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XXX-200X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集中器与下行通信模块本地接口power user elecro energy data acquire systemcommunication protocol local interface of concentrator downward and down communication module(2009年3月) 200X-XX-XX发布 200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目 次前言随着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推进,各种类型的采集终端在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得到大量的应用。为了满足电
2、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大规模建设、运行、维护的需要,有必要制订采集终端的通信接口规范,统一通信接口协议。本标准规定了集中器与下行通信模块的本地接口协议,主要内容包括:明确了接口协议的帧结构;统一了接口协议的帧格式;定义了集中器与通信模块间的物理接口;考虑了系统对不同的本地通信信道的适应性,便于扩展新的通信方式和技术。本标准制订时参考了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Q/GDW130200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和DL/T 698-200X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以及其它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制订过程中多次召集科研、电力部门和生产单位的有经验专家共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3、。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集中器与下行通信模块本地接口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集中器与下行通信模块接口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帧格式、数据编码及传输规则。本部分适用于采用低压电力线载波、微功率无线通信、以太网传输通道的本地通信组网方式,适用于集中器与下行通信模块间数据交换。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
4、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GB 2260-9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180302000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GB/T18657.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1篇 传输帧格式;GB/T18657.2-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2篇 链路传输规则;GB/T18657.3-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3篇 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GB/T 15148-2XXX
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技术规范;DL/T 533-2007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DL/T 698.2-200X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1部分 主站技术规范;DL/T 698.31-200X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3-1部分 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通用要求;DL/T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1 载波主节点集中器所在的载波节点。3.1.2 载波从节点采集器或计量点(电能表)所在的载波节点。3.1.3 载波从节点附属节点指与载波从节点具有绑定关系的附加载波设备,
6、简称附属节点。3.1.4 相别对应于节点信道时序物理相线,取值为1,2,3。3.1.5 信道标识载波通信报文传输相别。3.1.6 信号品质表达节点对载波信号质量的量化值,取值范围115。3.1.7 源地址传输数据帧的起始发送方的节点MAC地址。3.1.8 中继地址传输数据帧时进行中继传送的节点MAC地址。3.1.9 目的地址传输数据帧的最终接收方的节点MAC地址。3.1.10 中继器载波组网中提供中继的载波节点。3.1.11 路由器路由器负责启动载波中继数据包来实现电力线网络互连。3.2 符号和缩略语本部分中所使用到的符号和缩略语见表 1。表 1符号和缩略语表示A地址域A1源地址A2中继地址A
