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气功练功故事庞老师讲课当中_第1页
智能气功练功故事庞老师讲课当中_第2页
智能气功练功故事庞老师讲课当中_第3页
智能气功练功故事庞老师讲课当中_第4页
智能气功练功故事庞老师讲课当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庞明老师讲课故事集锦 一 贾文宿关于治病的论述 昔贾文宿说:“吾之所谓却病者,欲吾心之不病耳。盖人心本自清静,本自泰然,何病之有?惟遇财货则思争夺;遇功名则思排挤,遇势焰则思趋附,遇睚眦则思报复,遇患难则思推避。未遂则心病于患失,已遂则心患于己得。是以外物日攻于心,则内病日入肓肓。虽有外之所养,终不胜其内之所扰苟欲治病,先治其心,一切荣辱得丧,俱不足为吾心累。即小之而疾病,不以疾病累其心,大之而生死,不以生死累其心,使清明之气常在吾躬。将见心日以广,体日以胖,不期寿而寿益增,他又何术焉!”(转引自道家气功养生概要)这段话全面地阐明了涵养道德、陶冶性情对养心、练功、祛病的重要意义。下面是庞老师

2、在书中引用并讲解精神致病这个问题,不只我这么讲,过去好多气功家都这么讲:关键是心,治心就是治精神。贾文宿说:“吾之所谓却病者,欲吾心之不病耳。”我要去的病是使我的心不病,即使自己的精神不病,要治病就是要使自己心不病。这把大前提说了。“盖人心本自清静,本自泰然,何病之有?”如果你这个人的心本来是很清静的,安然不动,这样就没病了。什么情况才能病呢?“惟遇财货则思争夺(看到财货想争夺),遇功名则思排挤(有功名排挤别人自己要),遇势炎则思趋附(遇到权势则趋炎附势)。未遂则心病于患失(没有时想得到),已遂则心患于已得(有了后又怕丢了)。是以外物日攻于心(这样外面的事情一天天攻击你的意识),则内病日入膏肓

3、(则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虽有外之所养(外边虽然能够养,养包括治疗),终不胜其内之所扰(还抵不住里边对你精神的困扰)苟欲治病(真想治病),先治其心(治病先治心)。”为什么咱们学员来了之后先搞学前教育,就是要先治心、治意识,如果先治病,病不容易治好。治心怎么办?“一切荣辱得丧,俱不足为吾心累”荣辱得丧都不能在你心里困扰你,小的疾病不能累心,无所谓,大的生死也不能累心,生死都置之度外,如真能做到这点就不得了了。这样就使“清明之气常在吾躬。将见心日以广,体日以胖,不期寿而寿益增,他又何术焉!”心宽体胖,不想长寿也会增寿,还需要什么方法呢?不需要什么别的东西了。主要就在于精神,你精神健康了,无牵无挂了

4、,精神里真正自由自在了,病就好了。原来我也讲过这个事例,80年代初,一个患乳腺癌的病人,没办法治了,索性自己就游山玩水去,游黄山,搞画画,一高兴,一年多癌症好了,她也没练气功。“她没练气功怎么好的?”她这种精神状态就是高级气功!练气功不是呼吸气才是练气功,气功关键是练意识。“她没讲修养意识啊?”她已经有了修养意识的结果了。我们修养意识,使意识稳定,不受外界影响,使自己高兴。她那样做已经是使意识高兴了:这个病对我没关系。她做到精神稳定这一点了。 二 这位朋友的功夫究竟好不好? 现在修炼气功的人,多注重功法的修炼,而忽略意识上的修养。虽然很多人也会说“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修命不修性,万劫阴

5、灵难入圣”等格言,但多未能落实到练功实践中去。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下面再结合一些实例进一步阐述之。 有一位气功界的前辈曾经讲过一个小故事。他有一朋友,练功数十年,身体极好,虽然年事已高却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气足形壮,人们都说他功夫好。后有事一度分别,半年后再见到这朋友时,他大吃一惊,这朋友变得非常憔悴,意懒神疲,郁郁寡欢,一下子就老了许多,前后判若两人。追问原因,得知他在数月前遇盗,损失了一大笔钱财,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不久,这位朋友就去世了。讲完这个小故事,这位前辈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位朋友的功夫究竟好不好? 对这个问题的具体回答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心性的培育

6、,意识的修养,对于练功者来说比常人更为重要。因为,“意为气之帅”,练功练的就是用自己的意念调制自身之气的能力。功夫越深,意念对气的调制能力越强。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凭借自我的意识能动地控制自己的生命运动。但是,“福兮祸之所伏”,在这件大好事的后面,隐藏着一个极大的祸根。这是因为人的意识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环境因素是人自身无法完全控制的,而且往往是不理想的,所以古人说:“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在“不如意”的因素的刺激之下,往往容易产生不良的意识冲动,引起七情的偏激。对于练功者来说,七情的刺激引起体内气运失常从而危害自身健康的程度,要比常人严重得多

7、。功夫越深,意念对气的控制能力越强,则危害愈甚。 怎样才能在“不如意者常八九”的人生环境里保持情绪、感情的平稳,从而保证意念活动处于良性状态,不出偏颇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加强意识修养。这是练功的保证,也是练功的基础。 练功者越是有功夫越需要情绪稳定,否则情绪产生后,将引起剧烈的气血循行失常,甚至招致死亡。历史上三国时的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就属于此。也有的气机严重失调而招致精神失常,这就是古人说的“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的道理。用一句现代话来说,这好比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上层建筑还是旧的,就显得不适应了。摘自 智能气功科学精义 庞明讲解 三、 郭玉给王妃治病的故事 其实中医也很

