,由测头、测量电缆、接收系统和绕线盘等组成,如图 5. 3.4-1所示。图5. 3.4-1垂直位移观测孔示意图 监测实施方法a、测点埋设:原那么上布置在有选择性、有代表性的断面上。锚固体为磁式锚环,间距12米,钻孔采用地质钻成孔,遇到土质松软的地层,应下套管或水泥护壁;成孔后将导管缓慢地放入孔中, 直到最低观测

42、点位置, 然后稍拔起套管, 在保护管与孔壁之间用膨胀粘 土填充; 再用专用工具依次将磁式锚环沿导管外壁埋入设计的位置。锚点间用膨胀粘土回填。 测管口上盖,再用150的钢套管保护,套管外用砼堆砌并标明孔号及孔口标高。b、 量测及计算:量测时将探头沿管内壁由下而上缓慢提升测尺,当通过测点磁环位置时,蜂 鸣器发出声响,此时读取孔口标志基点处测尺的读数。C、观测频率:与地表沉降观测同。 数据分析与处理每次量测后应绘制不同深度的位移 历时曲线、孔深位移关系曲线。 当位移速率突 然增大时应立即对各种量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判断施工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并及时采取 保证施工平安的对策。5.3.5 基坑围护桩及

43、地中土体水平位移监测监测土体水平位移可掌握土体的运动规律及预测对地面的影响,据以研究减小施工 扰动的施工措施,以保护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 监测仪器SINCO 水平测斜仪, PVC 测斜管。 监测实施方法a、 测点埋设:对于基坑围护桩测斜孔,在浇灌混凝土前安装测斜管。对于地中土体测斜孔,先用地质钻成孔, 孔径应等于或大于 89mm 。然后将预先将连接好的测斜管放入孔中。 管底应埋 置在预计发生倾斜部位的之下,一般管底标上下于隧道底部标高23m,测斜管应竖直,管内其中一沟槽位置与隧道轴线垂直。b、 量测与计算:测试时,联接测头和测斜仪,检查密封装置,电池充电量,仪器是否工作正常。将测头放入测斜管

44、, 测试应从孔底开始, 自下而上沿导管全长每一个测段固定位 置测读一 次,测段长度为 1m,每个测段测试一次读数后,将测头提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重复测试,两次读数应接近,符号相反,取数字平均值,作为该次监测值。在基坑开挖前,以连续三次测试无明显差异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应在正式测读前 5 天以前安装完毕, 并在 35 天内重复测量 3 次以上,当测斜稳定之后, 开始正式测量工作。 首先测试时沿预先埋好的测斜管沿垂直于隧道轴线方向 A 向导槽自 下而上每隔一米 或 0.5m 测读一次直至孔口,得各测点位置上读数 Ai +、Ai -,其中 “+向与“ -向为探头绕导管轴旋转 180

45、6;位置。然后以同样方法测平行隧道轴线方向的 位移。c、观测频率:与地表沉降观测同。 数据分析与处理 每次量测后应绘制位移 历时曲线, 孔深位移曲线。 当水平位移 速率突然过分增大是 一种报警信号, 收到报警信号后, 应立即对各种量测信息进行综合分 析,判断施工中出现了 什么问题,并及时采取保证施工平安的对策。5.3.6 地下水位观测 监测仪器电测水位计、 PVC 塑料管、电缆线。 监测实施方法a、 测点埋设:测点用地质钻钻孔,孔深应根据要求而定以保证施工期产生的水位降低能以测出。测管用 100mm的PVC塑料管作测管,水位线以下至隔水层间安装相同直 径的滤管, 滤管外裹上滤布,用胶带纸固定在

46、滤管上,孔底布设0.51.0m深的沉淀管,测管的连接用锚枪施作锚钉固定。测孔的安装应确保测出施工期间水位的降低。b、 量测及计算:通过水准测量测出孔口标高H,将探头沿孔套管缓慢放下,当测头接触水面时,蜂鸣器响,读取测尺读数 ai ,那么地下水位标高 HWi=H-ai 。那么两次观测地下水位 标高之差厶 HW=HWi - HWi-1,即水位的升降数值。c、 测试频率:从降水开始,观测时间分别采用30min、1h、4h、8h、12h以后24h观测1 2 次,直到降水工程结束。开始施工后,正常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暗挖隧道在掌子面到达前 1 次/2 天,掌子面到达时 12 次/天;掌子面通过后 1

47、次/2 天;基坑施工段在施工 初期为 12 次/天,后期 12 次/3 天。 数据分析与处理根据水位变化值绘制水位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水位随施工的变化曲线图。隧道拱顶沉降、水平收敛及管片结构裂缝监测5.3.7 隧道拱顶沉降及水平收敛监测 测量仪器Leica1800 全站仪、 Leica 反射片。 监测实施方法a、基点及测点埋设:基点埋设在受施工扰动的范围以外的结构物上。测点布设在管片上的设计位置,测点为长 10cm 的角钢,用膨胀螺栓固定在衬砌外表上,反射片(40 x 40mm )附在角钢上。观测点埋设如图5. 3.7-1所示。b、测量方法:三维解析法。c、量测及计算:如图 5. 3.7

48、-2所示在物体上任意取一点 A。假设:仪器中心 点O的 坐标(xo, yo, zo)(由自由设站法测得),设全站仪测得距 A点平距Sa、方位角 a、高 差 AH,贝V A 的坐标为:XA=xo+SASin a , yA=yo+SACos a , za=zo+ AH。每次测量后计 算出测点的坐标,再计算出测点的三维空间变形的大小。膨胀螺栓三角X冈40Leica反射片螺冒图5. 3.7-1变形观测点埋设示意图图5. 3.7-2三维解析示意图d、监测频率:开挖面距离量测面v2B时,1次/天;开挖面距离量测面v 5B时,1次/2天;开挖面距离量测面5B时,1次/周。在撤除临时支撑时应加强 监控量测,