7、3目的地址AFN应用功能码R信息域BCD二-十进制编码BIN二进制编码BS独立位组合C控制域CS帧校验和DIR传输方向位PRM启动标志位Fn信息类标识码L长度L1用户数据长度4 帧结构4.1 参考模型基于GB/T18657.3-2002规定的三层参考模型“增强性能体系结构”。4.2 字节格式帧的基本单元为8位字节。链路层传输顺序为低位在前,高位在后;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字节传输按异步方式进行,通信速率9600bps或以上 ,默认为9600bps,它包含8个数据位、1个起始位“0”、1个偶校验位P和1个停止位“1”,定义见图 1:0D0D1D2D3D4D5D6D7P1起始位8个数据位偶校验位
8、停止位图 14.3 帧格式4.3.1 帧格式定义本部分采用GB/T18657.1的6.2.4 FT1.2异步式传输帧格式,定义见图 2:起始字符(68H)固定报文头长度L控制域C控制域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区校验和CS帧校验和结束字符(16H)图 24.3.2 传输规则a)线路空闲状态为二进制1。b)帧的字符之间无线路空闲间隔。c)如按d)检出了差错,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需33位。d)接收方校验:1)对于每个字符:校验起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2)对于每帧:检验帧的固定报文头中的起始字符;识别1个长度L;每帧接收的字符数为用户数据长度L1+5;帧校验和;结束字符;校验出一个差错时,校验按c)的
9、线路空闲间隔。若这些校验有一个失败,舍弃此帧;若无差错,则此帧数据有效。4.3.3 长度L长度L是指帧数据的总长度,由1字节组成,BIN格式,包括用户数据长度L1和5个字节的固定长度(起始字符、长度、控制域、校验和、结束字符)。长度L不大于255。4.3.4 控制域C控制域C表示报文的传输方向、启动标志和通信模块的通信方式类型信息,由1字节组成,定义见图 3:D7D6D5D0下行方向传输方向位DIR启动标志位PRM通信方式上行方向图 34.3.4.1 传输方向位DIRDIR=0:表示此帧报文是由集中器发出的下行报文;DIR=1:表示此帧报文是由通信模块发出的上行报文。4.3.4.2 启动标志位
10、PRMPRM =1:表示此帧报文来自启动站;PRM =0:表示此帧报文来自从动站。4.3.4.3 通信方式通信方式是指集中器下行的通信模块所采用的通信方式类型,不同的通信方式决定用户数据区中的数据构成和格式,本标准根据不同的通信方式分别定义和描述用户数据区的内容,具体见后续章节。通信模块的通信方式定义见表 2:表 2值通信方式说明0保留1集中式路由载波通信指采用集中式路由方案的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2分布式路由载波通信指采用分布式路由方案的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39备用10微功率无线通信指采用微功率无线组网的通信1119备用20以太网通信指基于TCP/IP协议的以太网方式的通信2163备用4.3.5
11、用户数据不同通信方式的用户数据的内容各不相同,具体定义参见对应通信方式的用户数据结构部分。4.3.6 帧校验和帧校验和是控制域和用户数据区所有字节的八位位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4.4 链路传输4.4.1 传输服务类别传输服务类别见表 3:表 3类别功能用途S1发送无回答启动站发送传输,从动站不回答。S2发送确认启动站发送复位命令,从动站回答确认。S3请求响应启动站请求从动站的响应,从动站作确认、否认或数据响应。4.4.2 平衡传输过程4.4.2.1 适用信道全双工接口可采用平衡传输规则。4.4.2.2 发送无回答启动站允许建立一个通信服务,由启动站进行数据流控制。4.4.2.3 发送确认启动
12、站允许建立一个通信服务,由启动站进行数据流控制。当从动站正确收到启动站报文时,并能执行启动站报文的命令,则发送确认帧;否则发送否认帧。4.4.2.4 请求响应启动站允许建立一个通信服务,由启动站进行数据流控制。从动站响应新的请求服务之前,必须完成前一个请求服务的响应。4.5 物理接口4.5.1 串行通信传输接口TTL电平异步通信串行口。4.5.2 信号定义集中器与通信模块间的详细物理接口信号定义见集中器型式规范。5 集中式路由载波通信的用户数据结构5.1 用户数据区格式用户数据区的帧格式定义见图 4:信息域R信息域地址域A地址域应用功能码AFN应用数据域应用数据图 4说明:用户数据区中所有预留
13、部分均用0填充。5.2 信息域R5.2.1 下行报文下行报文的定义如表 4:表 4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D7D6D5D4D3D2D1D0BS1中继级别冲突检测通信模块标识附属节点标识路由标识D7D6D5D4D3D2D1D0BS1纠错编码标识信道标识预计应答字节数BIN1D15D14-D0BS2速率单位标识通信速率D7D6D5D4D3D2D1D0BS1预留路由标识:0表示通信模块带路由或工作在路由模式,1表示通信模块不带路由或工作在旁路模式。附属节点标识:指载波从节点附属节点标识,0表示无附加节点,1表示有附加节点。通信模块标识:0表示对集中器的通信模块操作,1表示对载波表的通信模块操作。冲突检
