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糖代谢1. 什么是物质代谢?什么是能量代谢?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答:物质代谢:研究各种生理活性物质(如糖、蛋白质、脂类、核酸等)在细胞内发生酶促反应的途径及调控机理,包含旧分子的分解和新分子的合成;能量代谢:研究光能或化学能在细胞内向生物能(ATP)转化的原理和过程,以及生命活动对能量的利用。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能量转化寓于物质转化过程之中,物质转化必然伴有能量转化。2. 中间代谢: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和体内原有的物质在一切组织和细胞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变化称为中间代谢。3. 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简称 RQ):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
2、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或摩尔数之比,即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 CO2 和吸收的 O2 的分子比。4. 自养型生物:为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类型,又分为光合自养绿色植物,和化能自养硝化细菌等。 5. 异养型生物: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必须依靠自养生物制造的有机物生存。6. 简述活体内实验及其意义。答:1)用整体生物材料或高等动物离体器官或微生物细胞群体进行中间代谢实验研究称为活体内实验,用“in vivo”表示。2)活体内实验结果代表生物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在神经、体液等调节机制下的整体代谢情况,比较接近生物体的实际。7. 活体外实验:用从生物体分离出来的组织切片,组织匀浆或体外培养的细胞、细胞器
3、及细胞抽提物进行中间代谢实验研究称为活体外实验,用“in vitro”表示。8. 简述代谢途径的探讨方法答:1)代谢平衡实验;2)代谢障碍实验(代谢途径阻断实验);3)使用抗代谢物;4)代谢物标记追踪实验;5)测定特征性酶;6)核磁共振波谱法。9. 简述糖的生理功能答:1)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2)作为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3)在体内转变为其他物质;4)作为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10. 糖的分解途径有哪些?答: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11. 简述血糖中糖的来源?答:食物中多糖的消化吸收;乳酸、氨基酸、甘油等物质的糖异生;自身糖原的降解。12. 糖酵解:是将葡萄糖转变成乳酸并同时生成
4、ATP 的一系列反应,是一切有机体中都存在的葡萄糖降解途径。 13. 简述糖酵解的过程答:1)己糖磷酸酯的生成:葡萄糖 果糖-1,6-二磷酸2)丙糖磷酸的生成(磷酸己糖的裂解):果糖-1,6-二磷酸2 分子磷酸丙糖3)丙酮酸的生成:甘油醛-3-磷酸丙酮酸4)乳酸的生成:丙酮酸乳酸14. 简述糖酵解的特征答:1)反应部位在胞液2)不需氧的产能过程(底物水平磷酸化) 1 G 2 ATP,Gn(G) 3 ATP3)终产物乳酸:释放入血,进入肝脏代谢;分解利用;乳酸循环。4)有 3 步不可逆反应反应不可逆15.简述调节糖酵解过程的关键酶及其调节方式答:三个关键酶: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二
5、种调节方式:变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16. 糖的有氧氧化:生物体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糖原)降解为CO2和H2O 并产生能量ATP的过程。17. 简述糖的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答:第一阶段:葡萄糖 丙酮酸(胞液)第二阶段:丙酮酸 乙酰 CoA (线粒体)第三阶段:乙酰 CoA CO2 + H2O + ATP (三羧酸循环)(线粒体)18.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AC):指乙酰 CoA 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反复进行脱氢脱羧,又生成草酰乙酸的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19. 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NADH+H+ 通过什么途径进入线粒体?产物分别是什
