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蛔 虫 病 一、填空题 1蛔虫病的发病年龄以 岁小儿多见, 地区感染率高于 地区。 2蛔虫病可能出现并发症,其中以 、
2、160; 多见。二、选择题(一)A1型题 3蛔虫病的发生,与下列哪项关系最为密切( ) A饮食不洁 B饮食不节 C过食生冷 D过食肥甘 E素体脾虚 4蛔虫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部位主要在( ) A胃脘部 B脐周部
3、 C左下腹 D右下腹 E痛无定处 5蛔虫病的诊断,以下各项中最有意义的是( ) A饮食不洁 B反复腹痛 C吐蛔、排蛔 D肛周搔痒 E夜间磨牙 6肠蛔虫证以( )证居多 A寒热错杂 B虚实夹杂
4、C热 D虚 E实 7蛔虫病的治疗,以( )为主,辅以调理脾胃。 A驱蛔杀虫 B安蛔定痛 C通腑驱蛔 D通腑散结 E暖中安蛔(二)A2型题 8患儿,6岁。腹痛剧烈,以右上腹为主,疼痛
5、时四肢发凉,恶心呕吐,并吐出蛔虫1条。其诊断为( )。 A呕吐 B腹痛 C蛔厥证 D虫瘕证 E肠虫证 9患儿,4岁。不思饮食3月,伴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面黄少华,可见白斑,形体消瘦,舌红,苔厚腻,脉细。其治法是( ) A驱蛔杀虫
6、 B消积理脾 C杀虫消积,调理脾胃 D运脾化湿,理气止痛 E补脾益气,消食导滞 10患儿,5岁。脐周疼痛2月,疼痛呈发作性,能自行缓解,嗜异食,大便3日一行,干结,夜寐?齿,形体壮实,腹胀满,舌红,苔黄
7、腻,脉滑,诊断为蛔虫病。宜予使君子散加( )治疗。 A川楝子、郁金 B大黄、玄明粉 C藿香、佩兰 D胡连、山栀 E枳实、厚朴 11患儿,7岁。反复脐周疼痛半年,发作加
8、重一天,纳差,食入即吐,大便2日未行,腹胀满,扪之有团块,舌苔黄腻。治疗首选( )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增液承气汤 D驱蛔承气汤 E调胃承气汤 12患儿,6岁。阵发性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发作时呼叫不宁,肢冷汗出,体温38.5,有大便排蛔史。宜选( )加茵陈、黄芩、枳壳治疗。 A乌梅丸 B肥儿丸
9、C使君子散 D乌梅承气汤 E驱蛔承气汤 13患儿,5岁。反复脐周疼痛,嗜异食,面部白斑,无肛门搔痒。大便病原学检查,宜选下列( )项最为合适。 A饱和盐水浮聚法 B透明胶纸法 C大便常规 D棉签拭子法 &
10、#160; E大便培养(三)B1型题 A安蛔定痛 B驱蛔杀虫 C调理脾胃 D散结下虫 E通腑排蛔 14蛔厥证治疗以( )为主。 15肠蛔虫病治疗以( )为主。(四)X型题 16出现蛔厥证,不必急于驱蛔,宜先予( )等药味,以缓解
11、急症。 A酸 B辛 C温 D苦 E寒 17蛔虫病,脾胃失和,内生湿热,熏蒸于上,可见(
12、; )等症。 A白睛黄染 B鼻痒挖鼻 C面部白斑 D夜寐?齿 E白睛蓝斑三、改错题 18驱虫药性能猛烈,故宜饭后服。四、简答题 19蛔虫寄生人体,主要产生那些病理变化?五、问答题 20试分析蛔厥证为何选用乌梅丸?六、病案分析题 21患儿,4岁。腹痛3月, 疼痛以脐周为主,能自行缓解。喜咬手指,喜食烧烤食物,大便2日1行,面
13、部白斑,口腔黏膜上见栗状白点,舌红。大便粪检:发现蛔虫卵。 试就本例患儿,作出中医病、证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310;农村;城市。 2蛔厥证;虫瘕证。二、选择题(一)A1型题 3A。答案分析:蛔虫病的发生主要是进食了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饮用水所致。素体脾虚,过食生冷肥甘,只是为蛔虫滋生创造条件。 4B。答案分析:蛔虫病以发作性脐周疼痛为主要症状。 5C。答案分析:吐蛔、排蛔史为蛔虫病的确诊依靠。 6E。答案分析:肠蛔虫证,虫踞肠腑,多