14、测:0表示不进行冲突检测,1表示要进行冲突检测。中继级别:取值范围015,0表示无中继。信道标识:取值015,0表示不分信道、115依次表示第115信道。纠错编码标识:取值范围015,0表示信道未编码,1表示RS编码,215保留。预计应答字节数:取值0255,用于计算延时等待时间;为0时,延时等待时间为默认时间。通信速率:表示通信波特率,BIN格式,0表示默认通信速率。速率单位标识:0表示bps,1表示kbps。5.2.2 上行报文上行报文的定义如表 5:表 5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D7D6D5D4D3D2D1D0BS1中继级别0通信模块标识0路由标识D7D6D5D4D3D2D1D0BS10信
15、道标识D7D6D5D4D3D2D1D0BS1电表通道特征实测相线标识D7D6D5D4D3D2D1D0BS1末级应答信号品质末级命令信号品质预留2路由标识:D0=0表示通信模块带路由或工作在路由模式,D0=1表示通信模块不带路由或工作在旁路模式。通信模块标识:0表示对集中器的通信模块操作,1表示对载波表的通信模块操作。中继级别:取值范围015,0表示无中继。信道标识:取值015,0表示不分信道、115依次表示第115信道。实测相线标识:实测从节点逻辑主信道所在电源相别,0为不确定,13依次表示相别为第1相、第2相、第3相。电表通道特征:描述目的节点电表通道的特征,取值范围015,0保留,1为载波
16、物理信道为单相供电,逻辑信道为单信道;2为载波物理信道为单相供电,逻辑信道为两信道;3为载波物理信道为单相供电,逻辑信道为三信道;4为载波物理信道为三相供电,逻辑信道为三信道。信号品质:分为15级,取值范围015,0表示无信号品质,1表示最低品质。5.3 地址域A5.3.1 地址域格式地址域由源地址A1、中继地址A2、目的地址A3组成,格式见表 6:表 6地址域数据格式字节数源地址A1BCD6中继地址A2BCD6*中继级别目的地址A3BCD6当信息域的“通信模块标识”为0时,无地址域A;当信息域的“通信模块标识”为1时,载波主节点下行时,源地址A1是指载波主节点的MAC地址,中继地址A2和目的
17、地址A3是指载波从节点的MAC地址;载波从节点上行时,源地址A1是指载波从节点的MAC地址,无中继地址A2,目的地址A3是指载波主节点的MAC地址。当为广播命令时,目的地址A3为广播地址999999999999H。5.4 应用数据域5.4.1 应用数据域格式应用数据域格式定义见图 5:应用功能码AFN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图 55.4.2 应用功能码AFN应用层功能码AFN由一字节组成,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具体定义见表 7:表 7应用功能码AFN应用功能定义具体项目有路由无路由通信模块标识00H确认否认F1:确认0F2:否认001H初始化F1:硬件初始化0F2:参数区初始化0F3:数据区初始化0
18、02H数据转发F1:转发命令103H查询数据F1:厂商代码和版本信息0、1F2:噪声值0、1F3:载波从节点侦听信息1F4:载波主节点地址0F5:载波主节点状态字和载波速率0F6:载波主节点干扰状态004H链路接口检测F1:发送测试0F2:载波从节点点名105H控制命令F1:设置载波主节点地址0F2:允许载波从节点上报有路由0,无路由1F3:启动广播有路由0,无路由106H主动上报F1:上报载波从节点信息有路由0,无路由1F2:上报抄读数据有路由0,无路由107H0FH备用10H路由查询F1:载波从节点数量0F2:载波从节点信息0F3:指定载波从节点的上一级中继路由信息0F4:路由运行状态0F
19、5:未抄读成功的载波从节点信息0F6:主动注册的载波从节点信息011H路由设置F1:添加载波从节点0F2:删除载波从节点0F3:设置载波从节点固定中继路径0F4:设置工作模式0F5:激活载波从节点主动注册012H路由控制F1:重启0F2:暂停0F3:恢复013H路由数据转发F1:监控载波从节点114H路由数据抄读F1:路由请求抄读内容015HEFH备用F0H内部调试F1HFFH备用5.4.3 数据单元标识5.4.3.1 数据单元标识定义数据单元标识由信息类标识DT组成,表示信息类型,格式见图 6:信息类DTDT1D7D6D5D4D3D2D1D0DT2D7D6D5D4D3D2D1D0图 65.4
20、.3.2 信息类DT信息类DT由信息类元DT1和信息类组DT2两个字节构成。DT2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表示信息类组,DT1对位表示某一信息类组的18种信息类型,以此共同构成信息类标识Fn(n=1248),格式见图 7:信息类组DT2信息类元D T1D7D0D7D6D5D4D3D2D1D00F8F7F6F5F4F3F2F11F16F15F14F13F12F11F10F92F24F23F22F21F20F19F18F1730F248F247F246F245F244F243F242F241未定义255图 75.4.4 数据单元数据单元为按数据单元标识所组织的数据,包括参数、命令、数据等。5.5 应用数
21、据报文结构应用数据报文结构是对应用功能码及其对应的数据单元进行详细的定义和说明。5.5.1 确认否认(AFN=00H)5.5.1.1 报文格式确认否认命令上行报文格式见图 8:68HLCRAAFN=00H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CS16H图 85.5.1.2 Fn定义Fn定义见表 8:表 8Fn名称及说明F1确认F2否认F3F248备用5.5.1.3 Fn的数据单元格式5.5.1.3.1 F1:确认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9:表 9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D7D6D5D4D3D2D1D0BS27信道状态6信道状态5信道状态4信道状态3信道状态2信道状态1信道状态命令状态0:忙 1:闲0:忙 1:闲0:忙
