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静电防护及静电危害讲义_第1页
SMT静电防护及静电危害讲义_第2页
SMT静电防护及静电危害讲义_第3页
SMT静电防护及静电危害讲义_第4页
SMT静电防护及静电危害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 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 套讲座 +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 套讲座 +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 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 套讲座 +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 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 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 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 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 份资料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 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 套讲座 +1638

2、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 套讲座 +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 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 套讲座 +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 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 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 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 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 份资料在电子产品制造中,静电放电往往会损伤器件,甚至使器件失效,造成严重损失,因此 SMT 生产中的静电防护非常重要。 本刊分别邀请北京、 上海的两位专家撰文介绍与分析电子产品 制造中的静电产生源及静电防护原理,

3、较详细地介绍了 SMT生产中的一些静电防护技术基础 与相应措施。供大家参考。静电和静电的危害静电是一种电能, 它存留于物体表面, 是正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 是通过电 子或离子的转换而形成的。 静电现象是电荷在产生和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电现象的总称。 如摩 擦起电、人体起电等现象。随着科技发展, 静电现象已在静电喷涂、 静电纺织、静电分选、静电成像等领域得到广泛的 有效应用。 但在另一方面, 静电的产生在许多领域会带来重大危害和损失。 例如在第一个阿 波罗载人宇宙飞船中, 由于静电放电导致爆炸, 使三名宇航员丧生; 在火药制造过程中由于 静电放电 (ESD),造成爆炸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4、。在电子工业中,随着集成度越来越高,集 成电路的内绝缘层越来越薄,互连导线宽度与间距越来越小,例如CMOS器件绝缘层的典型厚度约为 01m,其相应耐击穿电压在 80-100V ;VMOS器件的绝缘层更薄, 击穿电压在 30V。 而在电子产品制造中以及运输、 存储等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电压远远超过MOS器件的击穿电压,往往会使器件产生硬击穿或软击穿 (器件局部损伤 ) 现象,使其失效或严重影响产品的可 靠性。为了控制和消除 ESD,美国、 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制定了国家、 军用和企业标准或规定。 从静电敏感元器件的设计、制造、购买、入库、检验、仓储、装配、调试、半成品与成品的 包装、运输等均有相

5、应规定, 对静电防护器材的制造使用和管理也有较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 我国也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军用和企业标准。例如有航天部、机电部、石油部等标准。2静电敏感器件 (SSD) 对静电反应敏感的器件称为静电敏感元器件 (SSD) 。静电敏感器件主要是指超大规模集成电 路,特别是金属化膜半导体 (MOS电路 ) 。表 1为静电敏感器件的分级表。 可根据 SSD分级表, 针对不同的 SSD器件,采取不同的静电防护措施。3电子产品制造中的静电源(1) 人体的活动,人与衣服、鞋、袜等物体之间的摩擦、接触和分离等产生的静电是电子产 品制造中主要静电源之一。 人体静电是导致器件产生硬 (软) 击穿的主要原因。

6、人体活动产生 的静电电压约 0 5-2KV。另外空气湿度对静电电压影响很大,若在干燥环境中还要上升1个数量级。表 2 为相对湿度对与人体活动带电的关系。人体带电后触摸到地线, 会产生放电现象, 人体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电击感反应, 其反应的 程度称为电击感度。表 3 为不同静电压放电过程中人体的电击感度。(2) 化纤或棉制工作服与工作台面、 坐椅摩擦时, 可在服装表面产生 6000V 以上的静电电压, 并使人体带电,此时与器件接触时,会导致放电,容易损坏器件。(3) 橡胶或塑料鞋底的绝缘电阻高达 1013,当与地面摩擦时产生静电,并使人体带电。(4) 树脂、漆膜、塑料膜封装的器件放人包装中运输时

