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大兴安岭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XXXX年大兴安岭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XXXX年大兴安岭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XXXX年大兴安岭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XXXX年大兴安岭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兴安岭地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大兴安岭地区行署统计局(2012年3月13日)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发展既有木材调减的不利影响,又有利好政策的扶持,既有发展瓶颈的制约,又有破茧成蝶的锐意进取,可谓机遇与挑战同在,拼搏与成就并存。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高位增长,经济总量持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一、综合国民经济增长加快。经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5129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5367万元,增长12.6%;第二产业增加值271898万元,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474029万元,增长2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24141元,增长16.6%。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5.6%。分类别看,八大类呈现“六升两降”态势: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居住类上涨5.4%、衣着类上涨5.4%、烟酒及用品上涨3.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5%、交通和通信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4.7%。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20109万元,比上年增长39.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2744万元,增长41.1%。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完成7600万元,增长19.3%;营业税11533万元,增长62.5%;企业所得税4804万元,增长

3、86.6%。一般预算支出445942万元,增长19.5%,社会保障和就业、金融监管等事务、科学技术、国土资源气象等、教育和环境保护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116.4%、73.3%、73.1%、71.5%、66.8%、38.2%。二、农业2011年全年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粮食总产量达447760吨,比上年增长6.4%。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指标2011年比上年增长%粮食447760吨6.4其中:小麦173235吨21.9大豆233767吨-0.9马铃薯27890吨-4.2油料129吨-53.9蔬菜109678吨-32.42011年实现林业产值312476万元,比上年

4、增长12.6%。木材产量853778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6.9%。实现木材采运产值81336万元,比上年下降34.7%。营林情况良好,全年完成人工造林66.7公顷,育苗41公顷,零星植树68600株,封山育林面积111029公顷,义务植树50万株,当年苗木产量3674229株,抚育改造出材量593213立方米,年末实有森林管护面积5651860公顷。2011年畜牧业生产平稳。全区畜牧业总产值实现84433万元,比上年增长4.5%。肉类总产量14500吨,增长3.5%;蛋产量5544吨,增长11.3%。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如下:指标2011年比上年增长%肉类总产量14500吨3.5其中:猪肉

5、7685吨4.2牛肉2002吨9.5羊肉1467吨19.0禽肉2058吨35.1禽蛋产量5544吨11.3奶类产量5154吨-3.0其中:牛奶产量5134吨-2.3大牲畜年末存栏33940头1.1其中:奶牛2382头9.7猪存栏85872头5.1羊存栏129886只1.7家禽存栏777628只12.8特色养殖业生产情况如下:指标2011年比上年增长%熊8只14.3鹿4590头-16.0鸵鸟12只持平狐(貂)58533只19.5獭兔56385只-44.7山鸡139只73.82011年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7.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9%,拥有农用拖拉机10717台,比上年增长6.2%

6、。化肥施用量(折纯)8234吨,比上年增长1.4%,农村用电量1734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4.4%。三、工业2011年,全区工业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的发展思路,在上一年实现高速增长的压力下,今年保持了小幅的增长。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共计实现增加值14012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全区共计26户规上工业企业,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有矿产开发业和木材加工业两个行业,分别拥有规上企业6户和11户,共计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65.4%,两个行业全年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3.2%,成为全区规上工业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规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持续看

7、好,全年各月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高位增长,各月增速均在30%以上。全年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6852万元,增长40.5%;实现利润35131万元,增长99.9%;实现利税56867万元,增长52.3%。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产品名称实际完成比上年增长%原煤(万吨)476-9.7发电量(万千瓦时)52903-4.7纤维板(立方米)1552422.4胶合板(立方米)27639.9家具(千件)198.552.4精制茶(吨)265-22.6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8家,实现增加值6716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8%。完成产值182463万元,比

