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3 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考试试题A 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1、古希腊,埃拉托色尼2、斯特拉波,自然条件,人为条件(或人文条件)3、因果原则,野外考察4、中国5、地理学的性质(或地理学性质的透视)6、货殖列传7、元和郡县图志 ,政区8、人口压力说,宴享说9、教皇,主教,神父10、外部交通(或客源地到旅游依托城市的交通) ,中心城市到旅游地及景区的交通,内部交通(或旅游地、风景区内部的交通)二、名词解释(9 题× 3 分,共 27 分)1 制度文化 :它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文化产物,包括人际关系和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及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机
2、构。2、文化史层说 :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对文化景观都有所贡献,每个时期的人都按各自的文化去感知、认识、评价景观,并且对景观施加影响,创造文化景观。同时,一个地域各个时期创造的文化景观具有强烈的继承性, 各文化按照时间序列在特定地域上不断沉积并融合, 形成多层文化叠置的、具有多重文化属性和特征的文化景观。如同镶嵌的“壁毯”。因此,任何地域上的文化景观都为多重文化沉积的结果, 区域某一文化沉积的时间断面, 必是多种文化特征的综合。3、信息农业 :在信息经济条件下,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网络化。4、地理人种 :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
3、共性的人群成为地理人种。5、世界性宗教 :信奉的神灵是整个世界的主宰,教义着眼于全人类的灵魂和心灵问题,礼仪可适应不同民族的风俗,范围传遍世界。6、逆城市化 :中心城区因人口和产业过渡集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迫使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 形成城乡一体化。 但城市核心区可能会失去过去的繁华景象, 出现城市衰退的现象。7、地理物象 :是个人或集体对地理环境的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所了解到的地理客体的思维产物。即事物通过知觉和认知过程,反映在人头脑中的形象。也就是大脑感应过的、想象可以回忆出的图象。通过8、旅游环境容量:
4、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的旅游活动能力,也就是在不致严重影响旅游资源特性、 质量及旅游体验的前提下, 旅游资源的特质和空间规模所能连续维持的最高旅游利用水平,又称为旅游承载力或饱和度。9、 .资源密集型工业 :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能源、原材料的工业部门,如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水泥工业等原材料工业部门,以生产中间产品居多。三、简答题(5 题× 6 分)1、世界人口分布特征。要点:(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表现在水陆之间,南北半球、沿海与内地、高原与平原之间。(2)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低地指向性) 。(3)城镇指向性。2、简述人种与地理
5、环境的关系。要点:( 1)光照强度影响肤色,光照强度影响黑色素的多少,从而影响肤色;( 2)气候影响人体结构,寒冷地区人的身体比炎热地区人的身体肥大;( 3)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都有影响;( 4)社会环境对某些种族特征的发展起推动作用。3、简答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 1) .地理集团的影响地理障碍大大阻碍了语言的传播扩散。如一个与世隔绝的地理区域,是难以对外进行语言交流的。平原及港口、交通要道、河流附近等同外界交往密切,利于语言传播。(2)行政区划的影响同一行政区内, 要求使用统一语言; 地区分化和统一,引起语言分化和统一;行政中心可以促使语言很快传播。( 3)人口迁移
6、的影响人是语言的载体,通过人的交谈和移动完成语言的传播扩散。( 4)经济条件的影响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同其它国家或地区在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就越频繁, 其语言对外的影响也越大;经济发达地区,一般科学技术也比较先进,其所发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仪器、 军事武器等等比较多。可以创造新词汇,也往往是人们学习和向往的地区, 人们为了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为了促进和他们的经济、 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学习他们的语言是十分必要的,促进了发达地区语言的传播。4、简答集市的特点。( 1)周期性。 指交易活动时间是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是按照一定的周期事先确定了的。( 2)巡回性。对商人、农民、手