8、强调意识治疗,古人就讲“医者,意也”。针灸治病更强调意识的作用。中医过去讲的“迎之随之,以意合之”,就是说扎针的时候主要靠意念,有补有泄,用意念来合。“浅深在志,远近若一”,扎得深浅不是靠针的深浅,而是意念的深浅,扎的这个位置离病灶的远近不去分辨,意念就是一下扎到病上了。针灸只有这样去运用才能取得真正好的效果。过去中医讲:“左针右病知高下,以意通经广按摩。”扎针的时候,病在左边扎右边,上下对称扎,但更重要的是用意念来通这个经。如牙疼,扎合谷穴,一扎这个地方,同时用意念想:通、通、通到牙上来。我这儿有个关于治病强调意识作用的最早的记载,说的是汉朝的一个医生,非常有名,叫郭玉。据后汉书记载,郭玉给

9、一般老百姓治病特别卖力气,一治就好。当时有一个王爷,妃子病了,请他来治,却怎么也治不好。王爷就让王妃换上穷人衣服,去找郭玉,结果一针就扎好了。这个王爷很生气,就责问郭玉是怎么回事。郭玉答得好:“医之为言意也。”医生治病就是靠意念。“腠理至微随气用巧。”腠理、经络、血脉、纹理里面的气机是微妙的,你用的时候,须根据里面的气血流行来展开技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扎针、点石,差一点都不行。“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扎针的时候,手拿着针,精神通过手贯注在针上,我能够了解它,但是说不出来。“夫贵者,尊高以临臣”,您的王妃来找这儿居高临下地对待我。“臣怀怖慑以承之。”我怀着很害怕的心理来给她

10、治病。“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这样我给她们治病就有四个难处。“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她是贵人,她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她用她的意念,不用我的,这是第一难。“将身不谨,二难也”,她自己不谨慎,你让她怎么着,她不听话,这是二难。“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她身体很柔弱,让吃药,嫌苦,不愿吃,这是三难。“好逸恶劳,四难也”。你让她动一动,她不干,这是四难。“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之裁慎之志”。扎针有分寸,弄不好有时候扎破了还出血,你是贵人,破了你的体,我有罪啊。所以就盼着千万别出问题,心里特别紧张,特别害怕。“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我这儿疑虑满脑丛生,想意念贯

11、注不进去,还做得到治好病吗,这就是病不容易痊愈的原因呀。古人治病讲意念,治病时如果总担心不行,意念不纯了,就理不直气不壮,效果也就不佳了。摘自 庞明老师讲课 四 混元气最公平这个毅力,同学们应该在生活当中搞了,碰着什么事都要坚持。这个毅力在身体里边:我知道我自己要干什么,我必须干,自己为难自己。这怎么办呢?从练功搞起来同学们练功,难受了,坚持,要有毅力。我说咱们智能功没有一个坟头是累死的,没有。再难受,坚持,坚持。这一坚持就是毅力,这本事就是功夫。有了毅力了,精神就强了,这个精神很顽强了,你本身就有力量了,再一支配气就起作用了。 这一点,我给同学们讲个小故事 前几年在教功的时候,碰到一个领导的

12、孩子。他对智能功挺热心,练功练的和刻苦。练了一年多,找我,说,“庞老师,你净说智能功混元气对谁都平等,对谁都一样。我练了一年多了还不如我们老头儿(他管他爸叫老头儿)。” 我说:“怎么呢?” “我们老头儿他也不练,出去给人治病,比我治的还好。你说,这混元气就不公平了。” 我说,“谁不公平了?是你不公平。” 把他说楞了“我怎么不公平?” “你不公平对待你们老头儿,”我说,“你才几岁?不才30几岁吗?比你们老头差一半去了。你们老头练了几十年,打仗时炮火连天,炮声咚咚,他那一坐还能稳如泰山,他什么都不理,不动弹。外界环境那么干扰他,他意识还能安静下来了。他经过几十年的锻炼了,他的意志多顽强啊。你呢,说

13、你一句你就能蹦三丈高,气的那个样子。你那毅力比你们老爷子不知差了多少级。” “他能会什么?” “他会指挥打仗,他会指挥工作,他会想问题。他闭着眼睛想,他不说话,他不理你。就这个意志的力量,有毅力,他们过去不懂气功,他们就把意志,注意力集中于打仗,敌人。怎么把这个阵地卯上去,光虑这个。解放以后干工作,怎么做计划怎么弄,光考虑这个了。现在一学气功啊,这个混元气理论,身体里面有混元气,混元气一足了身体就好了。是关于身体生命工程的。 他们原来高的是外界建筑工程,农业工程,工业工程,科学工程,知识工程现在又有生命工程。生命工程在哪?人体里面有混元气。他把精神注意到身体里面来了之后。好了,他开始搞生命工程

14、。他指挥生命工程,照样指挥灵!他这事由于多少年的锻炼,他的精神很有力量。比你强多了。” 他一听,“练气功还有这么多歪词呐?” “歪词?这怎么叫歪词?这才叫正词呐,”我说,“你那才叫歪词呐,你就练个捧气贯顶,就想比你老爷子强,哪才叫歪词呐。把意识忽略了。” 他一听,“意识怎么练呢?” “意识怎么练呢?就是坚持,干什么都要坚持下去。”我说,“你能坚持的了吗?你干一会儿就坚持不了了。我先歇歇吧。干点这个干点那个。不行。平时都要坚持:这个坚持,那个坚持,干一件事情要坚持,意念想的事情要坚持。意念想混元气,坚持。我不生气,不动情绪,坚持。情绪来了,没坚持住,坚持。坚持,要坚持。这么搞。” 摘自 庞明老师

