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激励的十六大症结_第1页
销售激励的十六大症结_第2页
销售激励的十六大症结_第3页
销售激励的十六大症结_第4页
销售激励的十六大症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销售激励的十六大症结 销售激励的十六大症结 症结一:刻舟求剑,时过境迁 优秀的制度应保持其稳定性,但企业的销售激励政策却并不完全是这样。有些企业过于强调企业制度的一贯性,却忽视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销售队伍需求层次的转移,结果长期不变的激励政策与现实的市场频频发生冲突,致使激励脱节于企业发展的前沿,销售人员的种种积极性和创造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地调动。 1、跟不上市场的变化。a白酒企业的激励政策是花“巨资”请“专家”制订的,在a企业的成长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a企业将其保留下来。近两年,由于白酒市场竞争激烈,终端费用越来越高,而a企业仍保留原高责任、高回报的激励政策,造成销售人员的压力过大,收入逐

2、年降低,激励失去了效力,整个销售队伍怨声载道,无心“作战”。市场发生了变化,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就应随之变化,否则,对销售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 2、跟不上销售人员需求层次的转移。许多企业因忽视了市场变化和销售队伍需求层次的转移,结果未能有效调动销售队伍的积极性。在我们的营销人俱乐部活动中,张某反映他连续三载为企业的销售冠军,企业连续三年都是给他1万元的嘉奖,他自己也从温饱阶段迈入小康水平。到第四年,当他再次夺魁后看到公司的嘉奖又是1万元时,懊丧之下跳了槽。因为这样的嘉奖实在不能让他心动。 症结二:重“金”轻情,实效不明 毫无疑问,金钱嘉奖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它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激起销售人员的

3、斗志,快速提升销售业绩。然而部分企业老总比较信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金钱就被他们作为魔法棒,哪里需要指向哪里。但是,金钱激励并不一定总是企业最有效、最上策的激励方法。 症结三:无差异激励=没有激励 通过对销售人员的嘉奖,可以有效满意他们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也可给那些未得到嘉奖的销售人员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使他们有模仿、对比的实体。因此,对销售人员激励的过程中要注意差异化,没有差异的激励是起不到效果的。某公司由于总业绩不菲,年终老总就给每位员工多加了1000元奖金,而员工拿到这笔钱之后却都认为这是公司应当发的福利,原来就该属于大家的。优秀的人员则认为大家都嘉奖了突出不了他们的贡献,辛辛苦

4、苦的劳动换回的结果是大家都一样,不能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从而丢失了工作积极性,创造力下降。 症结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对个别人的激励破坏了整个团队的协作精神,得不偿失。一个销售团队就好比参与赛艇,需要全部人员的同步工作才能使速度达到最快。假如对参与划艇的运动员支配一项嘉奖:划得最快的一名运动员嘉奖现金十万元,这样就会使整个参与比赛的运动员争先恐后划船,而结果却导致了整个团队步调不一,优异的成果自然也拿不到了。 2、老板的偏爱导致整个团队失去上进心。人是有感情的,老板也会对销售队伍中个别人有特别的好感,但仅仅为了好感而对销售人员进行表扬、嘉奖,就会使整个销售队伍感到绝望,失去上进心

5、。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积极性,从而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但激励个别人的时候打消了整个销售团队的积极性,导致团队工作效率不高,造成销售业绩下降,则企业就可谓是“捡个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了。 症结五:工具单一,缺乏创新 无论多么完善的激励工具,都会因长时间使用而失去效力。笔者在为x省某企业做营销策划时发觉,该企业喜欢在销售旺季开展销售竞赛,对在销售竞赛中获奖的销售人员赐予销售精英称号,同时发放奖品。而一老业务员由于能力强,销售经验丰富,每次销售竞赛都能获奖。但到这两年,该业务员一听竞赛发奖就逃之夭夭,问其原因,则告之:同样的奖状已经有五、六张了,同样的奖品磁化杯也有五、六个了,全家人手

6、一个还用不完。可想这样的激励怎能起到作用。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就建议企业别在销售旺季设立销售竞赛,改为销售淡季设立“销售攻关小组”,选择优秀销售人员参与,使他们对难以攻破的客户攻关,增加他们任务的难度,从而激励他们去面对新的挑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激励工具的单一与老化必会导致激励政策的失效,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证激励政策的有效,才能刺激业务员的积极性,适应市场的变化。 症结六:政策教条化,众人难服 x省某企业赵经理观念新潮,他看到这两年流行人们旅游,就在销售淡季让员工参与旅游。他把旅游分开档次。业绩达到300万以上者参与“东南亚一周游”;业绩在100万300万者参与香港、澳门游;业绩在5010

7、0万者参与x市游。制度一制订,大家都高快乐兴去旅游。业务员小王满脸的不快乐,因为他的业绩为299万,就差1万就可以进入第一梯队了。他找到赵经理要求参与“东南亚一周游”,结果被赵经理的“按政策办”堵在墙外。由此,业务员小王工作热忱降低,埋怨增多,致使后来业绩滑坡。第二年,杨经理接替赵经理,杨经理上台后先修改了原来的激励政策:假如业务人员做了299万或稍少于300万的业务,也可以参与“东南亚一周游”,但需拿出一定的差额来补足。另外达到嘉奖级别后每增加10万元嘉奖1000元,其它依此类推,这才有效的解决了销售人员对原激励政策的不满。 可见,制度的制订是死的,过于教条化就会导致众人的不满,只有在公正、

