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二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_第1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二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_第2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二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_第3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二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_第4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二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2.1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1.物流系统规划的意义物流系统规划的意义 物流系统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系统发展目标和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与行动的过程。物流系统是一个涉及领域非常广泛的综合系统,它涉及交通运输、货运代理沧储管理、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营销策划等领域。物流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影响其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多且变化大,其依托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不论是改进现状物流系统还开发新物流系统,进行物流系统规划都显得尤为重要。 2.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物流系统的资源配置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寻求。2 )物流要素集成化原则 物

2、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等要素进行统一规化、管理、评价,通过要素问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在运作,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间的联系,达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的过程。 3 )网络化原则 网络是指将物流经营管理、物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按照网络方式在一定市场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实施,以实现物流系统快速反应和最优总成本等要求的过程。4 )可调整性原则 能够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及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应对这些变化。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1 )调查分析阶段2 )需求预测阶段3 )规划设计阶段4 )方案评价阶段5 )实施阶段6

3、)实效评价阶段 图图2.1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过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过程 2.2 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2.2.1物流系统分析原理 1)系统分析与物流系统分析 用系统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现代物流学的核心思想。系统分析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的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级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和效益进行充分的调研、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必要的模型,进行系统试验,把试验、分析、计算的各种结果同早先制订的计划进行比较和评价,寻求使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和有限资源配备最佳的方案,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信息。 物

4、流系统分析(logistic system analysis,简称lsa)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其所从事的物流服务及其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2)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与内容 物流系统分析是以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优为目标,以寻求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优策略为重点,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给予决策者以价值判断,以求得有利的决策。 (1)对现有系统的分析(2)对新系统的分析 3)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和步骤分析内容 第一次提问 第二次提问 第三次提问 对象 做什么 为什么做这个 对象是否都已经清楚 目的 是什么 为什么是此目的 目

5、的是否已经明确 地点 在何处做 为什么在此处做 有无其它更合适的地点 时间 在何时做 为什么在此时做 有无其它更合适的时间 人员 由谁做 为什么由此人做 有无其它更合适的人选 方法 怎样做 为什么由此方法做 有无其它更合适的方法 表表2.1 物流系统分析要点物流系统分析要点 问题构成范围确定目标收集资料拟定可行方案建立模型引进新方案重新考虑新目标检查各项假设和资料综合评价分析方案指标图2.2 物流系统分析步骤 2.2.2 物流供需平衡原理1)物流供应 物流供应包括交通运输等径路的供应和物流园区等节点的供应。交通运输等路径的供应主要指运输网络中线路、车站、码头等设施能力及服务水平,物流节点的供应

6、主要指物流活动中所进行的包装、装卸、保管和流通加工等设施设备的容量及服务水平。2)物流需求 物流需求包括物的位移及其相关服务(含信息)方面的需要。物资的流动是由于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需要,它是受生产力、生产资源分布、生产制造过程、消费分布、运输仓储布局等因素的影响的。宏观上,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物资需求的数量、品种、规模是不同的。微观上,物流需求的数量和品种往往随季节性变化,此外,现代科技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日益变化,也提高了物流需求随时间变化的敏感性。生产力布局、社会经济水平、资源分布、用地规模使物流需求呈现出地域差异和分布形态差异。 3)物硫系统供需平衡分析 (1)物流

7、系统的内部分析物流系统的内在特征表现为:以物流的效率和效果为目的,把适合的质量、适合的数量、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优良的印象、适当的价格和适当的商品作为原则。(2)物流系统和外部系统模式(1)ff(a,l),表示物流的流的模式,取决于物流系统与活动系统的共同作用。(2)a=g(f),表示随着时间的变化,物流的模式可以通过改变物流系统(如服务水平、物流成本等)来改变社会经济活动系统。(3)a=h(f),表示物流的模式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物流系统,以适应活动系统的不断变化。(3)物流系统供需平衡v0f0v = d ( a , s )s = j ( l , v )s0vs(4)物流供应平衡模式 无论

