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1页
高考第一轮复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2页
高考第一轮复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3页
高考第一轮复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4页
高考第一轮复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高考导航高考导航考纲解读考纲解读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学会解释相关地理现象。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学会解释相关地理现象。3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因素风的影响因素,并能够在等压线并能够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重难提示重难提示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重点重点)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应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应用。(重点重点)3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与特点。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与特点。(重点重点)4等压线图与等压面图的判读。

2、等压线图与等压面图的判读。(重难点重难点)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过程1 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两个来源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A_。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B_。(2)两大过程两大过程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大气增温:大气增温:_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量。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地面地面(3)两大作用两大作用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削弱作用

3、: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射作用。保温作用:保温作用:C_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点睛点睛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左即午后两小时左右右,并不是在夜晚。并不是在夜晚。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吸收作用O3吸收紫外线吸收紫外线CO2、水汽吸收红外线、水汽吸收红外线大气的吸收作用有何特点?大气的吸收作用有何特点? 特点:具有选择性2、反射作用、反射作用云层、尘埃云层、尘埃:云层越厚,云量越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多,反射越强。

4、特点:无选择性3、散射作用、散射作用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具有选择性 在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最容易被空气在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分子所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大气反射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可归纳如下表: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可归纳如下表:保温过程具体过程热量来源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

5、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辐射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累等。保温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保温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农业中的应用。2 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技巧技巧P3

6、1P31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要从地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析。(1)(1)地势高低:地势高低:地势高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作用和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大。(2)(2)天气状况: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作用和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大。(3)(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下垫面的比热容大

7、地面增温和降地面增温和降温速温速度度都慢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1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具体图解如下:1 1逆温的含义逆温的含义:大气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大气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2.2.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对流层某一高度范围内有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对流层某一高度范

8、围内有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异常现象。加的异常现象。3 3逆温的危害逆温的危害 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大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大气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气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

9、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思考思考】什么情况下地面辐射获得的能量会更多些?什么情况下地面辐射获得的能量会更多些?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1 1)纬度因素)纬度因素-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太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越短,被被大气削弱大气削弱的就越少,最后到达地的就越少,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多;纬度越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反之越少。这就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多;纬度越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反之越少。这就是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重要原因。而太阳辐射的强弱,直是太阳辐射由低

10、纬向两极递减的重要原因。而太阳辐射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地面辐射的强弱。接影响到地面辐射的强弱。2 2)下垫面因素)下垫面因素包括地面性质、海陆分布、地势高低、地貌类型、洋包括地面性质、海陆分布、地势高低、地貌类型、洋流性质等。流性质等。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 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既降低了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既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温度,从而减小了气温的白天的最高气温,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温度,从而减小了气温的日较差,使地球表面的均温提高了日较差,使地球表面的均温提高了1515,对适宜人类生存环境,对适宜人类生存

11、环境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考真题高考真题】我国某边防站我国某边防站( (海海49004900米米) )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问题:了收获。回答问题:1)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 A、热量、热量 B B、水分、水分 C C、土壤、土壤 DD、光照

12、、光照2)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 A、蒸发量大、蒸发量大 B B、多虫害、多虫害 C C、地温低、地温低 DD、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2009(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卷年高考广东地理卷)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2)(2)题。题。(1)(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分布,下列叙

13、述正确的是( () )A.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C(2)(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B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思考思考】 大

14、气本身不能制造能量,其能量源于何处?大气本身不能制造能量,其能量源于何处?1 1)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直接热源。2 2)气温日变化的)气温日变化的一般规律一般规律:午后两点左右午后两点左右是一天中气温是一天中气温最高最高的时刻。的时刻。日出前后日出前后的气温达一天中的的气温达一天中的最低最低值。值。 3 3)全球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全球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北北半半球球季节季节陆地陆地海洋海洋季节季节南南半半球球最热月最热月最冷月最冷月最冷月最冷月最热月最热月7 7月月1 1月月8 8月月2 2月月【练习练习4 4】读某日某地气温日变化图,回答:读某日某地气温日变化图

