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DHI指导TMR饲喂技术的几点建议_第1页
利用DHI指导TMR饲喂技术的几点建议_第2页
利用DHI指导TMR饲喂技术的几点建议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利用 DHI 指导 TMR 饲喂技术的几点建议中国牛业科学2010,36(6):8990ChinaCattleScience 利用 DHI 指导 TMR 饲喂技术的几点建议 杨志春,孙广林 ,杨德成 .,谭泽莹 (1.山西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管理站 ,山西太原 030027;2.山西省畜牧遗 传育种中心 ,山西太原 030027)中图分类号:$8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11 一 (2010)06008902TMR 指全混合日粮 ,是根据奶牛在泌乳阶段的 营养需要 ,把铡切适当长度的粗饲料 ,精饲料和各种 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而得到的一种 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 .DH

2、I 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 它可以通过分析生产性能测定报告中乳成分含量变 化,确定饲料总干物质含量及主要营养物供给量是 否合适 ,指导调配日粮 ,确定日粮精粗比例 ,从而达 到改进日粮配方提高饲料效率的目的.把DHI体 系和 TMR 技术有效结合 ,将成为合理调配奶牛营 养需要的有效监控技术措施 .1 分群饲养体现 DHI 体系和 TMR 技术的 在 TMR 饲喂技术中 ,奶牛的分群技术是最核 心的技术之一 ,合理的分群可以使整个牛场生产中 每一头牛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 ,最大限度地合理发 挥饲料的效能和奶牛的生产性能 .1.1 主要据年龄和生理阶段分群 根据年龄和生理阶段分舍饲养 ,对不同舍的

3、奶 牛配合以不同成份 ,不同浓度的日粮组合 ,可以符合 各阶段奶牛对营养和采食量的不同需要 .以此划分 的阶段 ,对奶牛繁殖的管理也因同步而十分有利 .般将奶牛分为犊牛群 ,育成牛群 ,青牛牛群 ,干乳 期牛群,围产期牛群,高产泌乳牛群 ,中低产泌乳牛 群等 7 个大群. 高产奶牛一般是指一些正处在泌乳曲线上升阶 段(泌乳早期 )的奶牛,中产牛群是处于泌乳中期的 奶牛 ,此阶段处于泌乳曲线比较平坦的时期 ,低产牛 群是处于泌乳后期的奶牛 .尤其当牛群遗传进展渐 趋近似和饲养管理规范 ,牛群体况差异缩小时 ,以泌 乳,繁殖状态为主来分群 ,更显其优势和方便易行 . 每一小群奶牛的头数控制在305

4、0头为宜,能使奶 牛比较平和均匀地获得饲料与营养 .群内个体间的 差异要小 ,产奶量变化在 ±5kg 之内 ;过度肥胖的奶 牛和过度消瘦的奶牛要作适当调整 .过度肥胖的奶 牛降级饲养 ,过度消瘦的奶牛进级饲养 .1.2 辅以按日产奶量和体况分群对于头胎奶牛 ,由于生理状况原因 ,头胎奶牛产 后,泌乳早期 ,泌乳中期都应放人高产牛群 ,采食高 产牛群的日粮 .泌乳后期时放人中产牛群 ,然后直 接干奶进入干奶牛群 ,这样可为头胎牛提供充足的 营养 ,满足其生理需求 .如果牛场内条件允许 ,头胎牛也可单独分为一 个群 .头胎牛个体小 ,身体还处于成长时期 ,单独分 群,单独配制日粮可满足头

5、胎牛成长和产奶营养需 要,也减少了奶牛间的竞争 ,为其一生的高产奠定了 基础了 .如果牛场内条件允许 ,可将产后 21d 之内的奶 牛单独分为一个群进行饲喂 .奶牛分娩过程体力消 耗很大 ,产后体质虚弱 ,食欲不振 ,容易产生干物质 进食量降低和能量负平衡 ,影响体质恢复 ;单独成为个群 ,单独配给日粮可及时调整和观察奶牛 ,增强 产后身体机能的恢复 ,减少代谢病的发生 ,确保能转 入高产牛群的奶牛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也为整个泌乳期的高产打下基础1.3DHI 的测定结果指导调群 调群是分群的保证 .根据每月 DHI 的测定结 果,考虑泌乳天数 ,产奶量和体况评分 ,适时转群 ,是 分群的保证

6、 .适时转群 ,可防止奶牛过肥 ,减少饲料 浪费,降低饲养成本 .可参考 DHI 测定结果的 7 个 报表: ”泌乳天数分组报告 ”,产”奶量分组报告 ”,产” 奶量高的牛只明细表 ”,产”奶量低的牛只明细表 ”,产奶量下降5kg以上的牛只明细表”泌乳20 20d,产量小于2Okg的牛只明细表”个体泌乳曲 收稿日期:2010 08 08修回日期:20100910 作者简介 :杨志春 (1969 一),女,山西省交城县人 ,畜牧师 ,主要从事奶牛 生产性能测定工作 .90 中国牛业科学第 36 卷 线”等对调群进行指导 . 频繁分群增加了奶牛的流动 ,为避免群内竞争 , 对奶牛造成一定程度的应激

