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绿动热控运行维护规程修订版_第1页
平阳绿动热控运行维护规程修订版_第2页
平阳绿动热控运行维护规程修订版_第3页
平阳绿动热控运行维护规程修订版_第4页
平阳绿动热控运行维护规程修订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键入文字Q/DG.05平阳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DG.05.10.5.1热工运行维护规程2013/6/2发布2013/6/2实施平阳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发布 40 / 44平阳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热工规程发行日:文件号:起 草:郑伟审 核:王涛批 准:支更虎版 次: 目录前言IX热工运行维护规程91 总则92 检测仪表92.1 压力检测仪表92.2 温度检测仪表92.3 流量检测仪表92.4 水位测量仪表93 变送器、调节单元93.1 变送器93.2 电动执行器94 信号与保护装置94.1 压力保护装置94.2 温度信号与保护装置 本章温度信号与保护装置,是指采用埋入式热

2、敏电阻和采用液体或金属膨胀式感温件,对被测温度越限进行发信的装置。95 自动调节系统95.1 给水自动调节系统95.2 温度自动调节系统95.3 辅助设备自动调节系统96 DCS 系统96.1 用户与权限96.2 系统登录方法:96.3 流程图96.4 设备状态查询96.5 报警查询96.6 趋势查询96.7 报表打印96.8 控制调节97 CEMS 系统97.1 系统的组成97.2 日常维护工作97.3 CEMS系统的标定98 Hollysys DEH阀门调试步骤9前言本规程根据我厂热工系统特性汇编。 本规程中设备规范,主要技术性能及参数限额根据厂家提供的说明书编写。 本规程所述主辅设备的内

3、容与现场所用设备的制造厂说明书或上级规定、标准抵触时,以后者为准。 下列人员应熟悉且严格执行本规程。 热工检修人员 值长、全能值班员 热工专工、技术员 运行部、设备部、安环综合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起草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行政人事部归口。本标准起草人:郑伟审核:王涛批准:支更虎本规程为A0版,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热工运行维护规程1 总则1.1 本规程适用于平阳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一般性检修调校和日常维护工作。 1.2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和调校的目的是恢复和确认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性能与质量;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运行维护原则是确

4、保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状态良好和工作可靠。 1.3 机组设备完善和可控性良好,是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随机组投入运行的重要条件。当由于机组设备总是使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无法工作时,仪表及装置不得强行投入运行。 1.4 随机组运行的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其大、小修一般随机组大、小修同时进行;非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检修周期,一般不应超过一年;对于在运行中可更换而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可采用备用仪表及控制装置替换,进行轮换式检修。 1.5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机组启动前的现场调校,重点是对包括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内的检测和控制系统进行联调,使其综合误差和可靠性符合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5、。 1.6 不属于连锁保护系统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运行中的就地调校,重点是检查和确认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准确度、稳定度和灵敏度,使其工作在最佳状态。 1.7 对随机组运行的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进行现场运行质量检查,其检查周期一般为三个月,最长周期不得超过半年。 1.8 在试验室内进行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常规性调校时,室内环境应清洁,光线应充足, 无明显震动和强磁场干扰,室温保持在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1.9 在试验室内进行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校准时,其标准器基本误差的绝对值应小于被校仪表及装置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一般应等于或小于被校仪表及装置基本误差绝对值的 1/3;

6、在现场进行仪表及装置比对时,其标准器的基本误差绝对值应小于或等于被校仪表及装置基本误差绝对值。 1.10 凡主设备厂或仪表制造厂对提供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质量和运行条件有特别规定时,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检修调校和运行维护工作应遵守其特别规定。 1.11 热工测量及自动调节、控制、保护系统中的电气仪表与继电器的检修调校和运行维护, 应按照电气仪表及继电保护检修运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2 检测仪表2.1 压力检测仪表 2.1.1 本章压力检测仪表,是指采用弹性应变原理制做的各种单圈弹簧管(膜盒或膜片)式压力表、真空表、压力真空表。 2.1.2 结构及工作原理 2.1.2.1 单圈弹簧管压力表的

7、结构,表内除弹簧管外,还有一套由拉杆、轴、齿轮等组成的机械放大传动机构。中心齿轮轴上装有游丝和指针,刻度盘装在外壳上。当有压介质通入弹簧管内时,它的自由端将产生位移,此位移通过杠杆带动扇形齿轮转动,与啮合的中心齿轮旋转,固定在中心齿轮轴上的指针也一起转动。指示出被测介质压力的大小。扇形齿轮与拉杆相连部分为一开口槽。改变拉杆与扇形齿轮的连接点位置,可改变传动机构的传动比,从而改变放大机构的放大倍数。在中心齿轮上装有游丝,其作用是减小扇形齿轮和小齿轮的间隙。 2.1.3 压力表的调校 2.1.3.1 压力表的校验设备及使用方法 2.1.3.2 压力表校验器工作原理:使用前,向油杯内注入介质(YJY

8、-60 型用变压器油,YJY-600 型用医用蓖麻油)。开启油杯阀门,逆时针旋转手轮,工作介质被吸入管路系统。关闭油杯阀门, 打开单向阀门,顺时针转动手轮,油压和活塞压缩系统内的工作介质,使管路内的介质压力升高。根据流体传递压力的原理,系统内各点压力相等。根据选定的校验点,将被校表读数与标准读数逐点进行比较,从而完成压力表的校验。 2.1.3.3 压力表解体检修后,应作耐压试验,其质量要求见表1。 表1: 名称压力表真空表压力真空表耐压试验值测量上限值-93.3kPa测量上限或下限值耐压时间(min)533质量要求数值变化小于耐压试验值的1%视为合格2.1.3.4 一般性检查 2.1.3.4.