15、,回答: 1 1)如果该图两曲线代表北半球同纬)如果该图两曲线代表北半球同纬海陆两地的气温日变化情况,则图中海陆两地的气温日变化情况,则图中曲线曲线A A代表代表 气温日变化;曲线气温日变化;曲线B B代表代表 气温日变化。理由有哪些?气温日变化。理由有哪些?海洋气温日变化幅度比陆地小;海洋气温日变化幅度比陆地小;海洋较陆地的最高、最低气温都滞后。海洋较陆地的最高、最低气温都滞后。2 2)如果该图两曲线表示同一地区在不同天气状况的气温日变化,)如果该图两曲线表示同一地区在不同天气状况的气温日变化,则图中曲线所反映的天气状况,则图中曲线所反映的天气状况,A A是是 ,B B是是 。陆地陆地海洋海

16、洋晴朗晴朗阴雨阴雨 综合练习综合练习11电视剧电视剧闯关东闯关东中的场景: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 12 2题。题。1 1、朱开山一家燃烧、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有利于A A增强增强a a辐射辐射 B B增强增强b b辐射辐射C C增强增强c c辐射辐射 DD改变改变b b的辐射方向的辐射方向C2 2、关于图中、关于图中a

17、a、b b、c 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 Aa 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B Ba a、b b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ab bC Cb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Dc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B1 1、气压:单位面积上空大气柱的质量、气压:单位面积上空大气柱的质量【规律规律】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考点二:热力环流考点二:热力环流 等压面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叫做点组合而成的面叫做

18、等压面。等压面。 ABC101010051000(百帕)百帕) 在无其它因素的影响下,理论上同纬度海拔相同的地在无其它因素的影响下,理论上同纬度海拔相同的地方,气压值也相同。方,气压值也相同。海拔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压越低热热冷冷冷冷高气压高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低气压低气压0m1000m地表受热不均匀地表受热不均匀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考点二:热力环流考点二:热力环流 高高高高地面地面ABC受热受热冷却冷却冷冷却却低低低低1、高空的气压高低与地面相反;、高空的气压高低与地面相反;地面冷热不均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同一

19、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产生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大气水平运动注意:注意:2、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低压区;3、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不同高度难、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不同高度难比较。比较。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低低高高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a ad dc cb b高高低低高高低低比较比较a b c da b c d四点气压的大小四点气压的大小cdabcdab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垂直方向上,越往高

20、空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气压越低地面地面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1)判读。判读。(2)应用应用判断气压高低。判断气压高低。判断下垫面的性质判断下垫面的性质判断陆地与海洋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湖泊)。 如上图中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气压值和同一水平面如上图中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气压值和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可得上不同点的气压值可得PBPAPCPD。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湖泊),上凸者为陆地。,上凸者为陆地。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下图为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

21、压面状况图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状况图”。读图,。读图,回答问题。回答问题。(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_,理由是_。(2)在近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4)此时,北半球为_季。b近地面空气密度大海洋夏 练习练习33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1)(1)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ADCAB BDCAB BABDCABDCC CCDAB DCDAB DCDBACDBA(2)(2)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图示季节为北半球_(夏季、冬季)(夏

22、季、冬季)GDDG热热冷冷A夏季夏季提示:陆地和海洋的热容量(比热)不同。陆地比热小,提示:陆地和海洋的热容量(比热)不同。陆地比热小,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海洋比热大,白天升温慢,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海洋比热大,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慢。夜晚降温慢。陆地陆地海洋海洋陆地陆地海洋海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海陆风山顶山顶山谷山谷山顶山顶山谷山谷 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2)山谷风)山谷风白天白天夜晚夜晚山顶山顶山谷山谷风向风向 增温快增温快 升流降压升流降压 增温慢增温慢 收缩增压收缩增压谷谷 风风 降温快

23、降温快 收缩增压收缩增压降温慢降温慢 升流增压升流增压山山 风风市区市区郊区郊区郊区郊区上升气流上升气流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3)城市风)城市风河河 流流商商 业业 区区住住 宅宅 区区工工 业业 区区 练习练习11分析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严重程度分析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严重程度日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日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日变化特点: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日变化特点: 白天因受谷风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较大白天因受谷风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较大 夜晚因受山风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较小夜晚因受山风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较小河河 流流商商

24、 业业 区区住住 宅宅 区区工工 业业 区区河河 流流商商 业业 区区住住 宅宅 区区工工 业业 区区 练习练习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城市热岛环流是由于城市材料城市热岛环流是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而使得城市温度比而使得城市温度比郊区高,形成了高空大气由城市吹向郊区,近地面大气由郊区吹郊区高,形成了高空大气由城市吹向郊区,近地面大气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环流。如下图所示。向城市的环流。如下图所示。1 1)下列哪些现象是城市成为)下列哪些现象是城市成为“热岛热岛”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 () )自然下垫面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家庭生活燃烧能源自然下垫面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家

