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A题库-习题_第1页
物理化学A题库-习题_第2页
物理化学A题库-习题_第3页
物理化学A题库-习题_第4页
物理化学A题库-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物理理化化学学题题库库说明:说明: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A课程分为两学期,上学期为第一章到第六章,总学时为课程分为两学期,上学期为第一章到第六章,总学时为 64 学时,学时,共共 228 道试题;下学期为第七章到第十二章,总学时为道试题;下学期为第七章到第十二章,总学时为 32 学时,共学时,共 169 道试题。道试题。第一章第一章气体的气体的 PVT 关系关系1A03,B01,液体饱和蒸气压的特点,液体饱和蒸气压,2 分液体的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不能确定2A01,B01,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应用,液体饱和蒸气压,2 分 将气体等温压缩到气体的压力( )该温度下液

2、体的饱和蒸气压时,气 体就开始液化。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不确定3A02,B01,临界压力的应用,临界参数,2 分临界压力是在临界温度下使气体液化的( )A最低压力 B最高压力 C平衡压力 D不确定4A02,B01,临界温度的应用,临界参数,2 分 临界温度是能够使气体液体的( )A最低温度 B最高温度 C平衡温度 D不确定5A02,B01,理想气体的特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分 真实气体在( )情况下可近似认为是理想气体。A高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6A01,B01,摩尔体积的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分 一定条件下 2molN2所占体积为 50dm3,则 N2的

3、摩尔体积为 ( )A50 dm3/mol B0 dm3/mol C2 dm3/mol D25 dm3/mol7A02,B01,压缩因子的特点,压缩因子,2 分对理想气体来说,压缩因子在任何温度,压力下( )A等于 0 B等于 1 C大于 1 D小于 18A03,B0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表达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表达式为 。9A03,B03,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应用,气体的液化,2 分温度越高,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 。10A01,B03,分压力的计算,道尔顿定律,2 分某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压力为 100kPa,其中气体 A 的摩尔分数为 0.21,则气体 A 的分压力为 。11A

4、02,B03,理想气体模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每空 2 分理想气体模型指的是 和 。12A02,B03,气体液化的方法,气体的液化,每空 2 分气体的液化途径有 和 。13A03,B03,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概念,气体的液化,2 分液体的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 。14A03,B03,摩尔体积的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分某理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为 。15A03,B03,压缩因子的引入,压缩因子,2 分为了描述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引入 概念。16A01,B03,压缩因子的特点,压缩因子,2 分对理想气体来说,压缩因子在任何温度压力下均为 。17A01,B04,压缩因子的概念,压缩因

5、子,2 分对理想气体来说,压缩因子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力下均为 1。 ( )18A03,B0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T=nRV。 ( )19A03,B04,范德华方程的应用条件,真实气体状态方程,2 分范德华方程适用于中低压下的真实气体( )20A02,B04,理想气体的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分真实气体在低温高压下可近似认为是理想气体( )21A02,B04,临界温度的应用,临界参数,2 分临界温度是能够使气体液化的最低温度( )22A03,B07,理想气体模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4 分 简述理想气体模型?23A01,B07,液体饱和蒸气压

6、的应用,气体的液化,6 分 什么是沸点?试说明为什么在高山上煮饭煮不熟?24A02,B09,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6 分100 mol 的某理想气体,压强为 101.325KPa,温度为 100,试求该理想气体的体积.25A02,B09,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6 分在什么温度下,200g 压力为 120kPa 的 N2(g)的体积为 0.2m3.26A01,B09,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6 分求标准状态 0、100kPa 下 CO2(g)的密度为多少?第二章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27A01,B01,广度量与强度量的区分,

7、状态函数,2 分选出下列参数中属于强度性质的量 ( )A摩尔体积 Vm B热容量 Cp C体积 V D质量 m28A03,B01,系统的分类,系统与环境,2 分与环境间无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 )A封闭系统 B半封闭系统 C隔离系统 D开放系统29A03,B01,系统的分类,系统与环境,2 分与环境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 )A封闭系统 B半封闭系统 C隔离系统 D开放系统30A02,B0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2 分己知某封闭系统与环境交换了热量 Q=30J,交换了功 W= -20J,则系统的热力学能差U 为( )A10J B50J C30J D20

8、J31A02,B01,恒压热与焓的关系,恒压热,2 分己知某恒压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中的焓差H=30J,热力学能差U=20J,则恒压热为( )A0J B10J C30J D50J32A01,B01,相变焓的计算,相变焓的计算,2 分在同一温度下,一定量纯物质的摩尔熔化焓fusHm=3.4 kJ/mol,摩尔蒸发焓vapHm=40.7kJ/mol,则该物质的摩尔升华焓subHm 为( )A373 kJ/mol B44.1kJ/mol C-37.3kJ/mol D不确定33A02,B01,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概念和特点,相变焓的计算,2 分热力学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A0 B1 C大于 1

