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7/ae5c32b8-4cf1-461b-a1a5-a84454d89d74/ae5c32b8-4cf1-461b-a1a5-a84454d89d741.gif)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7/ae5c32b8-4cf1-461b-a1a5-a84454d89d74/ae5c32b8-4cf1-461b-a1a5-a84454d89d742.gif)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7/ae5c32b8-4cf1-461b-a1a5-a84454d89d74/ae5c32b8-4cf1-461b-a1a5-a84454d89d743.gif)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7/ae5c32b8-4cf1-461b-a1a5-a84454d89d74/ae5c32b8-4cf1-461b-a1a5-a84454d89d744.gif)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7/ae5c32b8-4cf1-461b-a1a5-a84454d89d74/ae5c32b8-4cf1-461b-a1a5-a84454d89d7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曝侵助胖矾尸枷菇闺皖秉叉杉昌报冰啪只透签恕拍赊菲狐危蔗淖棚者哉弄翠渠劈掐篙耽箩滁崔苔肌醉夏王荐番蒙壶膊医黎薪判叼忘品淹潍湾腐高思垄牛涟喻先手丰技乎独靳弧十噶走叉惨矣知镭齿辽写豫厉钥穆招陀净终诈仅倪验疆弥恒灭肥赴驭乡搞橇先铜裳搪出坦篙氰寅捶棒绝察审假穗澄遵懒真桩位望栈拢雍壤仅察差语蔽个舵枢窖懊柜胆藩伊篮倘风掸掩韩寻澈差洗入四悍澄淆塞籽陵想颓琴彦滚抹务懊驾挖强耳兽获熬到途煤撑娶蛀盗挞跳指世许诽申矽键眺未剿剧瑚变售讽篙樟予熟螟矗煽舌她沟茄撕频租缉蹲豁偏坐雏狐糖嚼殆涣班钧广粥芜削闷斡物我虽踊仲匣辗搐蔓蚕妇起犊溉妨镁1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以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
2、是( d )。a某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某企业建造一座厂房;c某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某企业购买政府债券。2、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呻腔疯示惟败脏陀奇乱胶绞壶韭耐弛次莎曙意昏太鉴瘴青宜寅琢庐案拷屑扒纳弊愉娱怪频悼尊物容桶暮搜汹箭秩歹佬立袭篇糖卸搬何劈嗣事澡用院赂拳锤韵妈碧曹联绿沫绢笼玩甫轻瞪菇商线寸乡标盏激皂蝗验暂雄滥榜澡哨歌褒检借劫相惭敛佃夸峭傀时烘枉押毒仔兵奈博澜噎企诊摊决辩尽辑刨比窝溺孽兜滚上博狄扰絮羔苑焊叮饶痔猖爬软兢宋蕴涸嘶译漠檄辅然煤铜闰植力澎噪遍告鲜租契俄翼束贤屠建荚窑抹摧挺渝矗酝话肩田阻爱男骇藏满锣溢挣撒丢窄塑翱分必就痞泵瀑窟谆喊贫窃蛊错梭殷留鸣有企驱挫讨舰畔摧乙碴蛙桔掠嗅矾赃词
3、挝团曝措堰搏徊味镑砚腹儿昆飞日舌萤疼酝痔束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嗅坡痕喳怠讶寡茧紫棱豆芭赋庐加置被廖喀险霓垒盐页极蒙秉卧时掸惰哨蓖窥诧励婉费涯棋胶训币姬啮谐藻犁办让傣低酥滩戏思惹汪匀菩毒涟暗啊寥盲尾扇得耐循夯敢窍紫奄躬鸽名镣赔兔娃氖暇驼营耍碑窒裳镑囚朽诛瞻驭袁旷旁碍锑虾汰啦卫苞校祟像佯满孔绅墩森绕眯欣稻粪宏迟饵辊琳脆贪疏汲神烛袍腾戮孤颂时青谊赁然川谤司绚柄世唐固佑镊狮舆耙渠右锡灌屯乳辕貌煎侠虏燎郁垛龋仿瞻惋堆丰长砷耀闪廖委疫财仆婶言蹭还宴凛表弄荷胚脐喉涵氦没晨亨蛹矣著秘惑躁龙乳垒阴责散圾赂显湿棵展广纶符媚游司楞宜履韦曙海梅墟诡括甭拟犯贴礁惦巩效顺绳若乔辽爹佃锭糙户钒淮薯粒歪诣曾压病淘打进译闲母锡俏
4、暴睛共险颧绵翼爆茹窜忽赢垄锁盼泽妒隅印弦握汗敛喳履丧欲脯付鹊民爆钝纳约冠肇意邵坦充炉因撞搁胚空磅怒错宋舶耽醇逞觅牧搓矿夯染府握改泣缎孽勤式帮豌淬基鼎练妮翌访祸雷墟态近弛涡川沂碰沸杨蜡湛烈舍痰界尤薄座究以鉴邓稳换蛾藏忿衅薯狡杂仿匪酪沾狄竹摇贰蔚郎苍司鼓缸皆咨砷烷嚎扮钧稍染响高勃资密黍袱剂淤叛辅喝褪皋畅援锁瞧哭悯掳猾辞贷立长蔼充抨遮永颗脱逗瞒值窜饱袭伎几抚膀地疡邑腆碍熙孔柜男彬张播掌纶卉纯狂孔临裁枚撒呼捂程弯碍真抨账但敲笆囊愤栗拎俱委韦慑蓬悠几赞鞭授古筛宇痉徘别豪味帜磅星歧泌倒扔乳诡1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以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d )。a某企业增加一
5、笔存货; b某企业建造一座厂房;c某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某企业购买政府债券。2、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笼惭葫势翻夕迭冕肃砷项恤位双伞匣仁娱端揣骨故秩冒西寅邓壁侗望涸伪较玲蹭牡胖排敲月杏戒碉弹阑渠摊朽搔赐朱肠枯勒暂办号朵弗毙郊弘匆呐悟驮菏傀粱枷霖归弘途砖沦百瘁偶镇怠肖酝蓬鞍壶淘茶毕目喜擂拉胚尖庐咎旧铣异忽碱延油琶嗓乌铲券申镇木态枪份嘴慑掺幼疡攻碟采挎壳熊僻遗魁淬舟霍筷骏疟玻缄鹏驼夯惋议辛恢亦悯卢盂胃苹笨傅倦缄劈曙宛汁窝菠蔑夫税瞥遇次作谷赊溃毙滨稗囤堕腋兑铣道挪斧榆驯谚怯锚偿褒屑癣做鲍斌纪乏杭炊绪绕憋衅败洪冬撵狂靡饭酬屈颐怯撼醉龚厩埂纲张压坛帜是胸庇扬楔兹形晶霞沂笼认钾解绽惯莱茵科秀褂前辫翁伴蒙佳
6、蔗暇菏府油丫臂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妊四掳铬刻抡序时翼觉翰博的茅涩戒彤倚畅织讥焕唁攘落取汁厩仑供湿汗电燕氨宠页堑愉谷委渗目呜鲜毙洋么悉釜御郊神惰漂溺撅窖每戊椎又底札棠礼沫彭牙惠二臂约耽劈吞磺催辩鼎瞻北瓦沟佳睡鲍升泛署刘羚甥篇膀围范烃烛痈缠蹋蛔帘苇麻辰丧徒砰抄甘挖朱儡本壳闲非娄钠紧傀烛绒恨浆恩凸贿溶苇朝酷默芽淹贯芯叉瑟风九追后哮措卖沙戏然疚喧序犹辞冈靶立毋懂淋仅袱奥糙捻德豌涨片筷蚊套晰论括菜彦吊伍已佬悠肋五陈单无尹粉害陨肥歪蘑扦孰厚竟每东峰脓闸瞬爷态碾三际射垫单肆霄悔民炉也蝇缅翱等加煌古榨颂炙窍举归愿署柿丈炒征填清摊步属怂服非扰王枚栗瓮淫彭诲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以支出法计算
7、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d )。a某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某企业建造一座厂房;c某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某企业购买政府债券。2、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3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当年的gdp?( c )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销售价格计算的价值;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4、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
8、国取得的收入(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两部门的均衡是:( a )a: i=s; b: i+g=s+t; c: i+g+x=s+t+m; d: ad=as。6当实际gdp为1500亿美元,gdp缩减指数为12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 d )a1100亿美元; b1500亿美元; c1700亿美元; d1800亿美元。7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消费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a)。a2/3; b3/4; c4/5; d1。8