6、么?答: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NADH+H+ 分别通过磷酸甘样穿梭系统和丙酮酸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分别产生FADH2 和NADH+H+ 进入呼吸链。20. 简述三羧酸循环的反应特点答:循环一周氧化 1 分子乙酰 CoA;脱氢 4 次(2H) 3(NADH+H+)、1(FADH2);2 次脱羧(2 CO2)。关键酶: 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循环的中间产物:-起催化剂作用,本身无量的变化;-不能直接通过循环氧化为 CO2 和 H2O;-可参与其他代谢反应,为保证循环而需补充21. 简述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答:有氧氧化是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三羧酸循环是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
7、养物质分解代谢的最终代谢通路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代谢相互联系的枢纽22. 请计算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的 ATP 第一阶段:葡萄糖2 丙酮酸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 -1 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 -1 2*甘油醛-3-磷酸2*甘油酸-1,3-二磷酸 2 NAD+ 2x2.5 或 2x1.52*甘油酸-1,3-二磷酸2*甘油酸-3-磷酸 2x12*烯醇式丙酮酸磷酸2*丙酮酸 2x1共生成:5 或 7 ATP第二阶段:2*丙酮酸 2*乙酰CoA NAD+ 2*2.5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2*异柠檬酸2*-酮戊二酸 NAD+ 2*2.52*-酮戊二酸 2*琥珀酰 CoA NAD+ 2*2.52*
8、琥珀酰CoA 2*琥珀酸 2*12*琥珀酸2*延胡索酸 FAD 2*1.52*苹果酸2*草酰乙酸 NAD+ 2*2.5共生成:20 ATP全过程共生成:30或32 ATP。23. 磷酸戊糖途径(胞液):葡萄糖-6-磷酸核糖-5-磷酸 + NADPH第一阶段:氧化反应葡萄糖-6-磷酸脱氢、 脱羧生成 NADPH、CO2第二阶段:非氧化阶段 一系列基团的转移24. 葡糖-6-磷酸核酮糖甘油醛-3-磷酸和果糖-6-磷酸进入酵解途径。因此,磷酸戊糖途径也称磷酸戊糖旁路。25.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答:产生核糖-5-磷酸,为核酸合成提供磷酸核糖产生 NADPH+H+作为供氢体参与脂肪酸及胆固醇等合成是
9、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作为羟化酶系的辅酶,参与生物转化26. 简述糖异生的概念、反应部位及原料答:概念: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部位:主要在肝、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 原料:主要有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27. 糖异生的关键酶答: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28. 底物循环:作用物的互变分别由不同酶催化其单向反应,这种互变循环称之为底物循环。29. 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答:1)保证饥饿情况下血有 糖浓度的相对恒定2)糖异生作用有利于乳酸的回收利用3)协助氨基酸的分解代谢4)有助于维持酸碱平衡30. 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义答:
10、1)肌肉:肌糖原,180300 g,主要供肌肉收缩所需 2)肝脏:肝糖原,70100 g,维持血糖水平31. 糖原的合成: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主要在主要在肝脏、肌肉细胞的胞浆中进行。32. 简述糖原合成的特点答:1)糖原合成酶催化的反应需要引物(多聚葡萄糖)2)糖原合成酶是关键酶3)分枝酶形成分枝4)每增加一个葡萄糖,消耗 2 Pi5)UDP-Glc 是葡萄糖的供体(葡萄糖的活性形式)6)糖原合成全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33. 糖原的分解:指肝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的过程,在肝细胞的胞浆进行。34. 糖原分解的特点答:磷酸化酶是关键酶,磷酸化酶只作用于 -1,4 糖苷键,磷酸化酶催化至距 -1,