15、讲课 五 故事不要理它 我告诉大家,咒语的确念什么都行,这个问题得多讲一点给大家反复讲这也是思想基础。1983年我在北京潭柘寺那个时候,那里有个和尚曹云峰,讲他老师的师爷曾经碰上的一个真事:一个农家的女子,年岁不大想修行但找不到去修行的地方。一天她们村有户老财家死人了,请来了和尚颂经,她晓得这是个机会就去了女的不能进经棚,她在经棚外 边等着。当念完一本经间休时,一个小和尚出来上厕所她就给小和尚磕头:师傅呀我要跟你学”把小和尚吓坏了。说:我不行,我带你去找我师傅去,别人还以为这个和尚和这个姑娘还有什么亲戚关系,就把她从大门带进来了进了二门到经棚外,小和尚对姑娘讲:站着别进去,在这儿等着。他就跟老

16、和尚去说:“师傅,外面有个年轻女菩萨,她要学功修道,问女子修道怎么修?老和尚说:“不要理她!”那个女孩子听得很清楚:他问女孩子修道怎么修,老和尚说了“不要理她”,以为教她念咒呢,“不要理它”,念着就走了回到家里老念“不要理它”,白天干活也“不要理它”,晚上没人也“不要理它”爸妈一看:坏了,这孩子疯了,以前农村里边女孩子要是疯在家里,一死叫做“孤女坟”。落到“孤女坟”怎么办?快点找个婆家聘出去算了。就在拜天地的时候,她还这幺“不要理它”公公婆婆说哎哟这是个疯媳妇。可是这个媳妇非常勤快,什么都干得好。不到一年生了大胖小子,收麦的时候,媳妇也上地里去,婆婆在家里烧水做饭,孙子一哭,她忘了手里端着的一

17、瓢滚开的水,赶紧跑去抱孙子,“哗”一瓢水都浇到孩子光光的身上马上全身都烫出燎泡。老太太赶紧把儿媳妇叫回来,媳妇一边给孩子吃奶,嘴里还在说:“不要理它”一会儿孩子就不哭了一会儿燎泡没了。老太太一看:哎哟。我媳妇不是个疯媳妇是个活种仙 是什么道理呢?她一年多来干什么都是“不要理它”她心定了,功夫就出来了。其实念什么都行,关键是心要定,意念专一。摘自智能气功大专函授辅导材料智能气功科学概论 六 故事-念咒并不神秘 为了说明念咒并不神秘,下面讲个故事,是见诸佛教书籍记载的。说的是一个云游和尚晚上走至半山腰,见一小屋内放光,暗喜有机缘遇到有功夫之人,于是推门入室,见一老叟盘坐于炕上,打过招呼便问:“施主

18、练的什么功?”老叟答曰:“菩萨咒”。和尚更为高兴,自忖出家四十年,尚未听过有菩萨咒,忙向老叟请教。老叟说:“我练此咒六十余年,尚未传授过一人,就是六个字:唵、嘛、呢、叭、咪、吽”。老叟把“吽”错念成“牛”。和尚一听笑了,告以此咒非菩萨咒,乃六字大明神咒,并指出最后一个字念“吽”(hong)而不念“牛”。和尚走后,老叟按更正的去念,总是绕口而念不好。三个月过去,和尚又来至半山,心想老叟把“牛”改正念“吽”后,功夫当更高了,不料屋内一点光也没有。进门一看,老叟正念大明神咒,最后“吽”仍念不了。和尚满腹疑团,为何老叟念“牛”有光,念“吽”反无光。回庙后求教于方丈,方丈说:“你出家四十年,为何不懂此理

19、?念咒是把心定住,能入定,身体的三昧真火出来,便有光了。老叟按他的念法念了六十年,念得一心不乱,三昧真火出来了。你让他改念,心乱了,三昧真火便出不来了。”方丈讲出了念咒之真谛:关键是把心定住,其实念什么都可以。摘自智能气功科学概论庞明著 七 商丘开的故事 诚,是心念、意识,是看看你内心里忠诚不忠诚、忠实不忠实。诚来源于信。信得深便诚得甚,“诚”安怎么写?一个言字旁,一个成功的成,一说话就成功,这就是心诚。咱们干事情,得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得圆满成功。成功,要拿“功”来成你必须得做功才行。什么是做功,真正心诚,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来了个病人,“怎么啦?”“腰痛”;“你好了”,这样一说他

20、就会好,这就说明你的心诚精神非常专一。从里到外是一致的,心念一专、一诚,就把意识的力量贯穿起来了。所以说“好”便好,并不是嘴上的功夫,这个力量是意识里面的力量,其中包括着神、气,也包括着形一句话把神、气、形全部集中起来了。要做到这一点,得有基础才行。同学们总以为练好功有什么窍门,没有窍门。要想真正长本事,不是方法问题,而在于意识。过去讲“心”的作用,心诚,一句话就成,实际是说,在说话之前,先有意而后有言,有了意念才说出话来,意念和声音结合到了一起。如果这个“心”,这个意识,不是很专一,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那就不行了。练功就是要把意识练得专一。儒家不讲练功,但是中庸里就讲“诚能先知”,心要是诚,

21、事没来,就能知道。诚能动天地、诚能动鬼神。“诚”是产生于意识里面,要做到它,在形式上一个是中,一个是和。不是随便说一句话就能成,这里面的关键是思想基础,是“信”。 讲个小故事。商朝有个商丘开,是黄河边上的一个穷人,他到财主那里说:“你们这么富,我这么穷,你们想个办法让我富起来。”大伙一听都笑话他,戏弄他说:“你想发财吗?从房上跳下去就发财了。”这个穷人就真地上了房,跳下来一看,没事,再跳一次,还没事。他们又说:“这样发财不行,你到黄河边的大旋涡里去,里面有金子,你挖挖去吧。”结果他跳到里面真地抱出一大块金子来。他们一看就害怕了,以为他是活神仙,赶紧给他磕头,商丘开感到很奇怪。他们解释说:“我们