9、1 压力表的表盘应平整清洁,分度线、数字以及符号等应完整、清晰。 2.1.3.4.2 表盘玻璃完好清洁,嵌装严密。 2.1.3.4.3 压力表接头螺纹无滑扣、错扣,紧固螺母无滑丝现象。 2.1.3.4.4 压力表指针平直完好,轴向嵌装端正,与铜套铆接牢固,与表盘或玻璃面不碰擦。 2.1.3.4.5 测量特殊气体的压力表,应有明显的相应标记。 2.1.3.5 电接点检查 2.1.3.5.1 电接点压力(真空)表的接点应无明显斑痕和烧损。 2.1.3.5.2 电接点压力表的信号端子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在正常条件下,用500V 绝缘表测试,应不小于20M 。 2.1.3.6 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 2.1

10、.3.6.1 弹簧管压力(真空)表 2.1.3.6.1.1 零点检查 2.1.3.6.1.2 有零点限止钉的仪表,其指针应紧靠在限止钉上。 2.1.3.6.1.3 无零点限止钉的仪表,其指针应在零点分度线宽度范围内。 2.1.3.6.2 仪表校准 2.1.3.6.2.1 校准点一般不少于5 点,应包括常用点;准确度等级低于2.5 级的仪表,其校准点可以取3 点,但必须包括常用点。 2.1.3.6.2.2 仪表的基本误差,不应超过仪表的允许误差。 2.1.3.6.2.3 仪表的回程误差,不应超过仪表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2.1.3.6.2.4 仪表的轻敲位移,不应超过仪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

11、2.1.3.7 电接点压力表校 2.1.3.7.1 电接点压力表的显示部分校准按照2.1.3.6.2 项执行。 2.1.3.7.2 电接点压力表的接点动作误差应符合厂家规定值。对于厂家未规定接点动作误差的,其动作误差不应超过仪表允许误差的绝对值的1.5 倍。 2.1.3.8 膜盒式、膜片式压力(真空)显示仪表 2.1.3.8.1 膜盒式、膜片式压力(真空)显示仪表的校准按照2.1.3.6.2 项执行。 2.1.3.8.2 压力开关设定值的调整 2.1.3.8.3 将压力开关旋入压力校验台的接口上,注意必须用板手夹持压力开关接头螺母部分,绝对防止开关壳体与接头发生相对的转动。 2.1.3.8.4

12、 打开盖板,将电缆穿过电缆接口接入端子板,电缆另一头接上万用表,万用表打在电阻测量档。 2.1.3.8.5 将压力加至某一值上切换值报警时,顺时针旋动设定值调节螺丝,使设定值有大变小,直至开关触点动作,万用表显示的电阻值应不大于万用表表棒的线路电阻(下切换值报警时,逆时针旋动设定值调节螺丝,使设定值有小变大,直至开关触点动作)。 2.1.3.8.6 旋紧锁紧器,调整完毕。 2.1.4 运行维护 2.1.4.1 仪表投入前检查 2.1.4.1.1 一、二次阀门、排污门及各管路接头处应严密不漏。 2.1.4.1.2 二次阀门和排污阀门应处于关闭状态。 2.1.4.1.3 对带信号装置的压力表,应检

13、查和调整其信号装置,将设定指针调至设定值。 2.1.4.1.4 冲洗取样管 2.1.4.1.5 汽、水压力测量系统的取样管采用排污冲洗。 2.1.4.1.6 有隔离容器的压力测量系统,不许采用排污冲洗。 2.1.4.1.7 冲洗油压测量系统的取样管时,应有排油收集装置和防火措施。 2.1.4.2 仪表的投入与停用 2.1.4.2.1 缓慢稍开一次阀门,检查确认取样管路各接头处无泄漏后,全开一、二次阀门, 仪表即启动投入。 2.1.4.2.2 关闭二次阀门,仪表即停用。长期停用时,必须关闭一次阀门。 2.1.4.3 维护 2.1.4.3.1 经常保持仪表及其附件清洁。 2.1.4.3.2 经常检

14、查管路及阀门接头处有无渗漏。 2.1.4.3.3 定期检查仪表零点和显示值的准确性。 2.1.4.3.4 定期检查信号报警情况,保持报警动作正确。2.2 温度检测仪表 本章温度检测仪表,是指热电偶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液体和双金属膨胀式温度计。 2.2.1 感温元件的检查与校准 2.2.1.1 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 2.2.1.1.1 保护套管不应有弯曲、扭斜、压扁、堵塞、裂纹、沙眼、磨损和严重腐蚀等缺陷。 2.2.1.1.2 用于高温高压介质中的套管,应具有材质检验报告,其材质的钢号应符合规定要求。 做1.25倍于工作压力的严密性试验时,5min 内应无泄漏。套管内不应有杂质。 2.2.1.1

