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_第1页
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_第2页
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_第3页
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_第4页
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一、本章内容:第一节 社会公德;第二节 职业道德;第三节 家庭美德;第四节 个人 品德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帮助大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公共秩序以及公共生活中的道德 与法律要求;了解职业的本质内涵,把握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主要法律的基本要求,努 力培养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 业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 观难点:1.在公共生活中认真践行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 做到知行合一;2.掌握职业的内 涵和本质,以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3.

2、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四、教学方法、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讲授法、案例法、问题讨论法相结合。五、课时:2课时六、掌握内容:1. 公共生活的特征;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4.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5.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6.恋爱中的道德规范;7.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婚姻 观;8.何谓个人品德?个人品德的作用是什么?9.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游客在海外的“礼遇”:不遵守公共生活的规范!不讲究社会公德!第一节社会公德社会公德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公共生活需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协调。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

3、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1. 公共生活的内涵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活动和生活。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 而言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 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的 生活。公共生活不同于具有一定封闭性和隐秘性的私人家庭生活,它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 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幻灯片)所以说,内外有别,必须注意自己在公共场合的言行。那样,于人于己都是 件好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 公共生活的领域 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

4、,使以前难以想象的洲 际交往成为普通的事情。1920年,16岁的邓小平留学法国,从重庆到上海,乘船走了 8天, 从上海到马赛,整整颠簸了 39天。今天,任何一个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在 17小时内,都 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可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人类公共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是什么?2.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1社会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二)公共生活需要秩序(幻灯片:中国式过马

5、路、中国人过马路跟日本人过马路的区别)从公共生活的特点可见,公共生活容易走向无序状态。因为群体生活中的每个人的性格、 旨趣、思想、利益都不同,但他们又不得不在一起生活,这就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而无 序的社会必然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然而,人必须过公共生活,在公共生活中就必须遵 守公共秩序。1. 公共秩序的含义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公共秩序就是指由一定的规则来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人的存在既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

6、人必须从他所处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出发, 去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做一个有社会公德的人,从而成为一个成功的人。2. 维护公共秩序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第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第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第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国民的公共行为文明,无疑会提高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 相反在公共生活 中,较多的人,不遵守社会公德,不遵守法律,造成社会秩序混乱,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说 明这个国家的公民的素质不高,这样的人,既不关心他人,也不关心国家,这样的人哪有 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

7、性。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社会公,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 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 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恩格斯说过,社会公德是人们用来调节人对人的关系的简单原则。列宁也认为,所谓社会公德,就是“公共生活规则”。这种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千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 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要求。(幻灯片)1.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 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这是关于 社

8、会公德基本内涵的准确概括。(幻灯片:校园中最反感的不文明现象)2.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网络生活,顾名思义就是在在互联网上的虚拟的生活。比如,浏览新闻、交友、打游戏 等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生活秩序而需要共同 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1.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适度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 但长时间沉迷网络对人的身心 健康有极大损害。应该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理性对待网络。(幻灯片:案例)4.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共守七条底线)我们

9、大学生,要自觉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同时也要遵守国家有关互联网的法律 规定,坚守法律底线。第二节职业道德、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 职业道德职业是指人们所专门从事的社会工作, 是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是在人类社会出现分 工之后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职业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方 式。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 行为准则。涵盖了做作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2.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1. 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道德操守。 表现为从业人员勤奋努力、精益

10、求精,尽职尽责的职业行为。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 求。(幻灯片:沈浩、吴斌的事迹)2.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 实劳动,合法经营,讲求信誉。(幻灯片:替哥还债)3. 办事公道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 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如宋朝的包拯。这也是社会主义职业特征的体现。4. 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 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服务群众是对所有从业人员的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从业人员都是群众中的一员, 既是为

11、别人服务的主体,又是别人服务的对象。每个人都有权享受他人职业服务,同时又 承担着为他人做出职业服务的义务。5. 奉献社会所谓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 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二、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自身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因此,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对于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做到以下几点:1.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职业生活不仅是人们谋生

12、的方式和手段, 也 是人们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如果只是从个人的、工具性的和物质需要的角度来看职业,就必然会忽视职业生活中所具有的更丰富、更深刻的人生内涵。2. 服务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择业固然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意愿, 同时也要充分考 虑现实的可能性和社会的需要, 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和社会的需要、 现实的可能结合起来, 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问题。3.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择业要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基础, 大学生当该尽早 确定今后的就业目标,利用大学时间提高自身能力,以适应将来的职业要求。(幻灯片:先就业,后择业)(二)树立正确的创业观1. 要

