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生物试卷 试卷满分:90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 每小题1.5分 , 共计60分)。 1、在一条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为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流入到次级消费者体内 流入到分解者体内A、 B、 C、 D、2、在青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青草固定太阳能5000kJ,兔从青草中指摄取能量525 kJ, 兔排出的粪便携带能量25kJ,呼吸消耗能量150kJ,被分解者利用30kJ,则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向第二营养级的效率为 A、1O.5 B、10 C、13.6 D、143、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
2、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A、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较容易4、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金字塔相符草 树 昆虫 兔 鸟 狼 A、 B、C、D、5、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6、
3、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7、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8、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
4、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9、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10、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确认的是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10080平均种数(种数/
5、米2)201810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 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49.178.0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11、 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如图表示的是选项表示内容甲乙丙A碳元素的流向消费者CO2库生产者B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浆淋巴组织液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甲状腺垂体1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处于不
6、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1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向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 该生态系统中A、M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代表无机盐、CO2B、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C、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D、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4、右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15、有关人工高产鱼塘
7、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植物在种群的空间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分布现象 C、硝化细菌能利用光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等有机物,故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D、植物为鱼类提供了食物,鱼类为植物提供无机盐,实现了系统中能量的循环利用16、不属于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措施的是A、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B、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捕有害昆虫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D、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保花保果17、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
8、不正确的是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18、右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 B、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C、甲与乙、乙与丙为捕食关系 D、甲与丙为竞争关系19、“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最早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上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到河滩、路边。它的根系极为发达易连接成片,一棵“一枝黄花”能结两万多粒种子,极易和其他作物争光、争肥,形成强大的生长优势,对绿化灌木乃
9、至棉花、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并能改变道路、宅旁、荒地的景观。下列有关“一枝黄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枝黄花”属于外来物种,降低了当地生物的多样性B、“一枝黄花”成灾最可能的原因是本地缺乏其天敌C、为控制“一枝黄花”可以再从原产地引进其天敌D、为控制“一枝黄花”应从本地寻找其天敌20、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 B、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C、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 D、能量和生物数量金字塔均可倒置21、在一片动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目基本稳定,那么,下列哪项与之不相符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B、食物
10、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C、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基本不变 D、各种群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22、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起作用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萤火虫发荧光C、雄鸟的“求偶炫耀” D、蚊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23、下表是交替地暴露在红光和远红光下莴苣种子的萌发率(26下,连续1min的红光和4min的远红光照射,R红光,FR远红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光处理萌发率%光 处 理萌发率%R70RFRRFR6RFR6RFRRFRR76RFRR74RFRRFRRFR6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B、相同方式的光照处理时间越长,莴苣种子的萌发率越高C、莴苣种子萌发率的
11、高低以最后一次曝光的光波长为准D、光是莴苣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远红光下萌发率高,红光下萌发率低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族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C、把信息传递应用在农牧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D、有些金丝桃属的植物,能分泌一种刺激皮肤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从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25、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考号装班级 订姓名 线装订线内 不得答题C、科技进步
12、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而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26、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相当严重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D、我国资源利用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27、缓解中国人口问题的最佳途径是A、少生B、优生C、提高人口素质 D、发展中国的科技水平28、下列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神经细胞 B、卵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极体细胞29、生殖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发生在 ( )过程中
13、A、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 C、第一次减数分裂 D、减数第一次分裂30、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则人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四分体 A、23对 B、46个 C、23个 D、0个31、 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
14、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32、某生物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含量为M,那么它的乳腺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的DNA含量依次为 A、2M 2M M B、2M 4M 2M C、4M 4M 2M D、2M 4M M33、母兔的卵巢中有5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形成 A、20个卵细胞&
15、#160; B、10个卵细胞和10个极体 C、5个卵细胞和5个极体 D、5个卵细胞和15个极体34、某生物的一个性原细胞(含有染色体8条),其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和卵细胞类型分别是( )种。A、2 ;1 B、4 ;1 &
16、#160; C、8 ;8 D、8 ; 435、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A、DNA复制 B、着丝点分裂C、染色质的形态变化 D、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分离3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A、迁地保护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克隆 D、法制管理37、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遗传资源的是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以上都是38、 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的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
17、有时对寒带地区的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剌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大气土壤中的生物植物动物bagdcef39、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素循环如右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夏季,a>b+c+e B秋季,e+f<gC春季,g=b+e+f D冬季,d>c+f40、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 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代表的是自养生物C、代表光合作
18、用,代表呼吸作用D、4可以是大气中的CO2库二、简答题(30分)41、(10分)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下图中的A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B图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在图A中用虚线画出减数分裂过程中对应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线段画不直者不得分,4分)(2) 乙细胞的名称是 。甲细胞中有 条染色单体。丙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彼此互称为 。(3) 甲细胞对应图A中的 线段。(4)在丁图中画出丙细胞的下一时期的分裂示意图(2分)。42、请回答关于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有关问题(5分):(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甲和图乙所示。种群S1与种群S2的关系是_。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丙图所示,请在丙图中用虚线画出S2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2分)。(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在_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容纳量。43、(8分)下图中的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部分种群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1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填字母)。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代婚后协议书范本
- 2025至2030金属材料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教育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 2025至2030胶印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冠脉介入术后护理常规
- 2025年腰痛宁胶囊用药指导试题
- 2025重庆水利投资集团社会招聘5人(北部新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CT诊断检查设备
- 学前教育助人为乐
- 慢性四病培训课件
- 养老院文娱活动意外应急预案
-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 专题18 作文(学生版)
- 热气球晚会活动方案
- 工艺流程卡管理办法
- 2024气爆震源操作流程及HSE风险评估标准
- PLC 原理及应用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
- 2024-2030年中国卧室家具行业营销模式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高清版)DB43∕T 876.11-2017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11部分:耕地地力评定技术规范
- 《城轨车辆受电弓状态监视系统技术规范》
- 电子烟设计技术讲解课件
- 新生儿科护理进修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