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急护理途径二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 业护理学班 级2011级顺德医学会班学生姓名郭展鹏学 号115260303138指导教师梁肖渐 2013年 9 月诚 信 声 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 月 日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急护理途径摘要 目的 本次研究急性颅脑外伤患
2、者在抢救中的应急护理途径,进而建立和发展有效应急护理路径为干预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规范操作程序,节省时间及医疗费用,以最佳的效率持续改进医疗护理质量。结果1、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GCS评分、ISS伤情评分等方面认为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急诊入院抢救时间采用t检验,P<0.05,两组患者急诊入院抢救时间有显著性差异;3、两组患者急诊抢救费用采用t检验,P<0.05,两组患者急诊抢救费用有显著性差异;4、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别;5、两组患者入院时、住院重症监护7天时,GCS评分的比较,
3、经t检验,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GCS评分无显著性差别;6.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明,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应急护理路径可以增强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减少了中间环节,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服务,但由于应急护理路径的实施在我国仍处与起始阶段且对于变异较多的急危重病的应急护理路径的创建属于前瞻性的研究,其实施的效果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关键词 急性颅脑外伤;护理路径;护理Acut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s in emergency first aid care pathwayAbstr
4、act:This stud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brain trauma emergency rescue care pathway, thereby establishing and develop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emergency nursing path to care for patients,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saving time and medical expenses, to the best efficiency continued to improve heal
5、th care quality of care.Results 1, the statistical test, the two groups in age, gender, GCS score, ISS injury score and other aspects that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comparable. 2,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emergency rescue time using the t test, P <0.05, two groups of pa
6、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emergency rescue tim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3, two groups of patients using the t test emergency rescue expenses, P <0.05, two groups of patients emergency rescu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sts; 4,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of two groups of pat
7、ients were compared using t-test, P <0.05,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 average length of stay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5, two groups of patients on admission, hospital intensive care seven days, GCS scores were compared by t test, P> 0.05, the tes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
8、s GCS sco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ix groups of patients the average hospital costs compared using t test, P> 0.05, show that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 average hospital sta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st.Conclusion Emergency nursing path can enhance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
9、etween health care and delivery, reduce intermediate links, to provide patients with the best service, but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emergency nursing path with the initial stage in China is still more urgent and for variation Critical Care emergency care paths create their prospective study, the
10、 effects of its implementation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and discussion.Key words: Acute brain trauma; nursing path; Care目 录1前言- 1 -2对象与方法- 2 -2.1研究对象- 2 -2.2研究方法- 2 -2.2.1临床试验法- 2 -2.2.2人员培训- 2 -3结果与分析- 4 -3.1.样本同质性研究- 4 -3.2.急性颅脑损伤应急途径对急诊患者入院抢救时间及急诊抢救费用的影响- 5 -3.3.急性颅脑损伤应急护理路径对患者GCS评分的影响- 5 -3.4.急性
11、颅脑损伤应急护理路径对患者平均住院费用的影响- 5 -4讨论- 6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1前言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医疗护理体制的改革日益加深,为了持续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开发新的护理模式与理念,借鉴国外已形成规模,基于成熟的临床路径,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通过登记表、路径线路图,诊疗护理的详细记录,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现象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及医患满意度进行评估,特别是对于一些急危重病的临床路径的开创,在我国临床医院开展较为少见,因此,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用应急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研究既能够起到训练新的医护人员在短期内掌握医护规范,诊疗
