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苦寒行北上太行山翻译赏析_第1页
古诗苦寒行北上太行山翻译赏析_第2页
古诗苦寒行北上太行山翻译赏析_第3页
古诗苦寒行北上太行山翻译赏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苦寒行北上太行山翻译赏析苦寒行北上太行山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操。其古诗全 文如下: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前言】苦寒行 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在征讨高干时作的一 首乐府诗。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艰苦和冰天雪地中的自然景象, 流露了 厌战情绪,但主要反映了诗人不畏艰苦,积极向上,充满胜利信心的 奋发精神。这首诗前四句白描写景

2、,突出了登太行之艰险难行。第五 至第十句用景物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悲哀、惊惧、沉重和冷森 森的压抑之情。第十一至第十四句直接抒情:叹息、忧郁和思归。第 十五句到第二十四句, 用白描叙述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行军途中的生活 艰苦之情形。全诗语言苍凉悲壮,沉郁浑厚。【注释】 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山脉。 何:多么。与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巍巍:高耸的 样子。羊肠坂(ben):地名,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东南,以坂 道盘旋弯曲如羊肠而得名。坂:斜坡。诘屈:曲折盘旋。摧:毁坏、折断。罴(pi)熊的一种,又叫马熊或人熊。溪谷:山中低洼有水处。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处说

3、“少人 民”,言山中人烟稀少。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样子。延颈:伸长脖子(远眺) 。怀:怀恋,心事。怫(f u)郁:愁闷不安。东归:指归故乡谯郡。作者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太行之东, 故云“一东归”。绝:断。中路:中途。薄暮:黄昏。担囊:挑着行李。行取薪:边走边拾柴。斧冰:以斧凿冰取水。糜(mJ 稀粥。东山:诗经篇名。据毛序,本篇为周公东征,战士离乡三 年,在归途中思念家乡而作。悠悠:忧思绵长的样子。【翻译】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 车轮断。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 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溪谷荒凉人烟少,大雪纷纷漫天飘。抬头远望 长声叹息,

4、长途跋涉思绪如潮。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 乡。水深桥断难前进,大军徘徊半路上。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 有住宿的地方。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担着行囊边走 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 想起那篇东山诗,深深触动我的哀伤。【赏析】苦寒行这首诗是建安十一年( 206 年)春,曹操亲征高干途 中于鞍马间作成的。高干本是袁绍的外甥,又系其下属任并州牧。建 安九年(公元 204 年)时,因慑于曹操的武力而归降,次年又趁曹操 北征乌桓之机,举兵反叛盘踞壶关口。为了平定北方,彻底铲除袁绍 势力,曹操带着连年征战的疲劳,冒着北方冬春凛冽的寒风,翻越巍 峨险峻的太行山,又率师北上作战。这是一篇反

5、映汉末动乱中军旅征战生活的诗作。诗一开头就引出山势高耸、 道路纡曲的太行山区。“北上”二字, 不仅表明了由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到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东 南)的行军走向,而且显示出旆旌悠悠,锐不可当的军容,以此笼罩 全篇,气势逼人。紧接着文势一顿,发出“艰哉”的喟叹,先在心理 土造成惊恐状态,而后围绕“艰”字写景抒情。这就在布局上避免了 平铺直叙。并为下文创造出一个广阔的空间和一种步履维艰的气氛。“北上太行山”,引出步履是怎样的维艰, “巍巍”叠用,展示出 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 挡住去路,呈现出强烈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 这是写仰望。 接下去写平视:“羊肠坂诘屈。”坂曰“羊肠”,又以“诘 屈

6、”形容之,则狭窄而多盘旋之势, 历历在目。写山写坡,都是纪实, 都是从正面落笔;“车轮为之摧!”则是感慨,是烘托。笔法变化而又 和谐统一,加强了具体感与真实性。再下去,笔分两头:一方面写自 然景色凄苦,一方面写野兽当道,但又相互交错,以突出行军之艰险。 写自然景色,一则曰“树木萧瑟” ,再则曰“北风声悲”,三则曰“雪 落霏霏”。通过“萧瑟”“霏霏”,写出了景色之阴暗、昏沉、凄凉; 通过“声悲”,将客观的物和主观的我融为一体。写野兽,则是“熊 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这两句都是写途中多野兽,但上句从形态 方面描绘。“蹲”者,熊罴袭人之状也。“蹲”而“对我”,毛骨悚然。 下句从声音方面渲染。“啼

7、”者,虎豹清凄之声也。“啼”而“夹路”, 倍感悲凉。 诗人对阴森可怕的自然环境作了朴实的抒写之后, 又对荒 凉冷落的社会环境作了深刻的描述。 在那低洼近水处行军, 很少见到 人的踪影,天黑了,竟找不到宿栖之处,还得担着行囊上山拾柴,拿 着斧子凿冰取水。这情景写得真切动人,感同身受。曹操诗不以写景称着,但在写景方面,却有独特而成功之处。这 首诗的写景就很成功。在诗人笔下,太行山之高,羊肠坂之阻,风雪 之交加,树木之摇落,熊罴之状,虎豹之声,莫不逼真逼肖。 视觉上, 在那兀立的怪石上,萧瑟的树林中,一群群熊罴,不是蹲在那儿,以 攫取的目光逼视着行人;听觉上,从那山路两旁,伴随着风吹雪飘, 不是传来了一阵阵虎豹的长呜吗这首诗的写景, 就其描形、绘声、 着色之精湛而言, 可与观沧海中写繁媲美。两诗皆行军途中所作, 尽管背景、内容、感情、风格都不同: 一是率师出征, 一是凯旋归来; 一是写冬之山景, 一是绘秋之海景; 一是反映出统帅关切士卒的赤子 之心,一是表现了英雄吞吐宇宙之概; 一是苍凉悲壮,一是波澜壮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