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辛弃疾的比较_第1页
苏轼和辛弃疾的比较_第2页
苏轼和辛弃疾的比较_第3页
苏轼和辛弃疾的比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光辉夺目的巨钻, 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 同唐诗并称双绝 在宋代众多杰出的词人当中,我最喜欢的两位词人便是苏轼和辛弃疾。他们同为宋词豪 放派的代表人物,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苏轼、辛弃疾的平生经历和词作创作背景不同。苏轼生活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比 较缓和的时代,其词的内容没有太多的忧国之亡和愤外族之侵,而是以怀人、念友、际 遇、人生感情等题材为多。辛弃疾生活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如火如荼的南宋时代,烽 火连天,哀鸿遍野,他的抗战主张受到阻碍,爱国、救国雄志被扼杀,因而其词作里颇 多忧国忧民、反抗侵略、收复失地等题材的作品。苏辛词都具有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

2、但各有特点。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浓烈奔放 的豪情,表达了词人的对生活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 理想。同样的豪放风格,在东坡词和稼轩词中,又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东坡词的豪放 风格,跳荡流溢着自由奔放,乐观开朗。他自由挥洒的写作态度与其变化不测的篇章结 构紧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苏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稼轩词的豪放风格,常常 饱含着辛词所特有的豪壮而苍凉和雄奇而沉郁的个性, 他所创造出来的比苏词更为雄奇 阔大的意境与他生动而夸张的描绘及想象,构成了辛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苏 轼对生活的乐观,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使他的词总是那种活泼自然,动荡跳跃,慷慨激 昂。辛弃疾

3、因国家仇民族恨的长期压抑,使他的词既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热情澎湃, 而又忧思悲壮,沉郁苍凉。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决定了他的词没有也不可能有 苏轼词的那种空旷洒脱的风致。苏词豪纵旷达,随遇而安,性情古雅;辛词生猛用力, 气节悲壮,有为国奔走呼号之概,落拓幽怨之容。因此苏轼之豪放词可用“豪壮”二字 概括,而辛弃疾之词须用“悲壮”二字概括,人生观不同,气度故殊。同为豪放派,苏东坡在胸怀上显得广阔,辛稼轩在气力上显得宏大。以念奴娇赤 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它们分别是苏轼、辛弃疾的“怀古”名 篇。虽同是豪放一派,但词中所表现出来的词风不同。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在结

4、构上均为“地点 +怀古”,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 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之情愫。不同之处是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中抒情多 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郁。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奇伟壮丽 的江山景物,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英雄气概和丰功伟绩所构成的宏伟壮观的艺术形象,正 是苏轼积极有为的抱负,开阔爽朗的性格,以及他那种不因政治上受挫折而丧失生活兴 趣的人生态度的充分反映,是他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的集中表现。辛词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中,面对滚滚不尽的长江,追缅往事,遥想将来,心潮澎湃。赞扬杰出的 历史人物

5、,讽刺苟安求和者,表示了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坚强信念,传达出老当益壮 的豪情壮志。词中豪迈激越的艺术风格,与苏词“大江东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为生活丰富、思想复杂、才华卓越,艺术上成熟并孜孜以求的词人,东坡和稼轩 的词的艺术风格是多样化的。除了那些抒发个人豪情壮志的作品豪放奔腾的主流之外, 也有许多缠绵潇洒、淡远飘逸之作。苏轼的悼亡词,显得沉痛悲凉;描写农村生活的词, 又那样轻快明朗;抒发寂寞情感的词,显得幽冷;描绘复醉三更的词,又那样地飘逸。 辛弃疾的词,才兼众体,不拘一格,能刚能柔,纵横如意。他的长调宛转激昂,短调温 柔慷慨,或纵横奋厉,或婉丽清畅,他的这种依作品内容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韵

6、致,充 分体现了词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驾御能力,以及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苏轼、辛弃疾词的共同点还表现在他们对作品题材的开拓。他们进一步冲破了晚唐 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放大了词的意境,丰富了词的生活内容。 苏轼把过去诗家惯用的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用词来加以反映表达,给词的 创作带来更为广阔的领域和勃勃气机。辛弃疾进一步地、充分地发挥词的抒情、状物、 记事、议论的功能,融汇诗歌、散文、辞赋的特长,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 正是这种大胆的独创,形成了苏辛词独特的艺术风格。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 胸襟与超越的时空

7、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 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 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 了辛词的一大特色。在他的词中,如“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贺新郎),激愤不能自已的悲怨心声。辛弃疾信奉老庄,他在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是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 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如“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 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水龙吟)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

8、 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贺新郎)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 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苏辛在驾御语言的能力方面,更见其技艺的高超。前人说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 文为词。苏轼在语言上一变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作风,多有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 的诗句的吸收,偶然也运用当时口语,给人以一种清新朴素的感觉。辛弃疾与苏轼相比, 不仅运用古体近体诗的句法,还吸收了散文、骈文和大量的民间口语入词,不论经史, 诸子、楚辞、以及杜甫、李白的诗;韩愈、柳宗元的文,往往信手拈来,糅入词中,形 成了新鲜活泼的气息。苏轼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诗语入词,形成

9、了苏词“以诗为 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 展首先指的是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的扩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向“士 大夫化”发展。在苏轼之前的“曲子词”的曲子,基本上是“轻音乐”“软性文学”。到苏轼将词题小序发展起来,做词寓以诗人句法、引议论入词、大量用经、子典故,突破 音乐对词体的约束,如临江仙。苏词充分体现了文人的审美情趣,是典型的士大夫 词。辛弃疾“以文为词”,善用古,亦善用俗,语汇最为丰富,而且句式骈散顿挫,语 法变化多姿。他所倡导的“以文为词”成功地将辞赋古文的章法、句式以及议论、对话 等具体手法移植于词,为散文艺术与词体创作之间打

10、通了道路,扩大了词的表现方法。 在用典使事方面,驱遣自如,广博精当,不但善于点化前人的诗句成语入词,而且特别 善于化用经史子小说中的语汇入词,显示出熔铸百家、陶冶经史的特色,同时他还大量 地运用表现力很强的口语、俚语入词,化朴为美,新鲜活泼。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驾驭 语言的高超艺术腕力。文人词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跃地连接句子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 在辛词中完全被打破了。但并不是说,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 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 节奏。如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 人会,登

11、临意”,意义联贯而下,在词中是很长的句子,但却是顿挫鲜明,铿锵有力, 决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在词的形式中而已。苏辛词都有其继承和发展。苏轼风可分三类。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 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 的场面取胜,代表作有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等。 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 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是对传统婉约 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苏轼对词体的解放和对词境的开拓,给南宋辛弃疾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天地。 宋词在苏

12、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 发展。直至南渡之初张元干、张孝祥、叶梦得、朱敦儒等人以抗金雪耻为主题的词,才 较多继承了苏轼的词风,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他们的这一类词作,主要是在特 殊的时代背景下为内心激情所支配的结果,而没有成为有意识的艺术追求,也没有更大 幅度地向其他题材拓展,所以成就不是很高。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 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 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 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辛弃疾是

13、一位叱咤风云的抗金英雄,维系他一生的就是他的抗金大业,他的词作也 大多成为他抒吐爱国之志的载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 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 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 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 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 也十分得心应手。如著名的摸鱼儿 ,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 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他的许 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朴素清丽、生机盎然。如鹧鸪天的下 阕:“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以及西 江月的下阕:“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于 简朴中见爽利老到,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境界。所以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说: “公所 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 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在辛弃疾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