9、D小于 034A01,B01,状态函数的特点,热力学第一定律,2 分一封闭系统从 A 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后回到 A 态,则下列( )的值为零。A Q BW CQ +W DQW35A03,B01,摩尔定压热容的概念,热容,2 分常温下,单原子理想气体的 Cp,m 为( )A05R B15R C2.5R D 3.5R36A03,B01,化学计量数的概念,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 分对于反应 N2+3H22NH3,H2的化学计量数为( )A3 B-3 C2 D037A02,B01,功的特点,热力学第一定律,2 分恒容下,某气体从状态 1 变化至状态 2,其功 W 一定是( )A大于 0 B小于 0 C

10、不等于 0 D等于 038A01,B01,相变焓与恒压热之间的关系,相变焓的计算,2 分273K,时,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下列关系是正确的有( )pA B C D0WpQH 0H0U39A01,B0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条件,热力学第一定律,2 分当热力学第一定律写成时,它适用于( )pdVQdUA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B封闭体系的任一过程C封闭体系只做体积功过程 D封闭体系的定压过程40A01,B01,功、热、热力学能、焓的特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综合,2 分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中( )A B0, 0, 0, 0HUQW0, 0, 0, 0HUQWC D0, 0, 0, 0HUQW0, 0, 0

11、, 0HUQW41A01,B01,热、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热和学第一定律综合,2 分在一绝热刚壁体系内,发生一化学反应,温度从,压力由,21TT 21pp 则( )A B0, 0, 0UWQ0, 0, 0UWQC D0, 0, 0UWQ0, 0, 0UWQ42A01,B01,热力学稳定态单质的概念,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 分反应 S(斜方,晶)+3/2 O2(g)=SO3(g),产生的热效应为rHm,其rHm值是 ( ) ASO3的生成焓 BS(斜方,晶)的燃烧焓 C既是 SO3的生成焓,也是 S(斜方,晶)的燃烧焓 D既不是 SO3的生成焓,也不是 S(斜方,晶)的燃烧焓43A02,B0

12、1,反应进度的计算,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 分反应 2A+BC 中,反应物 A 从 6mol 变到 2mol,则反应进度变为( ) 。A1mol B2mol C4mol D2mol44A01,B01,燃烧热的概念,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分燃烧热的定义是1mol 物质完全燃烧的热效应,那么对甲烷来说被氧化成的最终产物是( ) 。A液态水、二氧化碳气体 B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C冰、二氧化碳气体 D液态水、一氧化碳气体45A02,B01,热力学能差的计算,状态函数,2分若系统由始态1变化至末态2系统的热力学能由20J变化至40J,则热力学能差U等于( ) A0 B20J C40J D30J46A02,B

13、01,燃烧焓与生成焓的关系,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分 单质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 ( ) AC02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BC02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CC02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DC02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47A02,B03,反应进度的概念,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每空 2 分反应进度与同一反应方程式中选用哪一种物质 ,但与方程式的写法 。48A01,B03,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燃烧焓,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 分 C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 CO2的 。49A03,B03,标准摩尔生成焓的特点,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 分稳定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均为 。50A03,B03,双原子与单原子 Cp.m的值,热容

14、,2 分单原子理想气体的 Cp.m= 。51A02,B03,功的概念,功,2 分根据规定 W0 时为环境对系统作了 W 的功,而 W0 时为系统对环境做了 的功。52A01,B03,热容比的概念,热容,2 分理想气体的 Cv,m=2.5R,则其热容比 。53A01,B03,功的计算,功,2 分1mol 理想气体经恒压加热温度升高 1,则该过程的功 W 。54A03,B03,化学计量数的概念,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 分基元反应 A2B,A 的化学计量数为 。55A02,B03,系统分类,系统与环境,2 分与环境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 。56A02,B03,热的概念,热,2 分关于热,

15、我们规定 Q0 为系统向环境 了 Q 的热量。 57A02,B04,化学计量数的特点,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 分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与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无关。 ( )58A01,B04,可逆过程的意义,可逆过程,2 分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 )59A01,B04,途径函数,热力学第一定律,2 分Q 和 W 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 Q+W 也由过程决定。 ( )60A02,B04,焓的特点,焓,2 分焓的定义式 H=U+pV 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 )61A02,B04,焓的特点,焓,2 分焓的增加量 H 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16、。 ( )62A02,B04,绝热过程,过程与途径,2 分一个绝热过程 Q=0,但体系的 T 不一定为零。 ( )63A01,B04,状态函数特点,状态函数特点,2 分对于一个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 )64A02,B04,过程与途径的关系,过程与途径,2 分同一过程可以有不同途径( )65A02,B04,反应进度的特点,反应进度,2 分反应进度与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 ( ) 66A03,B04,热力学能的特点,热力学能,2 分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函数,而与压力无关。 ( )67A02,B09,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6 分某理想气体先有温