8、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来提高物流系统的容量,还是大兴土木建设众多的物流园区,购置大量的物流设备,都仅仅考虑了物流供给方面的对策。这种传统的解决方案虽然能达到供需间的平衡方式,但却忽视了对平衡点的限制,这种限制应该在环境(包括能源问题和污染问题)允许的范围内。初始物流需求(d0)和物流供应(s0)平衡到下一次平衡(d0d;s0s),一定时期内这种物流供给方面的对策(跟随需求的方式)非常有效,然而因财政和政策的困难将无法持久,这一结果将打破环境的限制。 从物流供应和物流需求两方面平衡物流业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有助于缓解社会与自然界的尖锐矛盾,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物流供应(s0s)不是单

9、纯的量的绝对增长,而是基于技术手段上的质的增长; 物流需求(d0d)并非量的绝对减少,相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物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但鉴于环境和城市社会形态的制约,需要通过种种政策和策略对需求进行了合理的控制和分配。2.2.3 物流成本效益分析原理(一)物流成本分析 1物流成本及其管理 狭义的物流成本是指由于物品实体的位移而引起的有关运输、包装、装卸等成本。广义的物流成本是指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实体与价值变换而发生的全部成本,具体包括从生产企业内部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存放、搬运、装卸、成品包装及运送到流通领域,进入仓库验收、分类、储存、保管、配送

10、、运输,最后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发生的所有成本。 2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1)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物流设备配置和一切物流活动趋于合理,具体表现为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2)物流质量 加强物流质量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提高物流质量,才能不断减少和消除各种差错事故,降低各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才能降低物流过程的消耗,增加物流企业的盈利,才能保持良好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客户,形成规模化的集约经营,提高物流效率,从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 (3)物流效率 提高物流效率,可以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储存费用,从而节省物流成本。 (4)物流人才 使物流合理化、

11、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及物流效率,都需要专业的人员去做。他们工作的方法、态度,将间接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大小。重视物流人才,可以节省许多机会成本。3物流成本计算方法实际完全成本法,实际完全成本法,即直接物料和直接人工的实际成本加上预定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完全成本法,标准完全成本法,即直接物料和直接人工的预定成本加上预定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变动成本法,实际变动成本法,即直接物料和直接人工的实际成本加上预定变动制造费用(不含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变动成本法,标准变动成本法,即直接物料和直接人工的预定成本加上预定变动制造费用(不含固定制造费用)。 4总成本分析4总成本分析 5降低物流

12、成本的主要途径(1)统进分销,连锁经营(2)较快物流速度,扩大物流量(3)减少资金周转环节 (4)采用先进、合理的物流技术 (5)改善物流管理,加强经济核算 (二)物流绩效分析1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对业绩和效率的一种事后的评估与度量以及事前的控制与指导,从而判断是否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完成的水平、取得的效益和所付出的代价。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及时、准确,绩效评价是不断控制和修正工作的一个动态过程。 2物流的绩效评价(1)物流绩效评价的特殊性 :复杂性(2)物流绩效评价的目的 :通过物流绩效评价系统对物流作业进行监督、控制和指挥,以达到物流资源的有效地、合理地配置并且向客户提供达到或

13、者超过协议服务水平的有效服务。 (3)物流绩效评价方法 物流绩效评价可以分成单项的、基础的、基本业务绩效评价和总体物流活动的绩效评价两类。2.3 物流需求预测 2.3.1物流需求特征 1物流需求的空间和时间特征 2规律性需求 3不规律性需求 如果某些产品、物料的需求由于总体需求量偏低,需求时间和需求水平不确定,那么需求就是问歇式的,这样的时间序列就被称为“不平整的(lumpy)”或不规律的1rregular)。 4派生性需求和独立需求 物流需求随某种需求的发生而产生,该物流需求就是派生性需求。派生性物流需求可形成一组需求链,派生性需求模式会有很强的倾向性,而且不是随机的,只要最终需求确定、已知

