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心得体会(多篇范文)_第1页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多篇范文)_第2页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多篇范文)_第3页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多篇范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设计心得体会1 当设计零件要考虑到制造时.要问:我是否能设计一个较易制造的零件?我是否能设计一个便于装夹的零件?我是否能设计一个便于再次定位的零件?2 当设计零件考虑到测量时.要问:我是否能设计一个较易测量的零件?3 当设计零部件考虑到重量比较重时.要问:我是否能设计一个便于起吊的零部件?4 当设计零部件考虑到安装调整时.要问:我是否能设计一个较易调整的零部件?注:其中 1、2 条摘抄于测量的良好实践指南,作者:大卫.弗兰克,编译:诸锡荆,并对其中的语句作了部分调整。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机械设计心得体会( 2):经过一个月的努力 ,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 ,我

2、遇到了许多困难 ,一遍又一遍的计算 ,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 ,由于对 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 ,令我非常苦恼 .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 ,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第1页共16页将之解决了 .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 ,面对功率大 ,传动比也大的情况 ,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 .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 ,经过计算 ,发现蜗轮尺寸过大 ,所以只能从头再来 .这次我吸

3、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 ,在动笔之前 ,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 ,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 .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 ,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 ,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 ,在此期间 ,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整个作业过程中 ,我遇到的最大 ,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 ,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 ,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 ;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 ;matlab和 auto cad ,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 ,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 .对我来

4、说 ,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 .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 ,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 ,没有感性的认识 ,空有理论知识 ,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 .总体来说 ,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 ,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 ,以待改进 .有时候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合众人智慧 ,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第二篇:机械设计心得体会第2页共16页这次的课程设计是一次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这段时间内,我学习了很多,课本上的知识也得以更好的吸收。在一遍一遍的修改,重新校核的过程中,我知道了设计一个成品的具体流

5、程以及应该要考虑的问题。做好一个机械产品的设计,首先要有足够的基础功底。这样能才在设计的过程中,知道有哪些方便是需要注意的,哪些零件应该如何设计。而这些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机械原理,材料力学,机械设计都息息相关。这次设计,也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课本上的知识。刚刚开始设计的那几天,仅仅是照搬课本,照着课本上的例题一步一步的对号入座,设计完一遍,只有手酸的感觉。而对每一步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什么功能还是不能够知根知底。具体的思路也不是很明确,但是这段跟无头苍蝇一样的过程也让我学会了一个重要的技能-查阅手册。机械设计手册是一个设计者最重要的工具。记得一次在网上看见一个人提了一个有关机械方面的问题,回答的答

6、案都是查手册。不会查手册的都不敢说自己是学机械的。手册提供了我们很多的资料数据,标准化的零件尺寸设计也方便了我们的设计以及零件的通用性。而查阅手册也是每一个机械人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在一段时间的设计以后,我的思路也明细起来,机械设计的课本也被我翻得破破烂烂的。但是收获也是非常的明显,比如齿轮,轴的设计过程中计算出的结果应该满足一定的要求,这样减速器的整体结构才能正常的工作。第3页共16页起初我所计算的齿轮就不符合要求,因此我进行了在一次的重新设计,而此时,轴的设计也已经进行了一半。询问了周围的同学,好多也有这样的问题,修改,设计,校核。不合格,在重复这样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一遍一遍的重复。这样的重

7、复之中,我对于设计的每一步的知根知底,也好好复习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想到这些,觉得那些重复也是值得的。所有的具体尺寸设定后,就是画图的阶段。所有的尺寸设计不合适,在画装配图的时候就会立马体现。而这也意味着再次进行修改直到所有的结构都合理。这次的设计基本上都能够合理的设计出来的,但是其中也还是有部分疏漏。这也是这次设计结果中不不足之处。人在不断的成长进步,这次的设计是一个开始,让我了解了一个设计者应该具有的能力和素质,也明确了我今后需要加强的方向。第三篇: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8、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第4页共16页因此,我们此次设计与制做数字钟就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数字钟 .而且通过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的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实用方法 .且由于数字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叙电路 .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二、设计要求(1)设计指标时间以 12 小时为一个周期;显示时、分、秒;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

9、整点前10 秒进行蜂鸣报时;为了保证计时的稳定及准确须由晶体振荡器提供表针时间基准信号。(2)设计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或仿真电路图);元器件及参数选择;电路仿真与调试; 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3)制作要求自行装配和调试,并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5页共16页(4)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三、原理框图1数字钟的构成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 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a)数字钟