22、1:闲0:忙 1:闲0:忙 1:闲0:忙 1:闲0:忙 1:闲0:未处理 1:已处理D15D14D13D12D11D10D9D815信道状态14信道状态13信道状态12信道状态11信道状态10信道状态9信道状态8信道状态0:忙 1:闲0:忙 1:闲0:忙 1:闲0:忙 1:闲0:忙 1:闲0:忙 1:闲0:忙 1:闲0:忙 1:闲等待时间BIN2等待时间:单位s。5.5.1.3.2 F2:否认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10:表 10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错误状态字BIN1错误状态字:0为通信超时,1为无效数据单元,2为长度错,3为校验错误,4为信息类不存在,5为格式错误,6为表号重复,7为表号不存在,
23、8为电表应用层无应答,9255备用。5.5.2 初始化(AFN=01H)5.5.2.1 下行报文5.5.2.1.1 报文格式初始化的下行报文格式见图 9:68HLCRAAFN=01H数据单元标识CS16H图 95.5.2.1.2 Fn定义Fn定义见表 11:表 11Fn名称及说明F1硬件初始化(复位)F2参数区初始化(恢复至出厂设置)F3数据区初始化(节点侦听信息)F4F248备用5.5.2.2 上行报文初始化的上行报文为确认否认报文,详见5.5.1。5.5.3 数据转发(AFN=02H)5.5.3.1 下行报文5.5.3.1.1 报文格式数据转发命令下行报文格式见图 10:68HLCRAAF
24、N=02H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CS16H图 105.5.3.1.2 Fn定义Fn定义见表 12:表 12Fn名称及说明F1转发命令:转发特定规约的数据帧F2F248备用5.5.3.1.3 Fn的数据单元格式5.5.3.1.3.1 F1:转发命令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13:表 13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规约类型BIN1报文长度LBIN1报文内容L规约类型:00H为透明传输;01H为 DL/T645-1997;02H为 DL/T645-2007;03H-FFH保留。报文长度L:规约的原始报文数据总长度。报文内容:规约的原始报文数据。5.5.3.2 上行报文5.5.3.2.1 报文格式数据转发命令上行报
25、文格式见图 11:68HLCRAAFN=02H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CS16H图 115.5.3.2.2 Fn定义Fn定义见表 14:表 14Fn名称及说明F1转发命令应答F2F248备用5.5.3.2.3 Fn的数据单元格式5.5.3.2.3.1 F1:转发命令应答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15:表 15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规约类型BIN1报文长度LBIN1报文内容L规约类型:00H为透明传输;01H为 DL/T645-1997;02H为 DL/T645-2007;03H-FFH=预留协议。报文长度L:规约的原始报文数据总长度。报文内容:规约的原始报文数据。5.5.4 查询数据(AFN=03H)5.
26、5.4.1 下行报文5.5.4.1.1 报文格式查询数据命令下行报文格式见图 12:68HLCRAAFN=03H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CS16H图 125.5.4.1.2 Fn定义Fn定义见表 16:表 16Fn名称及说明F1厂商代码和版本信息F2噪声值F3载波从节点侦听信息F4载波主节点地址F5载波主节点状态字和载波速率F6载波主节点干扰状态F7- F248备用5.5.4.1.3 Fn的数据单元格式5.5.4.1.3.1 F1:厂商代码和版本信息无数据单元。5.5.4.1.3.2 F2:噪声值无数据单元。5.5.4.1.3.3 F3:载波从节点侦听信息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17:表 17数据内容数
27、据格式字节数开始节点指针BIN1读取节点的数量N16BIN1开始节点指针:指节点侦听列表中的指针位置,0为第一个指针。5.5.4.1.3.4 F4:载波主节点地址无数据单元。5.5.4.1.3.5 F5:载波主节点状态字和载波速率无数据单元。5.5.4.1.3.6 F6:载波主节点干扰状态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18:表 18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持续时间BIN1持续时间:指等待查询执行的时间,单位min。5.5.4.2 上行报文5.5.4.2.1 报文格式查询数据命令上行报文格式见图 13:68HLCRAAFN=03H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CS16H图 135.5.4.2.2 Fn的数据单元格式5.
