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睑病泪器病课件_第1页
5睑病泪器病课件_第2页
5睑病泪器病课件_第3页
5睑病泪器病课件_第4页
5睑病泪器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眼睑的结构与功能特点1眼睑呈帘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睑较宽大主要功能是保护眼球2皮肤薄而富弹性,适应眼睑运动需要3眼轮匝肌和上睑提肌协调配合,使眼睑与眼球紧密粘合却又启闭自如4反射性的闭合动作:避免光刺激和异物伤害5经常性瞬目运动:去除尘埃及微生物,将泪液均匀分布角膜表面,形成泪膜,防止角膜干燥6睑缘前端的睫毛可除却灰尘,减弱强烈光线的刺激 眼睑病的种类炎症: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缘炎、接触性皮炎等位置、功能和先天异常:睑内翻、睑外翻、闭合不全、上睑下垂、倒睫等肿瘤: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色素痣、黄色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脂腺癌 治疗眼睑病的注意事项保护眼睑的完整性及其与眼球的正

2、常关系,维持眼睑的功能处理外伤时:按照眼睑的解剖结构分层缝合,清创时不应切除皮肤切除肿瘤时应进行整形眼睑静脉没有静脉瓣,化脓性炎症有可能蔓延至海绵窦而导致严重的后果,避免挤压炎性病灶 眼睑位于体表,易受微生物、风尘和化学物质的侵袭,发生炎症反应。眼睑各种腺体的开口多位于睑缘和睫毛的毛囊根部,易发生细菌感染。睑缘是皮肤和黏膜的交汇处,眼睑皮肤和睑结膜的病变常可引起睑缘的病变。由于眼睑皮肤菲薄,皮下组织疏松,炎症时眼睑充血、水肿等反应显著。 是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通常将睑腺炎称为麦粒肿 外睑腺炎: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皮脂腺或变态汗腺感染(2015课件眼睑病图片麦粒肿.jpg图

3、片) 内睑腺炎:睑板腺感染 病因 大多为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眼睑腺体引起 临床表现 患处呈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的典型表现。通常水肿越重,疼痛就越重。 1、外睑腺炎:炎症反应主要位于睫毛根部的睑缘处,红肿范围较弥散,触诊时明显压痛,外睑腺炎邻近外眦角时,疼痛特别明显,可引起反应性球结膜水肿。图片2015课件眼睑病图片外睑腺炎.jpg 2、内睑腺炎被局限于睑板腺内,肿胀比较局限,疼痛明显,病变处有硬结,触之压痛,睑结膜面局限性充血、肿胀。 诊断:患者的症状和眼睑的改变,很少需要进行细菌培养来确定致病细菌。 鉴别诊断:睑板腺囊肿合并感染治疗:1、早期应给予局部热敷,每次1015分钟

4、,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促进炎症消退,每日滴用抗生素滴眼剂46次,反复发作及伴有全身反应者,可口服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 2、脓肿形成后,应切开排脓。外睑腺炎:切口在皮肤面,切口与睑缘平行,使其与眼睑皮纹相一致,减少疤痕。脓肿较大应放置引流条。内睑腺炎:切口常在睑结膜面,切口与睑缘垂直,以免过多伤及睑板腺管。3、脓肿尚未形成:不宜切开,不能挤压排脓,免导致眼睑蜂窝织炎,甚至海绵窦脓毒血栓或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眼睑蜂窝织炎、海绵窦脓毒血栓或败血症: 尽早全身使用足量的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 对脓液或血液进行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以选择更敏感的抗生素。 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眼眶

5、或颅内扩散和败血症的症状、体征,及时进行适当处理。 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即通常称为霰粒肿。它有纤维结缔组织包囊,囊内含有睑板腺分泌物及包括巨细胞在内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在病理形态上类似结核结节,但不形成干酪样坏死。2015课件眼睑病图片霰粒肿.jpg 病因 可能由于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而致睑板腺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 临床表现1多见于青年人或中年人2一般发生于上睑,也可上、下眼睑或双眼同时发生单个或多个,亦常有反复发作3病程进展缓慢。一般无疼痛,肿块也无明显压痛4表现为眼睑皮下圆形肿块,大小不一。对应的睑结膜面呈紫红色或灰红