15、.3 感温件绝缘瓷套管的内孔应光滑,接线盒、盖板、螺丝等应完整,铭牌标志应清楚,各部分装配应牢固可靠。 2.2.1.1.4 铂铑-铂等贵金属热电偶电极,不应有任何可见损伤,清洗后不应有色斑或发黑现象。 2.2.1.1.5 镍铬-镍硅等廉金属热电偶电极,不应有严重的腐蚀或机械损伤等缺陷。 2.2.1.1.6 热电阻的骨架不得破裂,不得有显著的弯曲现象;热电阻不得短路或断路。 2.2.1.1.7 当周围空气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时,热电阻感温元件与保护套管之间以及双支感温元件之间的绝缘电阻用250V 绝缘表测量,应不小于20M 。 2.2.2 热电偶校准与技术标准 2.2.2.1 热电

16、偶校准见表2 规定. 表2: 热电偶名称校 准 点 ()铂铑-铂60080010001200镍铬-镍硅(镍铬-镍铝)300 (400)400 (600)500 (800)600 (1000)镍铬-考铜(铜镍)3004005006002.2.2.2 热电偶校准方法一般采用双极法。校准读数时,炉温对校准点温度的偏离不得超过±10。 2.2.2.3 当炉温恒定在校准点附近时,从标准热电偶开始依次读取各热电偶的热电势,再按相反顺序进行读数。如此正反顺序读取全部热电偶的热电势后,炉温变化应不超 过±1。 2.2.2.4 被校准的热电偶,其热电势(冷端温度为0)对分度表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17、表3 的规定。 表3: 热电偶名称分度号等级热端温度()对应分度表允许偏差()铂铑-铂SII600-1700±0.25%tIII600-800800-1700±4±0.5%t镍铬-铜镍EI-40-800±0.4%tII-40-900±0.75%t镍铬-镍硅KI-40-1100±0.4%tII-40-1300±0.75%t铁-康铜JI-40-750±0.4%tII-40-750±0.75%t铜-康铜TI-40-350±0.4%tII-40-350±0.75%t注:t 为热电偶工作端温度。

18、 2.2.3 热电阻校准与技术标准 2.2.3.1 热电阻的校准,只测定 0和 100时的电阻值 R0、R100,并计算电阻比 W100 (W100=R100/R0)。 2.2.3.2 校准热电阻时,可用电位差计,也可用电桥测电阻等标准测量电阻的计量器具。测定时通过热电阻的电流应不大于1mA。见表4。 表4: 分度号R0 名义 值( )电阻比R100/R0准确度等级R0 允许误 差( )BA1(Pt50)46.001.3910±0.0007±0.0550.001.3910±0.0010±0.1Ba2(Pt100)100.001.3910±0.0

19、007±0.051.3910±0.001±0.12.2.4 双金属温度计的检查与校准 2.2.4.1 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 2.2.4.1.1 温度计表盘上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正确读数的缺陷。零部件的保护层应牢固、均匀和光洁,不得有锈蚀和脱层。 2.2.4.1.2 温度计表盘上的刻度线、数字和其他标志应清晰准确。 2.2.4.2 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 2.2.4.2.1 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校准 2.2.4.2.2 温度计的校准点不得少于4 点。有0刻度的温度计校准点应包括0。温度计的基本误差应大于表5 中的规定。 表5: 准确度等级允许误差(%)

20、1.0±1.01.5±1.52.5±2.52.2.5 温度测量系统的检查与校准 2.2.5.1 测温系统的检查与质量要求 2.2.5.2 感温件 2.2.5.2.1 在一般管道中安装感温件时,保护套管端部,应能达到管道中心处。对于高温高压大容量机组的主蒸汽管道,感温件的插入深度应在 70100mm 之间,或采用热套式感温件。 2.2.5.2.2 在其他容器中安装感温件时,其插入深度,应能较准确反映被测介质的实际温度。 2.2.5.2.3 在直径小于76mm 的管道上安装感温件时,应加装扩大管或选用小型感温件。 2.2.5.3 感温件插座材质应与主管道相同,对于高温

21、高压管道上的插座,应具有材质检定报告。 2.2.5.3.1 保温管道及设备上感温件的外露部分应保温良好。 2.2.5.3.2 感温件应具有正确、明显的标志牌;接线盒完整、接线牢固。 2.2.5.3.3 测量金属表面温度的热电偶,应与被测表面接触良好,靠热端的热电极应沿被测表面敷设至少 50倍热电极直径的长度,并应很好地保温,两热电极之间也应很好地绝缘。 2.2.5.3.4 测量过热器管壁温度的感温件,应装在高温水泥保温层与联箱之间的中部附近, 即安装在顶棚管以上50mm 的保温层内。 2.2.5.4 补偿导线 2.2.5.4.1 补偿导线的截面积采用0.5、1、1.5、2 mm。 2.2.5.