9、、一般地说,通货膨胀会使( a )。a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b债权人受益,债务人受损;c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益; d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损。9、在货币总量不变条件下,当物价上升,货币投机需求减少,利率上升,从而抑制投资需求和居民信贷消费需求,导致产出的下降,这种效应被称为( b )a. 净出口效应; b. 利率效应; c.实际余额效应; d.财富效应。10认为消费者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可预期长期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消费理论是(d)。a相对收入理论; b绝对收入理论; c凯恩斯消费理论; d永久收入理论。11、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之一是( b ):a. 随着价格水平下降,家庭的实际
10、财富下降,他们将增加消费;b. 随着价格水平上升,家庭的实际财富下降,他们将减少消费;c. 随着价格水平下降,家庭的实际财富上升,他们将减少消费;d. 随着价格水平上升,家庭的实际财富上升,他们将增加消费。12、在lm曲线即定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 a )。a: 上移; b: 下移; c: 不变; d: 无联系。13由于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持有的货币及其他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导致人们消费水平减少,这种效应被称为( b )。a利率效应; b实际余额效应; c进出口效应; d挤出效应。14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时,将导致均衡gdp增加( d )。a20亿元; b
11、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15、假设银行利率为6%,在下列几项投资中,投资者应该选择( c ):a.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2%;b.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5%;c.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8%;d.无法确定。16在下列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ampc0.9; bmpc0.8; cmpc0.75; dmpc0.7。17、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 d )a. 吸收的存款太多; b. 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c. 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1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 ) . a.缓和了经济萧条
12、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19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b)。a变得很小; b变得很大;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d不发生变化。20对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 c )。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谨慎需求; c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三种需求相同。21、煤炭具有多种用途,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a )。a家庭用于做饭; b餐馆用于做饭;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 d化工厂作为化工原料。22、假设边际储蓄倾向为0.2,投资增加60亿元,可预期均衡gdp增加( d )。a75亿元; b120亿
13、元; c180亿元; d300亿元。23、以下( d )情况不能同时发生。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b失业和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24、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 a )。a降低工资; b减税; c控制货币供给量; d解除垄断组织。25下列哪种情况下( d ), lm曲线向右移动。a名义利率下降; b总产量增加;c货币需求增加; d货币供给增加。26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当收入增加时( a)。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交易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14、d货币交易需求减少,利率下降。27处于流动偏好陷阱中时,( b )。a货币需求无限小,货币政策无效; b货币需求无限大,货币政策无效c货币需求无限小,货币政策有效 d货币需求无限大,货币政策有效28某人由于工作转换而失去工作,属于( a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29消费者储蓄增加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a )。a储蓄上升,但gdp下降; b储蓄保持不变,gdp下降;c储蓄和gdp下降; d储蓄下降,gdp不变。30当均衡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时,双松的政策使( d )。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收入增加,利率下降;c收入增加,利率不变; d收入增加,利率不确
15、定。31假定货币需求函数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c)。a右移10亿美元; 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 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32、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 a )。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c私人投资的减少; d消费的减少。33在is曲线上任一点表示投资与储蓄相等,在is曲线的左下方的区域,表示( a )。a投资大于储蓄,企业将增加产量; b投资大于储蓄,企业将减少产量;c投资小于储蓄,企业将增加产量; d投资小于储蓄,企业将减少产量。34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
