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随堂练习-20150326_第1页
高中物理随堂练习-20150326_第2页
高中物理随堂练习-20150326_第3页
高中物理随堂练习-20150326_第4页
高中物理随堂练习-2015032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物理随堂练习-20150326满分:班级:_  姓名:_  考号:_  一、多选题(共57小题)1.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B、C是同一平面内两颗人造卫星。B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是地球同步卫星。关于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B的速度大小等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A、B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C周期大小关系为    

2、       D若卫星B要靠近C所在轨道,需要先加速2.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3.如图所示,a、b是两颗绕地球做匀速

3、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R和2R(R为地球半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的线速度大小之比是1           Ba、b的周期之比是12Ca、b的角速度大小之比是34           D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是944.如图所示为一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示意图,O点为地球球心,已知引力常量为,地球质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卫星在A点的速率           B卫星在B点的速率           C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           D卫星在B点的加速度        &

5、#160;  5.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9公里、远地点高度41.3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上的运行速率    &

6、#160;      B飞船在轨道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C飞船在点点火变轨的瞬间,速度减小           D飞船从A到B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6.如果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从图示位置计时,若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2(1、2均为锐角),则由此条件可知(   )A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     

7、;      B水星和金星的密度之比C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D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7.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使“嫦娥奔月”的神话变为现实。嫦娥一号发射后先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工作轨道,进行科学探测,已知月球半径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万有引力常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 )A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B在嫦娥一号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C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D嫦娥一号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8.如图所示,发射某飞船时,先将飞船发送到一个椭圆轨道上,其近地点M距地面200km,远地点N距地面330 km。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其周期为,通过M、N点时的速率分别是,加速度分别为。当飞船某次通过

9、N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330 km的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这时飞船的速率为,加速度为。比较飞船在M、N、P三点正常运行时(不包括点火加速阶段)的速率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及在两个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

10、#160;         D           9.如图所示,是静止在地球赤道地面上的一个物体,是与赤道共面的地球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对于物体和、两颗卫星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周期大于卫星运动的周期B卫星运动受到的万有引力一定大于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C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小于卫星运动的线速度D卫星减速后可进入卫星轨道10.我国在轨运行的气象卫星有两

11、类,一类是极地轨道卫星风云1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12h,另一类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风云2号,运行周期为24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云1号的线速度大于风云2号的线速度B风云1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风云2号的向心加速度C风云1号的发射速度大于风云2号的发射速度D风云1号、风云2号相对地面均静止11.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B、C是同一平面内两颗人造卫星。B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是地球同步卫星。关于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B的速度大小等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12、160;      BA、B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A>vBC周期大小关系为TA=TC>TB           D若卫星B要靠近C所在轨道,需要先加速12.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与2相切于Q点,轨道2与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

13、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它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它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13.如图所示,飞行器P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角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C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D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14.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

14、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变轨前后的速度相等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15.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如图所示,若这颗北斗导航卫星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P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1变成地球同步圆轨道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2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B卫星沿轨道2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

15、仪器处于失重状态C卫星沿轨道2运动的过程中,有可能经过北京的正上空D卫星经过轨道1上的P点和轨道2上的P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16.某载人飞船运行的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飞船先沿椭圆轨道1运行,近地点为Q,远地点为P。当飞船经过点P时点火加速,使飞船由椭圆轨道1转移到圆轨道2上运行,在圆轨道2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min。关于飞船的运行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1和轨道2上运动时的机械能相等B飞船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P点的速度小于经过Q点的速度C轨道2的半径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D飞船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2上运行经过P点的加速度17.如图

16、所示,A为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地球的同步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C的运行速度大于物体A的速度B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C在每天的同一时刻卫星B出现在A的正上方D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与卫星C在P点的加速度相等18.2013年12月6日17时47分,在北京飞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精密控制下,嫦娥三号开始实施近月制动,进入100公里环月轨道,2013年12月10日晚21: 20分左右,嫦娥三号探测器将再次变轨,从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降低到近月点(B点)15公

17、里、远月点(A点)100公里的椭圆轨道,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关于嫦娥三号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上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B卫星沿轨道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科考仪器处于失重状态C卫星从轨道变轨到轨道,在A点应加速D卫星在轨道经过A点时的动能小于在轨道经过B点时的动能19.2013年12月2日,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三号”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此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地面发射后奔向月球,在P点从圆形轨道进入椭圆轨道,Q为轨道上的近月点。关于“嫦娥三号”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A发射速度一定大于7.9km/sB在轨道上从P到Q的过程中速率