12、流程,又能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减少医疗护理不当,及医疗护理事故的发生,医患双方均可从中获益。临床路径自诞生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全世界各地,在国外对于急诊急救方面的临床路径的创建与发展也屡见不鲜,但是许多不确切的因素也包含在内,如对于临床路径的作用、影响和预期目标的完成上存在着不同的描述,因此对于临床路径的发展与实施仍需要国际上统一的制定标准和评估系统的指南,目前临床路径的制定权和法律效力还不够明确,这将影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推广,各地区应将国际标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不停留于理论研究的、以不断提高服务对象医疗护理质量为宗旨的临床路径,才是临床路径实施的最终目标。我国临床路径的实施尚在
13、摸索阶段,特别是对于一些变异多,医疗费用和患者预期结果较难预测的急危重病的临床路径的创建与发展较为困难,因此,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应急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研究仍处于前瞻性研究阶段,需要多专业人士共同深入研究并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路径,使医患双方均从中获益,持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临床路径的采用对于一个机构总体来说,具有长远意义,路径工作的开展,加强与支持临床风险管理,目标管理,资源应用管理,同时也促进循证医学的开展与评价的实践,这正是临床路径融入现代医学质量管理的真正价值之所在。2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对照组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在中山大学第二医院急诊抢救的急
14、性颅脑损伤(GCS评分3-8分)患者32例为急诊急救阶段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急救,其中,男28例,女4例,年龄1878岁,其中,硬脑膜下血肿7例,硬脑膜外血肿5例,颅骨骨折3例,颅底骨折1例,重度开放性颅脑损伤8例,脑挫裂伤7例,脑干损伤1例。经急诊抢救后存活30例转至住院或急诊手术后转至治疗为重症监护室住院阶段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男26例,女4例,年龄1878岁。试验组20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在中山大学第二医院急诊抢救的急性颅脑损伤(GCS评分3-8分)患者34例为急诊抢救阶段试验组,按应急护理路径进行抢救与急诊抢救阶段对照组构成组间比较,其中,男29例,女5例,年龄1878岁
15、。硬脑膜下血肿6例,硬脑膜外血肿5例,颅骨骨折4例,颅底骨折1例,重度开放性颅脑损伤9例,脑挫裂伤8例,脑干损伤1例。经急诊抢救后存活33例转至住院或急诊手术后转至治疗进入临床路径为重症监护室住院阶段试验组与重症监护室住院阶段对照组构成组间比较,其中,男28例,女5例,年龄1878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急诊抢救阶段和重症监护室住院阶段在年龄、性别、GCS评分、ISS伤情评分、病史、伴发症等方面认为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2研究方法2.2.1临床试验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急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评价采用临床试验法)2.2.2人员培训中山大学医务处于2008年4月开始推行临床路径在临
16、床工作中的应用,中山大学第二医院多次召开关于临床路径的专题讲座,组织各科主任、护士长进行学习。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用应急护理路径取得了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急救医学科和主任和护士长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积极利用科室内的高年资骨干力量,各级相关人员履行其职责,从患者入院当天开始,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诊疗护理工作,并定期进行全科关于临床路径量表使用的培训,确保临床评定及记录的准确性。3结果与分析3.1.样本同质性研究两组患者在急诊抢救救阶段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救治阶段在年龄、性别、GCS评分、ISS伤情评分等方面认为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3.1.1急诊抢救阶段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较表1两组
17、患者在急诊抢救阶段年龄、性别比较项目例数性别X2P值年龄X2P值男女18-2930-4950-78对照组322840.0680.7941018440.1760.215试验组3429514164合计6657924348表1显示:两组患者在急诊抢救阶段年龄、性别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3.1.2两组患者急诊抢救阶段GCS评分、ISS评分进行比较表2两组患者在急诊抢救阶段GCS评分、ISS评分比较项目例数GCS评分(X±S)T值P值ISS评分(X±S)T值P值对照组326.16±1.48-0.7440.46021.56&
18、#177;4.920.8860.379试验组346.41±1.3120.50±4.83表2显示:两组患者GCS评分、ISS评分采用t检验,P>0.05,表明两组患者GCS评分、I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认为无统计学意义。3.1.3经急诊抢救成功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阶段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较表3两组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阶段年龄、性别比较项目例数性别X2P值年龄X2P值男女18-2930-4950-78对照组302641.1410.565818439.9480.223试验组3328514154合计6354922338表3显示:两组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阶段年龄、性别
19、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3.1.4两组患者在重症监护室阶段GCS评分、ISS评分比较表4两组患者在重症监护室阶段GCS评分、ISS评分比较项目例数GCS评分(X±S)T值P值ISS评分(X±S)T值P值对照组306.33±1.35-0.5720.57021.50±4.941.55550.125试验组346.41±1.3120.50±4.83表4显示:两组患者GCS评分、ISS评分采用t检验,P>0.05,表明两组患者GCS评分、I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3.2.急性颅脑损伤应急途径
20、对急诊患者入院抢救时间及急诊抢救费用的影响3.2.1急性颅脑损伤应急护理路径对急诊患者入院抢救时间的影响表5两组急诊患者入院抢救时间的比较组别例数抢救时间(X±S)分钟t值P值对照组3231.34±11.565.5140.000试验组3417.76±8.27表5显示:两组急诊患者入院抢救时间采用t检验,P<0.05,两组急诊患者入院抢救时间有显著性差异。3.2.2急性颅脑损伤应急护理路径对急诊患者入院抢救费用的影响表6两组急诊患者入院抢救费用的比较组别例数抢救费用(X±S)元t值P值对照组32323.67±139.624.7410.000
21、试验组34200.59±56.83表6显示:两组急诊患者入院抢救费用采用t检验,P<0.05,两组急诊患者入院抢救费用有显著性差异。3.3.急性颅脑损伤应急护理路径对患者GCS评分的影响表7两组患者GCS评分的比较组别例数GCS评分(X±S)t值P值入院时对照组326.33±1.35-0.5720.570试验组346.52±1.18住院7天对照组306.53±1.38-0.11110.912试验组336.58±1.62表7显示:两组患者住院时、住院7天,GCS评分的比较,经t检验,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GCS评分
