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价值与本土精神研究_第1页
文学价值与本土精神研究_第2页
文学价值与本土精神研究_第3页
文学价值与本土精神研究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文学价值与本土精神研究   近年关于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讨论很是热烈。这个问题表面看,见仁见智,很难形成普遍共识,但讨论涉及到文学评价标准问题却值得深思。到底选择什么标准和立场来认识文学,不只涉及到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更与文学的创作目的、评价标准和未来发展趋势有重要联系。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当下中国文学的状况,也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和开启未来。一文学是为什么人的?“文学是为什么人的”追问一度被演变成一个政治问题,但实际上,对于任何一种文学来说,它都是一个先在的根本问题。因为只有明确了写作的目标,文学才能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

2、位,才能确立标准和规范,寻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为人类写作”是当前盛行的观点。这一观点与社会的发展、现代思想的引入有密切关系。德国作家歌德在18世纪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将人类社会的交往与文学的世界内涵联系起来,可以看作是这一思想的现代起点。随着人类进入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迅速发展,文学的世界性内涵得到充分彰显,作家们的写作目的也从民族走向世界。广有影响的诺贝尔文学奖,其评奖标准就弃置了民族国别和语种差异,寓含的是人类关怀的普泛标准。当前许多中国作家(包括许多文学管理工作者)热切地希望将自己的作品译为外文,进入西方读者的视野,体现的也是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人类具有许多

3、共性,审美上也有相通性,这使文学具有了为广泛人类写作的基础。翻译的普及、文化交往的深入,则使文学为人类写作有了实现的可能。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的当下,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和未来命运都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和关联性,文学关注人本身,思考和探索人类共同的命运,是其应该具有的使命,也是其深远魅力之所在。但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文学为人类写作的思想也会遇到一些障碍。首先,人类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它也不可避免地包裹着具体的民族和文化身份。在西方文化占据绝对强势地位的现实背景下,“人类”的内涵往往会带上西方文化的浓厚色彩。如果简单而抽象地强调文学的人类性,很容易不自觉地走进西方文化的影响中,陷入“为西方写作”的陷阱。

4、诺贝尔文学奖之经常受人诟病,是因为其实质上并未摆脱西方文化的主导色彩。同样,中国那些积极认同为普泛人类写作的作家,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够获得西方社会更大程度的接受和认可,虽并无可厚非之处,但确实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以免不自觉地成为西方文化的工具。其次是能否真正地“为人类写作”?在信息已经非常先进的现时代,文学走出民族语言的障碍、借助翻译等方式进入世界,已经并不为难,但是,在深层的文学理解和接受中,翻译却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进入较高境界的文学作品,其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都必然蕴涵着独特的民族特征。由于文化历史、语言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这种特征的很多方面很难为外民族读者理解和接受,更难通过翻译的方式传达出

5、来。所以,我们在不同语言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现象,在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接受上,也经常出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必然会对同一作品产生阅读的文化误差”的“误读,现象。所以,比较起为人类写作的普泛而抽象的理念,我更倾向于文学为本民族和现实时代写作的观点。或者说,文学可以(或者应该)拥有世界关怀和世界眼光,但它最基本的写作目标还是其所属的民族和时代。这是文学的基础和作家的责任。任何一个作家,他的基本表现对象和接受对象都是本民族同时代大众,他创作的意义和价值也都首先体现于本民族和时代中。它可以传达出世界性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精神,但它所借用的具像,所展现的生活画面和语言形式,都带有很强

6、的民族和时代特点,文学写作的基础点是民族和时代的;同样,任何一个作家最基本的影响力和最深入的读者都只能是在本民族中就像任何一个作家他首先是一个社会人,他所承担的社会价值应该是其文学价值的重要一部分。所以,作为一个作家来说,成为时代和民族的歌者,并不是他的局限,而是他的基本义务。而且文学创作也具有这方面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作家在具体的民族和时代文化环境中长大,也受到各种群体利益和思想的影响,他的创作不可避免地打上这些影响的烙印,甚至可以说,作家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的是时代或民族代言人的角色当然,杰出的作家可以超越时代,但其超越也必定是建立在其时代文化之上,与其具有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即使作家没有这

7、种自觉。实质上,他的作品总是在代表着民族和时代中某一部分人的思想,传达出民族和时代文化的基本信息。二什么是文学的评价标准?文学的评价标准与为什么人写作的问题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文学普泛价值基础的存在,赋予了文学标准一定的世界共性。如思想的悠远深邃和艺术表现的新颖纯熟等,都是超越于某一民族和时代的标准。在进行一时代或个体文学评判时,需要有这些标准的介入。这是文学走出单一民族局限、深入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这并不是说存在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简单明确的世界标准。这首先指的是,世界性标准确乎存在,但其内涵却并不狭窄封闭,而是呈现复杂宽阔的状态。由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文化、民族对文学的认识和理

8、解存在着较大差异,其评判文学的标准也有很多不同。这是文学的自然状态。甚至可以说,正是丰富的民族个性所形成的对世界和人类生活的不同理解方式,艺术形式上的独特表现,才构成了人类文学的多姿多彩和深远生命力。所以,文学评判的世界标准不是由哪一民族、文化单独构成,而是综合了全人类优秀文学的特点和个性;其次,世界性标准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文学,不能作为所有文学评判的圭臬。正如前所言,有些作家并不着意于世界性的视野,他的关怀度相对比较狭窄。对这些作家作品的评价就不能完全适于世界性标准。以赵树理为例,他只是为他所关爱的农民写作,带有强烈的地方问题意识。这使他主要只是在民族范围(或者说在一定地域)内得到认可,难以为