14、为实证,部分患儿可兼有脾胃虚弱,如病久迁延不愈,可发展成“蛔疳”。 7A。答案分析:蛔虫病以驱蛔杀虫为主要治则。如出现蛔厥等合并症,则先予安蛔。(二)A2型题 8C。答案分析:右上腹剧烈疼痛,肢冷,呕吐蛔虫均为蛔厥证的特征。 9C。答案分析: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面部白斑为蛔虫病的特征;形体消瘦,面黄少华,脉细为脾胃虚弱之象,故治法选杀虫消积,调理脾胃。 10B。答案分析:患儿已诊断为蛔虫病,且形体壮实,腹胀满,便秘,故在使君子散基础上加大黄、玄明粉通腑驱虫。 11D。答案分析:脐周疼痛突然加剧,呕吐,大便不通,腹部扪及团块,诊断当考虑
15、虫瘕证。驱蛔承气汤与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相比,方中尚有乌梅安蛔止痛;椒目温脏散寒,配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驱蛔下虫,故当选此方。 12A。答案分析:患儿有排蛔史,突然右上腹剧痛,肢冷,汗出,发热,诊断为蛔厥证,湿热壅盛,故选乌梅丸,去温燥之品。 13A。答案分析:根据患儿症状,考虑为虫证。无肛痒,不支持蛲虫病,故排除B、D二项;C项检查虫卵阳性率低,故选A项最合适。(三)B1型题 14A。答案分析:先予酸、辛、苦等药味,以安蛔止痛,待急证缓解,再择机驱虫是蛔厥证的治疗原则。 15B。答案分析:驱蛔杀虫为主,辅以调理脾胃是蛔虫病
16、的治疗原则。(四)X型题 16A,B,D。答案分析:蛔厥证的治疗应先安蛔止痛,蛔虫有“得酸则安,得辛则伏,得苦则下”的特性,故选酸、辛、苦药味安蛔。 17B,C,D,E。答案分析:蛔虫病,虫踞肠腑,扰乱脾胃功能,使脾胃失和,内生湿热,熏蒸于上,故见鼻痒挖鼻、面部白斑、夜寐?齿、白睛蓝斑等。白睛黄染,多为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所致。三、改错题 18改为:驱蛔药宜空腹服之。答案分析:空腹服驱蛔药,可使药物与虫体很好接触,有利于药效发挥。驱虫药药性猛烈,在使用时要注意勿伤脾胃。四、简答题 19蛔虫寄生人体,主要病理变化有虫踞肠腑,虫窜入膈,虫聚成瘕。五
17、、问答题 20蛔虫好动尤喜钻孔,当受到刺激时,上窜入膈,钻入胆道,造成气机逆乱,形成蛔厥证,以寒热夹杂多见,治疗当先安蛔止痛,再择机驱虫。乌梅丸中乌梅味酸制蛔,安其扰动,使蛔静而疼痛止;然蛔动多因脏寒,故配以细辛、椒目味辛可驱蛔,性温可温脏祛寒,桂枝、附子加强温脏祛寒之力;人参、当归补养气血;黄连、黄柏味苦可下蛔,性寒能清热,且能缓和方中诸药过于温热,以防伤阴之弊。柯韵伯曰:“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本方酸、辛、苦味俱备,重在安蛔止痛,服之虫静下行,疼痛自止,厥逆可消。故为蛔厥证的主方。六、病案分析题 21诊断:蛔虫病,肠虫证。
18、0; 病机分析:患儿4岁,脐周疼痛,粪检发现蛔虫卵,此乃蛔虫病。腹痛因蛔虫频频扰动,使肠腑不宁,气机不利,不通则痛,虫静则疼痛自行缓解;面部白斑,口腔黏膜上见栗状白点是虫踞肠腑,使脾胃失和,内生湿热,熏蒸于上所致;大便2日未行是腑气不通;舌红乃虫积日久,化热之象。 治法: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主方:使君子散。 处方:使君子10g,芜夷3g,苦楝皮10g,槟榔10g,青皮6g,大黄3g,胡黄连3g,甘草6g。 第二节 蛲 虫 病 一、
19、填空题 1蛲虫病是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 并见到 为特征。 2蛲虫病治疗以 为主,常 与
20、60; 相结合。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夜间肛门及会阴附近奇痒; 蛲虫。 2驱虫;内服;外治。 第三节 绦 虫 病 一、填空题 1绦虫病多发生在喜食 &
