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5 囚绿记自我小测 粤教版选修系列中国现代散文选读1_第1页
高中语文 5 囚绿记自我小测 粤教版选修系列中国现代散文选读1_第2页
高中语文 5 囚绿记自我小测 粤教版选修系列中国现代散文选读1_第3页
高中语文 5 囚绿记自我小测 粤教版选修系列中国现代散文选读1_第4页
高中语文 5 囚绿记自我小测 粤教版选修系列中国现代散文选读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囚绿记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孔隙(xì) 瞥见(pi) 涸辙(hé) 打扰(ro)b茎叶(jng) 纤细(qin) 婆娑(su) 浆液(jing)c葱茏(lóng) 即使(jí) 淅沥(x) 度越(dù)d损害(sn) 编纂(zun) 迫切(pò) 连累(lèi)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慰藉安顿直接了当贻笑大方b纹身搅乱流连忘返急不暇择c脉搏悬垂委靡不振远见卓识d殒落攀缘揠苗助长泾渭分明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于丽美的手很_,能编制各种活灵活现

2、的小动物。(2)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条件日益_,这就为互联网用户消费视频提供了可能。.(3)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_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原则,或急功近利,或取媚世俗。a灵巧改善侵袭b灵便改进侵蚀c灵巧改善侵蚀 d灵便改进侵袭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联合国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公布了对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尸体检查所作的初步毒物学化验,基本排除了米氏被毒死的可能。b余秋雨最近在接受采访时声明:“我不是作家,因为我没有参加作家协会。我不知道什么叫文化散文,觉得我写的那些东西不叫散文也可以,免得散文评论家盯上。”c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

3、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d这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但在记者的镜头面前,三个企业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却避重就轻,推卸责任。二、阅读鉴赏(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4、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

5、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更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5第段中“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6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的什么精神品质?7第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心情?请你写出来。8文中出现了“绿友”和“绿囚”,用词不同,含义有何不同?9为什么最后作者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6、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陆蠡故居 刘长春我在天台县县长任上的时候,曾经瞻仰过陆蠡的故居。那一天我到平桥镇检查工作,时间很充裕,便想起这儿曾是陆蠡的生地,他奇特的人生禀赋应该是来自周围的这片山水这是我读黑格尔历史地理的一个启示。于是,我和陪同的一位朋友直奔岩下村而去。说陆蠡奇特,有一点儿根据。十岁时,他被人目为“神童”;上大学时读的是机械工程专业,身后却留下了“绝代散文家”的美名;同时,翻译了法国诗人兼小说家拉玛尔丁的长篇小说葛莱齐拉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罗亭和烟等名著。第一次读他的竹刀,那位无名的年轻人为了山民的利益将竹刀深插进奸商的肚子里,在公堂上又将竹刀同样插入自己手臂的勇敢与坦

7、然,就曾经让我十分惊异。扳指计算着陆蠡的年龄,感受的却是一个青年的强烈爱憎与勇于承担的刚烈。那时我就觉得如此写实的人生场景只能来自于生活,而无须什么深奥的技巧。一篇激动人心的散文,究竟需要多少技巧?我说不明白,然而我知道它来源于作家的那一颗心灵。陆蠡曾说:“世界上,应有更高贵的东西。”高贵的是心灵的性质。难怪李健吾先生作出这样的评价:“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玉般的心灵。”今天我终于走近了陆蠡,走进了这位作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让人觉得那样地亲切、熟稔而又充满神秘。这座始建于民国初期的三合院,属于典型的江南民居的建筑构架。推开大门,没有听到读书声,也没有听到孩