17、度 T1 恒温度加热到 T2,过程的 QP=75KJ;再由 T2 恒容冷却至始态的温度 T1,过程的 QV=45KJ,求整个过程的功 W。68A02,B09,热、功、热力学能、焓的计算,热力学第一定律类综合,6 分10mol 的某单原子理想气体,从 0恒压加热到 150,求过程中的Q、W、U、H。69A02,B09,热力学能、焓的计算,热力学第一定律类综合,6 分25、100kPa、150dm3的某单原子理想气体,恒容加热到 150,求过程的U、H。70A01,B09,热、功、热力学能、焓的计算,热力学第一定律类综合,6 分0.1氮气在 25由于某 200kPa 经恒温反抗环境压力 100kP

18、a 膨胀到平衡态,求过程的 Q、W、U、H。71A02,B09,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热的计算,6 分由附录九中物质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数据,计算在 25 时反应 2CH3OH(g) = (CH3)2O(g)+H2O(g)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查得在 25各有关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1./molkJHmf CH3OH(g), 200.66;(CH3)2O(g), 184.05;H2O(g), 241.818 第三章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72A02,B01,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卡诺定理的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卡诺循环类综,2 分在功与热的转变过程中,下面的那些叙述是正确的( )

19、。 A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只从一个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 B其他循环的热机效率不可能达到可逆卡诺机的效率,可逆卡诺机的效率最高 C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绝热过程对外做正功,则系统的内能必减少73A01,B01,公式的应用,单纯 P,V,T 变化过程中熵差的计算, 2 分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准静态绝热压缩至体积为,其熵1p1V1T2V(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74 A01,B0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自发过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2 分下面的那些叙述是正确的( ) 。0dQST A发生热传导的两个物体温度差值越大,就对传热越有利

20、B任何系统的熵一定增加 C有规则运动的能量能够变为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但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不能够变为有规则运动的能量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75A03,B0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自发过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2 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可以全部转化为功 B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气体能够自由膨胀,但不能自动收缩 D有规则运动的能量能够变成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但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不能变成有规则运动的能量76A02,B01,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的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课综合 2 分甲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21、可证明,任何热机的效率不能等于 1。乙说: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表述为效率等于 100%的热机不可能制成。丙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证明任何可逆热机的效率都等于 1-T2/T1。丁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证明理想气体可逆卡诺热机的效率等于 1-T2/T1。对于以上叙述,有以下几种评述,那种评述是对的 ( ) 。 A甲、乙、丙、丁全对 B甲、乙、丙、丁全错 C甲、乙、丁对,丙错 D乙、丁对,甲、丙错77A02,B01,熵变的计算,熵判据-熵增,2 分把质量为 5kg、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为 544J/kg 的铁棒加热到,然后浸入一大桶的水中。在这冷却过程中铁的熵变为( ) 。300 C27

22、C A B15621760J/KJ/K C2034 D2000J/KJ/K78A02,B01,热机效率的计算,卡诺循环、熵,2 分一热机每秒从高温热源(K)吸取热量J,做功后向低温1600T 412.25 10Q 热源(K)放出热量J,它的效率是( ) 。2300T 421.09 10Q A37.4% B 51.6% C60% D100%79 A02,B0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 2 分热机从热源吸收 1000KJ,对外做功 1000KJ,其结果是( ) 。A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B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C违反热力学第一及第二定律 D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及第二定律 80A02,B01,

23、热机效率计算的应用,卡诺循环、熵,2 分公式=1-Q2/Q1适用的条件是( ) 。 A任意热机循环,包括卡诺循环 B只是用与卡诺循环 C除卡诺循环外的一切热机循环 D以上说发都不正确81 A03,B01,自发过程的特点,自发过程和热力学第二定定律,2 分自发过程的特点是( ) 。 A系统熵必然减少 B需伴随非自发过程才能进行 C必为不可逆过程 D必为可逆过程82A02,B01,理想气体恒温膨胀熵差的计算,单纯 P、V、T 变化过程熵差的计算,2 分一定量理想气体向真空做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 V1 增值 V2,此过程气体的( ) 。 A内能不变,熵增加 B内能不变,熵减小 C内能不变,熵不变 D