21、#160; 的地区,甚至形成流行。二、选择题(一)A1型题 2绦虫病发病年龄以( )多见。 A青壮年 B10岁以下儿童 C60岁以上老人 D3岁以下小儿 &
22、#160; E310岁儿童 3绦虫病的发生,主要是吃了含有( )的生的或未煮熟的猪、牛肉所引起。 A六钩蚴 B囊尾蚴 C虫卵 D猪带绦虫 E牛带绦虫 4绦虫病囊虫移行,可在许多部位停留,但以( )等处多见。 A皮肤、肺、肝
23、60; B肠、皮下肌腠、肛周 C皮下肌腠、脑、眼 D胆、脑、眼 E脑、皮下肌腠、肠 5肠绦虫病理化检查中寻找( )是简便而可靠的诊断方法,且阳性率高。 A绦虫卵 B绦虫节片
24、60; C囊尾蚴 D六钩蚴 E完整的虫体 6对自体感染引起囊虫病者,宜先( ),再治疗囊虫病,以免反复自体感染使病情加重。 A调补脾胃,使体质强壮 B益气养血 C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D手术摘除
25、; E驱杀绦虫(二)A2型题 7患儿,13岁。经常腹泻,时而恶心呕吐,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昨日又腹泻,大便中见白色片状物,追问病史喜食涮肉片。诊断宜考虑( ) A绦虫病 B蛔虫病 C蛲虫病 D伤食泻 E伪
26、膜性肠炎 8患儿,14岁。患肠绦虫病,现抽搐、头痛、呕吐,诊断考虑脑囊虫病。宜选作( )检查。 A头颅“B”超B脑电图 CMRI D脑血管造影 E脑脊液 9患儿,11岁。发现肛周逸出白色节片,有腹痛史,已给予南瓜子、槟榔驱绦下虫。现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宜用( )调理。 A健脾丸 B归脾汤
27、 C八珍汤 D七味白术散 E十全大补汤 10患儿,12岁。夜间?齿,腹胀明显,纳差,皮肤搔痒,给予驱蛔治疗,效果不显。近日大便中发现白色节片,舌淡,舌苔白腻。宜予驱绦汤加( )治疗。 A延胡索、香附 B厚朴、苍术
28、160; C枳壳、川楝子 D党参、白术 E黄芪、当归(三)B1型题 A皮下肌腠结节 B眼囊虫病 C脑囊虫病 D痰核瘰疬 E肠痈 11囊虫病症状具有多样性,轻者仅为( )。 12肠绦虫病病情相对较轻,但部分患儿可能并发( )。
29、A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B化痰熄风,开窍定痫 C祛风解痉,涤痰通络 D健脾益气,化湿除痰 E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13囊虫病皮下肌腠结节,治法为毒杀虫体结合( )。 14囊虫病抽搐者,治法宜毒杀虫体结合( )。(四)X型题 15绦虫病,幼虫夹( ),蕴于皮肤肌腠之间,形成囊虫结节。 A痰
30、160; B风 C湿 D寒 E瘀 16治疗囊虫病可选用( )。
31、; A使君子散 B肥儿丸 C囊虫丸 D干芜散 E驱绦汤三、改错题 17治疗猪带绦虫病时,应避免腹泻,以免自身感染,引起囊虫病。四、简答题 18简述囊虫病的治疗原则?五、问答题 19试述绦虫病的调护?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生的或未煮熟的猪、牛肉。二、选择题(一)A1型题 2A。答案分析:绦虫病以青壮年多见,10岁以下小儿及60岁以上老人少见。 3B。答案分析:绦虫虫卵被猪或牛吞食后,在肌肉组织中发育成囊尾蚴,人食入含有囊尾蚴的猪肉或牛肉即可受感染。 4C。答案分析:猪囊尾蚴寄生人体的部位很广,肌肉、皮下组织、脑、眼、心、舌、喉、口、肺、脊髓、骨等处都可有,但以皮下及肌肉、脑、眼多见。 5B。答案分析:绦虫虫卵不直接排入患儿肠道,因此虫卵检查阳性率不高,而从大便中寻找绦虫节片,方法简便且阳性率高。 6E。答案分析:位于小肠内的猪带绦虫妊娠节片如返流进入胃中,虫卵中的六钩蚴孵出,穿过胃壁进入血液,可在人体不同部位再次形成囊虫病,故治疗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