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复习题试卷4(144学时)_第1页
中医内科学复习题试卷4(144学时)_第2页
中医内科学复习题试卷4(144学时)_第3页
中医内科学复习题试卷4(144学时)_第4页
中医内科学复习题试卷4(144学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4学时 第 6 页 共 6 页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试卷-4(144学时)姓名_ 专业_ 学号_ 得分_答题说明1、是非题:对的打“ ”错的打“ × ”。2、A型题:为最佳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3、B型题:为配伍题,请为每一道试题配伍一个与它关系最为密切的答案,在每组试题中,第一个备选答案可以备选1次,几次或1次也不选用。4、X型题:为多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包含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根据题干要求选出全部正确答案。5、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试题册一一、是非题(每题1分,计10分)1、虚火喉痹以青中年女性发病较多,属郁证范畴。( )2、膏淋与

2、尿浊的鉴别要点是有无尿痛。( )3、张景岳把咳嗽归纳为虚实二大类,作为辨证纲领。( )1、 癃闭病机转化迅速,常易并发水肿、喘证、甚或关格重证。( )2、 丹溪心法中强调“无痰则不作眩”。( )6、血厥实证有发展为中风的可能。( )7、呕吐胃阴不足证的临床特点是干呕、口燥咽干,舌红少津。( )8、“肾着”指的是肾虚腰痛。( )9、黄连温胆汤是治疗眩晕痰湿中阻证的代表方。( )10、感冒之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 )二、A型题(每题1分,计20分)11、治疗咳嗽温燥证,其最佳选方为: A、杏苏散 B、桑杏汤 C、沙参麦冬汤 D、桑菊饮 E、清金化痰汤12、患者,男性,35岁。刻下:干咳,咳声短促,

3、咯少量粘痰,且痰中带血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心热,盗汗,口干咽燥,苔薄白,脉细数。西医诊断为肺结核。应首选何方治疗?A、月华丸 B、百合固金丸 C、秦艽鳖甲散 D、保真汤 E、补天大造丸13、积证的治疗,一般分为初中末三期。其中,末期宜:A、以攻为主 B、以守为主 C、攻补兼施 D、补正为主 E、以上均不是14、患者,女性,35岁。刻下:齿衄,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数。应首选下列何方治疗?A、六味地黄丸 B、加味清胃散 C、玉女煎 D、龙胆泻肝汤 E、以上均不是15、下列哪项不是泄泻的别名?A、鹜溏 B、飧泄 C、濡泄 D、滞下 E、注下16、某女

4、,55岁。症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时时欠伸,反复发作,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治宜选何方?A、丹栀逍遥散 B、柴胡疏肝散 C、甘麦大枣汤 D、滋水清肝饮E、半夏厚朴汤17、泄泻的病理因素主要是:A、寒邪 B、热邪 C、湿邪 D、痰浊 E、瘀血18、急黄的治法是:A、清热利湿,佐以泄下 B、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C、清热解毒,凉营开窍D、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E、以上均不是19、治疗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代表方为:A、解语丹 B、补阳还五汤 C、左归丸 D、地黄饮子 E、以上均不是20、最早记载用导尿术治疗小便不通的是下列哪部医书?A、黄帝内经 B、诸病源候论 C、备急千金要方D、丹溪心法

5、 F、景岳全书21、腰痛的发病关键是:A、肾虚 B、湿盛 C、脾虚 D、血瘀 E、气滞22、下消阴阳俱虚证,其治疗方剂是:A、消渴方 B、金匮肾气丸 C、水陆二仙丹 D、六味地黄丸 E、以上均不是23、张某,男性,50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症见双上肢近侧指间关节呈梭形肿大变形,屈伸不利,舌质紫,苔白腻,脉细涩。宜选下列何方治疗?A、防风汤 B、乌头汤 C、薏苡仁汤 D、补血荣筋丸 E、双合汤24、太阳经头痛的部位多在:A、头之两侧连及耳部 B、后脑下连及项部 C、巅顶或连及于目D、前额或连及眉棱 E、以上均不是25、下列哪期为肺痈病情顺与逆的转折点?A、初期 B、成痈期 C、溃脓期 D、恢

6、复期 E、以上均不是26、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苔白腻,脉滑,此属呕吐:A、外邪犯胃证 B、食滞内停证 C、痰饮内阻证 D、脾胃气虚证 E、脾胃阳虚证27、医学正传中的“九心痛”指的是下列哪种疼痛?A、胸痛 B、胃痛 C、胁痛 D、腹痛 E、以上均不是28、治疗鼓胀瘀结水留证的代表方剂为:A、代抵当丸 B、膈下逐瘀汤 C、调营饮 D、中满分消丸E、实脾饮29、哮病的主因是:A、宿痰内伏于肺 B、停饮内畜于肺 C、风寒外袭于肺 D、饮食内酿痰热E、以上均不是30、不寐的病理变化总属:A、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B、阴盛阳衰,阴阳失交 C、肾阴不足,心肾不交D、心脾两虚,血不养心 E、心虚

7、胆怯,心神不安三、B型题(每题1分,计10分)A、苓桂术甘汤 B、小青龙汤 C、真武汤 D、麻杏石甘汤 E、麻黄汤31、溢饮表寒里饮证的代表方是:32、支饮寒饮伏肺证的代表方是:33、喘证表寒肺热证的代表方是:A、保和丸 B、枳实导滞丸 C、六磨汤 D、启膈散 E、神术散34、治疗胃脘痛饮食停滞证的首选方为:35、治疗呕吐饮食停滞证的首选方为:36、治疗聚证食滞痰阻证的首选方为:37、治疗腹痛饮食积滞证的首选方为:A、肝、脾、肾、心 B、脾、肾 C、心、肝、肾 D、肝、脾、肾E、肺、肾38、阳痿的病位主要在:39、遗精的病位主要在:40、癌病的病位主要在:四、X型题(每题1分,计10分)41、