7、而引起产奶量的波动 , 调群时应以 1O 头以上为单位进行 .为减少 El 常调牛次数 ,各群牛舍应留有适当的 机动槽位空间 ,高产牛群以 5个为宜,其他牛群可适 当减少 .高产牛群机动槽位满后必须向下一群级依 次调整 .考虑到调群应激因素 ,此时可优先调整体况好的,泌乳天数大的个体(可参考DHI”泌乳天数 分组报告” )停. 奶牛每月根据停奶时间集中三次进 行停奶以利牛群调整(可参考DHI”干奶报告”). 2DHI 体系可以评价 TMR 质量体系 TMR 配方是针对每一个奶牛场和每一阶段奶 牛的具体实际来进行配制的 .TMR 配制的主要依 据就是奶牛生产性能 ,奶牛的生产性能包括日产奶 量,

8、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等指标 .在奶牛饲喂了所配 制的 TMR 以后 ,通过生产性能测定结果查看是否 充分发挥奶牛泌乳的遗传潜力和繁殖力 .宗旨是使 纸上配置的EI粮”,” TMIR机的日粮”和”食槽中 的 El 粮”保持一致 .目标是使得奶牛吃下去的每一 口饲料均含有相同的成分为此,DHI的测定结果 可以辅助评价TMR质量体系.评价TMR质量体 系,包括”纸上日粮”的监控和”食槽日粮”的监控等. 2.1”纸上日粮”的监控 所谓”纸上Et粮”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营 养配方师根据本场奶牛群或各阶段奶牛的具体实际 来配制的日粮配方.报告中产奶量过低 ,需改进”纸上日粮” 正常情况下,荷斯坦牛的脂蛋白比

9、应在1.12 J .30之间分析DHI”综合测定结果表”如果产奶 量过低 ,而脂蛋比相对正常 ,则说明日粮的能量浓度 或蛋白水平过低 ,或者能蛋比不平衡 .需改进 ”纸上 日粮 ”配方 ,尤其是对精料混合料进行监控 ,对精饲 料和添加剂送往实验室检测 ,主要化验项目包括 :能 量粗蛋白质,NDF,ADF,部分微量元素等报告酮病发生 ,需改进”纸上日粮 ” TMR 技术将粗饲料切短后再与精料混合 ,这样物料 在物理空间上产生了互补作用 ,从而增加了奶牛干 物质的采食量 ,缓解奶牛在泌乳初期高产奶量的能 量需要与进食之间的营养负平衡问题 .结合分析 DHI”综合测定结果表”和DHI”脂蛋比高的牛只

10、明 细表”如果奶牛泌乳早期的SLJJ*特别高而乳蛋白 率变化不明显 ,就意味着奶牛在快速利用体脂 ,说明 奶牛发生酮病 .1)说明日粮配方中 ,在泌乳早期过度饲喂富 含蛋白质饲料如黄豆 ,豆饼,豆腐渣等,干草,青饲料 和多汁饲料缺乏 .2)当 El 粮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饲料都缺乏 时,体脂的动用和糖异生作用下降 ,继发性酮病多见 于真胃变位,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 ,产后瘫痪和 饲料中毒等 .需改进 El 粮配方 .2.2 ”食槽日粮”的监控 所谓”食槽日粮”是指将”纸上EI粮”配方中的 各种精饲料 ,粗饲料和添加剂 ,通过称量 ,送人 TMR 的搅拌设备中 ,并依据特定的饲料装入次序 ,经

11、过一 定的搅拌时间而成的实物日粮 ,再通过分发日粮的 专业设备 ,把特定的 TMR 日粮投放到特定牛群食 槽中的日粮.混合程序,混合时间和饲料装填次序 是饲料质量变化的关键因素 .此过程重在监控 TMR 的 EI 粮制备工艺 .报告慢性瘤胃酸中毒发生 ,需结合”纸 上日粮”改进”食槽日粮” TMR粗饲料,精料和其 他饲料被均匀地混合后 ,被奶牛统一采食 ,减少了瘤 胃 pH 值波动,从而保持瘤胃 pH 值稳定,为瘤胃微 生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促进微生物的生 长,繁殖,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蛋白质的合成率 .饲 料营养的转化率提高 ,奶牛采食次数增加 ,能有效预 防营养代谢紊乱 ,减少真胃移位 ,酮血热 ,产褥热,瘤 胃酸中毒等营养代谢病的发生结合分析DHI”综 合测定结果表”和DHI”脂蛋比低的牛只明细表”如 果大群脂蛋比低于 1,且大部分的牛只乳脂率和乳 蛋白率之差小于 0.4,则可能发生了慢性瘤胃酸 中毒 .如果仅是部分舍号牛群脂蛋比低于 1,且乳 脂率和乳蛋白率之差小于 0.4,则可能本舍号的 牛群发生了慢性瘤胃酸中毒 .1)需改进 Et 粮配方.主要是过食含碳水化合 物的饲料如小麦 ,玉米 ,黑麦及块根类饲料如甜菜 , 白薯,马铃薯等.2)TMREt 粮要求每周检测一次青贮饲料的水分举例来说,含50水分的22kg日粮,其干物质 为II.但如果饲料含水量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