22、4.2 对于新敷设的补偿导线,或在使用中有问题的补偿导线,均应进行校准。 2.2.5.4.3 补偿导线的校准方法与热电偶相同。补偿导线的校准点应不少于3 点。 2.2.5.4.4 在0100范围内补偿导线热电势的误差,不应超过表6 中的规定。 表6:热电偶名称补偿导线测量端为100自由 端为0时的热电势 (mV)允许误差 (mV)正极负极材料颜色材料颜色铂铑-铂铜红铜镍合金绿0.643±0.03±0.03镍铬-镍硅铜红康铜棕4.10±0.15±0.15铜-康铜铜红康铜棕4.10±0.15±0.15镍铬-考铜镍铬紫考铜黄6.9±

23、;0.3±0.30 2.2.5.4.5 补偿导线型号应与热电偶分度号相配。 2.2.5.4.6 补偿导线敷设时,应穿在金属管或金属软管中,导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其敷设走向应避开较高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超过60时,应采用耐高温补偿导线。 2.2.5.4.7 补偿导线端头应有+、-号标志。 2.2.5.4.8 补偿导线对地绝缘电阻和极间绝缘电阻,用250V 绝缘表测量,应不低于2M 。 2.2.5.4.9 补偿导线和热电偶连接点处的温度应低于70,极性连接应正确。 2.3 流量检测仪表 2.3.1 本章流量检测仪表,是指与标准节流装置(孔板、喷嘴、多喉孔板)配套使用的差压流量测量仪表。

24、 2.3.2 标准节流装置 2.3.2.1 标准孔板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2.3.2.1.1 孔板上游侧端面上,连接任意两点的直线与垂直于中心线平面之间的斜率应小于1%。 2.3.2.1.2 孔板上游端面应无可见损伤,在离中心 1.5d(d 为孔板孔径)范围内的不平度不得大于0.0003d,相当于3.2um 的表面粗糙度。 2.3.2.1.3 孔板下游侧面,应与上游侧端面平行,其表面粗糙度可较上游侧端面低一级。 2.3.2.1.4 孔板开孔上游侧直角入口边缘应锐利,无毛刺和划痕。 2.3.2.1.5 孔板开孔下游侧出口边缘应无毛刺、划痕和可见损伤。 2.3.2.1.6 孔板的孔径d,是不少于4个

25、单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这4个单测值的测点之间应有大致相等的角距,而任一单测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0.05%。孔径d 的允许公差见表7。 表7: 单位:mmd公 差5<d6±0.0086<d10±0.01010<d25±0.013d>25d 值每增加25mm,公差增大±.013mm2.3.3 标准喷嘴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2.3.3.1 标准喷嘴上游侧端面应光滑,其表面不平度不得大于0.0003d,相当于不低于3.2um 的表面粗糙度。 2.3.3.2 喷嘴下游端面应与上游端面平等,其表面粗糙度可较上游侧端面低一级。 2.3.3.3 圆

26、筒形喉部直径d,是不少于8个单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其中4个是在圆筒形喉部 的始端、4 个是在终端、大致相距 45o 角的位置上测量得的。任一单测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0.05%。d 的公差如下: 当 2/3 时,d±0.001d; 当 >2/3 时,d±0.0005d; 注: =d/D,直径比。D 为管道直径。 2.3.3.4 从喷嘴的入口平面到圆筒形喉部的全部流通表面应平滑,不得有任何可见或可检查出的边棱或凸凹不平。 2.3.3.5 圆筒形喉部的出口边缘应锐利,无毛刺和可见损伤,并无明显倒角。 2.3.3.6 节流件上游侧的测量管长度不小于 10D(D 为测量管的公称

27、内径),下游侧的测量管长度不小于5D。 2.3.3.7 测量管段的内径是不少于 4 个单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这 4个单测值的测点之间应有大致相等的角距。任一单测值与平均值之差,对于上游侧应不超过±0.3%,对于下游侧应不超过±2%。 2.3.3.8 测量管内表面应清洁,无凹陷和沉淀物及结垢。 2.3.3.9 若测量管段由几根管段组成,其内径尺寸应无突变,连接上不错位,在内表面形成的台阶应小于0.3%。 2.3.4 角接取压装置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2.3.4.1 取压孔在夹紧环内壁的出口边缘必须与夹紧环内壁平齐,无可见的毛刺和突出物。 2.3.4.2 取压孔应为圆筒形,其轴线应

28、尽可能与管道轴线垂直,与孔板上下游侧端面形成的夹角允许小于或等于3°。 2.3.4.3 取压孔前后的加紧环的内径Df 应相等,并等于管道内径D,允许1DDf1.02D, 但不允许夹紧环内径小于管道内径。 2.3.4.4 取压孔在夹紧内壁出口处的轴线分别与孔板上下游侧端面的距离等于取压孔直径的一半。上下游侧取压孔直径应相等。取压孔应按等角距配置。 2.3.4.5 采用对焊法兰紧固节流装置时,法兰内径必须与管道内径相等。 2.3.4.6 环室取压的前后环室开孔直径 D应相等,并等于管道内径 D,允许 1DD 1.02D,但不允许环室开孔直径小于管道内径。 2.3.4.7 单独钻孔取压的孔