7、,器件表面与包装材料摩擦能产生几 百伏的静电电压,对敏感器件放电。(5) 用PP(聚丙烯 )、PE(聚乙烯)、PS(聚内乙烯 ) 、PVR(聚胺脂) 、PVC和聚脂、树脂等高分子 材料制作的各种包装、料盒、周转箱、PCB架等都可能因摩擦、冲击产生 1-3 5KV静电电压,对敏感藉件放电。(6) 普通工作台面,受到摩擦产生静电。(7) 混凝土、打腊抛光地板、橡胶板等绝缘地面的绝缘电阻高,人体上的静电荷不易泄漏。(8) 电子生产设备和工具方面:例如电烙铁、波峰焊机、再流焊炉、贴装机、调试和检测等 设备内的高压变压器、 交盲流电路都会在设备卜感应出静电。 如果设备静电泄放措施不好, 都会引起敏感器件

8、在制造过程中失效。烘箱内热空气循环流动与箱体摩擦、CO2低温箱冷却箱内的 CO2蒸汽均会可产生大量的静电荷。4静电防护原理电子产品制造中, 不产生静电是不可能的。 产生静电不是危害所在, 其危害所在于静电积聚 以及由此产生的静电放电。静电防护的核心是“静心消除”。静电防护原理:(1) 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防止静电积聚。采取措施在安全范围内。(2) 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聚迅速消除掉,即时释放。5静电防护方法(1) 使用防静电材料:金属是导体,因导体的漏放电流大,会损坏器件。另外由于绝缘材料 容易产生摩擦起电,因此不能采用金属和绝缘材料作防静电材料。而是采用表面电阻l ×105·

9、;cm 以下的所谓静电导体,以及表面电阻1×105-1×108·cm 的静电亚导体作为防静电材料。 例如常用的静电防护材料是在橡胶中混入导电碳黑来实现的, 将表面电阻控 制在 1×106· cm以下。(2) 泄漏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采用埋 大地线的方法建立“独立”地线。使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 10。 ( 参见 GBJl79 或 SJ T106941996)静电防护材料接地方法:将静电防护材料 ( 如于作台面垫、地垫、防静电腕带等 ) 通过 1M 的电阻接到通向独立大地线的导体上( 参见 SJT106

10、30-1995) 。串接 1M 电阻是为了确保对地泄放 5mA的电流, 称为软接地。 设备外壳和静电屏蔽罩通常是直接接地, 称为硬接地。 IPC-A-610C 标准中推荐的防静电工作台接地方法如图1。(3) 导体带静电的消除:导体上的静电可以用接地的方法使静电泄漏到大地。放电体卜的电 压与释放时间可用下式表示:UT=U0L1/RC 式中 UT-T时刻的电压 (V) U0一起始电压 (V) R-等效电阻 () C-导体等效电容 (pf)一般要求在 1 秒内将静电泄漏。即 1 秒内将电压降至 1OOV以下的安全区。这样可以防止泄 漏速度过快、泄漏电流过大对 SSD造成损坏。若 U0=500V,C=

11、200pf,想在 1 秒内使 UT达到 100V,则要求 R=128×109。因此静电防护系统中通常用1M 的限流电阻,将泄放电流限制在 5mA以下。 这是为操作安全设计的。 如果操作人员在静电防护系统中, 不小心触及到 220V 工业电压,也不会带来危险。(4) 非导体带静电的消除:对于绝缘体上的静电,由于电荷不能在绝缘体上流动,因此不能 用接地的方法消除静电。可采用以下措施:(a) 使用离子风机离子风机产生正、负离子,可以中和静电源的静电。可设置在空间和贴 装机贴片头附近。(b) 使用静电消除剂静电消除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可用静电消除剂檫洗仪器和物体表面, 能迅速消除物体表面的静电

12、。(c) 控制环境湿度增加湿度可提高非导体材料的表面电导率,使物体表面不易积聚静电。 例如北方干燥环境可采取加湿通风的措施。(d) 采用静电屏蔽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可采用屏蔽罩( 笼) ,并将屏蔽罩(笼)有效接地。(5) 工艺控制法: 为了在电子产品制造中尽量少的产生静电, 控制静电荷积聚, 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聚迅速消除掉,即时释放,应从厂房设计、设备安装、操作、管理制度等方面采取有 效措施。6静电防护器材(1) 人体防静电系统包括防静电腕带、工作服、帽、手套、鞋、袜等(2) 防静电地面包括防静电水磨石地面、防静电橡胶地面、PVC防静电塑料地板、防静电地毯、防静电活动地板等。(3) 防静电操作系