22、本来是拿你开玩笑的,让你跳房子是想摔死你,让你去河里是想淹死你,你不但没淹死,还抱出来一大块金子,那还不是活神仙吗?”当然这是历史故事,是不是真的不敢说,但是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出一些道理:内心非常诚,意念一动,里外意元体都一样了,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就会有质的不同。我们学意元体理论,对外界就要用超常智能与之联系,不再是普通智能,因为超常智能就是那么一个念头,形成一个特殊的通道,意识通道一建立,功能自然出来了。这用激光理论来解释非常合适:普通光线,光是分散的,方向不一致则力量不够;可是用激光器发光,光线的方向一致就产生出了强大的力量。意识也一样,左思右想,头脑中乱七八糟的;一旦集中起来变成一个,就把所

23、有的思想都统治起来了,产生的力量也必然很强大。“诚”就是这样的作用。所以,有了“信”和“诚”,按道理来说就全有了,老师一说,就坚信不疑,至死不会改变。可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怎么办?那就得练功夫。一般性地应付还不行,得苦练。H 八 李贽鼻烟壶的故事 当人把私有观念去掉了,人就得到解放了,解放的首先是我们的感觉、感知、意识的解放。私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物(如土地)的占有,私有观念则是比对物的占有更加深入、普遍、深刻。在私有制度下说“这是我的,这东西归我。”当它的所有权属于我时,那是我的。我吃、我穿、我要,我同它的关系就是:“这是我的。”这是私有制,私有观念。有了私有观念你的意识就不自由了,当你

24、占有它的时候,它同时也就占有了你。如水杯是你的,那末你就是水杯的。为什么?你得总惦记着它,把意识拴在它身上了,它占有了你的意识,你就成为被动的了,不是自由的了。比如明朝的李贽(李卓吾),他学佛、道、儒三家功学得都很好。他对富贵的看法是:“佛家视富贵如枷锁,道家视富贵如蛇蝎,儒家视富贵如浮云。”他练功时虽懂得了这些道理,可自己还做得不够。他功夫很高,有本事,一练功把自己练得没有了,看不着了。阎王爷一看生死簿说:“李卓吾该死了”。可是李卓吾练了功不死,于是叫小鬼捉他。阴间也有一套系统,从阎王爷到县里的城隍,到村里的土地爷,都拿不到他,再找还是没人。阎王爷说,“你们到山前桌子上看看有没有一个鼻烟壶?

25、鼻烟壶是李贽的心爱物,你们把他的鼻烟壶拿走他就出来了。”小鬼一看果然有鼻烟壶,就喊:“李卓吾出来,要不就把鼻烟壶摔了!”小鬼刚把鼻烟壶拿起来要摔,李卓吾出来了,小鬼拿链子一套,把鼻烟壶碰碎了,鼻烟壶碎了心不连着它了,人又没有了。当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讲练功人不能贪,你有了“贪”字,想占有它,它就占有了你,占有了你你就不自由了。你不是自由的就可能死。不是阎王爷抓你,是你的意识分散了,不是整态心理,心态变了,四分五裂了。我们学古人要学习积极合理的东西,扬弃坏的东西。私有财产就是这样一个东西,你要占有它,它就要占有你,你就不自由了。 摘自 庞明老师讲课 九 故事两个混蛋 “庞

26、老师啊哪儿那么多高兴事儿啊?我没那么多高兴事儿,我净不高兴事儿。”其实这高兴不高兴就在自己。过去有句话叫“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找之”或者“庸人自扰之”,就是自己给自己捣乱,自己没事找事。 “庞老师这句话不对,怎么能没事找事呢?我没理他,他骂我。”他骂你你就生气啊?它骂你你生气也是自己找的。“庞老师,你说话太不公平了,啊,他骂我们,我生气了还是我自己找的?”什么叫骂啊?他骂你是混蛋如果用咱们中国话讲,骂混蛋就是好,混蛋就是好的意思你还生气吗?你就不生气了嘛。另外呢,如果一个外国人骂你#¥%¥#,你听不懂你也不生气嘛。这说明他骂你,不等于你非生气不可。 他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就琢磨了,把他不好听的话往自己

27、身上揽了。他骂我是个混蛋:我是个混蛋了,这个混蛋是坏的,我得跟他斗,跟他挣!你想你成混蛋了,你就不高兴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是混蛋。你既然不是混蛋,你还跟他争什么呀?你自己想我不是混蛋。你不是混蛋,他骂你混蛋,这说明他是混蛋,对不对?因为你不是混蛋,他说你是混蛋,这说明他混嘛。他是混蛋,你还跟他争什么呀?你就跟混蛋争,如果你把这混蛋赢了,你有什么英雄的啊?你出去讲:我赢了混蛋,我把混蛋赢了。你赢了个混蛋有什么好英雄的好夸耀的?如果没赢,跟混蛋打个平手。你争了半天,跟混蛋争平了,你也就成了混蛋了,是不是?本来不混蛋,这一争,争来个混蛋,同学们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本来你这人挺好的,他骂你是

28、混蛋,本来你不是混蛋,你这么一争,你就成了混 蛋了,不是这个道理吗?如果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之后,你就有涵养了,这么做这么想,这就叫涵养。如果万一你输了呢?输给混蛋了。怎么输给混蛋呢?他骂你混蛋,你上去给他个嘴巴。你骂我混蛋,你看看谁厉害?比他还厉害,你就比他还混蛋。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呀?我们讲涵养就要懂这个道理,你本来是好的,一争,就争成这个样子了。所以同学们搞智能功就要把问题把道理想清楚。摘自涵养道德庞老师讲课 十 故事和尚用功否? 可见不需意守,不需调息,心身合一便是上品丹法。佛家练功要求一行三昧(三昧为入定之意),即行、住、坐、卧都处于入定状态,精神专注而无杂念。佛教史籍记载,有一僧人