28、5.4.2.2.1 F1:厂商代码和版本信息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19:表 19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厂商代码ASCII2芯片代码ASCII2版本日期-日 BCD1版本日期-月BCD1版本日期-年BCD1版本BCD25.5.4.2.2.2 F2:噪声值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20:表 20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D7D6D5D4D3D2D1D0BIN1备用噪声强度噪声强度:取值015。5.5.4.2.2.3 F3:载波从节点侦听信息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21:表 21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侦听到的从节点总数量mBIN1侦听到的本帧传输的从节点数量nBIN1从节点地址1BCD6D7D6D5D4D3D2D1D0B
29、IN1侦听信号品质中继级别D7D6D5D4D3D2D1D0BIN1备用侦听次数从节点地址nBCD6D7D6D5D4D3D2D1D0BIN1侦听信号品质中继级别D7D6D5D4D3D2D1D0BIN1备用侦听次数5.5.4.2.2.4 F4:载波主节点地址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22:表 22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主节点地址BCD 65.5.4.2.2.5 F5:载波主节点状态字和载波速率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23:表 23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状态字BS2D15D14-D0BS2速率单位标识载波通信速率1D15D14-D0BS2速率单位标识载波通信速率n状态字:D7D6D5D4D3D2D1D0备用路由标
30、识主节点信道特征载波速率数量nD15D12D11D10D9D8备用载波信道数量路由标识:0表示通信模块带路由或工作在路由模式,1表示通信模块不带路由或工作在旁路模式。主节点信道特征:0保留;1表示单相供电单相传输;2表示单相供电三相传输;3表示三相供电三相传输。载波通信速率:表示通信波特率,BIN格式,0表示默认通信速率。速率单位标识:0表示bps,1表示kbps。5.5.4.2.2.6 F6:载波主节点干扰状态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24:表 24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干扰状态BIN1干扰状态:0表示没有干扰,1表示有干扰。5.5.5 链路接口检测(AFN=04H)5.5.5.1 下行报文5.5.
31、5.1.1 报文格式链路接口检测命令下行报文格式见图 14:68HLCRAAFN=04H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CS16H图 145.5.5.1.2 Fn定义Fn定义见表 25:表 25Fn名称及说明F1发送测试(主/从节点检测命令) F2载波从节点点名F3F248备用5.5.5.1.3 Fn的数据单元格式5.5.5.1.3.1 F1:发送测试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26:表 26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D7D6D5D4D3D2D1D0持续时间BIN1持续时间:单位为s,0表示停止发送。载波模块发送测试数据原则:持续交替发送0和1。5.5.5.1.3.2 F2:载波从节点点名无数据单元。5.5.5.2 上
32、行报文链路接口检测命令的上行报文为确认否认报文,详见5.5.1。5.5.6 控制命令(AFN=05H)5.5.6.1 下行报文5.5.6.1.1 报文格式控制命令下行报文格式见图 15:68HLCRAAFN=05H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CS16H图 155.5.6.1.2 Fn定义Fn定义见表 27:表 27Fn名称及说明F1设置载波主节点地址F2允许载波从节点上报F3启动广播F4F248备用5.5.6.1.3 Fn的数据单元格式5.5.6.1.3.1 F1:设置载波主节点地址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28:表 28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载波主节点地址BCD65.5.6.1.3.2 F2:允许载波从节点
33、上报本命令为广播命令,无数据单元。5.5.6.1.3.3 F2:启动广播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29:表 29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控制字BIN1报文长度LBIN1报文内容L控制字:00H透明传输;01HDLT/645-1997;02HDLT/645-2007;03H相位识别功能;04H-FFH保留。报文长度L:规约的原始报文数据总长度。报文内容:规约的原始报文数据。5.5.6.2 上行报文上行报文为确认/否认报文,详见5.5.1。5.5.7 主动上报(AFN=06H)5.5.7.1 上行报文5.5.7.1.1 报文格式主动上报的上行报文格式见图 16:68HLCRAAFN=06H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
