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当地农村经济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当地农村经济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近五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四个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20*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20*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

2、文件。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20*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3、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0*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个一号文件。意见共分8部分,约15000字。包括: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

4、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5、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意见共分5部分,约11000字。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仍然很艰难。从长期趋势看,我国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增加潜力不大。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1.5亿人左右,今后每年还将新

6、增6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难度亦非常大。 身为赴经济薄弱村任职的村官,有义务也有必要对所属的村进行调研与研究,为深刻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看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更快更好的发展黄徐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特进行调研。 二、调查研究方法及过程我的调查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结构访谈、非结构访谈;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的研究方法。我分别向村民、村民子女、村干部等不同群体,向贫困与富裕等不同经济状况家庭进行深入的调查。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80份。经过严格筛选,确定回收有效问卷(即样本数)60份,回应率为75%。调查工作负担不轻。 三

7、、调查成果3.1、黄徐村农民家庭基本状况调查黄徐村地处三庄乡东南,东临南刘集乡河边村和花井,西接杨圩村,南靠稽集村,北枕棉花原种场分场。实有耕地5326亩。共有村民小组九个,457户人家,人口2040.黄徐村地域偏僻,距离主干道较远,交通极不方便。为xx省1011个经济薄弱村之一。 我调查的60份问卷共涉及农户家庭307人,这些农户中有老人(61岁以上)25人,小孩(15岁以下)有23人,责任田合共456亩。 统计结果显示,当地平均每户有人口5人,每户平均有责任田7.61亩,每人平均有1.14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1.41亩但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0.8亩的警戒线。 20*年受访农户家庭年收入

8、情况。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农户占有效样本的10%,年收入超过10000元者占20%。年收入在2000元到10000元者占有效样本数的70%,说明农民家庭多数介乎于贫困型家庭(年收入5000元以下)与温饱型家庭之间(500010000元)。小康型家庭(13万元)为1/5,数量上不多。统计“家庭支出最主要集中在哪三方面”问题时我发现,最多农民认为教育支出是他们最主要的家庭开支,有45%把它排在首位。而总的来说,生活开支占该村农民支出被提起最多,占30%。这种反差表明当地孩子培养成本过高,农民教育负担比较重。9年义务教育之教育收费很高,成为了困扰当地农民家庭的一大问题。 根据观察,黄徐村外出打工

9、的风气十分浓厚,这与统计结果显示的契合。结果显示,每户平均有1.6人(中位数为1人)外出打工,不少外出打工者只在xx县内,远的是到全国各地。被提起的外出打工原因(可多选),依次是“维持生活”(69%)、“没地或地太少”(31%)和“缴纳亲人学费”(24%),可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是他们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 3.2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因素对于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的回答依次是外出务工(50)、种粮食(38.3)、自家开店办厂(1)、其他(3.4)、种经济作物(3.3)、饲养牲畜(3.3)。可见外出务工和种粮食是大部分农民家庭主要收入。 调查显示,外出务工已成为我村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途径。外出务工收

10、入已成为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当地的年轻人很多外出打工,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 调查数据表明现在农民收人还是主要依赖于粮食作物的兑换。水稻,小麦、玉米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大棚蔬菜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 副业养殖也是当地农民的收入之一。该村几乎每家都养有猪、牛、羊、鸡等家禽。个别还有规模养殖。由于20*年蓝耳病疫情严重,导致这里养猪的家庭变少。本村有水域面积340亩,水产养殖也是当地农民的收入来源。 对于促进村里经济发展的因素,农民们的认识比较分歧。有33.3的人觉得是靠党的政策,有31.1认为是靠农业科技知识,还有27.

11、3认为要有好的致富带头人,有8.3认为是靠市场信息的获得。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地农民看来,政策对于农村经济的影响很大。认为要有好的致富带头人的人也不少,说明当地非常渴望致富带头人。只有有8.3的村民认为是靠市场信息的获得的说明这里的市场经济还不是十分发达。 对于影响自身增收的原因,农民的答案则有一致性了。有60的人觉得自己缺少资金,不能扩大生产。这说明缺乏资金是农民普遍面对的难题。农民贷款利息长期偏高,当然有其客观原因。比如农村金融机构负担过重;农民普遍比较贫困,缺乏可资抵押的财产,其经营规模过小、居住过于分散,增加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成本;农业生产周期过长、以及农业生产还主要靠天吃饭,增加了信贷资

12、产的风险,等等。 其次是缺少新的农业技术,有35。税费负担选的人很少,有5。我国的农业技术的研究主要依赖农业科研院所来承担,一些科研院所的农业技术商品生产的内在动力不足,农业技术商品生产和研究同农业经济的具体实践脱节。同时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和推广的力度也不够。 通过“经济水平”问卷的调查,我得出以下结论: (1)、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良好,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党的各项支农扶农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农民得到了实惠;市场需求的强力拉动,农产品价格回升,促进了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外出打工人数增加,工资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农民增收的渠道多种多样,如大棚蔬菜,经

13、商兴企大办个体私营经济等等。农民的从业范围已经由单一的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拓展,增收途径呈现多元化。调查中我发现,农民增收的积极性非常高,一旦有成熟的致富范例和潜在的市场机会,就会自觉学习和效仿。 四、思考与对策面对黄徐的现实情况,我觉得要做到因地制宜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以下几个途径: 1、继续发展传统产业。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抓好农业特色产业。例如棚栽业是临近杨圩村的特色产业中最大的一项产业。在调研中我了解到,杨圩村于20*年率先引进大棚方式生产蔬菜,之后逐年扩大规模,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再如,黄徐村有水域面积340亩,完全可以利用鱼塘发展高效水产养殖。 2、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等联手,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3、改善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真总结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功经验,推广模范村的经验和做法。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农业技术人员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我村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4、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增加农民增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