6、色病灶5可有轻度炎症表现和触痛,但没有睑腺炎的急性炎症表现。6可自行破溃,排出胶样内容物,睑结膜面形成肉芽肿或在皮下形成暗紫红色肉芽组织7如继发感染,形成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与内睑腺炎相同。 诊断:无明显疼痛、眼睑硬结。 鉴别诊断:1睑板腺癌:反复性或老年人的睑板腺囊肿,应将切除物进行病理检查2内睑腺炎:鉴别要点是发生内睑腺炎前已存在无痛性包块 治疗1、小而无症状者:无须治疗2、大者:热敷,囊肿内注射糖皮质激素3、仍不消退:局部麻醉下手术切除4、手术要点:清除囊肿内容物,剪除分离后部囊壁,减少复发。 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分为鳞屑性、溃疡性和眦部睑缘炎。一、鳞屑性睑

7、缘炎 病因:睑缘的皮脂溢出所造成的慢性炎症,诱因:屈光不正、视疲劳、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劣质化妆品2015课件眼睑病图片睑缘炎1.jpg 临床表现:睑缘充血、潮红,睫毛和睑缘表面附着上皮鳞屑,睫毛根部黄色蜡样分泌物,干燥后结痂。睫毛易脱落,可再生。自觉眼痒、刺痛和烧灼感。长期不愈:睑缘肥厚,泪点肿胀外翻致溢泪。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睑缘无溃疡治疗:去除诱因和避免刺激因素 治疗全身慢性病,注意营养和锻炼清洁睑缘,涂抗生素眼膏,每日23次二、溃疡性睑缘炎病因: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也可由鳞屑性睑缘炎感染后转变而来诱因:屈光不正、视疲劳、营养不良、不良卫生习惯临床表现:眼痒、刺痛和烧灼感,比上

8、者更为严重。睑缘有更多皮脂,睫毛根部散布小脓包,有痂皮,睫毛被粘结成束。睫毛根端浅小溃疡,睫毛随痂皮脱落后不能再生,形成秃睫。疤痕愈合后因组织收缩致睫毛生长方向改变,睫毛乱生,损伤角膜睑缘肥厚变形,睑缘外翻,泪小点肿胀或阻塞,导致溢泪。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睑缘有溃疡治疗:比较顽固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去除诱因,注意个人卫生局部处理同鳞屑性睑缘炎三、眦部睑缘炎病因:莫阿双杆菌感染,维生素b2缺乏临床表现:多为双侧,主要在外眦部,自觉眼痒、异物感和烧灼感。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治疗:0.250.5%硫酸锌眼液,3-4次/日。适当服用维生素b2或维生素b可能有帮助,治疗原适应。 对某种致敏

9、源的过敏反应,也可是头面部皮肤过敏反应的一部分。病因:局部应用的抗生素、局部麻醉剂、局部使用的药物。临床表现:自觉眼痒和烧灼感 急性:皮肤丘疹、水疱或脓疱,伴黄色粘稠渗液,伴结痂、脱屑。 亚急性:常迁延不愈 慢性: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变面来。皮肤肥厚粗糙,表面有鳞屑脱落。诊断:致敏原接触史,眼睑改变。鉴别诊断:刺激性皮炎,贴斑试验。治疗:停止接触过敏原;急性期生理盐水湿敷,局部用激素眼液,停止渗液后加用激素眼膏,不宜包扎,全身用抗组胺类药物。严重时可口服激素。眼睑,特别是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的位置异常。与倒睫常同时存在。一、分类与病因:先天性睑内翻:多见于婴幼儿痉挛性睑内翻:常见于老年人,瘢痕性睑内