25、庭生活燃烧能源 城市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城市管线布局不合理城市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城市管线布局不合理城市人口老龄化城市人口老龄化A A B B C C DDA2)2)从城市热力环流影响考虑,你认为宜将绿化带和卫星城分别从城市热力环流影响考虑,你认为宜将绿化带和卫星城分别布局在材料二中布局在材料二中A A、B B、C C、DD的哪几处?的哪几处?绿化带:布局在绿化带:布局在B B、C C、DD处。卫星城:布局在处。卫星城:布局在A A处。处。(2010.(2010.全国全国)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城市

26、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 8日日( (多云多云)9)9时到时到9 9日日( (晴晴)18)18时。时。(2)(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C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B(2010.(2010.全国全国)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 8日日( (多云多云)9)9时到时

27、到9 9日日( (晴晴)18)18时。时。(3)(3)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 A8 8日日1212时左右时左右 B B8 8日日2222时左右时左右C C9 9日日1515时左右时左右 D D9 9日日1818时左右时左右B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0101008100610041002(百帕)水平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气压梯度: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方向:大小:大小

28、:特点:特点: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气压梯度成正比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越大,风力越大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42二力共同作用下的风二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北半球高空)(北半球高空)风向:平行于等压线风向:平行于等压线10021004100610081010 (百帕)(百帕)风向风向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风向风向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水平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方向:方向:大小:大小:特点:特点: 垂直于风向垂直于风向纬度越高纬度越高偏向越大偏向

29、越大只改变方向,只改变方向,不改变速度不改变速度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百帕)(百帕)100010051010风向风向地面摩擦力地面摩擦力【活动活动】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水平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梯度力三力共同作用下的风三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北半球近地面)(北半球近地面)风向:斜交等压线风向:斜交等压线1 1、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在三个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呈一夹角在三个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呈一夹角 B. B.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

30、风速,不影响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C. C. 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D. D. 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22、等压线图的判读、等压线图的判读1)常见等压线图的组成要素)常见等压线图的组成要素2)等压线与风)等压线与风风力、风向风力、风向6.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A7.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A8.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读图回答 。

31、1 1)OO、P P两点的温差最大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可超过 A.4 B.3A.4 B.3C.2 D.1C.2 D.12 2)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近地面N N点的风向为点的风向为A.A.东北风东北风B.B.东南风东南风C.C.西北风西北风D.D.西南风西南风AB风向图的判读 在城市功能区的布局问题上经常会考虑到风向对功能区布局的影响。常见的提供风向的图有:风向标图,风玫瑰图,所处的纬度位置或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季风气候区等等。1风向标图风向标图风向标由风杆和风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两部分组成,风尾两部分组成,风杆指示风向,风尾杆指示风向,风尾标在风杆的左侧。标在风杆

32、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二道风尾是级,二道风尾是4级风,四道风尾表示级风,四道风尾表示7级风,一个风旗表示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或级风或8级级以上以上。2风玫瑰图 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的频率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玫瑰图上所表示的风向(即风的来向),是指风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的方向。 根据风玫瑰图的轮廓与方向线的交点,可读出不同风向出现的频率,通过比较可确定最大风频风向和最小风频风向。城市中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盛行风向的垂直郊外。2风玫瑰图。风玫瑰图。学以致用学以致用下图示意上

33、海某年的风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下图示意上海某年的风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年上海的最大风频风向是这一年上海的最大风频风向是_,一般出现在,一般出现在_(夏、冬夏、冬)季。季。(2)如果仅考虑城市大气环境保护,上海的石化工业应如果仅考虑城市大气环境保护,上海的石化工业应分布在城市的分布在城市的_郊外,这是因为郊外,这是因为_。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风的形成、风的形成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方向:南左北右,赤道不偏方向:南左北右,赤道不偏大小:由低纬向高纬递增大小:由低纬向高纬递增摩擦力摩擦力形成过程形成过程起始阶段:只有起始阶段:只有F水,风向与等压线垂直水,风向与等压线垂直高空大气:高空大气:F水和水和F地,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地,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低层大气:低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