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未成年人犯罪诱因特点及防治对策_第1页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诱因特点及防治对策_第2页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诱因特点及防治对策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未成年人犯罪诱因特点及防治对策摘 要:我国 18 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 3.67 亿,关 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 社会环境,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战略工程, 也是实现亿万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 ! 未成 年时期作为过度时期,使得幼稚的心理向往成熟的认知带有 很大的表面性、片面性,对各种事物都更倾向于做出独立的 判断和评价;情感的脆弱,道德概念的模糊,法律意识的淡 薄,生存条件的限制,这些都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非 常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将从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特点对预 防展开讨论。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诱因防治对策 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2、很多亦很复杂,有自身原因, 更有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因 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处于发育过程中,意志性格也处于形 成过程中, 他们的认识、 感情、 意志特征都处于发展变化中, 未定性,不成熟,有可塑性。任何一方面的不利影响都有可 能导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每个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堕 落的总根源都能从他们的尚未定性的人生观、思想道德层面 找到答案。一部分未成年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受资产阶级 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思想侵蚀导致思想意识不健康,形成了享 乐主义。使他们狂热的追求物质享受,爱慕虚荣。拜金主义意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侵蚀也是相当深的, 当他们对金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道德底

3、线也会一降再 降,盗窃、抢劫等行为便由此产生。例如,视打架为勇敢,崇尚以暴制暴,将不良习惯当 做时髦, 将称王称霸, 恃强凌弱看做有本事, 视朴素为穷酸, 追求外表的奢华,讲 "名牌 ",将对抗社会,以身试法的人当 作"好汉 "等等。未成年人思想的不成熟,决定了他们在这一 时期容易受到不良事物的侵蚀,因此有些学者将未成年人期 称为犯罪的 " 危险期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外因(一)、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和家庭影响对未成年人的精神成长是至关重 要的,常常对孩子成长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就我国现阶 段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高的家庭类型主要有、

4、溺爱型家庭、 打骂型家庭、放任型家庭、留守型家庭这五种。1、失和型家庭。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 则各有各的不幸。 " 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形成, 传统的家庭结构 逐渐发生变化,婚变家庭日益增多。有些父母虽然勉强生活 在一起,但却长期吵闹、冷战,仇恨、敌视对方 ;有些父母离 异后,缺乏责任感,视孩子为累赘,不尽抚养教育之责。在 此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们,由于长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与 父母的关爱,正常的情感受到压抑,家庭概念被扭曲,因而 容易自卑自责、 冷漠绝望, 道德观念模糊、 心理生理失衡 ! 极 易走上犯罪道路。2、溺爱型家庭。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不

5、少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 捧在手里怕摔了, 含在嘴里怕化了, 对孩子的要求无论正当与否, 都给予满足 ;对未成年人的缺点 与错误不但不批评教育, 还要倍加袒护 ! 这样就过早地在未成 年人心灵里播下自私、 任性的种子, 以至于发展成惟我独尊、 自私蛮横的个性,稍不顺便会用暴力解决问题,从而走上犯 罪道路。3、打骂型家庭。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错误 的认为 "棒下出孝子 ",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当孩子的行为 不符合自己的意愿时, 便对孩子粗暴打骂 !殊不知, 由疼爱到 打骂,无形中会使孩子将父母对他 (她 )的爱转变成他 (她 )对父 母的恨,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轻者

6、造成孩子的离家出 走,可能在没有生活来源的时候铤而走险地进行非法活动如 抢劫、盗窃;重者会导致孩子弑亲的悲剧。4、放任型家庭。有些父母疲于职场、忙于应酬,放弃 对孩子的教育、监护职责,忽视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 感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过 分强调学校、社会的责任。在此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很 难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是非观念不明、 法制意识淡薄,缺乏对父母的亲情与信任,容易我行我素、 狂妄不羁 ! 容易结识社会上了一些不三不四的闲散人员, 在他 人的教唆下非法拘禁他人、误入歧途,令人惋惜 !5、留守型家庭。有些家长为了生活外出打工,将孩子 留给

7、自己的父母看管,由于爷爷、奶奶年迈体弱加之对孩子 的不当宠爱,而孩子又脱离了父母的教育与监管,很难形成 自己健全的人格,很容易被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而逐步走 上违法犯罪之路。(二)、学校社会因素1、学校原因。学校在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上 负有重大的责任。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工作的优劣都 会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的学校教育 中重智轻德现象较为普遍,虽然近年来一直强调素质教育, 但在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从教师、家长 到学生,没有一方会真正利用大块时间和精力去普及提倡素 质教育。部分教师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学生缺乏爱心、 责任心,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疏于对