29、板和法兰取压的孔板,其外缘应有安装手柄。安装手柄上应刻有表示孔板安装方向的符号(+、-)、孔板出厂编号、安装位号和管道内径D 的设计尺寸值和孔板开孔d 的实际尺寸值。 2.3.5 法兰取压装置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2.3.5.1 上下游侧取压孔的轴线必须垂直于管道轴线。 2.3.5.2 取压孔在管道内壁的出口边缘应与管道内壁平齐,无可见的毛刺或突出物。 2.3.5.3 上下游侧取压孔直径应相等。取压孔应按等角距配置。 2.3.5.4 上下游侧取压孔的轴线分别与孔板上下游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25.4±0.8mm。 2.3.5.5 法兰与孔板的接触面应平齐。 2.3.5.6 法兰的外圆表面上

30、应刻有表示安装方向的符号(+、-)、出厂编号、安装位号和管道内径的设计尺寸值。 2.3.5.7 节流装置只许安装在直管段内,且节流件前后要有足够长的直管段,其要求视节流件上游侧局部阻力件的形式和直径比值而定。 2.3.5.8 在管道中安装节流件时,其上游端面应与管道轴线垂直,不垂直度不得超过±1°。 导压管路和阀门安装质量要求。 2.3.5.9 导压管应使用耐压、耐腐蚀的材质,一般采用钢管、铜管或优质瓦斯管,视被测流体而定。其内径不得小于6mm,长度一般不超过50m。 2.3.5.10 导压管应垂直或倾斜敷设,其倾斜 5EA6 不得小于 1:12。当导压管非垂直长度大于30

31、m 时,导压管应分段倾斜敷设,并在各段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装设集气器(或排气阀)和沉降器(或排污阀)。 2.3.5.11 正负压导压管应尽量靠近敷设,严寒地区导压管应防冻,可采用电或蒸汽加热并保温。 2.3.5.12 导压管穿越楼板、平台铁板时,应加装护管或加大穿孔的直径。 2.3.5.13 导压管弯曲处应均匀,不应扁瘪,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子外径的8 倍。 2.3.5.14 在靠近节流件的导压管路上应装截断阀。当导压管路上装有冷凝器时,截断阀应靠近冷凝器的位置处装设。 2.3.5.15 截断阀的耐压和耐腐蚀性能与主管道相同。截断阀的流通面积不应小于导压管的流通面积。 2.4 水位测量仪表 2.4.

32、1 本章水位测量仪表,是指应用水柱静压差原理制成的差压式水位表,以及应用汽、水电导率差原理制成的电接点水位表。 2.4.2 差压式水位表的检查与校准 2.4.2.1 水位平衡容器的检查 2.4.2.1.1 平衡容器的取样口标高、"0 水位"线及取样口间距应正确。 2.4.2.1.2 除平衡容器顶部用作冷凝蒸汽的部分裸露外,其余部分应有良好保温。 2.4.2.1.3 平衡容器的取样口应选择合理。中间抽头补偿式水位平衡容器,其抽头取样口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4.2.1.4 平衡容器与压力容器间的连接管应有足够大的流通截面,其外部应保温。一次阀门应横装,以免内部积聚气泡影响测

33、量。 2.4.2.1.5 平衡容器接至锅炉下降管的排水管上,应装一次阀门,并应有适当的膨胀弯。 2.4.3 电接点水位表的检查与校准 2.4.3.1 测量筒安装质量要求 2.4.3.1.1 测量筒应垂直安装,垂直偏差不得大于1°。容器中点零水位与汽包正常水位线应处于同一水平面。 2.4.3.1.2 电接丝扣和压接面,应完好无缺陷;电极表面应清洁、光滑,无裂纹或残斑。电极芯对筒壁绝缘电阻,在环境温度 5-35、相对湿度不大于 85%条件下,用 500V 绝缘表测试时,应大于20M 。 2.4.3.1.3 安装电极时,垫圈应完好,其平面无径向沟纹,丝扣上应涂抹二硫化钼或铅粉油。 2.4.

34、3.1.4 电接点的引线应采用耐高温的氟塑料线,每个接线号应逐个核对正确。 2.4.4 运行维护 2.4.4.1 投入前的检查与准备 2.4.4.1.1 设备大小修后,投用前应冲洗测量筒及连接管路。 2.4.4.1.2 电接点处应无渗漏。 2.4.4.1.3 水位显示器接线应正确。 2.4.4.2 投入 2.4.4.2.1 关闭排污阀门,打开测量筒汽侧和水侧一次阀门。 2.4.4.2.2 送上显示器电源,即应显示出水位。 2.4.4.3 停用 2.4.4.3.1 切断仪表电源即停止显示。 2.4.4.3.2 停炉检修或更换电接点时,应关严汽侧和水侧一次阀门,打开排污阀门。 2.4.4.4 维护

