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诗歌的形象[1]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2/df1617c5-9fb4-4e2b-b38f-5aff163f022f/df1617c5-9fb4-4e2b-b38f-5aff163f022f1.gif)
![上课用:诗歌的形象[1]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2/df1617c5-9fb4-4e2b-b38f-5aff163f022f/df1617c5-9fb4-4e2b-b38f-5aff163f022f2.gif)
![上课用:诗歌的形象[1]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2/df1617c5-9fb4-4e2b-b38f-5aff163f022f/df1617c5-9fb4-4e2b-b38f-5aff163f022f3.gif)
![上课用:诗歌的形象[1]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2/df1617c5-9fb4-4e2b-b38f-5aff163f022f/df1617c5-9fb4-4e2b-b38f-5aff163f022f4.gif)
![上课用:诗歌的形象[1]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2/df1617c5-9fb4-4e2b-b38f-5aff163f022f/df1617c5-9fb4-4e2b-b38f-5aff163f022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鉴赏诗歌中的形象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考点分析考点考点综述综述形象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考题一般以主形象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设问形式一般为:观题的形式呈现。设问形式一般为:(1)(1)诗中诗中的形象是什么?的形象是什么?(2)(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形象的意义是什么?复习复习重点重点1.1.梳理常见诗歌中形象的类型,如人物梳理常见诗歌中形象的类型,如人物 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2.2.梳理常见诗歌中的意象,并能根据意梳理常见诗歌中的意象,并能根据意 象举出实例说明。象举出实例说明。 诗
2、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 “ “形象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思考。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景(意象意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形形 象象形象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理
3、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 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a a、 诗中的诗人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我”,一般,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 b、作品中其他人物。、作品中其他人物。(2 2)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意”的形象,即的形象,即“意象意象”。(3 3)事物形象。)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鉴
4、赏思路:鉴赏思路:怎样把握人物形象怎样把握人物形象一、一、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二、二、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三、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三、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课堂示例课堂示例1:见:见走向高考走向高考指点迷津指点迷津例例1课堂示例课堂示例2:见:见考试报考试报第第13期期寻陆鸿渐不遇寻陆鸿渐不遇(1 1)什么形象;)什么形象;(2 2)形象的基本特征或具体体现(通过描摹场景特点)形象的基本特征或具体体现(通过描摹场景特点 或运用描写手法);或运用描写手法);(3 3)形象的意
5、义。)形象的意义。鉴赏步骤:鉴赏步骤:见见指点迷津指点迷津或或考试报考试报1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的性格。2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6、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格。3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维。山居秋暝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常见人物形象举隅常
7、见人物形象举隅6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如李白的赠汪伦赠汪伦、王维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破阵子。4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
8、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7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如王翰的凉州词凉州词,王昌龄的,王昌龄的出塞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战争。8 8爱恨情长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如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
9、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鉴赏意象意境型鉴赏意象意境型意象与意境:意象与意境:见见考试报考试报第第1313期第期第3 3版版常见常见意象与意境:意象与意境:景物类型: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色彩描写色彩描写鉴赏要求:鉴赏要求:见见走向高考走向高考指点迷津指点迷津(一)诗中赏画(一)诗中赏画 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二)画中品诗(二)画中品诗 由形象画面的色调
10、,把握诗人的情感思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想基本思路:基本思路: 1 1、找出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描摹景物),以所、找出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描摹景物),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 2 2、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的寓意等)。答题步骤:答题步骤:见见走向高考走向高考指点迷津指点迷津( (一一) )考查意象类考查意象类( (二二) )考查意境类考查意境类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景物景物+ +特点特点 ) )。应。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抓住诗中的
11、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是不行的,
12、应答出为什么而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感伤”。步骤:步骤: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杨柳。杨柳。它源于它源于诗经诗经小雅小雅采薇采薇“昔我往矣,杨柳昔我往矣,杨柳 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 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见见走向高考走向高考-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2)长亭。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如
13、柳永如柳永雨霖铃雨霖铃中的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等。(3)南浦。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 易易南浦别南浦别中的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等。(4)酒。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 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曲 中的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白居易琵琵 琶行琶行中的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
14、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等,都 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1)月亮。月亮。见见走向高考走向高考-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2)(2)鸿雁。鸿雁。见见走向高考走向高考-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3)(3)双鲤。双鲤。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 文人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蝶恋花词:词:“蝶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4)(4
15、)捣衣。捣衣。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子夜吴歌之三: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1)梧桐。梧桐。见见走向高考走向高考-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2)(2)芭蕉。芭蕉。在诗文中
16、,它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在诗文中,它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代李清照代李清照添字丑奴儿添字丑奴儿词词“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来。(3)(3)流水。流水。见见走向高考走向高考-知识清单知识清单(4)(4)猿猴。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如唐如唐代杜甫代杜甫登高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5)(5)杜鹃杜鹃见
17、见走向高考走向高考-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6)(6)斜阳斜阳( (夕阳、落日夕阳、落日)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李商隐乐游原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宋代王安石宋代王安石桂枝香桂枝香金陵怀古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矗。 ” ”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1)(1)菊花菊花 (2)(2)梅花梅花 (3)(3)青松青松 (4)(4)竹竹 见见走向高考走向高考-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5)(5)黍离。黍离。“黍离黍离”常
18、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姜夔如姜夔扬州慢扬州慢:“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老人以为有黍离黍离之悲也。之悲也。”(6)(6)冰雪、草木。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诗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壶”,姜夔,姜夔扬州慢扬州慢:“过春风十里,
19、尽荠麦青青。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1)(1)红豆。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 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常用以象征爱情 或相思。如王维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相思诗: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2)莲。莲。见见走向高考走向高考-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3)(3)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连理枝,指根和枝交
20、错在一起的两棵 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 诗歌里用作对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诗歌里用作对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长恨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 地愿为连理枝。地愿为连理枝。”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1)(1)投笔。投笔。后汉书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
21、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后来“投笔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莫学班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2)(2)长城。长城。南史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