8、在校学生的日常管理, 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善于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最 终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游荡社会,沦为罪犯。这样做使未成年人较早步入社会,受社会一些不良因素影响,从而走上 犯罪道路。从未成年人犯罪的文化程度上我们不难看出这一 点。学校的法制教育课往往形同虚设。很少有学校制定专门 计划来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对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导致未成年人的法制意识淡薄,情感 冲动,加之 "义气 "用事,一些违法犯罪团伙千方百计诱骗、 教唆、和威胁未成年人犯罪,把未成年人"拖下水 " 有些地方社会治安不好,造成未成年人缺乏社会安全感,他

9、们渴望 找到保护伞,这恰好被社会上一些居心不良的坏人所利用。2、社会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严峻,绝不是偶然的, 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和影响是最重要的外部原因。我国从改 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受不良影视及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 道德意识不巩固,导致不断滑坡,从而引发犯罪。如电子游 艺厅、黑网吧等娱乐场所的法律明文规定不得允许未成年人 进入。但一些经营者为了赚钱,仍然以各种名目吸引未成年 人入内。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 会难题。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经常苦于囊中羞涩,为了 继续玩游戏,也为了实现自己在网络游戏中的" 英雄梦想 " ,他们时常铤而走险,实施盗窃、抢

10、劫、凶杀等犯罪行为。另 外,目前我国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只能保证小学、初 中阶段的学习教育,初中以后升不上高中的学生大有人在, 这些孩子书读不了,也工作不了,在这个教育"空白 "的成长 阶段, 未成年人浪迹社会, 容易学坏, 造成犯罪, 危害社会。三、未成年人犯罪特点 (一)、随意性。由于未成年人的心智不成熟,犯罪的 动机多非深思熟虑而具有随意性,辨别是非能力弱,容易受 到外界的影响,从而模仿实施犯罪。(二)、情绪性。未成年人情绪易冲动,很容易因为一 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儿实施犯罪。(三)、共同性。不难理解未成年人很容易形成一个小 集体,在集体中容易过度遵从而实施群体越

11、轨行为,甚至犯 罪。(四)、暴力性。随着生活的日益改善,未成年人的发 育提早,生理水平一达到成年人标准,犯罪手段逐渐显现出 成人化凶残化的发展趋势。(五)、戏谑性。未成年人好奇心很重他们会处于好奇 去实施某些行为,单单为了好玩,而不一定是为了犯罪而犯 罪。(六)、侵财性。为了满足虚荣心或是实现某种愿望, 铤而走险,实施抢劫或者盗窃犯罪。四、防治对策 我国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体呈上升势头,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爱少年,人人有责 " ,重视起来、行动起来, 携手共同面对未成年违法犯罪现象,使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关爱、改造落到实处则最为关键第一,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高素质的家长

12、学校,强化父 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教育职责,逐步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切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在家庭中的有效落实,筑起 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的成长规律和需求,系统地传授如何 进行法制、道德、心理健康等科学的教子经验,提高未成年 人的父母的综合素质,弓I导他们以正确的方法、良好的品行 来担负起对子女的监护教育职责。第二,学校教育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关键,是培养未成年 学生成才的关键,也是预防和矫治未成年学生犯罪的关键。 加强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与内在涵养。学校亦应 依法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安全教育,切实开展形式多样、内 容丰富的法制宣传与

13、心理辅导,推进素质教育在学校及教师 中的贯彻落实。同时拓宽教育思路,扩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招生规模,拓宽办学思路,国家和地方在宏观指导下鼓励社 会力量办学,降低办学门槛,让各种性质的学校遍地开花, 我们大可不必担心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最坏的学校也胜过 最好的监狱;青少年有书可读,不致过早流入社会而增加犯 罪机率,筑起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二道防线。第三,政府各级部门要齐抓共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整顿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彻 底清除文化垃圾,严查 "黄、赌、毒 " 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 未成年生存的社会环境。第四、加强司法保护力度,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检察 院要通过行使检察权,全方位地贯彻执行感化和挽救违法犯 罪的未成年人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准则。改 变单纯的传统刑罚执行方式,定期做好回访工作,切实做好 对失足未成年人的帮教转化工作,防止其重新犯罪。如我区 检察院设立的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科这一组织形式开展工作, 效果很不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