18、不断增大C在轨道上经过P的速度小于在轨道上经过P的速度D在轨道上经过P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上经过P的加速度20.如图所示,飞船从圆轨道1变轨至圆轨道2,轨道2的半径是轨道1半径的3倍。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则飞船在轨道2上运行和在轨道1上运行相比(   )A线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           B向心加速度变为原来的C动能变为原来的          &

19、#160;D运行周期变为原来的3倍21.2012年10月25日,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导航卫星网络构建完成,覆盖中国以及大部分亚太地区,将服务亚太。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2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2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B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C卫星1向后喷气,瞬间加速后,就能追上卫星2D卫星1向后喷气,

20、瞬间加速后,周期变长22.如图所示,飞行器P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角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长C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D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23.如图所示,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B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

21、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的向心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24.如图甲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55:6,其原线圈两端接入如图6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副线圈通过电流表与负载电阻R相连。若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压器输入电压的最大值是220V           B若电流表的示数为0.50A,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2WC原线圈输入的正弦交变电流的

22、频率是50Hz           D电压表的示数是V25.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接入交流电源,其电动势与时间呈正弦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副线圈接R=10的负载电阻。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交变电源的表达式为           B副线圈中电压表的示数为5VC原线圈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23、;        D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6.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51,原线圈接入图乙所示的电压,副线圈接火灾报警系统(报警器未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0为定值电阻,R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为220 V           B电压表的示数为44 VCR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4、160;          DR处出现火警时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增大27.如图所示,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 n2=40: 1,在副线圈两端接有“6V 40W” 的电灯泡。若灯泡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原副线圈中,通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时时刻刻都相同B通过原副线圈的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C变压器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40 VD变压器输入功率为40W28.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的交流电表,定值

25、电阻R=10,其余电阻不计。从某时刻开始经c、d两端给原线圈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4VB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且t=0.01s时,电流表的示数为零C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为25Hz29.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5:9,副线圈接有一灯泡L和一电阻箱R,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此时灯泡消耗的功率为40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输出电压为36V 

26、          B原线圈中电流表示数为C当电阻R增大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           D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30.如图,将额定电压为60V的用电器,通过一理想变压器接在正弦交变电源上。闭合开关S后,用电器正常工作,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的示数分别为220V和2.2A。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变压器输入功率为484W

27、0;          B通过原线圈的电流的有效值为6.6AC通过副线圈的电流的最大值为2.2A           D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匝数比3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1不变,闭合电键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向下滑动时,灯L变亮      

28、;     BP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C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           D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32.如图所示,某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均可调节,原线圈两端电压为一峰值不变的正弦交变电压,副线圈接一可变电阻R。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使变压器输入功率增大,下面的措施正确的是(   )A仅增加原线圈匝数n1     

29、      B仅增加副线圈匝数n2C仅减小电阻R的阻值           D仅增大电阻R的阻值33.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匝,副线圈匝数n211匝,交流电源的电压311Sin100t(V),电阻R44,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   )A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

30、#160;B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AC电流表A1的示数为A           D电压表的示数为44V34.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 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 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则(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C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

31、之比减小           D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35.图甲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01测得R=10的电阻两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原线圈中(   )A电压的有效值为3110V           B电压的有效值为2200VC电流变化的频率为25Hz      

32、;     D电流的有效值为22A36.如图所示,某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均可调节,原线圈两端电压为一峰值不变的正弦交变电压,副线圈接一可变电阻R。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使变压器输入功率增大,下面的措施正确的是(   )A仅增加原线圈匝数n1           B仅增加副线圈匝数n2C仅减小电阻R的阻值         

33、60; D仅增大电阻R的阻值37.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的电阻,则(   )A流过电阻的最大电流是20A           B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V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2.2×103W           D

34、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103 W38.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l100匝,副线圈匝数n2=220匝,交流电源的电压(V),电阻R=44,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   )A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电流表A l的示数为0.2AC电流表A2的示数为A           D电压表的示数为44V39.如图甲所示,

35、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 2,灯泡的电阻为8;原线圈输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则(   )A交流电的频率为0.02 Hz           B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2.7VC电流表的示数为0.027A           D电流表的示数为2.7A4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n1=1100匝,副线圈的匝数n2

36、=110匝,R0、R1、R2均为定值电阻,原线圈接u=311sin(314t)(V)的交流电源。起初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为22V           B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变小C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变大           D当开关S闭合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大41.如图所示,一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频率为5