49、量测频率为1次/小时 数据分析与处理根据变形值绘制变形一时间曲线图和变形一开挖距离的曲线变化图,在隧道横断面图上按不同的施工阶段,以一定的比例把变形值点画在分布位置上,并 以连线的形式将各点连接起来,成为隧道支护变形分布形态图。并与设计计算值 进行比拟,验证设计结构形式的合理性。(2) 管片结构裂缝观测裂缝开展状况的监测通常采用直接观测的方法,并将裂缝进行编号划出测读位置, 必要时通过裂缝观测仪进行裂缝宽度测读。监测数量和位置根据现场情况确5.3.8 桩顶沉降监测 仪器设备采用 NA2002 全自动电子水准仪和铟钢尺。 监测实施方法a、测点布设:在基坑两侧的桩顶埋设沉降观测点。b、量测与计算:

50、与地表沉降监测方法同。c、 测试频率:开挖距量测断面前后02B时12次/天;必要时进行 24小 时跟踪监 测,暂定为1次/8小时,23B时1次/天,35B时1次/周,5B时1次/月B为隧 道开挖跨度 ,实施监测时可根据施工条件和沉降情况增加观测 次数,随时将地表观测通息 报告给施工人员。5.3.9 水平支撑轴力 仪器设备轴力计及钢弦式频率仪。 监测实施方法a、测点布设:在基坑的每个监测主断面上,在每道支撑与围护结构 布设测 试仪器。b、测试频率:在基坑开挖阶段 1次/12天;之后12次/周,直到稳定为 数据分析与处理 量测所得水平支撑轴力的数值绘成应力变化曲线, 及时报主管工程师。 考前须知:

51、轴力计的量程需要满足设计轴力的要求。 在需要埋设轴力计的钢 支撑架设前, 将轴力计焊接在支撑的非加力端的中心, 在轴力计与钢围囹、 钢支 撑之间要垫设钢 板, 以免轴力过大使围囹变形, 导致支撑失去作用。 支撑加力后, 即可进行监测。5.3.10 桩结构钢筋应力仪器设备 钢筋计及钢弦式频率仪。监测实施方法a、测点布设:钢筋计直接布置在钢筋陇的主筋上。b、测试频率:在埋设初期 1次/天;10 天后 1 次/2 天; 1 个月后 1 次/周。 数据分析与处理 量测所得钢筋轴力的数值绘成轴力、应力变化曲线。考前须知: 安装时应注意尽可能使钢筋计处于不受力状态, 特别不应处于受 弯状态, 将钢筋计的导

52、线逐段捆在临近钢筋上,引到外露的测试匣中,灌砼后, 检查钢筋计的电阻值 和绝缘情况,做好引出线和测试匣的保护措施。5.4 监测控制标准、警戒值5.4.1 监测控制标准监控量测管理基准值是根据有关标准、 规程、计算资料及类似工程经验制定 的。对于不同的监测对象和不同的监测内容有不同的监测控制标准, 分别采用如 下标准:地表沉降控制标准:一般地段地表沉降允许值为 30mm ,重点地段地表沉降 允许值为 15mm 。(2) 建筑物沉降控制标准桩根底建筑物允许最大沉降值不应大于 10mm ;天然地基建筑物允许最大沉 降值不应 大于 30mm 。对于重要建 ( 构) 筑物或建 ( 构) 筑物本身设计有缺

53、陷、 既有变形以及结构本身 的附加应力等因素,应重点观测并提高控制标准。(3) 建筑物倾斜控制标准建筑物允许沉降差控制标准如下表所示。多层和高层建筑物的地基倾斜变形 允许值如表5.4-1所示。建筑物允许沉降差控制标准表5.4-1变形特征地基变形允许值中、低压缩性土高压缩性土砌体承重结构根底的局部倾斜0.0020.003工民建柱间沉降差:1 .框架结构0.002L0.003L2 .砖石墙填充的边排柱0.007L0.01L注:表中L为柱中心距,单位:米4地下管线及地面控制标准煤气管线的沉降或水平位移均不得超过10mm,每天开展不得超过 2mm ;自来水管线的沉降或水平位移均不得超过 30mm,每天

54、开展不得超过5mm。承插式接头的铸铁水管、 钢筋砼水管两个接头之间的局部倾斜值不应大于0.0025,采用焊接接头的水管两个接头之间的局部倾斜值不应大于0.006,采用焊接接头的煤气管两个接头之间的局部倾斜值不大于0.002。相应的道路沉降按上述相应管线的标准进行控制5隧道拱顶位移及收敛控制标准隧道拱顶沉降控制值为 50mm。隧道施工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a量测数据有不断增大的趋势;b支护结构变形过 大或出现明显的受力裂缝且不断开展;c时态曲线长时间没有变缓趋势。6地下水位变化控制值5.0m 内,受监测、监控的建构筑物场地的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宜控制在但最终须以建(构)筑物的变形控制值来控制。本工程隧道施工,地下水位应控制在开挖面以下0.5m,量测预警值为开挖面以下 0.2m。为了尽快了解本工程隧道最终稳定的位移值,在施工初期, 选择有代表性的 断面进行持续量测。 对量测结果作回归分析, 求出回归方程, 进行相关分析和预 测,推算出最 终位移值, 并与标准允许值相比拟,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本工程 的监控量测控制值。警戒值当监测数据到达管理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