10、翻:上下睑均可发生,沙眼、结膜烧伤等病之后 二、临床表现先天性常为双侧,痉挛性和瘢痕性可为单侧,可伴畏光、流泪、异物感、眼睑痉挛、摩擦感等睑板、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摩擦角膜角膜上皮可脱落,继发感染可发展为角膜溃疡长期不愈:角膜有新生血管,失去透明性,引起视力下降三、诊断:发病年龄,有否沙眼、外伤、手术史,结合临床表现四、治疗:先天性睑内翻不急于手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局部注射肉毒杆菌,手术:瘢痕性睑内翻:必须手术(睑板楔形可睑板切开术)2015课件眼睑病图片睑内翻.jpg睑缘向外翻转离开眼球,睑结膜不同程度地暴露在外,常合并睑裂闭合不全一、分类与原因瘢痕性睑外翻:皮肤面瘢痕收缩(创伤、化学伤、烧

11、伤、溃疡、睑部手术等老年性睑外翻:仅限于下睑,眼轮匝肌功能减弱,外眦韧带松弛麻痹性睑外翻:仅限于下睑,面神经麻痹二、临床表现轻度:仅睑缘离开眼球,泪溢重度:睑缘外翻,部分或全部睑结膜暴露在外,泪点离开泪湖,引起泪溢。伴闭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或溃疡。三、诊断病史及临床表现2015课件眼睑病图片睑外翻.jpg四、治疗瘢痕性睑外翻:手术,游离植皮术最常用老年性睑外翻:整形手术麻痹性睑外翻:治疗面瘫,保护角膜和结膜,也可作暂时性眼睑缝合。眼睑闭合不全又叫兔眼,指上下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导致部分眼球暴露。一、病因:面神经麻痹后瘢痕性睑外翻眼眶容积与眼球大小比例失调,如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先天性青光眼、角巩膜

12、葡萄肿、眼眶肿瘤等全身麻醉或重度昏迷:暂时性闭合不全生理性眼睑闭合不全二、临床表现:轻度:闭眼时眼球反射性上转(bell现象),只有下方球结膜暴露,结膜充血、干燥、肥厚和过度角化重度: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泪点与泪湖不能密切接触,溢泪三、诊断:临床表现2015课件眼睑病图片闭合不全.jpg四、治疗对因治疗:面神经麻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病因未去除前,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角膜湿房 上睑的上睑提肌和muller平滑肌功能不全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 向前方注视时上睑缘约遮盖上部角膜超过2mm。上睑下垂眼向前注视时,上睑缘位置异常降低。 轻者:不遮盖瞳孔,但影响外观 重者: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

13、,影响视功能一、病因:先天性:主要因动眼神经核或上睑提肌发育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获得性:因动眼神经麻痹、上睑提肌损伤、交感神经疾病、重症肌无力及机械性开睑运动障碍(炎症肿胀或肿物)二、临床表现先天性:常为双侧,但不一定对称,有时为单侧。常伴眼球上转运动障碍。明显者眼睑皮肤平滑、薄而无皱纹。额肌紧缩形成较深的横行皮肤皱纹;眉毛向上呈弓形凸起,或仰头视物获得性:多有相关病史或伴有其他症状三、诊断:病史和临床表现四、治疗先天性:手术治疗为主,尤其单眼的患儿获得性:先进行病因治疗或药物治疗,半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才考虑手术手术方式:上睑提肌缩短术。睫毛向后生长,可致睫毛触及眼球。一、病因:引起睑内翻

14、的各种原因均可导致倒睫,沙眼、睑缘炎、睑腺炎、睑外伤或睑烧伤二、临床表现:倒睫多少不一,取决于内翻的部位、程度,常伴眼痛、流泪和异物感。 睫毛长期摩擦角膜:结膜充血、角膜浅层混浊、血管新生、角膜上皮角化、角膜溃疡2015课件眼睑病图片内翻倒睫.jpg三、诊断肉眼下检查即可发现,检查下睑时应嘱患者向下方注视,才能发现睫毛是否触及角膜四、治疗只有数根倒睫:可拔除,重新生长时再拔显微镜下切开倒睫部位除去毛囊或行电解法破坏倒睫的毛囊倒睫较多:手术矫正眼睑肿瘤分类良性:较常见,可实性或囊性、单发或多发恶性:确诊较为困难两者的鉴别:发生年龄、病史、肿瘤形态、生长速度、有无出血倾向、淋巴结转移等特点:眼睑位