11、 6 糖苷键 4 个葡萄糖单位时作用停止;脱支酶转移 3 个葡萄糖基至邻近糖链末端,并水解 -1, 6 糖苷键 生成游离葡萄糖;糖原分解全过程在胞质中进行。35. 简述血糖的去路答: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能量;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氨基酸、核糖等;随尿排出体外。36什么是新陈代谢?它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答:1)物质代谢指生物利用外源性和内源性构件分子合成自身的结构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这些结构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过程。2)能量代谢指伴随着物质代谢过程中的放能和需能过程。37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起什么作用?答:糖类可作为:供能物质,合成其它物质的碳
12、源,功能物质,结构物质。38什么是糖异生作用?有何生物学意义?答:糖异生作用是指非糖物质转变为糖的过程。动物中可保持血糖浓度,有利于乳酸的利用和协助氨基酸的代谢;植物体中主要在于脂肪转化为糖。39什么是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物学意义?答:是指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经过氧化脱羧、糖磷酸酯间的互变,最后形成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的过程。其生物学意义为:产生生物体重要的还原剂NADPH;供出三到七碳糖等中间产物,以被核酸合成、糖酵解、次生物质代谢所利用;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供能。40三羧酸循环的意义是什么?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答:1)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为:大量供能;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枢
13、纽;物质彻底氧化的途径;为其它代谢途径供出中间产物。2)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为:为代谢提供能量;为其它代谢提供中间产物;为三羧酸循环提供丙酮酸。41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但高浓度的ATP却抑制该酶的活性,为什么?答:因磷酸果糖激酶是别构酶,ATP是其别构抑制剂,该酶受ATP/AMP比值的调节,所以当ATP浓度高时,酶活性受到抑制。42三羧酸循环必须用再生的草酰乙酸起动,指出该化合物的可能来源。答:43核苷酸糖在多糖代谢中有何作用?答:核苷酸糖概念;作用:为糖的载体和供体,如在蔗糖和多种多糖中的作用极限糊精 44EMP途径:又称糖酵解或己糖二磷酸途径,是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代谢过程45
14、.HMP途径 :葡萄糖经过几步氧化反应产生核酮糖-5-磷酸和CO2 核酮糖-5-磷酸发生同分异构化或表异构化而分别产生核糖-5-磷酸和木酮糖-5-磷酸 上述各种戊糖磷酸在无氧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碳架重排,产生己糖磷酸和丙糖磷酸。46.TCA循环: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在三羧酸循环(TCA)彻底进行氧化生成CO2+H2O和ATP 47.回补反应:酶催化的,补充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供给的反应,例如由丙酮酸羧化酶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48.糖异生作用: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七步进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需利用
15、另外四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过程中不可逆的三个反应。49.有氧氧化:系指糖、脂肪、蛋白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供二磷酸腺苷再合成三磷酸腺苷。50.无氧氧化:指在缺氧或供氧不足的情况下,组织细胞内的糖原,能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产生乳酸和水或乙醇和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一部分能量的过程,也称糖酵解。51.乳酸酵解: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是乳酸的一种无氧呼吸方式。第十章 脂代谢练习题1. 简述影响脂双层流动性的因素答:1)胆固醇2)脂肪酸链的饱和度3)脂肪酸链的长短4)卵磷脂/鞘磷脂5)其他因素: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2. 简述膜脂运动的方式答:侧向扩
