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实践模式及优化路径-基于战略-组织-知识的视角_第1页
我国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实践模式及优化路径-基于战略-组织-知识的视角_第2页
我国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实践模式及优化路径-基于战略-组织-知识的视角_第3页
我国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实践模式及优化路径-基于战略-组织-知识的视角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国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实践模式及优化路径基于“战略组织知识”的视角    摘要:本文基于“战略组织知识”的协同创新分析视角,分析浙江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大学的“校企互动、区域发展”模式、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人才培养、校地联合”模式及特点。为保障对口支援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文章提出了相关工作内容的优化路径。关键词:对口支援,实践模式,优化路径,协同创新,协调机制一、高校对口支援:基于“战略组织知识”的分析视角进入21世纪,经济、科技一体化趋势愈发明显,跨学科、跨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日趋频繁,在此背景下,彼特·格罗(peter gloor)

2、教授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理念。12012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首次将协同创新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强调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推进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这与对口支援提升受援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水平、科研服务能力、学校管理水平的工作目标一脉相承。引入协同创新理念,梳理现阶段对口支援工作的实践模式、规划下一步对口支援工作的优化路径,对于总结、反思我国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成果和不足,引导相关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借鉴“战略组织知识”的协同创新分析

3、视角,2对我国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目的、方法和路径进行整理总结(见图1)。对口支援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战略组织知识”层面上各要素的协调统一,同时受到资金投入、人员支持、政策认同、执行效果、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最终评估依据,对口支援绩效与成本、效率等环节也密切相关。 1.战略协同层 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高校(知识生产组织)、企业、政府等各参与方整合社会资源、明确发展目标,包含两方面内容:(1)对口支援的目标要求。201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把显著提升受援高校的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和高校管理水平作为今后

4、对口支援工作的主要任务,把服务和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核心目标。对口支援工作内容广泛,学术、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现阶段各参与方在开展工作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助力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水平、科研服务能力、学校管理水平、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等方面会有所侧重,这要求各参与方协商沟通、相互支持,保证工作开展方向的一致性。(2)对口支援的供需分析。高校、政府、企业需找准在对口支援工作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厘清各自的关注重点或资源优势,对合作过程中各方的职责进行战略部署。 2.组织协同层 对口支援工作涉及高校、政府、企业等多个利益主体,单个主体已经不能取得对口支援工作进程的完全控制权,在实际工作

5、中适宜开展大型、探索性合作项目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组织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设计对应于这类新型组织职能的协调机制,克服在传统的产学研合作研究中由于非正式的、私人方式形成的合作模式所存在的某些局限。组织层面的协同表现在:(1)各参与方的支持和重视。这由高校、政府、企业参与合作的资源、协议时间长度、合作关系的正式化程度三方面决定,涉及人力资源的分配、信息交换、冲突解决程序等方面,3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促进对口支援的政策,支援、受援高校领导互访,校际间对口支援协议的签订等都是对实现对口支援组织协同的重视和支持。(2)实现组织协同的协调机制。建立以高校、企业为核心,辅以地方政府、中介组织的

6、协调机制,校企之间可据此对市场趋势、人才储备等问题加以合作研究,校地之间亦可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决策咨询活动,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知识协同层 对口支援工作本质上是高校、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拥有的显性、隐性知识在组织间流动、共享、消化和增值的过程。作为社会系统中专门的知识生产组织,支援、受援高校在这一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组织间知识的管理和协同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对口支援各参与方应加强对隐性知识转移、学习和吸收等方面的管理,提高知识生产者和接受者的利益期望。知识协同层着重分析对口支援参与方管理知识的能力,包括平台构建和交流互动两方面:(1)知识管理平台构建。共同创建、参与、管理多种形式的知识

7、交流、共享通道,从单纯的大学为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技术成果,转变为校企双方共同分享、整合、创造知识;企业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平台,学生通过实习获得实践经验,高校在现实需求推动下着力培养应用型、实用型,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人才;高校的人才储备可为企业所用,实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2)对口支援参与方的交流互动。为提高受援高校师资队伍水平,支援高校可派遣高水平教职工赴受援高校服务,受援高校派遣教职工赴支援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学习进修;支援、受援高校可通过联合培养本科生,开展网上教学,举办文化交流会、学术报告会等形式,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区需求,立足区域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我国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实践模

8、式1.“校企互动、区域发展”模式 以浙江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大学为代表的“校企互动、区域发展”模式强调“科研合作”、“校企互动”,助力受援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01年与贵州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合作关系以来,浙江大学分阶段、有步骤、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对口支援工作,贵州大学及区域经济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1)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高原地形等地理资源丰富,浙江大学、贵州大学与地方政府、企业互动合作,开展一系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科研活动,以增强贵州大学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以服务贵州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在对口支援工作战略层面上实现了统一。(2)浙江大学、贵州大学两校领导十分重视对口支援

9、工作,互访会晤频繁;为使对口支援工作顺利开展,浙江大学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校办、组织、人事、教务、科技、计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2005年成立地方合作处,统一牵头协调对口支援工作;贵州大学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校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对口支援领导小组;贵州省委、省政府也为两校对口支援建设给予了大力协助,4对口支援工作在组织层面上实现了协同。(3)在与贵州大学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浙江大学开展了科研合作、重点学科及实验室建设、教学与改革交流合作、两校学生交流以及为贵州省招商引资等工作,选派骨干教师赴贵州大学授课,接受贵州大学教师做访问学者、课程进修

10、,促进贵州大学教学、科研、管理协调发展;利用自身科研、学科优势,联合贵州大学着重构建科研平台,同时引入地方企业协同参与,引入国际相关研究经验,以科研项目为载体联手新西兰林肯大学攻克高原奶业技术难题,对口支援工作实现了知识层面上的协同。 在“校企互动、区域发展”模式中,支援高校利用自身科研、学科优势,联合受援高校构建科研大平台;引入地方企业协同参与,带动受援高校、地方政府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这类实践模式以高校、企业等为核心要素,政府、金融机构等为辅助要素,开展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共赢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实现协同创新;发挥高校、政府、企业各自的能

11、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最终目的是提升受援高校所在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区域竞争力。 (1)校企互动。根据协同创新理论,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在参与各方能够通过能力上的互补优势以实现各自合作需求的基础上。高校、企业的优势、需求各不相同,也有着明确的职能分工: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是人才、知识和理论研究经验,需求是资金和实践过程;企业的优势是资金、市场信息、商业模式,需求是理论知识和科技人才。高校知识扩散的需求与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的需求构成了协同创新的供需市场,有助于整合高校技术优势和企业市场资源,对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实现产学研结合等都有重大意义。集群创新和新地理经济学指出,企业倾向于与地理位置上接近

12、的大学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创新,浙江大学、贵州大学拥有雄厚的人才、技术优势,贵州当地企业在对特色产业的商业化、产业化开发上经验丰富,各方通力合作得以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 (2)区域发展。支援高校始终围绕提升受援高校所在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核心目标开展工作,为此协助受援高校在科研评价、考核及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加强两校间的科研合作和产业开发合作。区域竞争力理论认为,通过培育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簇群,把本地优势资源和国际资源结合,形成大量相关企业在空间有机聚集所形成的本地化产业簇群,可有效提高利用资源和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浙江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大学坚持走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二元路径,一是提升贵州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力,开展一系列以喀斯特地貌、高原地形等为依托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科研活动,引入国际研究经验,促使传统学科无缝对接、交流互动,形成本地产业簇群,这种极具贵州特色的产业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