37、0Hz的正弦交流电源相连,两个阻值均为20的电阻串联后接在副线圈的两端。图中的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副线圈分别为200匝和100匝,电压表的示数为5V。则(   )A电流表的读数为0.5A           B流过电阻的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C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20           D交流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5W42.如图所示,

38、M为理想变压器,电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电源电压U不变,输电线电阻忽略不计。当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时,读数发生变化的电表是(   )AA1           BA2           CV1           DV2  

39、60;        43.图乙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01.原线圈与如图甲所示的正弦交流电连接.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热敏电阻R2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   )A电压表示数为           B电流表示数为0.02ACR1的电功率为0.2W         

40、;  DR2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变大44.图甲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 =101。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式电流,两个20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副线围两端,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则(   )A原线圈上电压的有效值为100V           B原线圈上电压的有效值约为70.7 VC电压表的读数为5. 0V         

41、;  D电压表的读数约为3.5V45.一个理想变压器的线圈绕向如图甲所示.原线圈输入电流的i-t图象如图乙所示,第1s内电流方向在图甲中已标出,则(   )A灯泡中的电流变化周期为2s           B输入电流的有效值小于C前2s内灯泡中电流方向从b到a           D前2s内铁芯中磁通量的变化率恒定4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42、L1、L2、L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与L1串联和接入u0=300sin100tV的交变电压,副线圈接有L2和L3,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则(   )A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2C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D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100V4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

43、线圈匝数n1=1210匝,副线圈匝数n2=121匝,原线圈电压u=311sin100t(V),负载电阻R=44,不计电表对电路的影响,各电表的读数应为(   )A读数为0.05A           B读数为311V           C读数为0.5A         

44、;  D读数为31.1V           48.图甲是某燃气炉点火装置的原理图。转换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并加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为交流电压表。当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000V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进而点燃气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等于5V          

45、; B电压表的示数等于V           C实现点火的条件是           D实现点火的条件是           49.图(a)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A、V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b)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

46、,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47、160;                      (b)A电流表的示数为2A           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C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           &#

48、160;D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50.在如图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

49、的比例增大51.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C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           D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52.为探

50、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的关系,将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相同的灯泡L1、L2,电路中分别接了理想交流电压表V1、V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1、A2,导线电阻不计,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    )AA1示数变大,A1与A2示数的比值不变           BA1示数变大,A1与A2示数的比值变大CV2示数变小,V1与V2示数的比值变大       &

51、#160;   DV2示数不变,V1与V2示数的比值不变5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5,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为 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100V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开关接通后,氖泡的发光频率为100Hz           B开关接通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00 VC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52、160;  D开关断开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54.(2011年北京西城区抽样)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端有三组次级线圈,分别接有电阻元件R、电感元件L和电容元件C.若用IR、IL、IC分别表示通过R、L和C的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M、N接正弦式交流电,则IR0、IL0、IC0B若M、N接正弦式交流电,则IR0、IL0、IC0C若M、N接恒定电流,则IR0、IL0,IC0D若M、N接恒定电流,则IR0、IL0,IC055.如图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1=800和n2=200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端与u=51sin314tV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

53、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可能是A2.0V           B9.0V           C12.7V           D144.0V          &#

54、160;56.如图4所示M为理想变压器.电源电压不变。当变阻器的滑动头P向上移动时,读数发生变化的电表是(  )A电流表A1           B电流表A2           C电压表V1           D电压表V2   

55、;        57.如图甲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 R 55 ,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 110 V,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的计算值为A           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21C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         

56、0; D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 100 Hz二、计算题(共23小题)58.如图20所示,MN和PQ是同一水平面内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相距L=0.50m。CD和EF是置于导轨上的两根金属棒,它们的质量均为m=0.10kg,电阻均为r=1.0,其余电阻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B=1.0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某时刻,金属棒CD突然获得一个瞬时冲量,以v=4.0m/s的速度开始向右运动,求:   (1)金属棒EF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在整个过程中,金属棒EF产生的热量Q。59.如图所示,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质量为的小物

57、块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处的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的挡板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恰位于滑道的末端点。与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合在一起共同压缩弹簧,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求:(1)物块在与挡板碰撞前瞬间速度的大小;(2)弹簧最大压缩量为时的弹性势能(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6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长木板左端放一质量为m(M>m)的物块。现同时给长木板和物块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分别向左、右运动。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长木板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求:物块和长木板相对静止时,物