13、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充分, 就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 发展机会。大学生应积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关 政策,为今后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 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需要具备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 的创业勇气。只有勇敢的接受创业的挑战,破除依赖心理和胆怯心理,才能敢于创业、善于创业。3. 要提高创业的能力。大学生既不能拘泥于陈规,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创业的环 境等各种现实因素,树立“能力本位”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幻灯片:提高创业能力)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1. 学习职业道德规范。2. 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14、3. 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第三节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一、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吸引着人们不断进行深入的探索。 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羡,并 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幻灯片:大学生恋爱3特点)(一)恋爱中的道德规范1. 尊重人格平等。恋人间彼此尊重人格的表现,主要是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重视双方的 平等。恋爱的双方在人格上都是独立的,如果把对方当作自己的附庸,或依附对方而失去“自我”,都是对爱情实质的曲解。恋爱双方在相互关系

15、上是平等的,都有给予爱、接受 爱和拒绝爱的自由,放纵自己的情感或者对对方予以束缚或强迫,都不符合恋爱的道德要 求。(幻灯片:案例)2. 自觉承担责任。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是爱情本质的体现,爱一个人或接受一个人 的爱,就要自觉地为对方承担责任。责任的担当,不是单纯的“我的心中只有你”的反复 吟唱,而是需要见诸行动的自觉。责任常常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爱情是风雨中共 同撑起的一把伞,是暮色里急切盼归的一种情,是寒夜灯影下温暖的一杯茶。(幻灯片:结婚誓词)3. 文明相亲相爱。文明的恋爱往往是恋爱双方既相互爱慕、亲近、又举止得体,相互尊 重,而绝不是在态度、举止、语言等方面的粗俗和放纵。恋人在公

16、共场所出入,要遵守社 会公德,不要对他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恋人独处,也要讲文明、讲道德。遵 从恋爱道德,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去维护真正的爱情,这是保持爱情长久的秘密所在。没有 道德的护佑,爱情也不会长久。马克思在教育热恋自己二女儿劳拉的拉法格时曾说:“在 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 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这就是马克思所提出的对恋爱者的行为举止的道德 要求。(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以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是每个人在家庭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

17、睦、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1. 尊老爱幼尊敬长辈,爱护幼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一孟子梁惠王上2. 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既表现为夫妻权利和义务、人格上的平等,也表现为平等 的对待自己的子女。3. 夫妻和睦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今天所强调的夫妻和睦是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互敬互爱、 互助互让。4. 勤俭持家大多数家庭生活已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但是我们仍应该珍惜劳动果实,继承和发扬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既要勤劳致富,也要量入为出。5. 邻里团结力卩强邻里团结,建立良好关系,要做到尊重邻居的人格、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尊重邻 居的合法权益。二、大学生的

18、恋爱观与婚姻观(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1. 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爱情里一个人加一个人只等于一个世界!淡淡的牵挂是友情深深的思念是爱情红颜知己指男的称呼自己的女性朋友,一般不是指情侣关系的好朋友蓝颜知己指女的称呼自己的男性朋友,一般不是指情侣关系的好朋友2. 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有些同学把爱情放在人生第一位, 把爱和被爱视为人生目标,认为“没有爱情,活着有 啥意思”,成天沉湎于爱情之中,一旦失去爱就悲观厌世。过分追求爱情,必定降低人本 身的价值。在人生中,事业高于爱情,爱情服从于事业。培根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一切真正伟 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是因为

19、爱 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3. 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有些同学谈恋爱不是为了寻觅知音,或认为恋爱时机已经成熟,而纯粹是从众的结果, 看到别人出双入对,心理难以保持平衡,于是随大流。这种盲目的、缺乏自主性的恋爱, 其成功的可能性是可想而知的。4. 不能只重过程不重后果。重在“体验”、“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实用 主义恋爱宗旨,本着这一思想他们都以“顺其自然”的态度,采取一种追求“曾经拥有” 的爱情观,开始自己在校园里的爱情生活。5. 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应该正确对待“失恋”问题,应该做到失恋不失德。不能转爱为恨;失恋不

20、失态,不能 消极颓废;失恋不失志,不能贻误正常学习生活;失恋不失命。不能出现意外。(幻灯片:失恋者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大学生应该处理好几种关系)(二)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谨慎对待结婚成家。担当责任和履行义务。正确处理家庭关系。三、弘扬家庭美德1. 认识家庭美德的重要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 重视亲情。不论时代发生什 么样的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2. 营造良好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对整个社会 的风尚有重要影响。如果每个家庭都风清气正,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也会正起来。3. 遵守婚姻家庭法律规范。婚姻家庭关系不仅需要道德来维系, 也需要法律来调整,遵 守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是自觉遵守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