24、内能增加,熵增加83A02,B01,熵增原理的应用,熵判据-熵增加,2 分设有以下一些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使系统的熵增加的过程是( ) 。(1)两种不同气体在等温下互相混合; (2)理想气体在等体积下降温;(3)液体在等温下汽化;(4)理想气体在等温下压缩;(5)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 A (1) (2) (3) B (2) (3) (4) C (3) (4) (5) D (1) (3) (5) 84A02,B01,熵差的计算,单纯 P,V,T 变化过程中熵差的计算,2 分一个绝热容器被隔板分成凉拌,一半是真空,另一半是理想气体,若把隔板抽出,气体进相自由膨胀,达到平衡后:( ) 。 A温度不变,

25、熵增加 B温度升高,熵增加 C温度降低,熵增加 D温度不变,熵不变 85A02,B01,熵判据的应用,熵判据-熵增加,2 分在一可逆过程中,工作吸热说明该过程一定是( ) 。 A熵增加过程 B熵减少过程 C熵不变过程 D无法判断86A02,B01,熵差的计算,单纯 P、V、T 变化过程熵差的计算,2 分己知某隔离系统内系统的熵差S=64.84 J/K,环境的熵差Samb= -55.7 J/K,则隔离系统的熵Siso为( ) 。 A120.54J/K B9.14J/K C0 D不确定87A03,B03,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2 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 。88A03,B03,

26、克劳修斯的应用,自发过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每空 2 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的表述为:“不可能将热由 物体向 物体传递,而不留下其他 。 ”89A03,B03,自发过程的判断,自发过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每空 2 分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是一种 过程,而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是一种 过程,它的进行需要以 作为补偿的条件。90A03,B03,熵增原理的应用,熵判据-熵增原理,每空 2 分隔离系统内发生的一切过程均使熵 ,隔离系统 (填“可能”或“不可能 ”)发生熵减小的过程。91 A02,B03,卡诺循环的应用,卡诺循环,每空 2 分卡诺循环是由两个可逆的_过程和两个可逆的_过程所组成。

27、 92 A02,B03,卡诺循环的应用,卡诺循环,每空 2 分卡诺循环包括的四个过程:_ 、_ 、 _、_ 。93A02,B03,热机效率的计算,卡诺循环,每空 2 分一热机每秒从高温热源(T1=600K)吸取热量 Q1=3.34104J,做功后向低温热源(T2=300K)放出热量 Q2=2.09104J,它的效率是 ,它 可逆机(填“是”或者“不是”) 。94A01,B03,熵差的计算,环境熵差的计算,2 分在冬日一房子的散热的速率为,设室内温度为,室外温度为82 10 J/h20 C,这一散热过程产生熵的速率为 。 20 C(J/(K s)95A02,B03,熵增加的判断,熵判据-熵增加,

28、每空 2 分在可逆过程中系统熵的增加,意味着系统_,在孤立系统中熵的增加,则意味着_。96A02,B03,熵差的计算,单纯 P,V,T 变化过程中熵差的计算,每空 2分气体处于相同的初始温度和压强,把它们的体积 V 压缩到 V/2,过程无限缓慢地进行。等温压缩时, Q=_,熵变_,绝热压缩时,Q=_,熵变 S=_。97A02,B04,绝热不可逆过程熵变的特点,熵判据-熵增原理,2 分因为熵是状态函数,所以绝热可逆过程与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都等于零。( )98A02,B04,熵的特点,卡诺循环-熵,2 分工作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熵值的变化大于零。 ( )99A02,B04,开尔文说法,热力学

29、第二定律,2 分一台热机工作在 T1=900K 和 T2=300K 的两个恒温热源间,热机从高温热源吸热 1000kJ,向冷源放热 300kJ,则该热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 )100A02,B04,孤立系统熵的特点,熵判据-熵增加原理,2 分S0 的过程不能发生。 ( )101A03,B04,自发过程的特点,自发过程,2 分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 )102A03,B04,自发过程的特点,自发过程,2 分气体能够自由膨胀,但不能自动收缩。 ( )103A03,B04,不可逆过程的特点,自发过程,2 分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往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 )104A02,B04,热机效率的计算,卡诺循环

30、,2 分在高低温两个热源间工作的所有热机中,以可逆热机(卡诺热机)的效率为最大。 ( )105A02,B04,绝热过程熵的特点,熵判据-熵增加原理,2 分在绝热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熵减小的过程。 ( )106A02,B04,绝热过程熵的特点,熵判据-熵增加原理,2 分熵值不变(定熵)过程一定是可逆绝热过程。107A02,B07,孤立系系统熵增加原理,熵判据-熵增加原理,5 分利用孤立系统熵增加原理,证明热量是自发地由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108A02,B07,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4 分 热力学第二定律能否表达为:“机械能可以全部变为热能,而热能不可能全部变为机械能。 ”?109A02