16、散运动;旋转运动;摆动运动;伸缩震荡运动;翻转运动;旋转异构化运动。3. 简述膜蛋白运动的方式答:侧向扩散;旋转运动4. 主动运输:是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 高的一侧的跨膜运输方式。5. 简单扩散:疏水的小分子或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以简单的扩散方式跨膜转运中,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没有膜蛋白的协助,因此称为简单扩散。6. 易化扩散: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如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物等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小方向的跨膜转运,该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但需要特异的膜蛋白“协助”物质转运 使其转运速率增加,转运特异性增强。7. 简述脂质的主要
17、生理功能答:1)储存能量、提供能量2)生物体膜的重要组成成分3)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4)提供必需脂肪酸5)防止机械损伤与热量散发等保护作用6)作为细胞表面物质,与细胞识别、种特异性和组织免疫等密切关系8. 脂肪在脂肪酶、二脂酰甘油脂肪酶、一脂酰甘油脂肪酶的作用下逐步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9. 简述脂肪酸分解的过程答:脂肪酸的活化(胞液);脂酰 CoA进入(线粒体);脂肪酸的-氧化(线粒体);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线粒体)。10. 饱和脂肪酸的分解过程答:脂肪酸活化(细胞液);脂肪酸转运入线粒体;氧化:脱氢、水化、在脱氢、硫解;氧化的产物乙酰辅酶A可以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分解;若为奇数碳脂
18、肪酸,生成的丙酰 CoA 经过羧化反应和分子内重排,可转变生成琥珀酰 CoA,可进一步氧化分解,也可经草酰乙酸异生成糖。好氧生物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微生物的氧化产物为甲烷。饱和奇数碳原子脂肪酸丙酰 CoA 经过羧化反应和分子内重排,可转变生成琥珀酰 CoA,可进一步氧化分解,也可经草酰乙酸异生成糖。11. 脂肪酸的 -氧化:指脂肪酸的末端甲基(-端)经氧化转变成羟基,继而再氧化成羧基,从而形成 ,-二羧酸的过程。12. 酮体:脂肪酸在肝中不彻底氧化产生的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13. 简述脂肪酸合成的碳源答:合成脂肪酸的前体:乙酰-SCoA乙酰-SCoA 的来源:脂肪酸 b-氧化;葡
19、萄糖代谢中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物;生酮氨基酸代谢产物。14. 脂肪酸的 -氧化和从头合成的异同答:15. 作用于卵磷脂的酶有四种,分别为磷脂酶 A1、磷脂酶 A2、磷脂酶 C、磷脂酶 D,各用于磷脂分子的不同位置 磷脂酶A1 磷脂酶A2 磷脂酶C 磷脂酶D16油脂作为贮能物质有哪些优点呢?答:1)与糖类相比,脂肪的还原程度更高,因而相同质量下储存的能量更多。 2)脂肪具疏水性,不会水化。17为什么哺乳动物摄入大量糖容易长胖?答:糖类在体内经水解产生单糖,像葡萄糖可通过有氧氧化生成乙酰CoA,作为脂肪酸合成原料合成脂肪酸,因此脂肪也是糖的贮存形式之一。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
20、也作为脂肪合成中甘油的来18脂肪酸的合成在胞浆中进行,但脂肪酸合成所需要的原料乙酰-CoA在线粒体内产生,这种物质不能直接穿过线粒体内膜,在细胞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答:脂肪合成的时候,乙酰-CoA通过柠檬酸穿梭进入胞浆,参与从头合成 脂肪-氧化时,脂酰-CoA通过肉碱转运进入线粒体分解成乙酰-CoA19为什么脂肪酸合成中的缩合反应是丙二酸单酰辅酶A,而不是两个乙酰辅酶A?答:这是因为羧化反应利用ATP供给能量,能量贮存在丙二酸单酰辅酶A中,当缩合反应发生时,丙二酸单酰辅酶A脱羧放出大量的能供给二碳片断与乙酰CoA缩合所需的能量,反应过程中自由能降低,使丙二酸单酰辅酶A与乙酰辅酶A的缩
21、合反应比二个乙酰辅酶A分子缩合更容易进行。20. 脂肪酸分解和脂肪酸合成的过程和作用有什么差异?22.脂肪酸的a-氧化:脂肪酸在微粒体中由加单氧酶和脱羧酶催化生成-羟脂肪酸或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称为脂肪酸的-氧化。23.脂肪酸的b-氧化:脂肪酸的 -氧化是在线粒体中进行,主要在肝细胞线粒体中进行。这种氧化是在脂肪酸的 -碳位发生。从羧基端的 b 位碳原子开始,每次分解出一个二碳片段。24.脂肪酸的w-氧化:指脂肪酸的末端甲基(-端)经氧化转变成羟基,继而再氧化成羧基,从而形成 ,-二羧酸的过程。25.乙醛酸循环:又称乙醛酸路径,其名称来自于此路径经由产生乙醛酸来节省柠檬酸循环所会损失的两
22、个二氧化碳。此路径只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其与柠檬酸循环的差异在于以透过乙醛酸途径使异柠檬酸转为琥珀酸与乙醛酸,后者再与乙酰-CoA藉酵素转为苹果酸,从而回到柠檬酸循环。第十一章 蛋白质代谢练习题1. 氮平衡:摄入氮等于排出氮叫做总氮平衡。这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和分解量处于动态平衡。一般营养正常的健康成年人就属于这种情况。2. 正氮平衡:摄入氮大于排出氮叫做正氮平衡。这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大于分解量。3. 负氮平衡:摄入氮小于排出氮叫做负氮平衡。这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小于分解量。4. 决定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因素答:1)必需氨基酸的含量2)必需氨基酸的种类3)必需氨基酸的比例5. 内