29、向高僧求教,间:“和尚用功否?”答:“用功。”问:“练何功?”答:“吃饭、睡觉。”问:“与众人同否?”答:“不同,我吃饭只知吃饭,睡觉只知睡觉,而众人不是。”一般人吃饭爱品味或想别的事,不能专心致志于吃饭,睡觉亦如此。能够一心一意吃饭、睡觉,无有杂念,神形合一,便是高级练功。有人以为静功高级,动功低级,实则练功达于高层次不应有动静之分,只在盘腿打坐时静,动时不静,并非高级境界,举止动作精神专一,心如止水,才是高级境界。智能气功不搞虚无,不搞特殊意念活动,是在有为之中蕴无为,简单直接,直入本原。练功初级阶段如此,高级阶段也如此。而且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行、住、坐、卧总想着把意念结合于形体。

30、以拿杯子喝水这一日常生活动作为例,看到水杯,手伸过去拿,意念只注意水杯,是神未与形合。看见水杯,意念注于伸手过去拿杯之动作,是形与神合。形神相合,气也就相合,形、气、神同时都得到了锻炼。时时事事注意锻炼形与神合,功夫层次便容易提高。摘自智能气功科学概论庞明著 十一 和尚背女人过河的故事 有一个小和尚跟他师兄去云游,前边有个河,正要走,过来个女的,女的过不了河,师兄说:“我背你过去吧。”把女的背过去了,就继续往前走。小和尚说:“咱们出家人怎么能背个女的,像话吗?”师兄说:“你老背着她干什么?”小和尚说:“谁背了?不是你背了吗?”师兄说:“现在你不是还背着吗?”这是什么意思呢?说明有了功夫以后,脑

31、子里要事过情迁。背个人过河是个好事情,小和尚认为男女授受不亲,不应该背,老和尚背完了就完了,脑子里就没有了,小和尚脑子里还惦记着:“这多不合适”。情绪就压起来了,过去称为“覆”,有东西把它盖上了,这个心情、意念老压着你就坏了。情绪指的是这个样子。 道家讲“无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不预先预计、不追忆,但最后又可以无不想,什么都可以想。怎么理解?事情来了,你得反映。它是让你不要执者一点。上面说的老和尚把一个女人背过河去了,走过去后,小和尚说大师兄怎么能背个女人呢?大师兄说你怎么还背着个女人呢?意思是你脑子里着了。H 本来一个女人要过河,她不好过,背过去很自然。背过去放下女人,脑子里就空了

32、。背时也没有想,这是个女人,我背着她。她需要过去,但有困难,我把她背过去,很自然。来个女人不需要你背,你说我背你过去吧,行吗?她需要,你帮她解决这个需要,两个一结合,过去了,就完了。 那儿需要,你满足了需要,成了个混元整体。干什么事情都有一个混元整体,比如你要拿这个东西,你需要拿时,一拿,两个混元了,成一个整体了。当你不需要时,它有自己的独立性,它自己也是混元整体,你也是个混元整体。处处保持混元整体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摘自 庞老师讲课 十二 孩子是哑巴第三类是有些不轻不重的病人。自己不要想病,要坚持练功,拼命练,并主动运用意识给自己加个良性信息,只想好的,不想坏的,没事时练功、收气,连好的意念

33、带气就都有了。 家属要肯定自己亲人的病能好,随时随地给病人加好的信息。本来病人还没事,而陪护的人很痛苦,就很成问题。举个典型例子。以前我到贵阳教功,一个老头的腰椎摔坏了,人瘫了,练功,恢复得挺快。握手后自己能扶着轮椅走路了。后来照相,他挺高兴的,使劲地走路。他的女婿看老走了好几圈 心累坏了就不让走了。老头子还要走,他就说再走就坏了。连说了三次,老头一下就栽倒了。我赶紧让老头起来再走,不让他女婿看,怕他再次 心。老头又站起来高高兴兴走了。还有一个小女孩,她的小脑发育不全,由她舅舅扶着走路。她当场看见那老握手后能走路了,她也过来握手。由于紧张,一走一歪,她的舅舅就说: “坏了”,刚一说完,她就栽到

34、地上了。一次上安徽阜阳办班,握手的时候,有一个小娃娃,我知道他是个聋哑儿,就问他几岁了,孩子一看我,刚有反应,他妈妈赶紧说是个哑巴。本来孩子挺聪明,刚想张口说,他妈妈抢先发坏信息。我挺生气的,他妈妈问怎么办,我说只有好好练功了。H还有一个孩子,一生下来胳膊就抬不起来,握手时,我就让他的胳膊往上抬,他爸爸刚要说话,我把他支开了,这样坏信息被排除了,孩子的胳膊抬起来了。因为家属和病人信息相通,周围的气场容易起作用,经常加好的信息,病人就好得快。再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1987年,清华大学智能功的一个辅导员的丈夫得了脑溢血,挺严重,送到了北京天坛医院。一检查,出血量很大,瞳孔已扩大,血压也量不出来了,

35、非常危险,到了频死状态。辅导员们就去找我,我说没问题,好得了。他们一听很高兴。回去后给他组场发气,没多长时间,发现瞳孔缩小。医生说只能活一夜,可是发气后,三天还没死。不但瞳孔缩小了,血压也可测出来了,从深度昏迷转入了半昏迷状态。我去清华大学讲课,他的家属又找我,说还是昏迷。我说他没事,你非得说他不好,你这样一嚷,信息传到了天坛医院对病人不利,他听我这样说后当时就走了。可是我还没开始讲课,她同系里的主任,又来让我去治,我就告诉她,让她想着自己丈夫好。她说:“我想好就能好?”我说我给你信息又不要,再这样闹,会坏事的。我跟他们的主任也讲了这些道理。我讲完课正在吃饭,她又来了。不但带了主任还加了个书记