31、,B07,绝热自由膨胀熵增原理,熵判据-熵增加原理,6 分理想气体的绝热自由膨胀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没有交换热量,为什么熵增大?110A02,B09,热机效率和功的计算,卡诺循环,6 分已知每克汽油燃烧时可放热 46.86 kJ。(1) 若用汽油作以水蒸气为工作物质的蒸汽机的燃料时,该机的高温热源为378 K,冷凝器即低温热源为 303 K;试计算热机的最大效率是多少?每克汽油燃烧时所能做出的最大功为多少?111A02,B09,熵计算,熵变, 10 分1 mol He(假设为理想气体)其始态为、,经由一3122.4 dmV 1273 KT 任意变化到达终态为、。试计算此过程中系统的522 10 P

32、ap 2303 KT 。S112A02,B09,功、内能、熵、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熵、吉布斯自由能课综,10 分 10 g 理想气体氦在 127 时压力为,今在定温及外压恒定为55 10 Pa下进行压缩。计算此过程的、W、及。610 PaQUHSAG113A01,B09,内能和焓之间的关系,焓,10 分试证明:pppUTCpVV114A01,B09,熵、焓、吉布斯自由能之间的关系,熵、焓、吉布斯自由能,15 分 试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规定熵的数据,fm298 KHm298 KS(1) 2221HgOgH O l2(2) 22HgClg2HCl g(3) 4231CHgO

33、gCH OH l2求算各反应的。rm298 KG第第 4 章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多组分系统热力学115. A02,B01,化学势判据的应用,化学势,2 分在 两相中都含有 A,B 两物质,当达到相平衡时,正确的关系式是( ,) 。A B.)()(BA)()(BAC. D.)()(BA)()(AA116. A03,B01,拉乌尔定律的应用,拉乌尔定律,2 分在某一定温度 T 下,由纯液态的 A 与 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已知,ApBp当气一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气相组成 yB总是( )液相组成。BxA.; B.; C.; D.正比于117. A02,B01,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理想液态混合物

34、,2 分在恒温、恒压下,理想液态混合物混合过程的( )。VmixA.0; B.= 0; C.0; D.不能确定118. A01,B01,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依数性,2 分在一定温度下纯溶剂中溶入一定量的不可挥发性溶质成为稀溶液后,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有什么变化( )A凝固点降低,沸点降低 B凝固点升高,沸点降低C凝固点升高,沸点升高 D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119. A02,B01,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理想液态混合物,2 分在恒温、恒压下,理想液态混合物混合过程的( ) 。HmixA.0; B.= 0; C.0; D.不能确定120. A02,B01,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理想液态混

35、合物,2 分在恒温、恒压下,理想液态混合物混合过程的( ) 。UmixA.0; B.= 0; C.0; D.不能确定121. A02,B01,化学势判据的应用,化学势,2 分在 25,101325Pa 下,H O(l) 的化学势与 H O(g)的化学势之间的关系是22( ) 。A. B. )(lOH,2)(gOH,2)(lOH,2)(gOH,2C. D.无法确定)(lOH,2)(gOH,2122. A03,B01,亨利定律的应用,亨利定律,2 分在 25时,溶解在水中和苯中的亨利系数分别为,且知,)(4gCH和1k2k 1k2k则在相同的平衡分压下, 在水中的溶解度( )在苯中的溶)(4pCH

36、4CH解度。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D. 无法比较123. A03,B01,拉乌尔定律的应用,拉乌尔定律,2 分若 A(l)与 B(l)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温度 T 时,纯 A 及纯 B 的饱和蒸气压,则当混合物的组成为 0 1 时,其蒸气总压力 p 与,,ApBpBxApBp的相对大小为:( ) A.; B.; C.; D.pBppApAppBppBpAp124A01,B01,凝固点降低,稀溶液的依数性,2 分在一定外压下,易挥发溶剂 A 中加入不挥发溶质 B,形成稀溶液。在此稀溶液浓度范围内 A 与 B 可形成固溶体。此稀溶液的凝固点随着 bB的增加而( ) 。A.升高; B.降

37、低; C.不发生变化; D.无法判断125A01,B01,沸点升高,稀溶液的依数性,2 分在一定外压下,易挥发溶剂 A 中加入不挥发溶质 B,形成稀溶液。在此稀溶液浓度范围内 A 与 B 可形成固溶体。此稀溶液的沸点随着 bB的增加而( ) 。A.升高; B.降低; C.不发生变化; D.无法判断126A01,B01,溶剂蒸气压下降,稀溶液的依数性,2 分在 101325kPa 的大气压力下,将蔗糖在水中的稀溶液缓慢地降温,首先析出的为纯冰。相对于纯水而言,加入蔗糖将会出现蒸气压(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一定变化规律127. A03,B01,偏摩尔量加和公式的应用,偏