58、块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当物块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时,长木板的速度大小。6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质量为2m的小明同学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后,木箱相对于冰面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木箱与右侧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反弹后被小明接住,求整个过程中小明对木箱做的功6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滑块A、C质量均为m=1kg,B质量为M=3kg。开始时A、B静止,现将C以初速度v0=2m/s的速度滑向A,与A碰后C的速度变为零,而后A向右运动与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A与B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A与B碰撞过程中,A与B增加的内能。63.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

59、放置一辆小车A,质量mA=4kg,上表面光滑,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 B置于A的最右端,B的质量mB=2kg。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A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合在一起,共同在F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时间t=0.6s,二者的速度达到vt=2m/s。求:(1)A开始运动时加速度a的 大小;(2)A、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3)A的上表面长度l。66. 质量为M=6 kg的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质量为6 kg,停在B的左端。质量为1 kg的小球用长为0. 8 m的轻绳悬挂在固

60、定点O上,将轻绳拉直至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在最低点与A发生碰撞后反弹,反弹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0.2 m,物块与小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使A、B达到共同速度前A不滑离木板,木板至少多长?64.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度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m;A和B的质量相等,A和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2)碰撞后瞬间A和B整体的速率;(3

61、)A和B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l65.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连着物体A和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A被水平速度为v0的子弹射中并且嵌入其中。已知物体B的质量为m,物体A的质量是物体B的质量的3/4,子弹的质量是物体B的质量的1/4求弹簧压缩到最短时B的速度。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67.如图所示,AB是竖直光滑的1/ 4圆轨道,下端B点与水平传送带左端相切,传送带向右匀速运动。甲和乙是可视为质点的相同小物块,质量均为0.2kg,在圆轨道的下端B点放置小物块甲,将小物块乙从圆轨道的A端由静止释放,甲和乙碰撞后粘合在一起,它们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g=10m/s2,求:(1)甲乙结合

62、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2)圆轨道的半径6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碰撞过程,第一次单独让小球a从斜槽某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地点为P,第二次让a从同一位置释放后与静止在斜槽末端的小球b发生碰撞a、b球的落地点分别是M、N,各点与O的距离如上图;该同学改变a的释放位置重复上述操作。由于某种原因他只测得了a球的落地点P、M到0的距离分别是220cm、l00cm求b球的落地点N到O的距离。69.如图所示,甲车质量为2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顶部上表面光滑,右端放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物体,乙车质量为4kg,以5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甲车碰撞后甲车获得6m/s的速度,物体滑到乙车上,若乙车足够

63、长,其顶部上表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g取10m/s2)(1)物体在乙车上表面滑行多长时间相对乙车静止;(2)物块最终距离乙车左端多大距离70.质量为mB = 2 kg的平板车B上表面水平,开始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平板车左端静止着一 块质量为mA = 2 kg的物体A,一颗质量为m0 = 0.01 kg的子弹v0 = 600 m/s的水平初速度瞬间射穿A后,速度变为v = 100 m/s,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为零,

64、且A与B最终达到相对静止。 求:物体A的最大速度vA;平板车B的最大速度vB。71.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板A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B以速度v0从木板左端沿木板上表面向右运动,恰好能运动到木板右端,已知M=3m,小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素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物块B恰好运动到木板右端时速度大小;(2)木板长度L;(3)如图2所示,如果小物块B以速度2v0从木板左端沿木板上表面向右运动,同时对木板施水平向右恒力F,小物块也恰好能运动到木板右端,求恒力F的大小。72.如图所示,一质量M=2.0kg的长木板AB静止在水平面上,木板的左侧固定一半径R=0.

65、60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轨道与木板靠在一起,且末端高度与木板高度相同。现在将质量m=l.0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从弧形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小铁块到达轨道底端时的速度v0=3.0m/s,最终小铁块和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忽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取重力加速度g=l0m/s2。求 :小铁块在弧形轨道上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 小铁块和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v。73.两质量均为2m的劈A和B,高度相同,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和B的倾斜面都是光滑曲面,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位于劈A的倾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物块从静止滑

66、下,然后又滑上劈B。求:(1)物块第一次离开劈A时,劈A的速度;(2)物块在劈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重力加速度为g)74.气垫导轨(如图甲)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时的阻力。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a的滑块,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b.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

67、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s1、s2和s3.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重复上述实验,多做几次。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75.如图18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放着甲、乙两辆相同的平板车,一根轻绳跨过乙车的定滑轮(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摩擦),绳的一端与甲车相连,另一端被甲车上的人拉在手中,已知每辆车和人的质量均为30kg,两车间的距离足够远。现在人用力拉绳,两车开始相向运动,人与甲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当乙车的速度为0.5m/