7、工艺人而言,一个集市的消费需求不能维持他的生计,他必须流动巡回于几个集市才能获得利益,集市日的不重叠性为他提供了巡回的可能性。(3) 交易的地区性。交易的内容一般是地区内农民生产的产品以及手工业产品,都是面向农民销售和服务的。(4)集散性。集市起着商品集散的中心作用。5、举例分析如何评价一国政府的质量。( 1)政治性质 如政府能否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对内政策是否符合民意、顺应民心,对外政策是否合乎人类正义等;( 2)政府的政治化、民族化程度;( 3)政府的机构和效能;( 4)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等。四、分析与论述题1、分析旅游发展对区域社会文化的影响。(10 分)要点:(1)积极影响:1
8、.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度社会文化的交流(如意识、科学技术等)。2.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复兴。3.发展旅游业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4.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社会文明。(2)消极影响:1. 不良的 “示范效应 ”直接或间接导致旅游接待地社会道德水平下降。失去纯朴的美德。 2 . 使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3 .旅游开发、服务中,使传统文化简单、粗糙的舞台化、商品化,导致其文化内涵消失和艺术形式退化。、对比分析中国传统农业、欧洲传统农业和美国殖民农业的特点及原因。(13分)2要点:( 1)中国传统农业:集约经营是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的核心要旨,即在有限的一小块地里,通过精耕细作, 提高单
9、位面积产量, 使有限的土地尽量多提供一些产品。原因:在劳动力多、土地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农业走上了集约式的精耕细作与大量劳动力的投入。( 2)欧洲中世纪农业:在早期较长时期实行的是短期休闲的农业,在生产上实行敞田制。敞田制,即庄园中的农户,在各耕作区获得耕种的份地, 在作物收获后,各户废除沟渠和篱栅,敞开庄园,共同放牧牲畜,并且份地每年都要重新划分,防止好地被人独占。特点: 就是采取土地定期休闲的办法,牲畜在休闲地上放牧,以增加土地肥力,而不是作物轮种,以维持地力。后来16、 17 世纪,由于人口压力及市场对农业提供的机会,发展了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混合农业。多养牲畜可以为土地提供需要的肥
10、力,而苜蓿和根茎作物的种植、榨油后的菜籽增加了牲畜饲养的饲料来源。农业开始轮种,取消了休闲制。(3)美国殖民农业发展的特点:1. 是欧洲人和印第安人的作物与技术的融合;2.殖民农业反映了农业技术、劳动投入和可利用土地的利用强度之间的相互影响方式。开始带去了欧洲的较为集约的生产技术,但由于耕地面积过大,地块过于分散, 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无法解决大量的劳动力,不能实行集约生产。而且产量还很低。反之,印第安人的粗放生产方式,投入少获得的产量要高一些。因此, 殖民者又否定敞田制,开始占有更多的土地, 实行粗放耕作, 一家占有大片的土地,实行轮种休闲。 形成了粗放的耕作方式灌木 休闲制。原因:土地资源广阔,劳动力稀缺,通过轮种休闲,可以自然恢复地力,解决劳动力稀缺的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AP微积分BC2024-2025年真题试卷(积分级数高级问题解析)
- 2025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实践技能模拟试卷(病史采集与查体)-临床医学跨学科融合
- SQL查询性能提升方法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文(生物)
- 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听力
- IB课程HL化学2024-2025年模拟试卷:有机化学基础与高级反应技巧
- 房地产估价师职业资格考试2025年理论与方法模拟试卷:深度分析与实战技巧
- 产科护理带教体系构建
- A-Level数学(PureMath1)2024-2025年度期中测试卷:函数与三角函数难点解析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
- 制程品质检验流程图
- 必修地球圈层结构通用PPT课件
- 光伏行业英文词汇.doc
- 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报告(税务师事务所专用)
- 物联网体系结构PPT课件
- 80吨吊车性能表
-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工程报价清单明细表
- 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质量安全自查表
- 毕业设计(论文)情况登记表
- 轮对电机跑合试验台操作使用说明书
- 毕业论文--剪切机设计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