35、 2.4.4.4.1 经常保持成套仪表与设备整洁。 2.4.4.4.2 显示器显示水位不清楚时,应及时更换有关发光管。 2.4.4.4.3 定期检查电接点接线是否完好,电接点处有无泄漏。 3 变送器、调节单元3.1 变送器 3.1.1 技术指标 我公司的变送器采用的是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EJA变送器,主要参数如下: 精度:±0.5%。 输出:420mA DC。 环境温度:-3085。 电源范围:21.632V DC。 3.1.2 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3.1.2.1 一次元件(如孔板)。 3.1.2.2 导压管。 3.1.2.3 检查导压管是否泄漏或堵塞。 3.1.2.4 检查

36、截止阀是否全开。 3.1.2.5 检查气体导压管内是否存在液体,液体导压管是否有气体。 3.1.2.6 检查变送器压力容室内有无沉积物。 3.1.2.7 接线回路 3.1.2.8 检查加到变送器的电压是否正常。 3.1.2.9 检查回路是否短路。 3.1.2.10 检查回路连接的正负性。 3.1.2.11 检查负载电阻是否符合要求,最小为250 欧。 3.1.3 变送器基本误差及回程误差校准 3.1.3.1 差压变送器校准 3.1.3.1.1 零位和满量程调整:输入信号为零时,调整输出电流为4mA;正压室加压至量程上限差压值时,调整输出电流为20mA。 3.1.3.1.2 基本误差及回程误差校

37、准:对正压室加压,从 0%依次递增量程的 25%,测量各点输出电流,其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应不超过变送器允许误差。 3.1.3.2 压力变送器校准 3.1.3.2.1 从 0%依次递增量程的 25%,加入各点压力,测量各点输出电流,其基本误差应不超过变送器允许误差。 3.1.4 运行维护 3.1.4.1 长期停用变送器时,应关闭一次门。 3.1.4.2 变送器在运行时,其壳体必须良好接地。用于保护系统的变送器,应有预防断电、短路、或输出开路的措施。 3.1.4.3 变送器的电气零位每半月检查一次,发现漂移应及时调整。 3.2 电动执行器 3.2.1 工作原理: 电动执行器是一个用两相交流伺服电动

38、机为原动机的位置同服机构,其系统方块图如 图1 所示: 图1:电动执行器系统方块图 控 制 电机 减 速 驱 动 位 置 反 馈当输入端有一个信号输入时,此信号与位置的反馈信号进行比较,通过驱动单元使伺服电机产生正反转,经减速后调整阀门的开度。 3.2.2 检修 3.2.2.1 检修项目执行器 3.2.2.1.1 电动机及制动装置; 3.2.2.1.1.1 外观检查及清洁; 3.2.2.1.1.2 检查线圈对外壳及线圈之间的绝缘电阻; 3.2.2.1.1.3 测量线圈直流电阻; 驱动电机减速器位置反馈控制信号 3.2.2.1.1.4 清洗检修轴承,加优质润滑油; 3.2.2.1.1.5 检查转

39、子、定子及线圈; 3.2.2.1.1.6 清洗及调整制作装置,加润滑油。 3.2.2.1.2 减速器 3.2.2.1.2.1 外观检查; 3.2.2.1.2.2 解体清洗各零部件; 3.2.2.1.2.3 检查轴承磨损情况; 3.2.2.1.2.4 轴键及键槽检查; 3.2.2.1.2.5 检查联轴器销子及销套磨损情况; 3.2.2.1.2.6 检查摆轮和内齿轮间的啮合情况; 3.2.2.1.2.7 装配、调整、加润滑油。 3.2.2.1.3 位置发送器: 3.2.2.1.3.1 外观检查及清洁 3.2.2.1.3.2 测量电位器阻值有无异常变化 3.2.2.1.3.3 校验阀位开度。 3.2

40、.2.1.4 开度调整 3.2.2.1.4.1 零位调整:操作执行机构,使阀门向关的方向运动,当确认阀位关到零位时,调整位置发送器内的调零机构(或电位器),使位置反馈指示为0% 3.2.2.1.4.2 满度调整:操作执行机构,使阀门向开的方向运动,当确认阀位全开时,调整位置发送器内的调满度机构(或电位器),使位置反馈指示为100%。 3.2.2.1.4.3 重复以上两步,直到零位和满度同时达到要求 3.2.2.1.4.4 必要时请机务人员配合,确认阀门的位置。4 信号与保护装置 4.1 压力保护装置 本章压力保护装置,是指采用弹簧元件应变原理制作的各种压力或真空度越限发信装置。 4.1.1 检

41、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4.1.1.1 外观检查 4.1.1.1.1 弹簧元件应无变形,传动机构无晃动、卡涩。 4.1.1.1.2 微动开关和机械触点无显著氧化,闭合和释放动作准确可靠。 4.1.1.2 绝缘电阻检查 电气线路对装置外壳的绝缘电阻,用500V 绝缘表测量,应不小于10M 。 4.1.1.3 耐压试验 在不小于装置上限量程标称值条件下,对装置作耐压试验5min,压力(真空)示值变 化小于耐压试验值的1%为合格。 4.1.2 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 4.1.2.1 弹簧管电接点压力(真空)表 4.1.2.1.1 轻敲前和轻敲后的仪表示值差,应不大于该仪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 4.1.2.