8、上年增长35.9%,其中完成建筑、安装工程产值179017万元,增长36.4%。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4045万元,增长8.3%;税金总额达到5752万元,增长22.8%。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7540万元,比上年增长39.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176万元,比上年增长22.2%。从经济类型上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完成428027万元,增长26.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4.1%;民间投资完成149513万元,增长92.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去年的18.7%上升到今年的25.9%。从投资效益上看,全年建成投产项目55个,项

9、目建成投产率34.6%。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74990万元,增长28.6%。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47.6%。五、国内贸易在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刺激经济和鼓励消费的利好政策带动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上升。201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98677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96606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4.4%。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386万元,比上年增长43.3%。消费惠民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2011年,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66106万元,比上年增长18%;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0、32571万元,比上年增长11%,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格局。限额以下单位发展壮大。经营相对灵活的限额以下商业企业和个体户商品销售活跃,逐步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生力军。全区限额以下贸易企业及个体户共实现零售额297231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74.6%,对全区消费品市场的推动作用愈加增强。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企业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88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9%。六、对外经济贸易及旅游业据海关统计,2011年全年进出口总值完成88714万美元,增长25倍,其中出口完成1222.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1.3%;进口完成87492万美元,增长338倍。对俄经济技术合

11、作继续发展。境外采伐完成50.6万立方米,和去年同期持平;在外劳务人员1481人,比上年下降6.7%。旅游业稳步增长。全年接待各类旅游者29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75795万元,比上年增长36.6%。七、交通和邮电业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2011年全区完成公路客运量153万人,比上年增长6.8%;完成旅客周转量2324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2%。完成公路货运量714万吨,比上年增长8.8%,完成货物周转量14918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508万元,比上年下降22.9%;通信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15

12、1万元,增长1.5%。全区共有移动电话40.8万户,增长11.8%;本地电话用户13.4万户,比上年下降6.3%;国际互联网用户7.1万户,增长18.3%。八、金融和保险业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31853万元,比上月增加26290万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749332万元,比上月减少6034万元;个人存款余额1233805万元,比上月增加39842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89251万元,比上月减少5729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22868万元,比上月减少4440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65294万元,比上月减少1289万元。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为55544万元,比上

13、年增长0.4%,其中财产险收入6707万元,增长19.6%;寿险收入48837万元,比上年下降1.8%;全年赔付额为17005万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3328万元,增长37.2%;寿险赔付金额13677万元,增长43.2%。九、教育和科学技术2011年,全区共有普通中学35所,招生6978人,在校生23065人,毕业生8617人。普通小学60所,招生2750人,在校生19946人,毕业生3900人。幼儿园59个,在园幼儿5662人。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招生1319人,其中专科822人、中专497人。学年末在校学生4159人,其中专科2870人,中专1289人。科技活动取得新成果。

14、研究所从业人员138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38人。全区科技经费支出2845万元,全区通过科技成果鉴定9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十、文化、卫生和体育2011年,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3个。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座、调频发射台22座、电视转播发射台2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7.4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4%。有线电视用户96993户,比上年增加19581户。2011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332个,其中医院26个、卫生院35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633张,卫生技术人员443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12人,注册护士1284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

15、1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1个。全区共有县(区)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47个。2011年,全区运动员在国内比赛中成绩显着,全年共获得34枚金牌、10枚银牌、5枚铜牌。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人口继续出现负增长趋势。公安年报数据显示,全区人口出生率4.66。,死亡率6.49。,人口自然增长率-1.83。年末全区总人口51639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49063人,占总人口比重87.0%。男性人口263926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1.1%;女性人口252464人,所占比重为48.9%。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5。18岁以下人口69207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3.4%;1860岁人口371159人,所占比重71.9%;60岁以上人口76024人,所占比重14.7%。据对全区360户城镇居民家庭调查显示,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0元,比上年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918元,比上年增长12.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9%,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总量增加,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较快增长。2011年末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为92618人,比上年增长6.6%。其中在岗职工89510人,增长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