22、游诗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诗书愤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3)(3)楼兰。楼兰。“楼兰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代指边境之敌,用“破破( (斩斩) )楼兰楼兰”指建功立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业。如王昌龄从军行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4)(4)柳营。柳营。指军营。指军营。史记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记载:汉文帝 时,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
23、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的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的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柳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代王维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代王维观猎观猎:“草枯鹰眼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 (5)(5)请缨。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
24、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岳飞国。岳飞满江红满江红( (遥望中原遥望中原)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 (6)(6)羌笛。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词凉州词:“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李益夜上受降夜上受降城闻笛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
25、仲淹范仲淹渔渔家傲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1)(1)五柳。五柳。陶渊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 号为号为焉。后来焉。后来“五柳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川闲居赠裴秀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
26、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2)(2)东篱。东篱。陶渊明陶渊明饮酒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后来多用多用“东篱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照醉花阴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3)(3)三径。三径。陶渊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中有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的句子,后来句子,后来“三径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27、。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家春。” 宏阔宏阔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深远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宁谧、婉转、朦胧空寂、缠绵、幽静、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一些概念: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一些概念:一、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解题方法一、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解题方法 见见考试报考试报第第
28、13期第期第2版版1.1.借表现物象特征的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借表现物象特征的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2.2.要由表及里把物的含义(品格、精神)挖掘出来。要由表及里把物的含义(品格、精神)挖掘出来。3.3.体会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体会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1 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2 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 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3 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感情。、结合诗人自身经
29、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感情。二、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答题步骤二、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见见走向高考走向高考指点迷津指点迷津练习练习1: 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漫成一首漫成一首 杜甫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答题指导:答题指导:a、选取了哪些意象?、选取了哪些意象?b、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明月、风灯、宿鹭静、跳鱼鸣(以动明月、风灯、宿鹭静、跳鱼鸣(以动写静),这四个意象有机组合成
30、清幽、静谧的意境。写静),这四个意象有机组合成清幽、静谧的意境。练习练习2: 秋夜秋夜 朱淑真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问题: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后两问题: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后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31、。(答“缺缺”字,言之成字,言之成理亦可。)理亦可。)练习练习3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小 池池 杨万里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诗紧紧围绕诗题这诗紧紧围绕诗题“小池小池”来描写,取景别致,试作简要来描写,取景别致,试作简要赏析。赏析。参考答案:用参考答案:用“眼眼”形容泉小,用形容泉小,用“无声无声”说明流说明流细,细,“尖尖角尖尖角”说明荷叶初出,也突出蜻蜒的小巧。说明荷叶初出,也突出蜻蜒的小巧。作者所选景物小巧天真,别致有趣,动静结合
32、,令人作者所选景物小巧天真,别致有趣,动静结合,令人神怡。神怡。练习练习4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海棠海棠 苏轼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参考答案: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参考答案: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作用:作用: a a、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袅袅袅袅”写其微风吹拂的写其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动态,崇光是高
33、洁美丽的;b 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练习练习5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西西 楼楼 曾曾 巩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
34、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练习练习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日日 暮暮 杜甫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繁。 注注 大历二年(大历二年(767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
35、(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预报喜兆”之意。之意。 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点出景物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点出景物1 1分,说明特点分,说明特点1 1分。)分。)(2 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
36、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点出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点出“。(点出。(点出“思思乡乡”2 2分,点出分,点出“迟暮迟暮”2 2分。意合即可。)分。意合即可。)练习练习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汉江临泛汉江临泛 王王 维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1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颈联
37、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3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怎样的感情?)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时现的特点。(2 2)“浮浮”和和“动动”。“浮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3 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
38、乐观的情绪。 练习练习8 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 杜甫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1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2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 1)答案要点:战争频仍,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答案要点:战争频仍,时局动荡,民不聊生。(“断人断人行行”、“未休兵未休兵”、“
39、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出长寄出长不达不达”)(2 2)答案要点:)答案要点: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焦虑;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本题不能作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本题不能作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练习练习9 9 雨雨 晴晴 王驾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
40、的心情?样的心情?参考答案: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参考答案: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花花”来写来写春景。以春景。以“雨前雨前”所见和所见和“雨后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映衬,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诗人看着雨后花落春映衬,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诗人看着雨后花落春残之景,惋惜而扫兴)。残之景,惋惜而扫兴)。 练习练习10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白梅白梅 王冕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的哪些特征?、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2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TS 62453-53-31:2025 EN Field Device Tool (FD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 Part 53-31: Communication implementation for CLI and HTML – IEC 61784 CP 3/1 and CP 3/2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13:2002+AMD1:2004 CSV FR-D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13: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deep fat fryers,frying pans and similar
- 【正版授权】 IEC 60095-1:2006 FR-D Lead-acid starter batterie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of test
- 晚托班课程故事
- 中药饮片处方管理规范
- 冰雪奇缘特色课件
- 2025年幼儿园春季个人工作方案演讲稿
- OGTT的检测及护理
- 2025年小班春季教育教学工作方案
- 酒店礼仪知识培训课件
- 经典宋词一百首
-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CVP)
- NB-T47025-2012缠绕垫片-标准
- 2024版年度经济法基础完整全套课件
- 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工程需复检项目清单
- 华蟾素片与血脑屏障的相互作用
- 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
- JB-T 10530-2018 氧气用截止阀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2024年大唐杯5G必考试题库 (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