36、。我一看,坏了,前面两次的信息让她一吵成了坏信息,这次的坏信息又传过去了,病人已处于重昏迷状态。我说后,她的主任、书记连同她都愣了。等她们回去后,果然病人又再度进入重昏迷。活了三天之后,人死了。本来可以治愈的病给弄糟了。我们搞气功就要懂得这道理,做家属的要善于给病人加好的信息。必须有稳定不乱的意识状态。十三 钻古气功不容易跳出来对传统的理论渊源就介绍到这里。同学们知道有这些东西就行了,毕业后愿意钻研传统理论可以去钻钻,不过一定要告诉同学们,看传统气功理论非常容易进去出不来。我有个老同事,现在已去世,过去朋友相称、也以道友相称,多少年在一块儿相处,(我有两个老朋友都是这样子,进去就出不来,一个老

37、朋友还活着,一个已去世)这个老朋友学识渊博,对传统气功了解得非常深刻,但是就不能灵活对待,而且执着在修炼功得有法,没有法就不叫气功。这个朋友反对说儒家有气功,他认为法才是气功。60多岁去世了,就没能够真正领会功夫的实质是什么,功夫的实质在哪。我们说功夫实质在精神。古人强调精神对了,但是我们通过讲“唯识论”和传统气功理论知道他们把精神无限地扩大了,把精神作为世界本根了。因为他们不懂得宇宙是演化过来的,从没有人到有人的,认为原来就有人,有了人就有精神。我们讲唯识论是它讲的合理就合理,不合理的我们把它变过来。我那老朋友搞了一辈子,从18岁就搞气功,抄气功著作,到67岁去世了,去世时比较痛苦。钻古气功

38、不容易跳出来,他对好多功法都很精通,而且精通龙门功法。H月初在教练员班答疑,有人说:“庞老师,我们学智能功希望再学点古典理论,学哪些理论好?”我说学智能功最好先别学古典气功理论,先把简明智能气功学读10遍以后再读10遍,再说学别的理论。参加了函授班,反复读大专教材。传统气功书跟智能气功有关的,最少有几百部书,几百部书我才用了几句话,好多地方还是反过来用的,有的是直接用的。看古书就是比较难,智能功还把古人理论翻过来了,你要是不会翻就容易掉到坑里边去,把你翻进去了。现在有些搞哲学的研究生,研究佛学,最后掉到佛学坑里出不来了。北大有一个哲学系研究生,1986年认识他,搞了佛学之后,怎么也跳不出来了。

39、我希望你们几年之内不要多去搞那些东西,就把我们的书好好地学,好好地钻。给大家讲理论渊源,不是让同学们去搞它,知道智能功的理论不是凭空来的,不象别人说的“你们智能功就瞎编一套”,我们有所“本”,同学们能树立这个思想就初步达到目的了。(摘自辅导材料混元整体理论,第一章 绪论,第二节 混元整体理论的理论源渊)十四 松腰的经历腰是人体形体里边最重要的地方。人的形体的活动,必须靠腰来支撑,上肢、下肢也靠脊柱连接到一起。过去练武功叫“一身备五弓”,两下肢两张弓,都与脊柱相联系。要发力量,武功有“力由脊发”之说,力量由脊背发出去。实际不是完全力由脊发,而是脊柱要支撑,要把它撑住。但是脊柱要不牢固,脊柱撑不住

40、,气发不出去。脊柱支持住了,脊柱有多大力量,你就能发多大力量。周身膜络的气才能全出去。脊柱有个中心点,相当于命门的地方。人体上面一半、下面一半,其中心也在这里,中心点是力量集中的地方,气往这集中。若松了腰就有体会了,松了腰时什么也干不了,提壶水提不动,使劲抬腿抬不动。60年代我把腰练松开时,腰刚一松开使不得劲,而且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松。当时一次球赛之后,我骑自行车出诊,骑着骑着觉得腰“咕噜”一声,哗啦上下松了,正好前边碰红灯了,抬腿都抬不动、下不来了,蹬车也不好蹬,坐住了勉强还蹬着,只要腰部不使劲,腿就抬不动。到病人家门口了,身体往前趴到车把上,用手摁着大梁,才把腿慢慢挪下来。推车门槛都进不去,

41、推不动,往上提提不动。也可能受我师爷的影响,师爷讲:“那时候我松腰时一壶水提不动。”也可能他给了我这么个信息,所以我也疼得比较历害。因为松腰不一定那么疼。那时我营养也跟不上,上、下顿都是窝头、咸菜,一个月的伙食费最少一次9元钱,一个月总共15元生活费,这点钱还要拿出一些孝敬家里老人,帮助别人,敬老师去,还得买衣服、买书等。营养不够看来功夫也受些影响。腰是生命活动的支持点,功能用得多,气也往这集中。而不太会动的小娃娃,他的气怎么分布呢?小娃娃刚刚生下来时,全身是个整体,丹田气的分布不显著。躯体混元气集中在脐中,因此我们练智能功第一步功就先得完成这个集中。一开始练三心并站庄,守肚脐,往里边贯气、收

42、气,先把形体充一充,壮一壮,身体都不壮,弱不禁风,还怎么练气功。一个人身体非常脆弱,还能有本事?即使有往往他的本事也就是阿Q的精神本事。好名的和尚就是这个样子,“老子动口不动手”,他没劲怎么动手?因此必须先把身体搞好了。当然练功也不能就满足于形体健康,智能功还要往上走,因为身体本来就有三个集中点。再往上走就到混元窍了。(摘自辅导材料混元整体理论,第四章 人的混元气,第一节 人的混元整体)十五 练什么有什么传统气功里为什么那么多功法,光练周天就有好多种周天,怎么都能练得出来呢?就靠意念。比如你编一个周天,是围着胳膊朝一方向转,转一圈再回来,反复转。这么练一段时间之后,胳臂相应部位就有气感了。你加