23、肽酶(endopeptidase):水解蛋白质肽链内部的一些肽键,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6. 外肽酶(exopeptidase);自肽链的末段开始每次水解一个氨基酸残基,如羧基肽酶(A、B)、氨基肽酶。7. 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氨基酸代谢库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 组织蛋白质分解 体内合成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 -酮酸 脱氨基作用 酮 体氧化供能糖胺 类脱羧基作用氨 尿素代谢转变其它含氮化合物 (嘌呤、嘧啶等)合成 8.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类型答:1)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2)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3)氨基酸的脱酰胺基作用4)联合脱氨基作用5)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6)-酮酸的代谢7)氨基酸碳骨架的氧
24、化途径8)氨的代谢9.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类型答:氧化脱氨基:L-氨基酸氧化酶;D-氨基酸氧化酶;氧化专一氨基酸的酶。非氧化脱氨基作用:还原脱氨基作用;水解脱氨基作用;脱水脱氨基作用;脱硫氢基脱氨基作用;氧化-还原脱氨基作用。10. 转氨基作用:是 -氨基酸的氨基通过酶促反应,转移到 -酮酸的酮基位置上,生成与原来的 -酮酸相应的 -氨基酸,原来的 -氨基酸转变成相应的 -酮酸。11. 联合脱氨基作用的两种形式答:转氨酶与谷氨酸脱氢酶联合作用脱氨基;嘌呤核苷酸循环12. -酮酸的代谢方式答:合成非必需氨基酸;转变为糖或脂;氧化供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供能。 13. 血氨的来源答:氨基酸
25、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是血氨主要来源;胺类的分解也可以产生氨;肠道吸收的氨;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14. 血氨的去路答:在肝内合成尿素,这是最主要的去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合成谷氨酰胺;肾小管泌氨。15. 尿素循环的原料、过程、耗能答:原料:2 分子氨,一个来自于游离氨,另一个来自天冬氨酸。 过程:先在线粒体中进行,再在胞液中进行。 耗能:3 个 ATP,4 个高能磷酸键。16.尿素循环过程答: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催化,应消耗 2 分子 ATP。瓜氨酸的合成: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精氨酸的合成,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精氨酸水
26、解生成尿素:精氨酸酶。17. 一碳基团:某些氨基酸在体内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基团。18. 一碳单位的载体、结合部位及类型答:载体:四氢叶酸 FH4(辅酶)结合部位:FH4 的 N5,N10 位种类: -CH3 甲基;-CH2- 亚甲基;-CH 次甲基、甲烯基; -C 甲炔基;-HC=O 甲酰基;-CH2OH- 羟甲基;-CH2 NH2 氨基;-CH=NH 亚氨甲基19. 一碳单位代谢的生理意义答:氨基酸代谢的产物;合成嘌呤、嘧啶的必要原料:提供嘌呤、嘧啶环上的 C;提供甲基,合成重要化合物:SAM 激素 核酸 磷脂20. 氨基酸代谢缺陷与疾病答:1)苯丙酮尿症2)
27、尿黑酸症3)白化病第十二章 核酸代谢一、简答及名词解释:1. 简述磷酸二酯酶及其分类答:1)按水解底物分类: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核酸酶。2)按水解作用键分类:水解3' 磷酸酯键、水解 5' 磷酸酯键。3)按水解位置分类:核酸外切酶、核酸内切酶。4)按水解特异性分类:非特异性核酸内切酶、特异性核酸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2. 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 DNA 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3. 回文结构:双链 DNA 中含有的二个结构相同、方向相反的序列称为反向重复序列。4. 磷酸单酯酶:仅能催化酯化一次的磷酸基,即把磷酸单酯化合物中磷酸单酯键切断而使磷酸基游离。5.