8、子奔跑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与铜铃一样的笑声,昔日的喧闹在时间的河床里沉寂了,就像流水淹没了礁石。我忽而想起,陆蠡离开家门都已经数十年了,这里曾经有过的悲欢离合,如秋风掠过树梢的一阵叹息消失得无影无踪。走过杂草丛生瓦砾满地的天井,我忽然发现一株生长于石缝中的藤萝,它舒展开折叠的绿叶,有如倾泻的一道绿色瀑布,从东侧屋外的墙头飞流直下。我记得陆蠡是喜欢而且留恋于绿色的,他曾经写下的囚绿记,也就是为了在孤独中留住那片绿色和它对语,于是孤独随之消失在绿色生命的伸展里。由是,我也就了解了他的希望与快乐。一个内向与深沉的人,整日耽于思索,是不希望有更多的人惊扰他的。轻轻的,我把脚步放轻,然后走进厅堂,登上楼

9、阁,一眼又瞥见窗外挺立的山冈与终年不断的溪流。当年,陆蠡就经常站在这里,眺望这山这水,相对无言,除了陶醉,还有在宁静中自由放飞的憧憬。在杭州读书,在厦门教书,在上海编书、写作,多年在外漂泊。他总是“如怀恋母亲似的惦记起故乡的山水”,在它面前“总是可以照见我自己”。因为故乡的山水是进入他的灵魂与血液的东西。我在这空落与破败的院子里徘徊,墙外绿黄斑驳的枫树在风中摇曳,夕阳的余晖映着一角青苔暗长的高墙,又把它的影子投射于庭前。我不知道,七八十年来,也是在这条长长的围廊上,曾经走过谁?曾经有谁邂逅?曾经有什么样的抚今追昔?我进来时,大门早已紧闭,不,是虚掩着,人去院空。一切都留在了昨天,而昨天已经古老

10、。走出陆蠡故居,我对身边的朋友说: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陆蠡?陆蠡是1919年初秋走出故居的,从此他就永远没有回来。有家不归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追求。是1941年的夏天,丧偶五年多后的陆蠡在上海“孤岛”再婚。婚宴上,人们第一次看见他穿了新袍子,手里提着酒壶不怎么娴熟地为宾客斟酒。他本来是不喝酒的,可是他却丢下一句使人一想起来便不禁要流泪的话:“等抗战胜利了,我们要买大缸大缸的酒,排在门口,任过路的人随便痛饮!”八年抗战,终于如他瞻望的那样迎来了胜利,可是陆蠡却在他婚后的两个月后突然地失踪了。陆蠡的朋友巴金、黄源、柯灵、许杰等四处打听他的下落,登了广告寻人。听说他进了南京的监狱,天气冷了,怕他受

11、冻,朋友又把棉袍子寄去,结果退了回来,退件的理由是:查无此人。有家不归的人,他到哪里去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负责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遭受了日本宪兵的大搜查并被抓去了两名员工,为了讨回一个“公道”,他竟上门说理去了,一去从此不返。他的朋友吴朗西说过这样一句话:“他的个性是死硬的,在任何强暴的前面是不会低头的。”陆蠡的死,想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忽而,我又想起竹刀里的那个无名的年轻人,因为官府不相信竹刀能刺人,“他拿了这竹刀捏在右手里,伸出左臂,用力向臂上刺去。入肉有两寸深了,差一点不曾透过对面。复抽出这竹刀,掷在地上,鄙夷地望着臂上涔涔的血,说:便是这样。”表里如一,简白传神,一个反抗压迫者

12、的形象,铁骨铮铮地站到我的眼前。陆蠡之文,一如陆蠡之人;陆蠡之人,亦如陆蠡之文。从陆蠡的故居走出,往事如水沿着记忆的裂缝流动起来一抬头,眼前又见一条蜿蜒的清流,一条清澈的非常非常纯粹可以照见人面与眉目的流水,那是始丰溪天台的母亲河。它从大山发源,曲曲折折,奔奔波波,流到了陆蠡故居的门前,然后又在这屹立了亿万年的岩岗峭壁下,绕了一个小湾,挟带着风声与豪笑,直奔东海而去一晃八年,我没有再见陆蠡故居。难忘它,写信给天台的朋友让他给我拍张照片,以慰思念。照片里的陆蠡故居更加颓败了。它让我长留一个遗憾:我在县长任上时应该拨点款整修一下,派个人管理它,现在却难以办到了。在时间的风吹雨打下,在满地落叶无人扫