43、意念总这么练,意念支配气,你让它怎么转它就怎么转,慢慢固定了,一固定这不就是功夫了吗?别人一查,哎唷,他的气是这么转的。同学们必须要了解和认识这个问题,创造一种功法,你总这么练,练多了,气就在身体中固定了。你老在一个地方练功,周围这个气场也是你这个气场了。你教徒弟,徒弟跟着你练,他慢慢地不知不觉也就出你那种周天了。我有一个老朋友,他会练一种周天,他就围着体侧转圈。从丹田,到体左侧上升,从左臂内侧到手从手外侧到头顶,右侧下来至右手,再右手至体右侧,从旁边下来到右腿,从腿外侧下去,再从腿内上来,从左侧下去,外侧上来,围着身体这么转,这也是个周天。他是跟一个老师练的,老师说了这么个周天,他一练就出来

44、了。他教徒弟,也不跟他们讲周天路线,他们练练也都出这样的周天。其实这是气场感应,是意念和气的感应。过去老师给你带什么功你就出什么功,这也是气场影响,当然还要靠你自己努力练。过去练功老师就带几个徒弟,整天在一块死磨硬泡,老师一动弹,几个徒弟都跟着,吃、喝、住都在一起,徒弟对老师真比对父母还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整天在一起有影响了。现在咱们就不这么搞了,把理教给大家,自己练去吧,懂得意念能带着气走,那你要加强哪处的功能就把意念集中于该处。你要想加强意元体的功能,就老想里边,把里边气想足了,功能就出来了。里边的气不足,找窍门,开天门、开天目也都白费。(摘自辅导材料混元整体理论,第四章 人的混元气,

45、第一节 人的混元整体)十六 夏莲居居士和释迦牟尼弟子一般讲练练功情绪变好了,这是一开始;等再练练,气足了,养那个神,神也开始足了,要是那个“邪”神足了,碰到事就容易发脾气,容易吵了。记得1964年,佛教界大居士夏莲居居士,80岁跟老伴打架。怎么回事?那是有点功夫了,意识要变。意识到了一定层次,它影响到混元气,在这个时候,能不能定住心,能不能按照道德要求去做是关键。你的意识上升了,你的气就跟着清明了。练功的时候,这些情绪、道德情操很关键。我们一开始练功还觉不着道德混元气,以后你觉得情操变了,气场也在变。这时要注意这是在清你自己里边呢。不少人,清不过去,私字、我字占了上风,这样,弄不好就是心脏堵塞

46、,要不就是脑出血。不要以为练气功这么简单,真到一定层次,弄不好就出事。释迦牟尼活着时据历史记载,有百十个弟子冲死了,若要修低点,还不如不修好。过去因为人们不懂得这些道理,也就解决不了。不过意识问题虽然懂了,解决起来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大家可能想,将来我可别冲死。冲死也得有个资格,别以为练几天就冲死了,不那么简单。意识在变时,不变到关键的时候,冲不死你。你这儿一变,这个私字占了上风了,你总也过不去。一般的练气功脑出血,那可不是这么冲死的。道德对混元气的影响,就这么简单的说一说。(摘自辅导材料混元整体理论,第六章 道德论,第二节 道德及其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十七 叶天士调整病人意识巧治疗病人不会

47、用意识怎么办?”书本上写了几个方法,至于怎么调动起病人的意识,就需要你多想辙。像“心死神活法”,有的人你怎么说他心也不死,神也不活。你说:“你这么想:我要是死了怎么办?”他说:“我就怕死,你还让我想死?你真不像话,我来治病你非让我想死干什么?我死了,家里谁管?”他放不下。所以就得学会千方百计地找方法,光说这些词还不够。怎么找方法呢?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举个例子。明末清初的大医学家、温病学家叶天士,治杂病的医术也很好,在中医里是一大学派。一个病人手心长了一个疮,两年多了,好多名医都看过也好不了,最后找到叶天士。叶天士一看一摸脉:“哎呀!你这病我治不了,你走吧!”“怎么了?”“你这病已毒气归心了

48、。十指连心,长在手心病就入心里去了。再有七天就死了,没有办法了。”“啊,你瞧出来七天就死,那你怎么也得给我治治!”“不行,治不了,回去吧!”病人就磕头:“你想办法给治治吧!”“那好,我还有个偏方试试,能好你就来,七天若不好,你就死了,也别来了。回家后把这药涂在手背上,这药把毒气拔出来,手上就起泡泡。这七天你得总看着它,一起泡马上用针挑破了,得赶紧挑。如果泡一起来没看到它,没及时挑出,那个泡长足了,毒水一渗进去马上就死。”病人回家,涂了药之后就看着,吃饭也一手拿着针,睡觉的时候让别人看着。看了七天手背也没起泡,手心的疮却好了。“这叶天士说我七天就死了,而我好了!泡没起,找他算账去!”这人有点权势

49、,到那儿把叶天士门口的匾就砸了。叶天士就对他说:你这个病本来就不大,因为你家有点钱,第一次看病请了一个当地不太高明的医生,吃了几付药没好,他就说你这个病不好治。本来你对这个医生挺信任,一说治不好了,脑子就打上个“我的病不好治”的印象。又找到当时一个最有名的外科医生,外科医生说“这病没问题,好治。”本来那个外科医生很有名,一般的病用他的药很快就好。可是,给你吃一付药不见效,上一付外敷药又不见效,因为你嫌一上药很痒,就把它挠掉了。过去的医生都很自信,不听话不给治了。以后这么一拖再拖,老也不好,就中了心病。我一摸脉,知道你病并不重,但有郁闷心理,思想负担太重。若说病好治你不信,索性说你要死,吓得你够