68、s时,停止拉绳。求人在拉绳过程中做了多少功?76.如图14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间距s="2.88m." 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的恒力F,假定木板A、B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粘连在一起。要使C最终不脱离木板,每块木板的长度至少应为多少?77.在同一平直钢轨上有A、B、C 三节车厢,质量分别为 m、2 m、3 m,速率分别为

69、v、v、2 v,其速度方向如图所示若B、C 车厢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然后与 A 车厢再次发生碰撞,碰后三节车厢粘合在一起,摩擦阻力不计,求最终三节车厢粘合在一起的共同速度78.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均为m,其中厚度相同的A、B位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C放在静止的B物体上,物体A以速度v0。向物体B运动,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但互不粘连;C滑过B后又在A上滑行,最后停在A上,与A一起以的速度运动。求:(1)物体B最终的速度;(2)小物块C在物体A和物体B上滑行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之比。79.如图510所示,倾角=30°,高

70、为h的三角形木块B,静止放在一水平面上,另一滑块A,以初速度v0从B的底端开始沿斜面上滑,若B的质量为A的质量的2倍,当忽略一切摩擦的影响时,要使A能够滑过木块B的顶端,求V0应为多大?80.质量为M的小车左端放有质量为m的铁块且M>m,以共同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向竖直墙运动,车与墙碰撞的时间极短,不计动能损失。铁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车长为L,铁块不会到达车的右端,最终相对静止。求小车与铁块的最终速度;求整个过程中摩擦生热是多少?答案部分1.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试题解析:由知,卫星越高,运动行越慢(周期越大,角速度越小,线速度越小),则ABC的周期关系TA=TC>TB,C

71、正确;由知,B错误;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等于第一宇宙速度,A错误;若卫星B要靠近C所在轨道,应做离心运动,需要先加速,D正确。答案:CD   2.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环绕速度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试题解析:由可知,两者的运行速度均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A错误;如不加干预,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天宫一号速度先减小,然后做近心运动,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选项BC正确;失重是指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压力或拉力小于重力的现象,但其仍然受地球引力作用,选项D错误。答案:BC   3.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试题解析:据,可知可判断A项错误

72、;据,可知,可判断B项错误;据,可知,可判断C项正确;据,可知,可判断D项正确。答案:CD   4.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试题解析:若卫星在以为半径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应有,但实际卫星在点做离心运动,因此,选项A错误;同理,卫星在点做近心运动,选项B正确;,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在B点的加速度,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BC   5.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试题解析:g0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飞船绕月球表面即在轨道III运行的速率,飞船在轨道上的运行速率,选项A错误;飞船在轨道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选项B正确;飞船在点要做近心运动,因

73、此点火变轨的瞬间,需减小速度,令所需向心力小于万有引力,选项C正确;飞船从A到B运行的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D正确。答案:BCD   6.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试题解析:由及可得,选项A正确;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选项C正确;由(为太阳质量)可得,选项D正确。答案:ACD   7.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试题解析:设月球的质量为,一质量为的物体在月球表面所受重力与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有,解得,又,由可得,选项A正确;由可知,加速度与该点距月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故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工作轨道处的重

74、力加速度为,选项B正确;由,可得,将和代入,得,选项C错误;由,可得,将和代入,得,选项D错误。答案:AB   8.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试题解析:AB、当某次飞船通过N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340km的圆形轨道,所以v3v2,根据G得;v=又因为r1r3,所以v1v3故v1v3v2故A、B正确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加速度a=,由图可知a2=a3a1,故C正确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 =k,所以T1T2故D错误故选:ABC答案:ABC   9.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试题

75、解析:由,可知卫星运动的周期大于卫星运动的周期,物体运动周期等于卫星运动的周期,所以物体运动的周期大于卫星运动的周期,选项A正确;,因、两颗卫星的质量未知,故无法比较它们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选项B错误;,由可知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小于卫星运动的线速度,选项C正确;卫星加速做离心运动后可进入卫星轨道,选项D错误。答案:AC   10.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试题解析: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化简可得,风云1号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风云2号卫星的轨道半径,选项AB正确;将卫星送入的轨道越高,消耗的能量越多,发射速度也越大,选项C错误;风云2号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并且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相对地面静止,而风云1号卫星相对地面做复杂运动,选项D错误。答案: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