14、,利用派生需求的方法求得的需求预测是非常准确的。 2.3.2 物流需求预测方法 1定性分析:德尔菲法(delphi)(1)选择专家。专家人数的确定依据所预测的问题的复杂性和所需知识面的宽窄,一般以1015人为宜。所选择的专家彼此不发生联系,只用书信的方式与预测人员直接发生联系。(2)编制并邮寄“专家应答表”。首次交往需向专家介绍预测的目的,提供现有的相关资料,并邮寄“专家应答表”。(3)分析整理“专家应答表”。收集专家的意见和反应,整理“专家应答表”,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等工作。(4)与专家反复交换意见。将整理、分析、归纳和综合的结果反馈给各专家并进一步提供有关资料,让专家修订自己的意见,填写

15、“专家应答表”,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得出预测结论。(5)将最终预测结论函告各专家并致谢。 2时间序列法 (1)移动平均法 (2)指数平均法 (3)外延平滑法 (4)适应性平滑法 3因果分析法2.4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评价2.4.1评价的三个阶段 系统规划是一个科学的、民主的、动态的集体思维与决策过程,评价分析是系统规划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内容。可以说,评价贯穿于规划决策过程的每一步。物流系统评价的完整内涵包括现状评价、决策评价和实效评估三个阶段,它们既受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制约,又反过来影响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这三个阶段是先后延续的、且周而复始。2.4.2 技术性能评价 物流系统技术性能评价可以分为静态

16、评价、动态评价和总体评价。静态评价完成如下工作:物流系统(包括运输网络、物流节点和信息络)的建设水平、布局质量、数量规模和容量大小,分析整个网络的几何拓扑结构、联结质量、覆盖密度和物流吞吐能力等等性能。进行这些性能的评价时,要结合考虑城市的规模、格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动态评价进行运输网的运输效率、能力及可达性评价;分析物流节点的服务水平,包括订单完成率、响应时间长度、库存总时数和资金周转等,这与物流节点的运输、仓储、交易展示及信息的设施配备情况有关,同时评价信息网络的时延、响应时间、带宽、资源利用率等等性能。最后,在对物系统的空间、时间的静态、动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

17、,进行综合分析。 静态分析运输网络建设水平、布局、数量、和容量物流节点建设水平、布局、数量和容量信息网络建设水平、覆盖面、系统配置动态分析运输网络的运输效率、能力及可达性物流节点服务水平信息网络的时延、响应时间综合分析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物流系统评价指标集物流系统评价模块综合评价图图2.7 物流系统总体性能评价分析枢架物流系统总体性能评价分析枢架 2.4.3 经济评价物流系统规划的经济评价主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的目标是对物流网络与设施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以确定物流网络与设施消耗社会资源的真实价值。物流项目建设方案的经济评价是通过各比较方案的全部预计成本(费用)和全部预期效益的现值进行比

18、较来考察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及优劣。图2.8 物流规划方案经济评价工作程序框图 方案中建设项目的确定费用计算效益计算净现值效益费用比内部受益率投资回收周期敏感性分析方案比较折现系数影子价格 2.4.4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一个物流网络系统的建设的好坏,决不仅仅以可度量的经济效益来衡量,而必须很慎重、很仔细地审视它将会产生的社会环境影响,当然也包括潜在的经济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引起周围自然环境的改变,或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而带来不利的影响; 有利的环境影响,也可能引起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带来积极的影响。另外物流系统网络的建设也会对该项目周边地区社会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中主要是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

19、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积极影响;同样,不仅要站在建设项目目标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还要站在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物流网络系统。表中前三个方面的影响属于描述性的,有些可以在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中得到反映,有些则可通过专家调查和民意测验以及项目实施后的“后评价”来考虑。后两个方面的影响与实际环境联系紧密,并且指标可以定量化,在规划方案实施前应充分预见和慎重考虑。 2.4.5 综合评价1明确评价前提 首先需明确评价立场,即明确评价主体是系统使用者还是开发者,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或其他受影响者;其次,要明确评价的范围和时期,即评价对象涉及哪些地区和部门,评价处于系统开发的哪个时期。2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确定评价目标,这是评价的依据。目标也是分层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