13、列:包括防静电: I :作台垫、防静电包装袋、防静电物流小车、防静电烙 铁及工具等。7静电测量仪器(1) 静电场测试仪:用于测量台面、地面等表面电阻值。平面结构场合和非平面场合要选择 不同规格的测量仪。(2) 腕带测试仪:测量腕带是否有效。(3) 人体静电测试仪:用于测量人体携带的静电量,人体双脚之间的阻抗,测量人体之间的 静电差 , 腕带、接地插头、工作服等是否阻护有效。还可以作为入门放电,把人体静电隔在车间之外。(4) 兆欧表:用于测量所有导电型、抗静电型及静电泄放型表面的阻抗或电阻。 8电子产品制造中防静电技术指标要求(1) 防静电地极接地电阻 10。(2) 地面或地垫:表面电阻值 10

14、5- 1010 ; 摩擦电压 100V。(3) 墙壁:电阻值 5×104 - 109。(4) 工作台面或垫:表面电阻值 106- 109;摩擦电压 100V;对地系统电阻 106- 108。(5) 工作椅面对脚轮电阻 106- 108。(6) 工作服、帽、手套摩擦电压 300V;鞋底摩擦电压 100V。(7) 腕带连接电缆电阻 1M;佩带腕带时系统电阻 1- 1OM。脚跟带 ( 鞋束) 系统电阻 05×105 - 108。(8) 物流车台面对车轮系统电阻 106- 109。(9) 料盒、周转箱、 PCB架等物流传递器具一表面电阻值103- 108;摩擦电压 100V。(10

15、) 包装代、盒一摩擦电压 100V。(11) 人体综合电阻 106- 108。9 电子产品制造中防静电措施及静电作业区(点) 的一般要求SMT生产设备必须接地良好, 贴装机应采用三相无线制接地法并独立接地。 生产场所的地面、 工作台面垫、坐椅等均应符合防静电要求。车间内保持恒温、 恒湿的环境。 应配备防静电料 盒、周转箱、 PCB架、物流小车、防静电包装带、防静电腕带、防静电烙铁及工具等设施。(1) 根据防静电要求设置防静电区域,并有明显的防静电警示标志。按作业区所使用器件的 静电敏感程度分成 1、2、3 级,根据不同级别制订不同的防护措施。1 级静电敏感程度范围: 0-1999V2 级静电敏

16、感程度范围: 2000-3999V3 级静电敏感程度范围: 4000-15999V16000V 以上是非静电敏感程产品。(2) 静电安全区 (点)的室温为 23±3,相对湿度为 45-70 RH。禁止在低于 30的环境内 操作 SSD(静电敏感元器件 ) 。(3) 定期测量地面、桌面、周转箱等表面电阻值。(4) 静电安全区 ( 点 )的工作台上禁止放置非生产物品,如餐具、茶具、提包、毛织物、报纸、 橡胶手套等。(5) 工作人员进入防静电区域,需放电。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和防静电鞋、 袜。每次上岗操作前必须作静电防护安全性检查 , 合格后才能生产。(6) 操作时要戴防静电腕

17、带,每天测量腕带是否有效。(7) 测试 SSD时应从包装盒、管、盘中取一块,测一块 , 放一块,不要堆在桌子上。经测试不 合格器件应退库。(8) 加电测试时必须遵循加电和去电顺序:低电压高电压信号电压的顺序进行。去电顺 序与此相反。同时注意电源极性不可颠倒,电源电压不得超过额定值。(9) 检验人员应熟悉 SSD的型号、品种、测试知识,了解静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10静电敏感元器件 (SSD) 运输、存储、使用要求(1) SSD 运输过程中不得掉落在地,不得任意脱离包装。(2) 存放 SSD的库房相对湿度: 30-40 RH。(3) SSD 存放过程中保持原包装,若须更换包装时,要使用具有防静电性