28、核苷酸的功能答:1)作为核酸合成的原料2)体内能量的利用形式:ATP3)参与代谢和生理调节:cGMP、cAMP 等4)组成辅酶:NAD、FAD、辅酶 A 等的组成成分5)作为活化中间代谢物的载体:UDPG、CDP-二酰基甘油6. 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答:从头合成途径:肝,主要途径; 补救合成途径:脑、骨髓等,也很重要。 7. 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指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途径, 不经过碱基和核苷的阶段。 8.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原料CO2天冬氨酸甲酰基(N10 甲酰 FH4)甘氨酸甲酰基(N5、N10 甲炔 FH4)谷氨酰
29、胺(酰胺基)9.从头合成特点答:1)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的。2)先合成 IMP,再转变成 AMP 或 GMP。3)PRPP 是 5-磷酸核糖的活性供体。4)IMP 合成需 5 个 ATP,6 个高能磷酸键5)AMP 合成需要一个 GTP,GMP 合成需要一个ATP.10. 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利用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称为(或重新利用)途径。11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答:1)补救合成途径可以节省从头合成途径时所需的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2)体内某些组织器官,如脑、骨髓等只能
30、进行补救合成。3)自毁容貌征12.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指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不经过碱基和核苷的阶段,直接合成嘧啶核苷酸的途径13.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原料答:14.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和 的区别 CPS CPS 分布 线粒体 (肝) 胞液 (所有细胞) 氮源 NH3 Gln 变构激活剂 AGA 无 变构抑制剂无UMP功能 尿素合成 嘧啶合成 15.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特点答:1)先合成嘧啶环,再与磷酸核糖相连。2)先合成 UMP,再转变成 dTMP 和 CTP16. 嘌啶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合成的比较答:相同点:合成原料基本
31、相同;合成部位对高等动物来说,主要在肝脏;都有 2 种合成途径(从头和补救途径);都是先合成一个与之有关的核苷酸,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成核苷酸;不同点:1)嘌呤合成途径:在5'-P -R基础上合成嘌呤环;最先合成的核苷酸是 IMP;在 IMP 基础上完成 AMP 和 GMP 的合成;2)嘧啶合成途径:先合成嘧啶环再与 5'-P-R 结合;先合成UMP以 UMP为 基础, 完成 CTP, dTMP 的合成。17、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是如何合成的?答:二者的合成都是由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提供核糖,嘌呤核苷酸是在PRPP上合成其嘌呤环,嘧啶核苷酸是先合成嘧啶环,然后再与
32、PRPP结合。18核酸分解代谢的途径怎样?关键性的酶有那些?答:核酸的分解途径为经酶催化分解为核苷酸,关键性的酶有:核酸外切酶、核酸内切酶和核酸限制性内切酶19、核酸外切酶:从核酸链的一端逐个水解核甘酸的酶。20、核酸内切酶: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中能够水解核酸分子内磷酸二酯键的酶。21、限制性内切酶:一种在特殊核甘酸序列处水解双链DNA的内切酶。型限制性内切酶既能催化宿主DNA的甲基化,又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而型限制性内切酶只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第十三章 DNA复制1. DNA半保留复制:DNA 生物合成时,母链 DNA 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
33、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 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 DNA 都和亲代 DNA 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2. DNA双向复制原核生物复制时,DNA 从起始点(origin)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称为双向复制。3. DNA多复制子复制:真核生物每个染色体有多个起始点,是多复制子的复制。4. 复制起始点(ori):DNA复制要从 DNA 分子的特定部位开始,此部位称复制起始点。5. 领头链(先导链):顺着DNA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先导链)。6. 随从