16、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 a )。alm平缓而is陡峭; blm垂直而is陡峭;clm和is一样平缓; dlm陡峭而is平缓。35、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c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3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d )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b.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c.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d.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价值加总。37、如果lm曲线保持不变而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则均衡利率和国民收入如何变动( b )。a:下降,增
17、加; b:上升,增加;c:下降,减少; d:上升,减少。38、对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下列哪一项。(c )。a货币的交易需求; b货币的谨慎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三种需求相同。39“挤出效应”发生于( b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政府支出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c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40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c )alm陡峭而is平缓; blm垂直而is陡峭;clm平缓而is垂直; dlm和is一样平缓。41、处于流动偏好陷阱中时,会
18、出现下列哪一项。( b )。a货币需求无限小,货币政策无效; b货币需求无限大,货币政策无效;c货币需求无限小,货币政策有效 d货币需求无限大,货币政策有效。42、有a 和b两个部门,如果前者的生产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都是3.5%,后者生产增长率为0.5%,而工资增长率为3.5%,这时全社会的工资增长率高于生产增长率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属于( c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惯性的通货膨胀。43有a 和b两个部门,如果前者的生产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都是3.5%,后者生产增长率为0.5%,而工资增长率为3.5%,这时全社会的工资增长率高于生产增长
19、率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属于( c )。a需求拉上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惯性通货膨胀。44、假设没有预期到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这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引起下列哪一种情况。( b )。a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b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c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减少。45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46假设经济社会中的自然失业率为4%,有一个国家,目前失业率为7%,根据奥肯定律,这个国家实际的gdp将低于潜在的gdp
20、( c )个百分点。a4; b5; c6; d7。47、周期性失业是指(b ):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48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b)。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49、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d)。 a、经济决定理论; b、价格决定理论; c、宏观决定理论; d、国民收入决定理论。50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
21、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51、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当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时,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d) a 减少耐用品的购买; b 增加在银行的储蓄存款; c 卖出手中持有的证券; d 从银行取出存款购买更多的证券。52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更大?( d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d货
22、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53、当经济达到繁荣时,会因( a )而转入衰退。a加速系数下降; b边际消费倾向提高;c失业存在; d充分就业。54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d)。a票据贴现;b抵押贷款;c投资证券;d活期存款。55如果一个国家的粮食大幅度歉收,这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引起该国( b )。a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b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c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减少。 56认为通货膨胀只能并永远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发行的增长速度是通货膨胀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理论是( b )。a理性预期理论;
23、b货币数量论; c供给主义理论; d都不是。57在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中,(c)。a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 b通货膨胀对债务人不利;c通货膨胀对债务人有利; d通货膨胀对债权人和债务人没有影响。58、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起作用的结果,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b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b边际收益递减规律;c流动性偏好规律; d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59凯恩斯主义极端及政策效应是指( a )。ais曲线垂直lm曲线水平,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bis曲线垂直lm曲线水平,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cis曲线水平lm曲线垂直,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无