38、摩尔量,2 分1mol A 与 n mol B 组成的溶液,体积为 0.65dm3,当 xB = 0.8 时,A 的偏摩尔体积 VA = 0.090dm3mol-1,那么 B 的偏摩尔 VB 为:( ) 。A. 0.140 dm3mol-1 ; B.0.072 dm3mol-1 ;C. 0.028 dm3mol-1 ; D.0.010 dm3mol-1128A02,B01,亨利定律的适用条件,亨利定律,2 分下列气体溶于水溶剂中,哪个气体不能用亨利定律:AN2 ; BO2 ; CNO2 ; DCO 。129A02,B01,偏摩尔量的定义,偏摩尔量,2 分下列各表达式表示偏摩尔量的是( )A B

39、cnpTBnG,)/(cnpSBnH,)/(C DcnVSBnU,)/(cnVTBnA,)/(二、判断题130A02,B04,化学势的定义,化学势,2 分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个组分的化学势之后。 ( )131A02,B04,化学势的定义,化学势,2 分对于纯组分,其化学势等于它的吉布斯自由能。 ( )132A02,B04,化学势的定义,化学势,2 分在同一溶液中,溶质 B 的浓度分别可以用 xB,mB,cB表示,其标准态的表示方法也不同,则其相应的化学势也就不同。 ( )133A02,B04,相对活度,活度,2 分在同一溶液中,若标准态规定不同,则其相应的相对活度也就不同。 ( )134A

40、02,B04,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液态混合物,2 分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总蒸气压一定大于任一组分的蒸气分压。 ( )135A02,B04,渗透压,稀溶液依数性,2 分在相同温度压力下,浓度都是 0.01molkg-1 的食糖和食盐水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 )136. A01,B04,沸点升高,稀溶液依数性,2 分稀溶液的沸点一定比纯溶剂高。 ( )137. A03,B04,化学势判决的应用,化学势,2 分在 KCl 重结晶过程中,析出的 KCl(s)的化学势大于母液中 KCl 的化学势。 ( )138. A02,B04,标准态的定义,标准态,2 分相对活度 a=1 的状态就是标准态。

41、( )139. A03,B04,拉乌尔定律的应用,理想液态混合物,2 分在理想液态混合物中,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相同。 ( )140. A02,B03,化学势判决的应用,化学势,2 分在恒温恒压下,一切相变化必然是朝着化学势 的方向自动地进行。141A03,B03,拉乌尔定律的计算,拉乌尔定律,2 分已知稀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为 0.03,纯溶剂的饱和蒸汽压为 91.3kPa,则该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为 kPa。142A01,B03,化学势的定义,化学势,2 分化学式的定义式为 B= 。143A02,B03,化学势判决的应用,化学势,2 分在 373.15K 和 101325Pa 下水的化学势与

42、水蒸气化学势的关系为 。144A01,B03,稀溶液的依数性的定义,稀溶液的依数性,2 分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 。145A02,B03,吉布斯-杜亥姆方程,偏摩尔量,2 分恒温恒压下,当二组分混合物的组成发生微小变化时,如果一组分的偏摩尔量增大,则另一组分的偏摩尔量必然 。 (填增大或减小)146A02,B03,吉布斯-杜亥姆方程,偏摩尔量,2 分恒温恒压下,当二组分混合物的组成发生微小变化时,组分偏摩尔量增大与减小的比例与混合物中两组分的摩尔分数(或物质的量)成 。 (填正比或反比)147A02,B03,化学势判据,化学势,2 分系统物质平衡条件

43、与系统达到平衡的方式 。 (填有关或无关)148A02,B03,化学势判决的应用,化学势,2 分在 25和 101325Pa 下水的化学势与水蒸气化学势的关系为 。149A01,B03,标准化学势,气体组分的化学势,2 分气体的标准化学势只是 的函数。150A01,B07,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依数性,5 分简述稀溶液依数性。151A02,B07,拉乌尔定律,拉乌尔定律,5 分简述拉乌尔定律内容以及适用条件。152A03,B09,拉乌尔定律的应用,理想液态混合物,10 分已知甲苯的摩尔质量为 9210-3 kgmol-1,沸点为 383.15K,平均摩尔气化焓为 33.84kJmol-1;苯

44、的摩尔质量为 7810-3 kgmol-1,沸点为 353.15K,平均摩尔气化焓为 30.03kJmol-1。有一含苯 100g 和甲苯 200g 的理想液态混合物,在 373.15K,101.325 kPa 下达气液平衡。求 (1)373.15K 时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气压; (2)平衡时液相和气相的组成;153A03,B09,拉乌尔定律的应用,理想液态混合物,10 分 A,B 两液体能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已知在温度t时纯 A 的饱和蒸气压,纯 B 的饱和蒸气压。kPaPA40*kPaPB120*(1)在温度t下,于气缸中将组成为的 A, B 混合气体恒温缓慢压缩,4 . 0Ay求凝结出第一滴