15、于体表,容易对肿瘤取材进行病检,治疗除考虑肿瘤的预后外,还要考虑到保护眼睑的功能和美容问题。一、良性肿瘤1、眼睑血管瘤:血管组织先天性发育异常 毛细血管瘤:最常见,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生长迅速,至7岁时常自行退缩。浅层的血管瘤色鲜红,深层呈蓝色或紫色,如累及眼眶可致眼眶扩大,并因压迫产生散光,导致屈光参差、斜视或弱视。治疗:观察,5岁以后治疗,如影响视力发育,则需尽早处理。方法:局部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冷冻或部分手术切除、激光。海绵状血管瘤 成人眼眶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在10岁前发生,渐增大2、色素痣:眼睑先天性扁平或隆起的病变,境界清楚,由痣细胞构成组织学分类:交界痣,皮内痣,复合痣,蓝

16、痣,先天性眼皮肤黑色素细胞增多症(太田痣)治疗:无迅速增大变黑及破溃出血等恶变迹象,不予治疗。3、黄色瘤:常见于老年人,位于上睑近内眦部,常为双侧。实际上并非肿瘤,而是类脂样物质在皮肤组织中的沉积,若非为美容可不治疗,切除后有复发的可能。2015课件眼睑病图片黄色瘤.jpg二、恶性肿瘤1、基底细胞癌:我国最常见眼睑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约占眼睑恶性肿瘤的90%及眼睑肿瘤的29%。致病因素:光化学损伤部位:好发于下睑近内眦部形态:初起时为小结节,表面见毛细血管扩张,隆起高,质地坚硬治疗:对放射治疗敏感,应早期切除后再行放射治疗。 手术切除范围应足够大。2、鳞状细胞癌:是一种表皮角化细胞恶性新

17、生物,多发于老年人。部位:好发于睑缘皮肤粘膜移行处。形态:生长缓慢,开始时如乳头状瘤,逐渐形成溃疡,边缘稍隆起,质地坚硬,可发生坏死和继发感染。2015课件眼睑病图片鳞状细胞癌.jpg 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再行放射治疗。3、皮脂腺癌:我国常见眼睑恶性肿瘤之一。致病因素:导致癌变的环境因素广泛作用于睑 板腺和睫毛的皮脂腺。形态:初起时为眼睑皮下小结节,与睑板腺囊肿相似。后逐渐增大,可形成溃疡或呈菜花状,可侵入眼眶可转移。治疗:恶性程度高,对放疗不敏感。早期局限时手术切除预后较好。江门市中心医院眼科黄燕然 泪器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泪腺和泪道的炎症、外伤、肿瘤和先天性异常等病变。 泪器病

18、一般不影响视力,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眼睛构成潜在威胁。 溢泪是泪器病的最常见症状。 泪器在结构和功能上可分为两部分:泪液分泌器和泪液排出器 分泌器包括:泪腺、副泪腺、睑板腺、和结膜杯状细胞等外分泌器。 排出器包括:上下泪小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主要功能是引流泪液入鼻腔。2015课件泪器病图片泪器.jpg 泪腺:反射性分泌腺 副泪腺:基础分泌腺 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 睑板腺和睑缘皮脂腺:分泌脂质 流眼泪是泪器病的主要症状,分为泪溢和流泪。临床上区分是由于泪道阻塞引起的泪溢还是因眼表疾病刺激引起的流泪十分重要。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泪腺炎和泪腺肿瘤 一、急性泪腺炎临床上少见,

19、多单侧发病,主要见于儿童,并发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流行性感冒1、病因:多为细菌、病毒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淋病双球菌常见 感染途径:化脓性炎症直接扩散、转移或全身感染泪腺炎2、临床表现 可同时或分别累及泪腺的睑叶或眶叶,表现为眶外上方局部肿胀、疼痛,上睑水肿下垂,耳前淋巴结肿大 触诊可扪及包块,有压痛、结膜充血水肿,有黏性分泌物 泪腺组织充血肿大 病程短,可缓解或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泪腺炎3、治疗细菌、病毒感染:全身应用抗菌素或抗病毒药物,局部热敷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睑部泪腺炎通过结膜切开,眶部则通过皮肤切开泪腺炎二、慢性泪腺炎1、病因:免疫反应为主要原因,多为眼眶疾病的一部分,如炎性假瘤