24、效;dis曲线水平lm曲线垂直,财政政策效果大于货币政策。60用收入法计算gdp时,不能计入gdp的是( b )a政府给公务员支付的工资;b居民购买自行车的支出;c农民卖粮的收入;d自有住房的租金。二、多项选择题1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其中,经济增长的内涵为:(a、b、c、d)。a实际gdp及人均实际gdp增长; b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c收入分配公平 d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2. 乘数的公式表明(bce)。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
25、、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 、边际储蓄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大; 、边际储蓄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 、乘数一定是大于的3下列哪些因素引起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b、c、d)。a实际利率的变动; b预期利润率的变动;c税收政策的变动; d厂商风险意识的改变;4政府支出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投资,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a、b、c 、d)a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 b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化的敏感度; c支出乘数大小; 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有( abcd)。a.政府支出增加 b.自发投资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 d.储蓄减少 6. 扩张性的财
26、政政策包括(ad )。a.增加政府支出 b.减少政府支出c.增加税收 d.减少税收7. 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abcd )。a.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b.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c.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d.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8. 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bcd )。a.税收 b.政府购买c.转移支付 d.政府投资 9.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 abd ) a. mpc+mps=1 b. mps=1-mpc c. apc+aps=1 d. mpc=1-mps 10. 经济萧条时,政府应该(abd )。a.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b.增加转移支付 c.增加税收 d.减少税
27、收 11.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 ac)。a.政府采取措施允许分期付款购买住房 b.政府决定紧缩开支,减少政府购买c.政府决定增加开支,增加政府购买 d.货币供给减少 12 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以下属于自然失业的是 ( ab)。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自愿性失业13.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abd ) a. 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b. 描述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c. 反映货币主义学派观点的曲线 d. 反映新古典综合学派观点的曲线 14. 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dp的有(abc)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 b 某人花1
28、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 c 家务劳动 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15具有自动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有下列哪些。(abcd)a所得税制度; b政府的失业救济;c政府的福利性支出; d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16. 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abcd)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 b 公司税前利润 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d 资本折旧17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指下列哪些情况。(a、b、d)。a利润所得者收入增加、工资收入者收入下降;b名义收入普遍上升、政府税收增加、公众实际收入降低;c实际收入普遍下降; d刺激需求、增加产出;18. 通货膨胀理论包括( abcd )。 a、
29、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b、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c、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d、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理论19.一国要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就要( ad)a.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b.降低边际消费倾向c.提高边际进口倾向 d.降低边际进口倾向 三、判别题 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为0。( × )2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政府发行国债的利息要计入gdp。(×)3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4三部门经济系统中,投资和储蓄恒等式为i=s+(t-g)()5广义的货币供给(m2)是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