18、能的容器。(4) 库房里,在放置 SSD器件的位置上应贴有防静电专用标签。(5) 发放 SSD器件时应用目测的方法,在 SSD器件的原包装内清点数量。(6) 对 EPROM进行写、擦及信息保护操作时,应将写入器擦除器充分接地,要带防静电手 镯。(7) 装配、焊接、修板、调试等操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静电防护要求进行操作。(8) 测试、检验合格的印制电路板在封装前应用离子喷枪喷射一次,以消除可能积聚的静电 荷。11防静电工作区的管理与维护(1) 制订防静电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2) 备用防静电工作服、鞋、手镯等个人用品以备外来人员使用。(3) 定期维护、检查防静电设施的有效性。(4) 腕带每周

19、 ( 或天 ) 检查一次。(5) 桌垫、地垫的接地性、静电消除器的性能每月检查一次。(6) 防静电元器件架、印制板架、周转箱;运输车、桌垫、地垫的防静电性能每六个月检查 次。作者 : 发表日期 : 2007-06-05 15:20SJ本标准与电子行业标准 SJ T 105331994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及 T106301995电子元器件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两项标准配套使用。 本标准图样所占篇幅较大,集中列在标准条文之后。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营北京有线电总厂、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国营前锋无线电仪器 厂。 本标准主要起

20、草人:穆祥镇、袁宝贵、陈晓雄、李善贞、张清海。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防静电系统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设备、元器件等产品制造过程中防静电系统 ( 包括:地面、墙壁、工作 台、工作椅、工位器具、物流传递器具、包装袋、防静电腕带、离子风机、人员、服装等 ) 的测试。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 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GB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 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SJ T10533 1994 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

21、要求SJ T10630 1995 电子元器件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3.1 系统接地电阻 resistanceof grounding system在防静电接地系统中,接地电阻的总和。对地限流电阻规定为1M。3.2 测试点 test point 测试时,所选定放置测试电极 (或表笔 ) 的部位。4 一般要求4.1 测试依据 按 SJT 10533 及 SJT10630。4.2 测试条件 全部测试均在生产场地内进行,环境温度20 25,相对湿度 40 60。4.3 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包括: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地电阻测量仪、 500V DC兆欧表、万用表、腕带测 试仪、人体

22、综合电阻测试仪、离子风机测试装置等。所使用的仪器精度不低于 2.5 级,均应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允许使用符合测试要求的 类似仪表。.4 测试技术指标 见附录 A(提示的附录 ) 。5 摩擦起电电压测试5.1 使用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测量。5.2 测试时手持干燥布料 (选用纯棉或防静电面料 ) ,以频数约 120 次 min,手掌适当施 加压力,单向摩擦被测件某一部位 20 次,按静电电压表使用方法立即接近摩擦部位,观 察仪表显示数值。反复测试 5 次取平均值。作者 :发表日期 : 2007-06-05 15:21生活, 生产中静电可谓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 ,从举手投足间服装的磨擦 , 到干燥 空

23、气的流动 ,都是静电产生的青萍之末 .如果条件适宜 ,发端乎几伏 , 登峰造极于几百上千 伏 , 瞬间亦可实现 . 这些都对 CMOS等静电敏感电路造成极大威胁 , 更不待说设备漏电造成的 危害了 , 故电子行业无不将静电当成大敌 , 尽一切努力将之柜之门外 . 静电是相对于“动电” , 即导体中的流动电荷而言, 是一般情况下不流动的电荷 . 多由绝缘体物体间互相磨擦或干燥空气与绝缘物磨擦产生 . 当它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 , 防碍它中和 的绝缘体再也阻挡不住时 , 即发生剧烈放电 , 即静电放电 (ESD), 这时的最高电压可达几千 乃至几万伏 .势必对静电敏感组件造成损害 ( 见表 1表 2