22、无显著性差别。3.4.急性颅脑损伤应急护理路径对患者平均住院费用的影响表8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的比较组别例数平均住院费用(X±S)天t值P值对照组3029690±4514.010.8510.398试验组3328107±9235.82表8显示: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明,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无显著性差别。4讨论临床路径作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新模式,其在临床应用的范围日益扩大,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外科病种,而是从外科向内科,从常见病向急危重病,从临床医疗服务向社区家庭服务扩展。2.急性颅脑损伤应急护理路径缩短急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患
23、者在急诊抢救时间,为患者进一步的有效救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研究显示,自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在急诊室实施了急性颅脑损伤应急护理路径后,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和后勤人员配合抢救更加合理化,减少患者等待检查时间,患者平均抢救时间从原来的31.34±11.56分钟降低到17.76±8.27分钟,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急诊抢救阶段应急护理路径取得良好的效果也与急诊室各科医生护士良好的沟通密不可分;在患者住院时间方面,由于应急护理路径克服了传统的诊疗护理模式带来的思维方法及诊疗手段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路径化的行为使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
24、或医生指示后才为患者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使护患双方行为的主动性、目的性和时间性都比较强,减少了患者在住院期间因医护人员治疗程序和方法的不当而导致结果的差异,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从原来23.93±5.89天降至17.00±7.37天,在实施急性颅脑损伤应急护理路径期间,医护人员努力克服引起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变异主要原因,如1为等待床位的使用而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2等待完成头部CT检查;3等待患者家属的出院计划的意见;4或多或少遵从实施临床路径前的习惯。护士则负责记录变异,认真填写变异表,为日后多专业人员不断改进应急护理路径打下基础。3.急性颅脑损伤应急
25、护理路径对急诊抢救费用和平均住院费用的影响减少医疗护理费用是在医疗保健机构推行临床路径的目标。在国外关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报道中,提示医疗费用的较前下降,国内少见有关于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路径的报道。实施应急护理路径后,两组患者急诊抢救费用由323.67±139.62降至200.59±56.83元,两组患者急诊抢救费用的差别有显著性,这与实施应急护理路径使医疗护理抢救程序标准化、医疗资源的应用合理化、救治的时间较集中、干扰因素相对较少有关;而平均住院费用由29690.68±4514.01降至28107.30±9235.82元,但两组的差别无统计学
26、意义。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较少所至且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较多,如:人为因素,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多数是由于交通事故造成颅脑损伤,因此患者家属会要求肇事方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其会影响医疗费用的控制;平均住院费用有所降低可能与实施应急护理路径后,医疗护理服务更加规范、限制不必要的昂贵检查、医疗资源合理应用有关。推行临床路径,不应当过分强调临床路径对控制费用的功能,而忽略临床路径在保证和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方面的功能,否则,就会走偏,就会影响临床路径的生命力。4.急性颅脑损伤应急护理路径对GCS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实施急性颅脑损伤应急护理路径前后,患者急诊急救和重症监护室阶段住院7天时,GCS评分显示出无显著性差
27、异,表明实施应急护理路径在短期内并不能显示出明显的阳性效果,这可能与急性颅脑损伤的特点,神经功能恢复重建需要较长时间有关。由于本研究着重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抢救阶段和重症监护室住院阶段的研究,对于该种患者GCS评分在转归、康复阶段未作研究,因此,在该方面的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急救在临床路径已经成为当前医疗护理管理体系中的重大研究课题,但在现实的推广和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临床路径的实施,不但对医院的整体实力要求较高,而且还需要管理层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配套相关激励约束机制等。护士的人力资源不足,及医护比的失衡,都会影响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临床路径若大规模开展需
28、要有专门的路径监督者(个案管理者),才能保证路径的正确执行,并且要清楚地认识到,临床路径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要想能够成功地实施临床路径模式,还必须依赖高效的医疗管理技术。对于在临床路径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理论宣传、组织健全、病种选择、路径表的制定、具体实施与改进、效果检测及评价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在各自的实践过程中将得到进一步阐述及理解。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仍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不能为了片面追求路径的效应,影响临床实践的自主性,更不能因此忽略或损害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利益。此外,临床路径在国内开展深度不够的常见原因有:医院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开展路径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特别是对于急危重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由于变异较多,标准化、程序化的临床路径在实施中难度较大,因此,许多医疗机构不愿意尝试急危重病临床路径的开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越是急危重病,病情越复杂,越需要多专业人员合作的路径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务考勤管理制度
- 枣庄市会议管理制度细则
- 质监站考勤管理制度
- 钉钉考勤管理制度及流程
- 考勤管理制度及审批权限
- 地质工程创新-洞察及研究
- 机器人替代人工法规-洞察及研究
- 分子筛改性-洞察及研究
- 海岸带污染治理技术-洞察及研究
- 可穿戴设备预警系统-洞察及研究
- GB/T 21220-2024软磁金属材料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应急 村委会与村卫生室协议书
- 2024年洛阳二外小升初英语考卷4
- 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
- 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法理学》(第三版教材)形成性考核试题及答案
- 消化性溃疡护理业务学习(胃十二指肠溃疡)
- DBS术后病人程控-RJ
- 口服化疗药护理
- 长租公寓计划书
- 2022施工升降机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