45、微小液滴时系统的总压及该液滴的组成(以摩尔分数表示)为多少?(2)若将 A,B 两液体混合,并使此混合物在 100kPa,温度t下开始沸腾,求该液态混合物的组成及沸腾时饱和蒸气的组成(摩尔分数) 。154. A03,B09,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对比,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10 分 97.11时,纯水(H2O)的饱和蒸气压为 91.3 kPa。在此温度下,乙醇(C2H5OH)的质量分数为 3%的乙醇水溶液上,蒸气总压为 101.325 kPa。今有另一乙醇的摩尔分数为 0.02 的乙醇水溶液,求此水溶液在 97.11下的蒸气总压。第五章第五章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155. A02,B01,相关化学反

46、应标准平衡常数间的关系,标准平衡常数,2 分在某温度时,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H2(g)+S(g) H2S(g) ; S(g)+O2(g) SO2(g) 1K2K则反应:H2(g)+SO2(g) O2(g)+H2S(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 A B+ C D/1K2K1K2K1K2K1K2K156. A02,B01,平衡压力商,化学平衡移动,2 分在合成氨生产时,为了提高产率,可采取不断将产)(2)(3)(N322gNHgHg物 NH3(g)取走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 NH3含量,减小有利于反应向合成 NH3的方向移动;pJB.改变标准平衡常数,有利于合成 NH3;C.调整

47、 N2,H2的比例,以提高 NH3的产率;D.减少反应放热的热量积累,以降低温度。157A02,B01,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平衡条件,2 分化学反应若严格遵循体系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反应进度”的曲线进行,则该反应最终处于:( )A曲线的最低点;B最低点与起点或终点之间的某一侧;C曲线上的每一点; D曲线以外某点进行着热力学可逆过程 。158A02,B01,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平衡条件,2 分25时反应 1 -mr322molkJ5 .16NHH23N21,G,在 25、101325Pa 下,将1mol N2、3mol H2和 2mol NH3(g) 混合,则反应:( )

48、A正向自发进行 ;B逆向自发进行 ;C系统处于平衡 ;D无反应发生 。159A03,B01,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平衡条件,2 分设反应 A(s) = D(g) + G(g) 的rGm (Jmol-1) = -4500 + 11(T/K),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 )A高于 409K ;B低于 136K ;C高于 136K 而低于 409K ;D低于 409K 。160A02,B01,惰性组分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2 分在 T=380K,总压下,反应的kPap00. 2)()()(232565256gHgHCHCgHCHC平衡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惰性组分 H2O(g

49、),则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K)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161A02,B01,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向右移动的措施,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2 分已知为放热反应。反应达平衡后,欲使平衡向右移)(2)()(222gNOgOgNO动以获得更多 NO2,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降温和减压; B降温和增压; C升温和减压;D升温和增压。162A02,B01,相关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间的关系,标准平衡常数,2 分恒温下某氧化物分解反应:AO2(s) = A(s) + O2(g) 的平衡常数为 Kp(1),若反应2AO2(s) = 2A(s) + 2O2(g) 的平衡常数 Kp(2),则:( ) 。

50、AKp(1) Kp(2) ;BKp(1) Kp(2),有的 Kp(1) Kp ; BKp 0 的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 )173A01,B04,反应的方向,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2 分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可以用mrG来判断其反应进行的方向。 ( )174A01,B04,反应的方向,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2 分在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的 rGm 0 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反应的趋势也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 ( )175A01,B04,标准平衡常数与rGm间的关系,标准平衡常数,2 分某化学反应的rGm若大于零,则 K一定小于 1。 ( )176A01,B04,标准平衡常数与rGm间的关系

51、,标准平衡常数,2 分理想气体反应 A + B = 2C,当 pA=pB =pC时,mrG的大小就决定了反应进行方向。 ( )177A01,B04,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标准平衡常数,2 分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 )178A01,B04,标准平衡常数的其他表示方法,标准平衡常数,2 分若已知某气相生成反应的平衡组成,则能求得反应的。 ( )mrG179A01,B04,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平衡移动,2 分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 ( )180. A01,B03,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的基本性质,化

52、学反应等温方程式,2分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中, 表示系统标准状态下性质的是 。181. A01,B03,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2 分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中,用来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是 。182. A01,B03,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2 分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中,用来判断反应进行限度的是 。183. A03,B03,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标准平衡常数,2 分在某一温度 T 的抽空容器,反应达到平衡时总压力为 60kPa, 则)(3)(3gBsB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K184. A02,B03,压力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2 分在