24、) 表 1 生产现场易产生的静电电压 .生产场合 静电电压 湿度 1020% 湿度 6590% 在地毯上走动时 35000V 1500V 在乙烯树脂地板上走动时 12000V 250V手拿乙烯塑料袋装入器件时7000V 600V 在流水线工位接触聚酯塑袋时 20000V1200V 在操作工位与聚胺酯类接触时 18000V1500V表 2 静电对部分电子器件的击穿电压 器件类型EOS/ESD的最小敏感度( 以静电电压 V 表示 )VMOSMOSFET 砷化镓 FET EPROMJFETSAW声( 表面波滤波器 )运算放大器CMOS肖特基二极管SMD薄膜电阻器 双极型晶体管 射极耦合逻辑电路 可控

25、硅 肖特基 TTL 301800 100200 100300 100 以上 1407000 150500 1902500 2503000 3002500 3003000 3807800 5001500 6801000 1002500 雷电是气流与云层中水滴磨擦产生的高压静电放电而形成 , 高压带电云层经过建筑物附近 时, 可由避雷针的 "尖端放电 "效应中和掉一部分电荷 ; 当云层中电荷量太大 , 或云层移动太 快而来不及全部中和时 , 将通过避雷针剧烈放电形成雷击 . 这两种情况下 , 尤其是雷击时 , 整个建筑物及附近地面都是带电的 , 雷击的危害主要是直击雷和雷电感应

26、. 由于人在建筑物中处于 "等电位 "状态,象鸟儿落在高压线上一样 , 所以一般不会受到雷击 .但雷电感应 ( 超高压静电感应和强电磁感应 ) 会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损害 .设备漏电 , 尤其是不会对人造成触电伤害的徽小漏电并不属于静电.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几乎感觉不到 ,但由于其普遍性 (任何电器设备多少总有些漏电)和高内阻的特点 , 产生最高近似于电源电压 (100400V), 时间很短的尖峰电脉冲 , 仍足以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电 气过载 (EOS)损害. 所以也是静电防护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静电放电 (ESD)及电气过载 (EOS)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的主要机理

27、有:热二次击穿 ; 金属镀层熔融 ; 介质击穿 ; 气弧放电 ; 表面击穿 ; 体击穿等等。见附表 3元器件类别 元器件组成部分 失效机理 失效标志 MOS结构 MOSFET分( 立 ) MOS集成 数字集成 线性集成混合电路 电压引起的介质击穿和接着发生的大电流现象 短路漏电大半导体结二极管 (PN.PIN 肖特基 ) 双极晶体管 结型场效应管 可控硅 双极型集成电路 ,MOSFET和 MOS集成电路电过剩能量和过热引起的微等离子体二次击穿和微扩散 由 Si 和 AL 的扩散引起电流束增大 ( 电热迁移 ) 失效薄膜电阻器 混合集成电路 (厚膜、薄膜 ) 电阻单片集成电路薄膜电阻器 密封薄膜

28、电阻器介质击穿 , 与电压有关的电流通路与焦尔热量有关的微电流通路的破坏 电阻漂移金属化条 混合 IC 单片 IC 梳状覆盖式晶体管 与焦尔热能量有关的金属烧毁 开路场效应结构和非导电性盖板存贮器EPROM等由于 ESD使正离子与表面积垒 . 引起表面反型或栅阀值电压漂移 性能退化、失效压晶体管 晶振声表面波 电压过高产生的机械力使晶体破裂 性能退化、失效电极阀的间距较小部位 声表面波器件IC 内各种微电路 电孤放电使电极材料熔融 性能退化、失效 防静电应以防止和抑制静电荷的产生 , 积聚, 并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产生的静电荷为 基本原则 .但防静电诸多措施实为一套系统工程 , 一个环节的疏漏

29、可能就有千里之堤溃于 蚁穴之臾 , 不可不慎 .1. 防静电地线的埋设 :(1). 厂房建筑物的避雷针一般与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焊接在一起妥善接地, 当雷击发生时 ,接地点乃至整个大楼的地面都将成为高压大电流的泄放点 , 一般认为在泄放接地点 20M 范围内都会有 "跨步电压 "产生 ,即在此范围内不再是理想零电位 .另外,三相供电的零线由于 不可能绝对平衡而也会有不平衡电流产生并流入零线的接地点, 故防静电地线的埋设点应距建筑物和设备地 20 米以外 .( 见图一 )(2). 埋设方法 :为保证接地的可靠 ,致少应有三点以上接地 ,即每隔 5m挖深 1.5m以上坑 , 将 2