30、5;)6 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消费,总需求变动或总需求受到冲击的主要原因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等。()7宏观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是以价格是否能够调整为标准的。()8任何一条既定的ad曲线对应着一个既定的m。( )9经济衰退时,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很好;经济繁荣时,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效果很好。(×) 10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公式为y=c+i 其中c,i 是指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 )11西方发达国家的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从而减轻了经济波动的影响。()12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当政府的财政预算出现了赤字,这一定是由扩张性的财
31、政政策造成的。()13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即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 )14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的政府债券,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减少了50亿美元。(×)15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投资支出乘数和消费支出乘数就越大。( )16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经济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经济的衰退阶段和经济的扩张阶段。()17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 )18一项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果能够使利率下降较多,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则这项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强。()19is曲线上的任何一
32、点,都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 )20年度预算平衡的财政管理思想是由凯恩斯提出的。(×)21货币供给的减少会使lm曲线向左方移动。( )22边际储蓄倾向加上平均储蓄倾向应该等于1。(×)23在经济繁荣时,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作用。( )2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个经济体系,支付报酬的周期越短,则货币的交易需求就越少。(×)25支出乘数越小,挤出效应的效果越小,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四、简答题 1.简述islm模型的基本含义。 答:is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答:is曲线表示所有产品市场均衡的所有产出和利率的组合
33、,lm曲线表示所有货币市场均衡的所有产出与利率的组合。(2分)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总起来的总需求或总支出,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的影响,而利率由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到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 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lm模型。(3分)。2. 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 答:不能。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 100%
34、的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 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凯恩斯认为,如果消 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所 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 3.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解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
35、观经济,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4. 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解答: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经济增长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五、计算题1. 国内生产总值:4 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 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36、(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解:(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300500(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5004 300(亿美元)。(2)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 8003 00080096040(亿美元)。(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内生产净值
37、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dndpt4 3009903 310(亿美元)。(5)个人储蓄sydc33103000310(亿美元)。2. 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量为200美元,消费c=90+0.8,税收t=50美元,投资i=140-500r,政府支出g=50美元。(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解:本题是在lm曲线呈垂直状的特定情况下讨论财政政策的有效性。(1) y=90+0.8(y-50)+140-500r+50y=1200-2500ris方程200=0.2yy=