53、298K 时反应 N2O4(g)=2NO2(g)的=0.1132,当K时反应将向 移动。kPaNOpONp1)()(242185. A02,B03,惰性组分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2 分理想气体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达到平衡。若使系统的总体积不变,加入一种惰性组分,反应平衡 。186. A02,B03,分解压力的定义,分解压力,2 分在一定温度下,某纯的固体物质发生解离反应,如果只产生一种气体,达到平衡时,这气体的压力就称为该固体在该温度时的 。187. A02,B03,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2 分PCl3(g)分解反应,在 473K 平衡时有 48.5%分解,在

54、 573K 时有 97%分解,此反应的 0。 (填 或 =)mrH188. A02,B03,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标准平衡常数,2 分对于同一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与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 (填有关或无关)189. A02,B03,理想气体等温方程,理想气体等温方程,2 分写出理想气体反应的等温方程 。190. A01,B07,压力商与标准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5 分如何用压力商与标准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191. A01,B07,吉布斯函数判决,化学反应的方向,5 分简述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吉布斯函数判决。192. A02,B09,吉布斯函数判决,化学反应的方向,10 分已知

55、四氧化二氮的分解反应)(2)(242gNOgON在 298.15 K 时,。试判断在此温度及下列条件下,反1754= molkJ.Gmr应进行的方向。(1)N2O4(100 kPa), NO2(1000 kPa);(2)N2O4(1000 kPa, NO2(100 kPa;(3)N2O4(300 kPa), NO2(200 kPa)。193. A02,B09,平衡组成的计算,平衡常数,10 分在 994 K,使纯氢气慢慢地通过过量的 CoO(s),则氧化物部分地被还原为 Co(s)。出来的平衡气体中氢的体积分数。在同一温度,若用 CO 还原%50. 2)(2HCoO(s),平衡后气体中一氧化碳

56、的体积分数。求等物质的量的一%92. 1)(CO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在 994 K 下,通过适当催化剂进行反应,其平衡转化率为多少?第第 6 6 章章 相平衡相平衡194. A02,B01,压力与熔点的关系,单组份系统相图,2 分压力升高时,单组分体系的熔点将如何变化(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195195A03,B01,物种数的计算,相律,2 分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在p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 )种。BA1 种 ;B2 种 ;C3 种 ;D0 种 。196196A02,B

57、01,自由度的计算,相律,2 分在 101325Pa 的压力下,I2在液态水与 CCl4中的溶解已达到平衡(无固体 I2存在),此体系的自由度为( ) 。A1 ;B2 ;C3 ;D0 。197197A02,B01,自由度的计算,相律,2 分NaCl 水溶液和纯水,经半透膜达到渗透平衡,该体系的自由度数是( ) 。AF = 1 ;BF = 2 ;CF = 3 ;DF = 4 。198198A03,B01,自由度、组分数的计算,相律,2 分高温下水被分解,系统达到平衡其组元数C和自由度数F的值完全正确的是( ) 。AC = 1,F= 1; BC = 2,F = 2 ;CC = 3,F = 3; D

58、C = 1,F = 2 。199199A03,B01,自由度、组分数的计算,相律,2 分高温下水被分解,同时通入一些 H2(g)和 O2(g),系统达到平衡其组元数C和自由度数F的值完全正确的是( ) 。A C = 2,F = 2 ;BC = 2,F = 3 CC = 1,F = 1;DC = 3,F = 3。200200A03,B01,自由度、组分数的计算,相律,2 分H2和 O2同时溶于水中达到平衡,其组元数C和自由度数F的值完全正确的是( ) 。A C = 3,F = 3 ;B C = 1,F = 1 ;C C = 3,F = 3 ;DC = 2,F = 2 。201201A02,B01

59、,自由度的计算,相律,2 分在下列体系中自由度F = 2 的体系是( ) 。A298K 时,H2O(l)与 H2O(g)两相平衡;B S(s)、S(l)和 S(g)三相共存 ;CC2H5OH(l) 与 H2O(l) 的混合物 ;D一定量的 PCl5(g) 分解平衡时:PCl5(g) = PCl3(g) + Cl2(g) 。202202A02,B01,相律的应用,相律,2 分某体系中有 Na2CO3水溶液及 Na2CO3H2O(s)、Na2CO37H2O(s)、Na2CO310H2O(s)三种结晶水合物。在p下,F= C P + 1 = 2 - 4 + 1 = -1,这种结果表明( ) 。A体系

60、不是处于平衡态 ;BNa2CO310 H2O(s) 不可能存在 ;C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DNa2CO37H2O(s) 不可能存在 。203203A02,B01,相律与相图的关系,相图,2 分相图与相律之间正确的是:( ) 。A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相图不能违背相律 ;B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C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律无关 ;D相图决定相律 。204204A02,B01,水的相图,单组份系统相图,2 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 273.15K,压力是 610.62 Pa ;B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仅由系统决定,不能任意改变 ;C水的冰点温度是 0(273.15K),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