8、公正原则上的敏捷变通才能使激励制度达到最佳效果。 症结七:重结果,而忽视过程 激励的执行过程对激励效果有极大的影响,同样的嘉奖运用不同方式发放就会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有些企业老总认为,只要奖品、钱发到销售人员手里,激励就算完成了,却没考虑到发放过程的差异会直接导致激励效果的不同。 企业在发放嘉奖时,不仅要考虑嘉奖的大小,而且要考虑嘉奖的内容,并要把每项嘉奖的原因明白地告知销售人员,使销售人员做到心中有数,理解企业嘉奖的原由,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刺激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可以使其在以后有针对性地完成工作。一些企业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偏重于结果,却忽视了的过程,造成激励政策落实后,员工竟不知道为了什么

9、,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症结八:执行不力,走向危机 一民营企业老板喜欢向下面销售人员描绘公司的远景,这使得员工对企业布满了信念,干劲十足。但近段时间员工工作热忱低落,究其原因,才发觉该老板曾许诺今年业绩达到3000万,每位销售人员发空调一部。但最终业绩达到了,老板却再不提空调一事了,整个销售队伍不禁对老板以前许诺的奖金、房子等产生了怀疑,而老板也陷入了信用危机。最终几个销售人员一怒之下走人,给企业带来了较大损失。 不少老板最喜欢许诺,却不珍惜一诺千金的价值。当他为此次不花分文而调动了员工积极性而沾沾自喜时,却不知等待他的将是员工长时间的消极怠工和企业信任危机。言而无信往往可能起到反向激励的作用。

10、“君子一言”是为人之道,亦是经商之本。 症结九:当暗则明,因小失大 某公司有a、b两名推销员,能力相当,销售业绩也差不多。年终嘉奖时领导考虑到a家庭贫困,就在原有嘉奖基础上多发给a部分奖金,而b知道后心中不快:“我们两个业绩一样,为何多发给他奖金,是不是领导对我有意见?”于是b就对公司的嘉奖政策产生怀疑,进而萌生去意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就在于公司发放奖金时未考虑到方式,当“暗”时“明”做了,使得企业一片好心反而失去了员工的信任。 症结十:生涯发展,“诱导”不足 基层重金钱、物质;中层重晋升、提拔;高层重荣誉、名望。销售人员在满意了自己的基本需求后,自然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发展,企业此时若过分

11、强调现实利益,而未能给员工一个布满光明的前景,不能使员工看到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就会使销售人员对前途没有信念或感到在企业的发展前途不大而产生去意,从而无法鼓舞销售人员的士气,难以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而有效的生涯发展激励则可增加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责任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症结十一:一“石”零鸟,出力不讨好 症结十二:不切实际,生搬硬套 a、b同属食品类企业,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a公司呈下降趋势,b公司则业绩蒸蒸日上。a企业老总心急之余,看到b公司的激励政策非常合理,就不假思考,打算用人之长补己之短,采用了b公司的激励政策。然而不久a公司的业绩反而下降更快了,a企业老总不禁迷惑。实际

12、上,b企业采用高责任、高激励的方法来刺激销售人员。由于b企业业务处于上升阶段,销售人员对将来期望较高,高责任、高激励能起到作用;而对a企业来说,企业整体业绩正在下降,面对这种高责任形成的压力,员工都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使高激励也成了空中楼阁。企业激励政策的制订要结合企业自身规模和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切实际,生搬硬套只会导致企业陷入逆境,难以自拔。 症结十三:沟通不畅,效果不良 某企业为激励下属员工,打算对员工搞一次培训。于是选择周六、周日两天请专家到企业内训。可在培训过程中发觉,销售人员都不专心听课,对课程漠不关心。还有部分销售人员发牢骚:“只要我能把产品卖出去就行了,还用参与什么培训,星期六、

13、星期日也不让人好好休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学习,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内部上下沟通不畅,使领导与员工各自对培训的看法不一,领导认为培训是给员工深造的机会,是对员工的激励。而员工则认为是企业“要我学”、不是“我要学”,企业的目的仅仅是让我学好之后多为企业卖力,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至于培训和自己关系不大,因此对学习的兴趣也就自然没有了。 企业上层与下层之间的良好沟通是企业各项制度得到顺当执行的保障,并且企业上层通过沟通可以了解到目前的市场信息,和销售人员的真正需求,从而在制定激励时会更有针对性。 症结十四:领导远离,员工心离 有些企业老总认为,任务下达给销售部门,销售部门如何完成任务、如何激励销售人员都是他们自己的事,与领导没有什么关系。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激励员工时领导参与与不参与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就好比公司请销售人员吃一顿饭,假如领导参与,则会使销售人员感到自己倍受重视,当然后期他们会更加卖力。而仅仅销售部门参与,销售人员就感受不到领导拉近与自己的距离所产生的信任感和亲切感。而这方面,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做法值得借鉴。松下幸之助无论每周工作再忙再累,都会抽出时间与公司的4名销售人员一起共餐,从中他可以了解市场信息和员工需求,而员工也感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和关心,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