20、、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也可以是沙眼性和结核性,病原体多由血行播散,肉瘤样病、干燥综合征、淋巴瘤、白血病均可累及泪腺。为病程缓慢的一种增殖性炎症,病变多为双侧。泪腺炎2、临床表现泪腺肿大,无伴疼痛,可伴上睑下垂在外上眶缘下可触及较硬的包块眼球可向内下偏位,向外上方注视时可有复视,眼球突出少见3、治疗:针对病因或原发病治疗。泪腺肿瘤 主要指原发于泪腺的肿。瘤,居眼眶占位病变的首位 淋巴样瘤 30% 上皮来源 70%,良、恶性各占一半 恶性肿瘤中:腺样囊性癌肿 50% 多形性腺癌 25% 腺癌 25%泪腺肿瘤一、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有完整包膜1、临床表现:多见于成年人,男性略多,一般单侧受累发病缓

21、慢,表现为眼眶外上方无痛性包块眼球受压向内下或下方移位触诊可扪及实质性包块,ct扫描显示为高密度块影以及泪腺窝压迫性骨凹陷泪腺肿瘤2、治疗:手术切除。 必须连同包膜完整切除,包膜残留工或破裂可能导致肿瘤复发,甚至恶变。二、腺样囊性癌泪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临床表现:好发于3040岁的女性泪腺肿瘤病程短,有明显疼痛及头痛眶周和球结膜水肿,眼球突出或移位,运动障碍,常有复视和视力障碍x片或ct扫描显示明显的骨质破坏预后差,长期生存率低2、治疗:一旦确认,施行手术和放射治疗泪腺肿瘤三、多形性腺癌也称恶性混合瘤,发病率第二位的泪腺恶性肿瘤,多来源于长期存在的泪腺多形性腺瘤,或泪腺多形性腺瘤不完全切除或

22、包膜残留造成的复发1、临床表现与泪腺多形性腺瘤类似,但肿瘤生长快、病程短泪腺肿瘤1/3患者有疼痛,是鉴别良恶性混合瘤的重要症状ct检查可显示明显的眶外上方骨质破坏,提示病变恶性特征2、治疗:手术后放射治疗一、泪道系统的检查器质性泪道阻塞或狭窄可发生在泪道的任何部位,确定阻塞部位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十分重要1、常用的检查方法染料试验:1)双眼结膜囊内滴入2%荧光素钠1滴,5分钟后观察和比较双眼泪膜中荧光素消退情况,如一眼保留较多,表明该侧可能有相对性泪道阻塞或狭窄2)滴2%荧光素钠5分钟后用湿棉棒拭下鼻道,若棉棒带绿黄色,说明泪道通畅没有完全阻塞2、泪道冲洗:可提示阻塞部位方法:用钝圆针头从泪小点注

23、入生理盐水,根据冲洗液体流向判断有无阻塞及阻塞部位冲洗液情况判断:1)冲洗无阻力,液体顺利流入鼻咽部-泪道通畅2)冲洗液完全从注入原路返回-泪小管阻塞3)冲洗液自下泪小点进入,由上泪小点返流-泪总管、泪囊或鼻泪管阻塞4)冲洗有阻力,部分自泪小点返回,部分流入鼻腔-鼻泪管狭窄5)冲洗液自上泪点反流,同时有黏液脓性分泌物-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3、泪道探通 诊断性泪道探通有助于证实上泪道(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阻塞的部位,治疗性泪道探通主要用于婴幼儿泪道阻塞,对于成人鼻泪管阻塞,泪道探通多不能起到根治效果4、影像学检查碘油造影、ct、ct泪囊造影,可显示泪囊大小、泪道狭窄或阻塞的部位及程度 最常见的泪囊病,多继发于鼻泪管狭窄可阻塞,泪液滞留泪囊腔,伴发细菌感染而起,多为单侧发病 致病菌:肺炎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一般不发生混合感染 泪小点返流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