42、1.2 对于制造厂未规定报警误差的电接点压力(真空)表,其工作区发信报警误差, 应不大于该仪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5 倍。 4.1.2.1.3 压力开关和压力(真空)控制器 未给出准确度等级或无分度值的压力开关和压力(真空)控制器,其动作误差应不大于给定的越限发信报警绝对值的1.5%。 4.1.3 运行维护 4.1.3.1 启动前的检查 4.1.3.2 压力保护装置投入保护前,导压管路及其一、二次阀门,应随主系统进行压力(真 空)试验,确保管路畅通,无漏泄。 4.1.3.3 压力保护装置启动前,应检查取压点至装置间的静压差是否被修正。由于静压差所造成的该装置发信误差,应不大于给定的越限发信报警

43、绝对值的0.5%。 4.1.4 启停和日常维护 4.1.4.1 处于运行状态的压力保护装置,除应有明显的运行标志外,应确保其一、二次阀门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4.1.4.2 定期检查压力保护装置,其安装地点不应有剧烈的震动。 4.2 温度信号与保护装置 本章温度信号与保护装置,是指采用埋入式热敏电阻和采用液体或金属膨胀式感温件,对被测温度越限进行发信的装置。 4.2.1 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4.2.1.1 外观检查 4.2.1.1.1 感温件应完整,埋入或浸入深度适中,自由状态下无附加热应力的影响。 4.2.1.1.2 感温件出入端口引线密封性和柔软性良好,引线和密封圈无龟裂老化现象。 4.2.

44、1.1.3 微动开关和机械触点无显著氧化,闭合和释放动作准确可靠。 4.2.1.2 绝缘电阻检查 电气线路对装置外壳的绝缘电阻,用500V 绝缘表测量,应不小于10M 。 4.2.1.3 校准与技术标准 将感温件置于恒温槽中,进行信号接点动作值的校准。接点整定动作误差应不超过感温件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5倍。5 自动调节系统 5.1 给水自动调节系统 本章给水自动调节系统,是指汽包锅炉的给水自动调节系统,其中包括具有调速给水泵系统。 5.1.1 投入前的试验项目及质量要求 5.1.1.1 汽包水位动态特性试验,试验应分别在高、低负荷下进行。每一负荷下的试验应不少于两次。 5.1.1.2 给水调节

45、门特性试验 5.1.1.2.1 在锅炉每次大修后使用和新投入使用的调节门都应进行试验,其质量要如下: 1.1.2.1.1. 调节门全开时,在额定给水压力下,其最大流量应约为额定负荷下给水流量的 120%。 5.1.1.2.2 调节门全关时,漏流量应小于调节门最大流量的10%。 5.1.1.2.2.1 调节门特性曲线的线性工作段应大于全行程的70%,其回程误差不大于调节门最大流量的3%。 5.1.1.2.2.2 调节门的死行程应小于全行程的5%。 5.1.2 投入要求 5.1.2.1 锅炉运行正常,达到向汽轮机送汽条件。 5.1.2.2 主给水管路为正常运行状态。 5.1.2.3 汽包水位表、蒸

46、汽流量表及给水流量表运行正常,指示准确,记录清晰。 5.1.2.4 汽包水位信号及保护装置投入运行。 5.1.3 质量指标 5.1.3.1 调节系统正常工作时,汽包水位应随蒸汽流量迅速变化。在汽包水位正常时,给水流量与蒸汽流量应基本相等。 5.1.3.2 锅炉稳定运行时,汽包水位应在给定值的±20mm 范围内变化。 5.1.3.3 锅炉稳定运行时,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5.1.3.4 当给水流量扰动(高压炉为额定负荷的10%)时,给水流量的恢复时间应小于30s。 5.1.3.5 当水位定值改变 40mm 时,水位应在 1min 内稳定在新的给定值(水位恢复到给定值的±15m

47、m 范围内的时间)。 5.1.3.6 锅炉在额定负荷下突然变化10%时,水位波动的最大偏差不超过±80mm。水位稳定在给定值的时间应不大于2min。 5.1.4 运行维护 5.1.4.1 每天应根据汽包水位、蒸汽流量的记录表记录曲线分析调节系统的工作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消除。 5.1.4.2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给水流量和汽包水位定值扰动试验。 5.1.5 解除条件 5.1.5.1 给水调节门的漏流量大于最大流量的30%。 5.1.5.2 给水压力低于允许最低压力。 5.1.5.3 调节系统工作不稳定,给水流量大幅度波动或水位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5.1.5.4 锅炉负荷稳定工况下,汽包