34、元CS16H图 165.5.7.1.2 Fn定义Fn定义见表 30:表 30Fn名称及说明F1上报载波从节点信息F2上报抄读数据F3F248备用5.5.7.1.3 Fn的数据单元格式5.5.7.1.3.1 F1:上报载波从节点信息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31:表 31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上报载波从节点的数量nBIN1载波从节点1地址BCD6载波从节点1规约类型BIN1载波从节点1序号BIN2载波从节点n地址BCD6载波从节点n规约类型BIN1载波从节点n序号BIN2规约类型: 00H透明传输;01HDLT/645-1997;02HDLT/645-2007;03H-FFH保留。载波从节点序号:指载波
35、从节点在路由表中的序号。5.5.7.1.3.2 F2:上报抄读数据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32:表 32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载波从节点序号BIN2规约类型BIN1报文长度LBIN1报文内容L载波从序号: 指载波从节点在路由表中的序号。规约类型:00H透明传输;01HDLT/645-1997;02HDLT/645-2007;03H-FFH保留。报文长度L:规约的原始报文数据总长度。报文内容:规约的原始报文数据。5.5.7.2 下行报文下行报文为确认/否认报文,详见5.5.1。5.5.8 路由查询类(AFN=10H)5.5.8.1 下行报文5.5.8.1.1 报文格式路由查询类下行报文格式见图 17:
36、68HLCRAAFN=10H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CS16H图 175.5.8.1.2 Fn定义Fn定义见表 33:表 33Fn名称及说明F1载波从节点数量F2载波从节点信息F3指定载波从节点的上一级中继路由信息F4路由运行状态F5未抄读成功的载波从节点信息F6主动注册的载波从节点信息5.5.8.1.3 Fn的数据单元格式5.5.8.1.3.1 F1:载波从节点数量无数据单元。5.5.8.1.3.2 F2:载波从节点信息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34:表 34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从节点起始序号BIN2从节点数量BIN15.5.8.1.3.3 F3:指定载波从节点的上一级中继路由信息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3
37、5:表 35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从节点地址BCD65.5.8.1.3.4 F4:路由运行状态无数据单元。5.5.8.1.3.5 F5:未抄读成功的载波从节点信息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36:表 36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从节点起始序号BIN2从节点数量BIN15.5.8.1.3.6 F6:主动注册的载波从节点信息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37:表 37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从节点起始序号BIN2从节点数量BIN15.5.8.2 上行报文5.5.8.2.1 报文格式路由查询类上行报文格式见图 18:68HLCRAAFN=10H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CS16H图 185.5.8.2.2 Fn的数据单元格式5.5
38、.8.2.2.1 F1:载波从节点数量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38:表 38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从节点总数量BIN2路由支持最大从节点数量BIN25.5.8.2.2.2 F2:载波从节点信息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39:表 39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从节点总数量BIN2本次应答的从节点数量nBIN1从节点1地址BCD6从节点1信息BS2从节地址nBCD6从节点n信息BS2从节点信息:D7D6D5D4D3D2D1D0侦听信号品质中继级别D15D14D13D12D11D10D9D8备用相位相位:D8、D9、D10置“1”依次表示第1、2、3相。5.5.8.2.2.3 F3:指定载波从节点的上一级中继路由信息
39、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40:表 40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提供路由的从节点总数量nBIN1提供路由的从节点1地址BCD6提供路由的从节点1信息BIN2提供路由的从节点n地址BCD6提供路由的从节点n信息BIN2从节点信息:D7D6D5D4D3D2D1D0侦听信号品质中继级别D15D14D13D12D11D10D9D8备用相位相位:D8、D9、D10置“1”依次表示第1、2、3相。5.5.8.2.2.4 F4:路由运行状态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41:表 41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运行状态字BIN1从节点总数量BIN2已抄从节点数量BIN2中继抄到从节点数量BIN2工作开关BIN1载波通信速率BIN2第1
40、相中继级别BIN1第2相中继级别BIN1第3相中继级别BIN1第1相工作步骤BIN1第2相工作步骤BIN1第3相工作步骤BIN1运行状态字: D7D6D5D4D3D2D1D0纠错编码备用上报事件标志1为有从节点上报事件0为无从节点上报事件工作标志1为正在工作0为停止工作路由完成标志1为路由学习完成0为未完成工作开关: D7D6D5D4D3D2D1D0备用注册允许状态1:允许0:不允许工作状态1:学习0:抄表中继级别:取值范围015,0表示无中继。工作步骤:1:初始状态;2:直抄;3:中继;4:监控状态;5:广播状态;6:广播召读电表;7:读侦听信息;8:空闲;9255:备用。5.5.8.2.2