30、m以上铁管或角铁打入坑内 ( 即角铁插入地下 2m以上 ), 再用 3mm厚铜排将这三处焊接在一 起, 用 16绝缘铜芯线焊上引入室内为干线 .(3). 坑内施以适量木炭粉和工业盐 , 以增加土壤导电性 ,填埋后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 ,接 地电阻应 <4.( 见图 2)且每年至少测试一次。2. 防静电地线的铺设和测试 :(1). 防静电地线全部使用 6多股铜芯绝缘线 ,每楼层或适当区段用铜排或 40A 以上开 关, 闸刀与主干线相连 , 以利检查维修 .(2). 防静电地线缆应与设备外壳 , 工作台铁架 ,工作灯架等良好绝缘 ,防止短路 , 搭连或破 皮连接 .(3). 于分段铜排或开关

31、的 "干线端 ", 另铺一条检查线 .(1.52 即可 ), 每车间设 23检查 点 , 固定好 , 标识清楚 .(4). 测量:使用指针式万用表 ,电阻档 .a). 各防静电测试点与防静电地线间电阻515, 理想应为 0. 但实际测得为 2导线从测试点到总结点电阻6 ,导线从总结点到被测点电阻之和 ,这一值约 5-15 且基本不变,如测量结果趋于无穷大 , 是为防静电地线或测量线有一条断线 ,应及时修好 .b). 防静电地与设备地间电阻 , 这一阻值为防静电地线本身线阻设备地线本身线阻 两地线间地电阻组成 . 但两接地线间由于地面干湿程度 , 地电流影响等十分复杂 , 尤

32、其地电 流, 每时每刻大小方向频率等都在变 ,且主要决定测量结果 , 故只能用指针表测量 ,且其值 从十几欧到几百 K都算正常 , 仅说明两地间未短路也未开路即可 .3. 防静电地板 ( 见图 4):最规范的防静电地板是类似防静电橡胶的复合结构 , 下层为导电层与防静电地连在一起 , 上层为绝缘防静电产生层 ,不会因行走的磨擦产生静电 . 铺设时导电层应用绝缘垫与建筑 物地面和墙壁隔开 , 防止雷击时地板带静电 , 并将导电层通过 1M20W 电阻与防静电地接 好. 起到静电屏蔽和电磁屏蔽作用 .这种地板造价太高 , 但可以有效防止雷电的各种危害和 静电产生 .一般电子厂多用简易防静电地板 (

33、 仅有绝缘防静电产生层多为涂料或地板胶 ), 直接铺在建 筑物地面上 ,大大降低造价 , 且也可起到防行走产生的静电作用. 但对雷击产生的超高压静电感应和强电磁感应防护作用较差 .4. 防静电工作台面 : 如图 4 防静电橡胶绿色面为防静电产生层 , 电阻较大 , 表面电阻 1081010. 防静电橡胶的黑色面电阻较小 ,表面电阻 104106, 与绿色面良好连接 ,可保妥善接地 .起静 电屏蔽和泄放作用 . 可通过扣式连接 ,由专用静电手环导线 (内含 1M电阻)接地. 或在绝缘 台面上放 0.2mm厚铁板或铜箔 , 焊好导线通过 1M 电阻连接到静电地线 , 然后铺平防静电 橡胶(黑面向下

34、 ,贴紧导电片 ). 该1M电阻同样起提供静电泄放通路,防止过速放电打火和隔离的作用 .甚至坐椅 (凳)也应引起重视 ,多数生产线上使用普通塑料凳 ,极易与衣物摩擦产生静电 , 有 条件应采用防静电椅 , 并通过 1M 电阻接静电地 , 至少要将塑料凳用防静电布料套上 .5. 电烙铁,小锡炉 ,测试仪器等用电设备的接地与测试 :电烙铁 , 小锡炉测试仪器等必须用三端插头妥善接设备地 ,做到并不难 , 但由于经常发生 如: 插座接地端松脱 ,断线 ,烙铁头因氧化而与外壳 (接设备地 )断开等现象 ,故应每班次检 测, 可用自制简易通断指示灯测试 , 发现问题立即更换 .6. 防静电服 (衣,鞋,