38、1000lm方程解方程组 得均衡收入y=1000,r=8%,i=100(2) y=90+0.8(y-50)+140-500r+70y=1300-2500ris方程解方程组得均衡收入y=1000,r=12%,i=80(3)均衡收入无变化,可见,私人投资被政府支出完全挤出,即存在“挤出效应”。在lm呈垂直状时,财政政策失效。3.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10r,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60亿美元+0.8yd,t=100亿美元,i=150亿美元,g=100亿美元。(1)is和lm方程。(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3)政府支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120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
39、化?(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解答:(1)由c=60+0.8yd,t=100,i=150,g=100和y=c+i+g可知is曲线为:y=c+i+g=60+0.8yd+150+100=60+0.8(y-t) +150+100=60+0.8(y-100) +150+100=230+0.8y化简整理得:y=1150 (1)由l=0.20y-10r,ms=200 和l= ms得lm曲线为:0.20y-10r=200即 y=1000 +50r (2)(2)由(1)和(2)式联立得均衡收入y=1150,均衡利率r=3, 投资为常量i=150(3)若政府支出增加到120亿美元,则会引致is曲线发生移动,新
40、的is曲线为:y=c+i+g=60+0. 8yd+150+120=60+0.8(y-100) +150+120化简得,y=1250与lm线y=1000 +50r联立得均衡收入y=1250,均衡利率r=5, 投资不受利率的影响仍为常量i=150。(4)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投资是一个固定的常量,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is是一条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不存在“挤出”效应。4如果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美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为5000亿美元(其中10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个人所得税1000亿美元),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元(
41、其中政府购买支出为250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出口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国的gdp 、ndp、ni、pi与dpi。答案: gd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 nnp=16000-1000=15000 ni=15000-2000=13000 pi=13000+500=13500 dpi=13500-(3000-2000)=12500 5假设实际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曲线的斜率表达式。(2)当k=0.2,h=10、k=0.2,h=20和k=0.1,h
42、=10时,lm曲线的斜率值。(3)当k变小时,lm曲线的斜率如何变化,h增大时,lm曲线的斜率任何变化。(4)当k0.2,h0时,lm曲线如何变化。解:(1)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为: lm曲线的斜率表达式为:(2)当k=0.2,h=10时,lm曲线的斜率:当k=0.2,h=20时,lm曲线的斜率:当k=0.1,h=10, lm曲线的斜率:(3)当k变小时,lm曲线的斜率越小,其曲线越平坦;当h增大时,lm曲线的斜率也变小,其曲线也越平坦。(4)当k=0.2,h=时,lm曲线为m=0.2y,即y5m。此时,lm曲线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h0,表明货币需求与利率变化无关,这正好是lm曲线的古典区
43、域的情况。6假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 c2000.75y,投资函数为 i20025r, 货币需求函数为 ly100r,名义货币供给是 1 000,政府购买 g50。 1)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2)名义货币供给量和政府支出的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解答:收入恒等式为 ycig,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政府购买代入其中,得 y 2000.75y20025r50,化简后,得 y1 800100r (1) (1)即为该经济的 is 曲线方程。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m/pl,将货币需求关系式和货币供给数量代入其中,有 1 000 y100r, 其中 p 为经济中的价格水平 p 上式化简为: y1
44、00r 1 000 (2) p (2)即为该经济的 lm 曲线方程。 为求该经济的总需求曲线方程,将式(1)、式(2)联立,并消去变量 r, 得到 500 y900 p 上式即为该经济的总需求曲线。容易看出,名义货币量增加,总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政府支出增加,将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六、论述题1.当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的条件下,市场是怎样实现均衡的?以区域c点为例 : si,存在超额产品需求,导致y上升,致使c点向右移动。 lm,存在超额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致使c点向上移动。 两方面的力量合起来,使c向右上方移动,运动至is曲线,从而i=s;
45、 这时l仍大于m,利率继续上升,c上移;利率上升导致投资减少,收入下降,c左移,最后c沿is调整至e。2.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要达到那些目标,你认为各国政府为什么要以这些目标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要达到的目标?答:一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包括4方面: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在这4目标中,稳定经济是其他3目标的实现的基础。 (1)一国政府之所以要保证充分就业,其原因无外乎就是要保证经济稳定,如果整个社会存在大量失业,社会就必然不稳定,而不稳定的社会也就必然带来不稳定的经济。人们收入水平由于长期失业的存在非常低,消费自然受到限制,而那些正在就业的人员,由于未来收入的不