41、.5 F5:未抄读成功的载波从节点信息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42:表 42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从节点总数量BIN2本次应答的从节点数量nBIN1从节点1地址BCD6从节点1信息BIN2从节点n地址BCD6从节点n信息BIN2从节点信息:D7D6D5D4D3D2D1D0侦听信号品质中继级别D15D14D13D12D11D10D9D8备用相位相位:D8、D9、D10置“1”依次表示第1、2、3相。5.5.8.2.2.6 F6:主动注册的载波从节点信息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43:表 43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从节点总数量BIN2本次应答的从节点数量nBIN1从节点1地址BCD6从节点1信息BIN2从节点n
42、地址BCD6从节点n信息BIN2从节点信息:D7D6D5D4D3D2D1D0侦听信号品质中继级别D15D14D13D12D11D10D9D8备用相位相位:D8、D9、D10置“1”依次表示第1、2、3相。5.5.9 路由设置类(AFN=11H)5.5.9.1 下行报文5.5.9.1.1 报文格式路由设置类下行报文格式见图 19:68HLCRAAFN=11H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CS16H图 195.5.9.1.2 Fn定义Fn定义见表 44: 表 44Fn名称及说明F1添加载波从节点F2删除载波从节点F3设置载波从节点固定中继路径F4设置路由工作模式F5激活载波从节点主动注册5.5.9.1.3
43、Fn的数据单元格式5.5.9.1.4 F1:添加载波从节点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45:表 45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从节点的数量nBIN1从节点1地址BCD6从节点1序号BIN2从节点1规约类型BIN1从节点n地址BCD6从节点n序号BIN2从节点n规约类型BIN1规约类型:00H保留;01HDLT/645-1997;02HDLT/645-2007;03H-FFH保留。5.5.9.1.5 F2:删除载波从节点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46:表 46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从节点的数量nBIN1从节点1地址BCD6从节点n地址BCD65.5.9.1.6 F3:设置载波从节点固定中继路径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47:
44、表 47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从节点地址BCD6中继级别nBIN1第1级中继从节点地址BCD6第n级中继从节点地址BCD65.5.9.1.7 F4:设置路由工作模式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48:表 48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工作模式BS1D15D14-D0BS2速率单位标识载波通信速率1工作模式:D7D6D5D4D3D2D1D0纠错编码备用注册允许状态1:允许0:不允许工作状态1:学习0:抄表载波通信速率:表示通信波特率,BIN格式,0表示默认通信速率。速率单位标识:0表示bps,1表示kbps。5.5.9.1.8 F5:激活载波从节点主动注册数据单元格式见表 49:表 49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开
45、始时间BCD6持续时间BIN2从节点重发次数BIN1随机等待时间片个数BIN1开始时间:名称D7D6D5D4D3D2D1D0秒BCD十位BCD个位分BCD十位BCD个位时BCD十位BCD个位日BCD十位BCD个位月BCD十位BCD个位年BCD十位BCD个位持续时间:单位min。随机等待时间片个数:时间片指150ms。5.5.9.2 上行报文上行报文为确认/否认报文,详见5.5.1。5.5.10 路由控制类(AFN=12H)5.5.10.1 下行报文5.5.10.1.1 报文格式路由控制类下行报文格式见图 20:68HLCRAAFN=12H数据单元标识CS16H图 205.5.10.1.2 Fn定义Fn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5年度学生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维护合同
- 2025年度劳动合同解除补偿协议及员工福利待遇保障书
- 2025年度保险公司与国有企业单位全面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房屋租赁合同订金及配套设施使用协议
- 2025年度摩托车进出口代理业务合同
- 2025年度公司股东内部关于股权结构优化与分配的协议书
- 2025年度委托招聘合同-行业领军人才合作项目
- 2025年度员工向公司借款合同变更通知合同
- 2025年度工程车辆司机劳务派遣合同
-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全套)
-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液位测量
- 化学纤维精品课件
- 中式面点师初级(五级)教学计划、大纲
- QC成果构造柱浇筑新技术的研发创新(附图)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 extreme-sports 极限运动 英文 ppt
- 空间几何向量法之点到平面的距离
- 反激式变压器计算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