48、水位超过报警值。 5.1.5.5 给水自动调节系统发生故障。 5.2 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本章温度自动调节系统,是指过热蒸汽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5.2.1 投入前的试验项目及质量要求 5.2.1.1 过热蒸汽温度动态特性试验试验应在高、低负荷下各进行一次,每一负荷下的试验不少于两次。 5.2.1.2 减温水调节门特性试验,在锅炉每次大修后使用和新投入使用的调节门均应进行本项试验,其质量要求如下: 5.2.1.2.1 调节门的最大流量应满足锅炉最大负荷要求,并约有10%的裕量。 5.2.1.2.2 调节门的漏流量应小于其流量的10%。 5.2.1.2.3 调节门特性曲线应呈线性,工作段应大于 70

49、%,其回程误差应小于最大流量的3%。 5.2.1.2.4 调节门的死行程应小于全行程的5%。 5.2.2 投入条件 5.2.2.1 锅炉运行正常,过热蒸汽温度达到额定运行参数。 5.2.2.2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5.2.2.3 主蒸汽温度表、指示准确,记录清晰。 5.2.3 质量指标 5.2.3.1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蒸汽温度应保持在给定值±2范围内,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5.2.3.2 减温水扰动 10%时,过热器温度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不应大于2min。 5.2.3.3 负荷扰动 10%时,过热气温的最大偏差不应超出±4,其过渡过程时

50、间不应大于4min。 5.2.3.4 过热气温给定值改变±4时,调节系统应在4min 内恢复稳定。 5.2.4 运行维护 5.2.4.1 每天应向运行值班人员了解并根据过热汽温记录曲线分析调节系统的运行情况, 如发现问题 应及时消除。 5.2.4.2 每月进行一次减温水流量扰动试验. 5.2.4.3 用比对法每月对温度变送器输出信号进行一次校准,其示值误差应不超过该系统综合误差。 5.2.4.4 每季进行一次过热汽温定值扰动试验。 5.2.5 切除条件 5.2.5.1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汽温超出报警值。 5.2.5.2 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开,而汽温仍继续升高,或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关,而

51、汽温仍继续下降。 5.2.5.3 调节系统工作不稳定,减温水流量大幅度波动,汽温出现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5.2.5.4 减温水调节门漏流量大于其最大流量的15%。 5.2.5.5 锅炉运行不正常,过热汽温参数低于额定值。 5.3 辅助设备自动调节系统 本章辅助设备自动调节系统是单台或多台并联运行的除氧器压、水位自动调节系统。 5.3.1 除氧器水位调节系统 5.3.1.1 投入要求 5.3.1.1.1 除氧器运行方式符合自动调节的要求。 5.3.1.1.2 补给水调节阀有足够的调节范围。 5.3.1.1.3 除氧器水位表指示准确。 5.3.1.2 质量指标 5.3.1.2.1 除氧器正常运行时

52、,水位应保持在给定值±200mm 范围内。 5.3.1.2.2 当水位给定值改变200mm 时,除氧器水位能在15min 内稳定在新的给定值。 5.3.1.3 运行维护 每月应进行一次水位给定值扰动试验。 5.3.1.4 解除条件 稳定运行工况下,除氧器水位超出给定值±200mm。 5.3.2 除氧器压力调节系统 5.3.2.1 投入要求5.3.2.1.1 除氧器运行正常,运行方式符合自动调节的要求。5.3.2.1.2 调节阀有足够的调节范围。5.3.2.1.3 除氧器压力表指示准确,记录清晰。5.3.2.1.4 除氧器压力保护装置投入运行。5.3.2.2 质量指标5.3.

53、2.2.1 正常运行工况下,低压除氧器应保持在定值±2kPa(0.02kgf/cm2)范围内。5.3.2.2.2 低压除氧器压力给定值改变±4.9kPa(0.05kgf/cm2)时,调节系统应在1min内将压力稳定在新的给定值。5.3.2.3 运行维护 每月应进行一次除氧器压力给定值扰动试验。5.3.2.4 解除条件5.3.2.4.1 稳定运行工况下,除氧器压力超出报警值。5.3.2.4.2 当调节阀已全开而压力仍继续下降,或调节阀已全关而压力仍继续上升。5.3.2.4.3 除氧器运行方式改变,不符合自动调节的要求。6 DCS 系统本篇主要介绍系统进入在线后的各种操作及其功

54、能,将按照用户与权限、工艺流程图、设备状态、报警功能、趋势功能、日志功能、报表功能、及管理员平台分别给予介绍。6.1 用户与权限当我们首次进入操作员在线时,系统默认无登录用户,我们只能对那些组态时没有规定操作权限的对象进行操作。如下图中:“前进”、“历史”、“后退”等表现为亮白色的按钮可进行操作,但“管理”、“打印图形”两个按钮则需以系统工程师身份登录才可操作。本模板工程提供四级用户及其相应的操作权限,具体组态方法参见第四章“用户”一节。6.2 系统登录方法:点击 系统将弹出如下窗口:请在“登录”处键入用户名;“密码”处键入相应的密码,核实用户身份。 6.3 流程图6.3.1 概述流程图用于显示主要的工艺流程和有关动态信息,每幅图最多总共可显示2000个模拟和开关动画对象。流程图由背景图和动态信息两部分组成,动态信息部分包括模拟量和开关量。对于模拟量值既可以用数字显示,也可用棒形图显示;对于开关量状态可用不同图形或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