10、组成框图2晶体振荡器电路晶体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准确的32768hz的方波信号,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不管是指针式的电子钟还是数字显示的电子钟都使用了晶体振荡器电路。一般输出为方波的数字式晶体振荡器电路通常有两类,一类是用ttl 门电路构成;另一类是通过 cmos非门构成的电路,本次设计采用了后一种。如图( b)所示,由 cmos 非门 u1 与晶体、电容和电阻构成晶体振荡器电路, u2 实现整形功能,将振荡器输出的近似于正弦波的波形转换为较理想的方波。输出反馈电阻 r1 为非门提供偏置,使电路工作于放大区域,即非门的功能近似于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电容 c1、c2 与

11、晶体构成一个谐振型网络,完成对振荡频率的控制功能,同时提供了一个 180 度相移,从而和非门构成一个正反馈网络,实现了振荡器的功能。由于第6页共16页晶体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及准确性,从而保证了输出频率的稳定和准确。(b)cmos 晶体振荡器(仿真电路)3时间记数电路一般采用 10 进制计数器如 74hc290、74hc390等来实现时间计数单元的计数功能。本次设计中选择 74hc390。由其内部逻辑框图可知,其为双 2-5-10异步计数器,并每一计数器均有一个异步清零端(高电平有效)。秒个位计数单元为 10 进制计数器,无需进制转换,只需将 qa 与cpb(下降沿有效)相连即可。 cpa(下

12、降没效)与 1hz 秒输入信号相连, q3 可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与十位计数单元的 cpa 相连。秒十位计数单元为 6 进制计数器,需要进制转换。将 10 进制计数器转换为 6 进制计数器的电路连接方法如图 2.4 所示,其中 q2 可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与分个位的计数单元的 cpa相连。十进制 -六进制转换电路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单元电路结构分别与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单元完全相同,只不过分个位计数单元的 q3 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应与分十位计数单元的 cpa 相连,分十位计数单元的 q2 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应与时个位计数单元的 cpa相连。时个位计数单元电路结构仍与秒或个位计数单元相同,但是要求,整个

13、时计数单元应为12 进制计数器,不是10 的整数倍,因此需第7页共16页将个位和十位计数单元合并为一个整体才能进行12 进制转换。利用1片 74hc390实现 12 进制计数功能的电路如图( d)所示。(d)十二进制电路另外,图( d)所示电路中,尚余 2 进制计数单元,正好可作为分频器 2hz 输出信号转化为1hz 信号之用。4译码驱动及显示单元电路选择 cd4511作为显示译码电路;选择led 数码管作为显示单元电路。由 cd4511把输进来的二进制信号翻译成十进制数字,再由数码管显示出来。这里的led 数码管是采用共阴的方法连接的。计数器实现了对时间的累计并以8421bcd码的形式输送到

14、cd4511芯片,再由 4511 芯片把 bcd 码转变为十进制数码送到数码管中显示出来。5校时电路数字钟应具有分校正和时校正功能,因此,应截断分个位和时个位的直接计数通路,并采用正常计时信号与校正信号可以随时切换的电路接入其中。即为用 s 与或非门实现的时或分校时电路, in1 端与低位的进位信号相连; in2 端与校正信号相连,校正信号可直接取自分频器产生的 1hz 或 2hz(不可太高或太低)信号;输出端则与分或时个位计时输入端相连。当开关打向下时,因为校正信号和 0 相与的输出为0,而开关的另一端接高电平,正常输入信号可以顺利通过与或门,故第8页共16页校时电路处于正常计时状态;当开关

15、打向上时,情况正好与上述相反,这时校时电路处于校时状态。实际使用时,因为电路开关存在抖动问题,所以一般会接一个rs触发器构成开关消抖动电路,所以整个较时电路就如图(f)。(f)带有消抖电路的校正电路6整点报时电路电路应在整点前10 秒钟内开始整点报时,即当时间在59 分 50 秒到 59 分 59 秒期间时,报时电路报时控制信号。当时间在 59 分 50 秒到 59 分 59 秒期间时,分十位、分个位和秒十位均保持不变,分别为 5、9 和 5,因此可将分计数器十位的 qc 和qa、个位的 qd 和 qa 及秒计数器十位的 qc 和 qa 相与,从而产生报时控制信号。报时电路可选 74hc30来

16、构成。 74hc30为 8 输入与非门。四、元器件1四连面包板1 块(编号 a45)2镊子 1 把3剪刀 1 把4共阴八段数码管6 个5网络线 2 米/ 人6cd4511集成块 6 块7cd4060集成块 1 块第9页共16页874hc390集成块 3 块974hc51集成块 1 块1074hc00集成块 4 块1174hc30集成块 1 块12 10m电阻 5 个13 500 电阻 14 个1430p 电容 2 个1532.768k时钟晶体 1 个16蜂鸣器 10 个(每班)1)芯片连接图1)74hc00d2)cd45113)74hc390d4)74hc51d2面包板的介绍面包板一块总共由五