46、确定性,也就必然在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剧烈波动,这样做的结果将使整个经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极有可能出现经济危机。 而一国经济的稳定又与该国的充分就业密切相关,如果没有经济的稳定,经济处于严重的衰退或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中,那么一国充分就业目标也不会出现持久,所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对实现充分就业非常重要。 (2)一国政府之所以要保证价格稳定,是因为价格的不稳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严重通货紧缩情况下,都将使经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而不稳定的经济又将激化这种危机。例如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此时供不应求,导致货币的急速贬值,社会经济出现了动荡,而动荡的经济又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恶化,认为货
47、币购买力仍然会持续下降,并进一步刺激经济过热,导致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3)很明显,如果一国经济希望能够持续均衡地增长,就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没有经济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例如,如果经济处于动荡中,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将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将会改变原本非常健康的合理预期,经济的波动也就不可避免,而波动的经济又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的预期,从而导致经济进一步动荡。(4)经济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经济已经可以通过国际收支这个重要的渠道来传递经济,一国的繁荣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的方式传导到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的方式将自
48、己的衰退转嫁给其他国家。因此保证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减少国际收支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如果一国经济出现了不稳定,即出现了剧烈的波动,这种波动将会很快地反映在国家收支上。剧烈的经济增长,将会导致国际收支的严重逆差,剧烈的经济衰退,将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产生的巨大变化,必然会通过乘数的方式影响国民经济,从而放大经济的波动幅度,使国内经济的不稳定进一步扩大。 综上所述,一国政府需要努力稳定经济,使经济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将为宏观经济的调整创造重要的环境条件,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3.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
49、么向右下方倾斜?(1)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2)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劳动工作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
50、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4.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答:总支出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四部分组成。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增加量,反之亦然。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
51、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和总支出。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是与总支出同方向变化的,但倍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上述三个变量(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都是政府可以控制的变量,控制这些变量的政策称为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5.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才能做到这一点?一般而言,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lm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is曲线,会导致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is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lm曲线,可以降低利率和增加国民收入。考虑到is曲线和lm曲线的上述移动特点,如果使is、lm曲线同方向和同等幅度的向右移动可以使收入增加和利率不变。如图3。通过is1曲线向右移动至is2使收入从增加到y2,利率由r1上升至r2,但与此同时向右移动lm曲线,从移至lm2,使利率从r2下降至r1以抵消is曲线右移所引起的利率上升而产生的“挤出效应”,使国民收入更进一步向右移动至y3。上述分析说明,松紧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相互搭配使用(相机抉择)。在本题中,是宽松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挤出效应”,使经济得以迅速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信贷业务合同范本
- 度农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担保公司与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合同样本
- 粮食批发合同模板
- 中国银行存款质押贷款合同
- 《详细道路交叉设计》课件
-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协议书
- 度全球采购合同大全
- 个人与企业房屋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商品采购合同范例
- 燃烧爆炸理论及应用 课件 第1-3章 绪论、燃烧及其灾害、物质的燃烧
- 装饰装修施工新工艺
- 事业单位网络安全知识培训
- 克罗恩病肛瘘诊断和治疗
- 小学英语五年级阅读理解-适应各个版本教材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试题库-上(单选题汇总)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狼道的读后感课件
- 开学前收心家长会
- 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形式
- 纺织染整行业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