35、手套等 ):所谓防静电服 ,是用特殊合成纤维织成布料 , 一般情况下揉搓磨擦不会产生静电. 但它不是静电屏蔽服 ,它不能消除身上其它衣料产生的静电 . 故正确穿著应是里面只着一件衬衣或 内衣, 外着防静电服 . 冬季内穿多件化纤类 ,毛类衣物穿著防静电服也无大用 .所以做好控 制环境温度 ,湿度,戴好静电手环比着静电服重要 . 防静电手套则起防止静电产生 ;隔离手 与产品(绝缘);防止汗渍污染产品等多重作用 ,是必用的 .7. 防静电手环 : 防静电手环是由紧贴手腕的不锈钢外壳通过线内1M 电阻由导线 , 铁夹接地 .目的是既要随时泄放掉人体上的静电 , 又要防止快速放电产生的火花 , 对静电

36、敏感器件造成损害 , 并起 隔离作用 . 而断线或接触不良会使静电手环形同虚设 . 所谓无线手环实际起不到泄放人体 携带的静电荷作用。(1). 规范静电手环佩戴 , 夹持方法 :a. 静电手环不锈钢壳应戴在左手腕内侧 , 此处接触电阻最小 .b. 要与皮肤紧密接触 ,不得松驰 ,不得隔以衣物 .c. 鳄鱼夹应用根部夹持静电地线裸露部份, 而不应使用前端齿部夹持 .d. 下班或行走时 , 操作员可摘下手环 ,流动人员 (干部 ,品管)应取下夹子 ,将联机绕在手 腕上 ,以便流动使用 .(2). 静电环应每班上午 , 下午各测一次并记录 , 松紧以通过测试为准 , 不合格的应立即调整 或更换 .(

37、3). 不准佩戴无线手环 .8. 加装离子风扇 : 波峰炉预热部份温度为 80120 ,在这样高温干燥热风吹佛下极易产生静电. 离子风扇是由高压将空气电离成正负离子 , 由风扇将含大量正负离子的空气吹入炉内 , 以中和 PCB及组 件上因高温热风产生的静电 .故波峰炉入口应加装离子风扇 . 防静电工作区入口处 , 传送带 起点或上方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加装离子风扇 .9. 传送带加装防静电清洁辊 :自制简易装置 : 将长度略小于传送带宽度的硬塑管缠上毛巾布 (应较平整 ), 沾湿后中间穿 以铁棍 (做轴)固定于传送带两端 , 并用可乐瓶灌水后彷医院吊瓶方法不断加湿, 传送带开动时辊在自重下随传送带

38、转动 ,起清洁 ,加湿防静电作用 . 这种简易自制装置可在一定场合 下起到传送带离子风扇的作用 .10. PCB在流水线上 (主要指 DIP 后补焊,测试,装配等工序 )即应下垫防静电海棉垫 ,防止产 生静电和板面刮伤 . 工序间转运应用防静电板卡储运车或卡箱 . ( 其表面电阻 106 以 下 ), 通过 1M 电阻妥善接静电地 .分清静电屏蔽材料 (袋)和防静电材料 (袋)很重要 ,防静电材料 (袋、垫)多为粉红色 ,仅用来 作为静电敏感器件的廉价垫衬和中介包装物 , 它只是自身不易产生静电而已 , 如果有静电 放电发生 , 则能穿过这些防静电材料造成危害 . 静电屏蔽包装多为银色、黑色、灰色, 有铝箔形不透明和黑色、 灰色半透明材料 ,现在还有栅格状全透明材料等 , 其基本原理是在防静 电材料外再真空镀一层铝作为导电的静电屏蔽层 , 有静电势产生时 , 屏蔽层将感应静电 势均匀分布于整个包装表面 , 降低表面电势差 , 防止局部点高静电势差放电 , 同时对高频强 电磁场也有良好屏蔽作用 .随着防护等级不同静电屏蔽包装材料的导电层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