13、的时候,陆蠡烈士的故居还能坚持多久?10“我”拜访陆蠡故居的原因是什么?11第四段中描写“藤萝”有何用意?112文中关于竹刀的叙述有何作用?13如何理解作者“陆蠡之文,一如陆蠡之人;陆蠡之人,亦如陆蠡之文”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给我们怎样的启发?三、表达交流14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参考答案1解析:a项,“瞥见”的“瞥”应读“pi”; b项,“纤细”的“纤”应读 “

14、xin”; d项,“连累”的“累”应读 “li”。答案:c2解析:a项中的“直接了当”应为“直截了当”;b项中的“纹身”应为“文身”;d项中的“殒落”应为“陨落”。答案:c3解析:“灵巧”着重指灵活有技巧,常形容手、嘴、人、手艺等;“灵便”着重指轻便、方便活动或使用起来不感到困难,一般只形容四肢、耳目、工具等。“侵袭”侵入并袭击,来得突然,速度快;“侵蚀”指逐渐侵害使变坏,受侵害者往往不知不觉。“改进”着重指改得更进步一些,对象常是工作、方法、作风等;“改善”着重指改得更完善更好一些,对象常是方法、工作、生活、关系、条件、待遇等。答案:c4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化验”后补出“结果”。c项

15、,搭配不当,删去“问题”,或把“成熟”换为“解决”。d项,表意不明,“三个企业的领导和技术人员”有歧义。答案:b5解析:注意文中的重要语句,如:“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参考答案:作者想让绿色和自己更接近,更亲密,拿绿色来装饰简陋的房间,装饰过于抑郁的心情,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6解析:注意联系文中关于常春藤的描写。参考答案:“固执”指“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

16、向”或者说“向着阳光”。表现了常春藤对光明的向往、执著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后一问不一定要回答得这么详细,点到即可)7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联系作者“囚绿”的目的以及植物被囚后的反应。参考答案:“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是因为作者为了更好地亲近绿,引绿入室,但却伤了绿。作者在绿藤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隐隐觉得自己做错了。但另一方面,作者却仍然执著地囚禁绿,作者对绿藤对光明自由的追求没有真正的理解。(能够明确地说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即可)8解析:注意结合文章中词语出现的语境来回答。参考答案:“绿友”指“我”囚禁的常春藤的两枝柔条,表达了“我”对绿色的喜爱、向往;“绿囚

17、”指不屈服于黑暗的顽强抗争的人。9解析:联系文章的第段即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绿囚”执著地向着阳光生长,作者被这种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所折服,最终把“绿囚”放了。10解析:文章第二段“他奇特的人生禀赋应该是来自周围的这片山水这是我读黑格尔历史地理的一个启示”一句话揭示了这个原因。参考答案:作者想了解塑造陆蠡奇特的人生禀赋的周围这片山水。1解析:囚绿记中的“绿”就是作者当年在北京住所窗外的“藤萝”,“绿”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它是柔弱的,它又是倔强的、坚贞的,它也是烈士性格的象征。参考答案:引出囚绿记,象征烈士就像这“藤萝”一样。12解析:作者第一次读竹刀“感受的却是一个青年的强烈爱憎与勇于承担的刚烈”。这对下文写陆蠡故居,表现陆蠡精神作了铺垫。参考答案:铺垫,歌颂陆蠡精神。13解析:这句话独句成段,是在前文基础上的精练概括。细读上文即可体会到其中的含义。另外也要联系全文歌颂陆蠡精神这个中心考虑。参考答案:古人云“文如其人”。陆蠡就是这样,他的为人、他的为文都突现一种刚直不阿的文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