8、痢疾初起治宜:A、调气行血导滞 B、忌用收涩止痢 C、清热化湿解毒 D、慎用攻伐之品E、重用淡渗分利42、癫狂病理因素主要是:A、气 B、痰 C、湿 D、火 E、瘀43、心悸之阴虚火旺证的治疗,宜选用:A、安神定志丸 B、天王补心丹 C、朱砂安神丸 D、桂枝龙骨牡蛎汤E、归脾汤44、腹痛的辨证要点,是辨其:A、寒热 B、虚实 C、表里 D、阴阳 E、气血45、治疗胁痛瘀血阻络证,宜选用:A、血府逐瘀汤 B、复元活血汤 C、少腹逐瘀汤 D、膈下逐瘀汤E、通窍活血汤46、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的治吐血三要法是:A、止血 B、降火 C、行血 D、补肝 E、降气47、噎膈的主要病因有:A、外感时邪 B、

9、酒食所伤 C、水湿内侵 D、忧思恼怒 E、久病年老48、下列哪些是消渴的并发症:A、雀盲 B、耳聋 C、肺痨 D、中风 E、痈疽49、天麻钩藤汤的适应病证是:A、眩晕的肝阳上亢证 B、头痛的肝阳上亢证 C、中风中经络的风阳上扰证 D、不寐的肝郁化火证E、气厥实证50、“治痿独取阳明”的具体治法有:A、调脾胃 B、清胃火 C、祛瘀血 D、温脾阳 E、祛湿热试题册二一、填空(每空0.5分,计10分)1、张景岳说:“盖水为至阴,其本在 ;水化于气,故其标在 。”2、虚劳的基本病机是 ,其治疗原则是 。3、中风的发生,病机虽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 、 、 、 、 、 六端。其病理基础则为 。 4、噎膈之

10、“噎”指 ,“膈”指 。5、治疗热秘的代表方为 ,治疗气秘的代表方为 ,治疗冷秘的代表方为 。6、外感咳嗽其病尚浅而易治,但病邪中以 与 二者较为缠绵。痰湿咳嗽之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反复病久,肺脾两伤,可出现 或 证候。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9分)7、提壶揭盖法:8、真心痛:9、黄汗:三、问答题(每题7分,计21分)10、黄疸、癥积、臌胀有何区别联系?11、如何理解“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临床意义?12、如何鉴别内伤发热和外感发热? 四、病案分析题(每题5分,计10分)13、病案一王某,男性,60岁。患者因“咳喘反复发作3年,加重2天”入院。刻下:咳嗽,气喘,动则为甚,痰多质稠,胸中窒闷

11、不舒,腰酸乏力,下肢欠温,苔白厚腻,脉沉细滑。病名 证型 病机 治法 方剂 14、病案二吴某某,男性,30岁。患者因“全身浮肿,双下肢尤甚6月余”入院。刻下:全身浮肿,双下肢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腹胀闷,纳差,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病名 证型 病机 治法 方剂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试卷(B)答案试题册一一、是非题1、× 2、3、× 4、5、6、 7、8、×9、×10、×二、A型题11、B 12、A 13、D 14、B 15、D 16、C 17、C 18、C 19、A 20、C21、A 22、B 2

12、3、E 24、B 25、C 26、C 27、B 28、C 29、A 30、A三、B型题31、B 32、B 33、D 34、A 35、A 36、C 37、B 38、A 39、A 40、D四、X型题41、ABC 42、ABDE 43、BC 44、ABE 45、AB 46、CDE 47、BDE 48、ABCDE 49、ABC 50、ABE试题册二一、填空1、 肾;肺。2、 脏腑亏虚,气血阴阳虚衰;补益。3、 风、火、痰、气、血、虚;肝肾阴虚。4、 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噎不顺;膈即格拒,指饮食不下。5、 麻子仁丸,六磨汤,温脾汤合半硫丸。6、燥、湿;寒饮伏肺,肺气虚寒。二、词解7、黄汗:汗出色黄,染

13、衣着色者称黄汗,多由湿热内蕴所致。8、真心痛:指心痛剧烈,“手足青至节”,可“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的胸痹重症。9、提壶揭盖法:据“上窍通下窍自通”的理论,用开提肺气,取嚏、探吐等法通调水道,以利小便之法。三、问答题10、答:区别:黄疸因湿困脾运,肝胆失疏,胆汁外溢导致身黄、日黄、小便黄;癥积因肝脾失调,气滞血瘀而表现为腹内结块,固定不移,或痛或胀。臌胀病机为气滞血瘀,水湿内停。本虚标实,以腹部胀大如鼓为特征。联系:黄疸迁延日久,肝脾失调,气滞血瘀可发展为癥积,进一步还可发展为臌胀,癥积可以并见黄疸,可发展成为臌胀;臌胀病可以并见黄疸、癥积。11、答:“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指治疗痰饮当以温化为主。因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故有“离照当空,则阴霾自散”的比喻。具体而言,还当分别标本缓急,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水饮壅盛者祛饮治标,阳微气虚者温阳治本。在表者宜温散发汗,在里者宜温化利水,正虚者宜补,邪实者当攻,如属邪实正虚,治当消补兼施,饮热相杂者又当温凉并用。12、答: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应从其病因、发病特点、发热特征、恶寒情况及兼症几个方面加以鉴别。内伤发热多因体虚、饮食、情志、劳倦等内因引起,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发热以低热为主,或仅自觉发热,或感手足心热,其热时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