9、外民族读者所接受。但这并非意味着赵树理的文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也不能简单否定其文学高度;同样,世界性的标准也需要民族和时代标准的调节和补充。比如鲁迅,当然是有世界视野和世界价值关怀的作家,但只有在中国独特语境下,他才能够得到更准确深入的理解,脱离了这一语境,其被理解和被接受的幅度肯定会降低。所以,在我理解的文学标准,应该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既有世界性标准的共性一面,更有民族个性化的空间。具体说,文学评价标准大致体现为这样几个方面:1.时代精神与人类关怀的统一。时代精神是对时代深刻的反映,它往往潜藏在生活表象背后,只有深刻的思想和艺术洞察力才能将之揭示出来并加以表现。揭示时代精神,是优秀文学自然

10、而必要的品质。其中的更突出者,则能够通过时代生存折射到整个人类命运,以之把握到整个人类社会的精神脉络,并生发到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思考。2.人性的深度与生活具像的统一。文学应该表现人性,人性揭示的真实深入是文学重要的评价标准,也是文学超越自我视阈、进入人类关怀高度的重要表现。但人性不是抽象虚幻的,它以具体实在的方式存在,与一个个具体的人的生存、命运相密切关联,它的深邃和幽暗处隐藏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细节,只能在作家充满生活质感和生命气息的细节场景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3.创新艺术与民族个性的统一。创新是文学艺术的生命。墨守成规,固守传统,是肯定没有出路的。但是,拥有自己的个性、不被同一性所泯灭,是文学生

11、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渊深,其文学所蕴涵的思想和审美个性都相当独特而深刻。如何创造性地继承民族的思想和审美传统,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是对当前中国作家的最高期待,也是当前文学评价的最高标准。三本土精神:文学的高度和谐通过以上对文学目的和文学标准的探讨,我们显然可以明确: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评价中,单一的民族立场和世界标准都是有局限的。只有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实现与和谐互补,才能真正把握到文学的精髓,才是文学评价和文学发展的最恰当方式。在我看来,要有效地实现这种结合,需要特别提倡文学的本土精神。所谓本土精神,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立足和深入现实的问题意识。就是说作家的创作从根本上

12、应该是来自生活本身的要求和呼吁,是生活从内到外的伸展而非从外到内的俯视。这样的文学深扎于民族生活之根中,能够触及时代的精神脉络,具有穿透生活的潜质。这一意识的基础是作家真正地了解、尊重和感受生活,并具有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把握能力;二是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和表达方式。一个作家需要表现出自己独特而深邃的声音,这其中有作家个人天才的成分,与其倚靠的文化背景也有深刻联系。考察文学史,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优秀的作家往往都诞生于深厚的文化当中。因为成熟的民族文化蕴涵着独特的世界观和生命观,也传达出独特的审美传统和艺术个性。只有汲取了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并有创造性发展和表现的作家,才能具备真正的独特和深邃

13、。所以作家需要对传统文化自觉的浸淫和创造性的阐扬,深入和创新,二者缺一不可。相比于单纯的世界性或民族性立场,本土精神更具有融合和统一意识。因为第一,在大多情况下,本土的深入意识与普泛性的世界主题有很大程度的内在关联性,在深层次上它们可望实现融会而不是割裂。正如“从一粒沙里看整个世界”和“一叶知秋”的诗谚,对生活的深层把握和关切,能够自然地切近人的本质,从而超越其对象本身,体现出建立在深度之上的普泛关怀意识这就是为什么在文学史上,大多优秀作家都具有深度上的相通性,都蕴涵着实质上的人性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第二,对本土精神的强调,能够使民族性的呈现更为自然和客观,而不是生硬和勉强。因为民族性融合在日

14、常生活之中,就如同盐融于水,难以见出痕迹。立足于本土精神,将重心放在生活本身,就会在自然客观中呈现出民族个性,避免刻意的捕捉和渲染。当然,本土精神既是一种具抽象和普泛意义的精神指向,也有具体实在的实践要求,尤其是在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当代中国,本土精神的内涵显得更为复杂和艰巨。首先,它需要有特别的深度意识。在全球化时代,各民族大众的生活方式正在趋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趋同还会进一步加剧。而且随着文化交流的普及和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学技术正逐渐被不同民族作家所共享,人们的阅读趣味也会越来越走向世界化。在这种情况下,立足于本土的民族化创新难度更大,对深度的要求也更高。作家们不能满足于书写生活的表面和采用民族文学的外在形式,而是要揭示出表层生活背后的独特文化底蕴,激发出独特民族审美精神的活力,才可望呈现出真正内在的民族个性。其次,它需要更清晰地辨析和扬弃自己的民族文学传统。这一方面是指中国传统文学精芜并存,需要在甄别和选择中继承;另一方面是指传统文学内涵丰富,在现代背景下存在着被误读的危险。比如中国传统文学受儒家人世精神的影响,强调现实功用,审美上也重视读者的接受,总体风格偏向于通俗实用一面。在消费文化盛行的当下,这一特点很容易被利用,有人就借民族文学传统的外衣来放弃精神追求、迎合低俗。这其实是对传统文学的极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