17、部分组成,一竖四横,面包板本身就是一种免焊电板。面包板的样式是:面包板的注意事项:1面包板旁一般附有香蕉插座,用来输入电压、信号及接地。2上图中连着的黑线表示插孔是相通的。3拉线时,尽量将线紧贴面包板,把线成直角,避免交叉,也不要跨越元件。第10 页共16 页第四篇: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 (本站向你推荐 )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因此,我们此次设计与制做数字钟就

18、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数字钟 .而且通过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的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实用方法 .且由于数字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叙电路 .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二、设计要求(1)设计指标时间以 12 小时为一个周期;显示时、分、秒;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10 秒进行蜂鸣报时;第11 页共16 页为了保证计时的稳定及准确须由晶体振荡器提供表针时间基准信号。(2)设计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或仿真电路图);元器件及参数选择;电路仿真与调试

19、; 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3)制作要求自行装配和调试,并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4)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三、原理框图1数字钟的构成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 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a)数字钟组成框图本文转载在.chazidian代.写之家2晶体振荡器电路(b)cmos 晶体振荡器(仿真电路)3时间记数电路第12 页共16 页秒个位计数单元为10 进制计数器,无需进制转

20、换,只需将qa 与cpb(下降沿有效)相连即可。cpa(下降没效)与1hz 秒输入信号相连, q3 可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与十位计数单元的cpa 相连。内容来自 .chazidian.第五篇:机械 课程设计 心得体会课程设计心得为期三周的课程设计终于结束了,这是第一次实践课程设计,需要接触机床加工零件,说实话,机床操作大家都不会,我想没一个人会吧,只是大二精工实习的时候稍微学了一点点,现在早忘得一干二净了!全考研究生学长帮我们操作机床,铣床加工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慢很多很多,大概每组的零件加工都差不多要 20 个小时 .第一周吧,接到任务都不知道干什么,我们组做的是减速箱盖,当时老师没给我们介绍清楚

21、那个可以自动编程的软件 mastercam,还以为是和 proe 的建模软件,不过网上关于 mastercam的资料不是很多,和 proe,ug 是没得比的,不过感觉很奇怪,这么好的软件用的人这么少,而且这软件之前从没听说过,教程貌似也不多不知道它还有数控自动编程的功能,这个软件真的很强大,绝对很强大。导致第一周大家都不知道干什么,以为要自己手动编程,差不多都放弃了,有个同学叫他朋友帮忙用其它软件编出了程序,不知道他朋友用的是什么软件!第二周的时候才开始学 mastercam,网上好不容易找到了个 x3 版本的,带汉化和破解,刚开始的时候是下了最新版本的 x4 而且刚升级到第13 页共16 页

22、mu1,不过下好了按安装说明一步步操作下来,也没出现过什么异常,可是就是打不开,说什么 sim 找不到,装装卸卸了好几次,终于火了,下了个 x3 版本的装了,结果一次通过,真是汗颜!之后就马上去图书馆借了相关的教程书,其实关于 mastercam的书真的很少,找了好久才找到。跑回寝室打开软件,翻开书开始熟悉操作界面,操作界面看起来很复杂,全是按钮,看着头疼。 mastercam和其他建模软件一样也可以自己画 2d 和 3d 图形,不过我没时间从头开始学,直接跳到数控加工编程!第一次不知道直接就把 prt 文件导进去,想要选择面加工的时候,不像书上那样可以一个一个面选择,我一选就是所有的面都选上

23、了,这样搞来搞去搞了好长时间,软件卸载又安装了好多次,结果还是一样,一气之下就不想学了!后来向同学抱怨的时候,他告诉我要先用 proe 保存副本为 igs 格式文件,不然直接导进去无法使用的,这最重要的一步老师忘了没和我们说,害我浪费了两天时间真是汗呀!mastercam算是入门了,其实只是铣床加工入门而已,加工时很多参数需要设置,其实没实际经验,只是按书上差不多设置,根本不知道如何设置能达到最合理,最效率的加工效果,不过做的多了总会慢慢熟悉的!在仿真模拟的时候,基本上能用的加工方式都用过,之后对比那种最终效果最好,效率最高,其实参数的设置很重要,对加工效果影响很大,不过这只能靠经验了,第14 页共16 页mastercam用得多了自然就会知道了!不得不赞叹这软件的强大,不过加工时还是得和实际结合起来,毕竟 mastercam只是理论上的模拟仿真,实际给的毛坯不可能和程序里设置的一模一样,所以编程的时候也要结合实际,比如刀具是不是够长,被夹具夹的地方是否能加工得到,对刀时的误差等等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中间解决了很多问题,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