50、呛,才真听医生的话。然后把药给涂在手背上,说应该如何如何。其实是让你把意念集中在手背上,不想手心了,气通了,不用药也好了。这叫“移情”。病人听完赶紧磕头,“你真是好医生!”wwW智能气功十八 神巫给壶丘子相面的故事,列子黄帝中记叙了神巫给壶丘子相面的故事,说的是自齐国到郑国的神巫季咸,能知人的生死、存亡、祸福、寿夭,而且能准确地说清其日期。列子见到这种情形非常佩服。于是告诉他的老师壶丘子,说以前认为老师的道术高超,但季咸的道术却更高于老师。壶丘子说,由于你把道术和世俗巫术等同看待,看到他的奇妙,就信其神异,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不信的话,让季咸给我相面,看看如何!次日列子与季咸来见壶丘子,相完后季

51、咸对列子说:“你老师就要死了,因为我看到他的气色如湿灰那样,死期过不了十多天了。”列子闻言哭以告壶丘子。壶丘子说,没事,是我故意展现出的一种块然如土的无生机气象(“示之以地文”),所以他看不到生机,就以为我要死了,让他明日再来。次日列子与季咸又来见壶丘子,然后对列子说:“你老师见到我是很幸运的事情,看来他死不了啦,能够活下来了。”列子把这一结果告诉壶丘子。壶丘子说:我对他显示出来和柔之气(“示之以天壤”),而生机发动于踵(即深之义),让他明日再来。次日两人又来见壶丘子。看完后,季咸对列子说:“对你老师没有办法相面了,似乎是找不到什么特征,是不是不斋(不能齐一其意志而散漫不齐)的缘故。请你老师斋

52、戒以待之,我再来观相吧!”列子又告壶丘子,壶丘子说我向他展示出太冲莫朕之气,漠然无迹,荡然有形,好像水的变动而有不同名字,但总未离渊澄之本性。所以季咸得不到一定的象状进行分辨,让他明日再来。次日又来见壶丘子,刚一见面,季咸就表现出精神失常,而慌慌张张的跑了。壶丘子要列子追赶,结果也未赶上。壶丘子对列子说:我向他展现“未始出吾宗”的本虚之相,这种景象可以随心所欲的变化,季咸不知道是什么,而且可以是“茅靡”,可以是波流所以他见到这情景就被吓跑了。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神巫季咸有超常智能,可以预知人之吉凶、福祸、寿夭;壶丘子可以调整自身神、气的功能状态,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生机状态,并且能迷惑季咸,使之不

53、能做出正确判断;超常智能有不同层次,低层次超常智能难以在高层次超常智能人身上发挥作用。这后二者与我们今日研究气功科学的超常智能所得到的认识,是基本相同的。摘自 气功发展简史 庞明著 精神集中半部经文威力大和尚、老道真正修行的地方,都是有要求的,上殿怎么走路,怎么拜佛,怎么烧香,怎么打磬、打钟,怎么坐着、怎么念经,吃饭怎么吃,睡觉怎么睡,都有规定。不过现在的和尚、道士他们都不这么做了。一次我上五台山去,和尚们正念经呢,这个环境应该使人很安详、很自然了,不是。我往那一站,给他们发气,看他们沉得住气沉不住气。一发气大伙都看着,说明沉不住气了。念经时往周围看还行啊?那还叫修行?念经就得是音发到嘴上,眼

54、睛看着经,心里边想着,耳朵还得听着。过去不要说和尚念经了,孩童念书背千家诗,都讲心、眼、口三到,当和尚念经那么念还行啊?我记得一位老前辈跟我讲和尚怎么念经,当然讲宗教的东西都是有点神话性质。以前富人信佛摆佛堂,非常穷的人真信佛不好信。有一个老太太生前是一个佛教徒,死后她儿子请和尚给她念经。念了三天经,老太太给她儿子托梦来了,说行了,有个和尚念了半卷经,我就超渡了。儿子听了找老方丈,说很感谢你,我母亲说超渡了,咱们这些和尚给念了半卷经。(儿子懂佛法不多。)老方丈一听念半卷经,怎么能念半卷经?就说,我们这都是一棚经,一下念完了,怎么念半卷经?老和尚以为她儿子提意见来了,准是对念经有意见。就找念经的

55、和尚们,说怎么给人家念了半卷经?大家说没有,从头念完了。旁边一个和尚笑了笑,那个和尚不是参加念经的,是随喜的。他说你们念经,我在旁边听着,听了半卷就走了。他精神非常集中,一个字一个字地听,比念的人起的作用还大。这个老前辈跟我讲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说等你真正精神集中的时候,身、口、意集中到经文上去,这个经就有无限威力了。慢慢我懂了,不是经文有这么大的威力,是精神集中了的威力。不应该把问题放在脑子里  我记得85年我第一次办学习班。快结束了,一个学员愁眉苦脸的对我说;"庞老师,我难受。"我说;"难什么受啊?有什么事情啊?"她本来有神经衰弱

56、,为什么发愁呢?“我女儿要分配,大学毕业分配,分配到海南去。”我说:“这发什么愁啊?”“我就这么一个女儿。”“那发愁就解决问题了?你怎么办呢?”我这么一说就哭起来了,我说:“我也帮你哭,呜我也帮你哭,把你女儿哭回来。”我说:“哭的回来吗?如果哭的回来我们全体同学都帮你哭,把你女儿哭回来。-这能哭回来吗”?她说:“哭不回来”“哭不回来你还哭什么?”      咱们搞智能功要实事求是,你看你能不能解决问题。一个人有了问题应该千方百计去解决问题,不应该把这个问题放在脑子里。      我耐心地跟她讲:“就这么一个女儿,你准备找倒插门女婿啊,还是怎么着?”她说还没考虑,我说还没考虑,你女儿结了婚不也得走吗?让你女儿一辈子不结婚,你女儿干吗?”说着说着她说“倒也是”.。“让你女儿看你一辈子,你女儿不结婚了?就为了不离开妈妈就让女儿一辈子不结婚?你那时要也不结婚看你妈一辈子,哪你就没你女儿了。”一说她不哭了。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