34、链(滞后链):由于复制的方向与DNA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DNA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滞后链)。7. 岡崎片段:DNA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 8. 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领头DNA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DNA不连续复制,就是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9. 参与 DNA 复制的物质有哪些?答:底物(substrate): dATP, dGTP, dCTP, dTTP;聚合酶(polymerase): 依赖 DNA 的 DNA 聚合酶,简写为 DNA-pol;模板(template) : 解开成单链的 DNA 母链;引物(prim
35、er): 提供 3¢-OH 末端使 dNTP 可以依次聚合;其他的酶和蛋白质因子;10. 简述 DNA 聚合反应的特点答:1)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2)DNA 新链生成需引物和模板; 3)新链的延长只可沿 5¢ 3¢ 方向进行;4)产物 DNA 的性质与模板相同。5)反应需 Mg+ 激活。11. 简述原核生物的 DNA 聚合酶分类答:1)DNA-pol 2)DNA-pol 3)DNA-pol 4)DNA-pol IV5)DNA-pol V12. 大肠杆菌三种DNA聚合酶比较答:分子量109,000120,000400,000每个细胞的分子统计数4004010
36、-205´-3 ´聚合酶作用+3´-5 ´核酸外切酶作用+5´-3 ´核酸外切酶作用+-+转化率10 .0550主要功能校读,修复不清、填补缺口复制活性(nt/min)10005010000013. 简述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分类答:1)DNA-pol a: 起始引发,有引物酶活性。2)DNA-pol b: 参与低保真度的复制 。3)DNA-pol g: 线粒体 DNA 复制中起催化作用。4)DNA-pol d: 延长子链的主要酶,有解螺旋酶活性。5)DNA-pol e: 复制过程中起校读、修复和填补缺口的作用。14. 简述DNA 连
37、接酶的功能答:1)DNA 连接酶在复制中起最后接合缺口的作用。2)在 DNA 修复、重组及剪接中也起缝合缺口作用。3)是基因工程的重要工具酶之一。15. 简述 DNA 解旋相关酶类答:1)解旋酶(helicase)2)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I、II)3)单链 DNA 结合蛋白(SSB)16. 简述原核生物复制起始的相关蛋白及其功能答:17. 简述拓扑异构酶的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答:1)拓扑异构酶:切断DNA双链中一股链,使DNA解链旋转不致打结;适当时候封闭切口,DNA变为松弛状态;反应不需ATP。2)拓扑异构酶:切断DNA分子两股链,断端通过切口旋转使超螺旋松弛;利用ATP供
38、能,连接断端,DNA分子进入负超螺旋状态。18. 简述引发体(primosome)的组成答:引发体包括解螺旋酶、DnaC、引物酶及 DNA 复制的起始区域。19. 简述原核生物 DNA 复制的主要成员及其功能答:DnaA 识别复制起始位点解螺旋酶 解开DNA双链SSB 维持已解开单链DNA 的稳定引物酶合成RNA引物TOPO 使打结、缠绕、正超螺旋的DNA松驰DNA-pol DNA复制DNA-pol 水解引物、填补空隙、修复作用DNA 连接酶 催化双链DNA中单链缺口的连接20. 简述复制的多模式 答:单起点、单方向(原核);多起点、单方向(真核);单起点、双方向(原核);多起点、双方向(真核
39、)。21. 简述DNA复制方式有哪些?答:环状 DNA复制方式: 复制、 D 环复制 、 复制或滚环式复制。线状 DNA复制方式:单一起点、单向,如:腺病毒;单一起点、双向,如:T7噬菌体; 多个起点、双向。22. 简述原核细胞 DNA 的复制过程答:1)旋转酶解开超螺旋。2)解螺旋酶在起点双向打开螺旋。3)DNA 结合蛋白与单链结合并向前移动。4)RNA 聚合酶催化起点处通过碱基互补连接引物 RNA 链。5)引物 3 连接 dNTP。6)新链 53 延长。7)均以 5 3 方向形成前导链和滞后链。8)切除引物,填补缺口。23. 简述反转录酶的特性答:都具有多种酶活性。1)RNA 指导的 DN
40、A 聚合酶活性2)RNase H 活性3)D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活性4)DNA 内切酶活性24. 简述DNA 损伤与修复方式答:1)光复活;2)切除修复;3)重组修复;4)SOS 修复;第十四章RNA生物合成1转录:生物体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以 NTP 为原料合成 RNA 的过程。2. 简述复制和转录的区别 答:3. 原核生物 RNA 聚合酶全酶的组成及其各亚基功能功能答:4. 简述原核生物转录起始过程答:1)RNA聚合酶全酶(a2s¢bb)与模板结合 -35 区,酶移向 -10 区,跨入转录起始点 2)DNA 双链解开,20 bp 以下,通常是(17±1)
41、bp3)在 RNA 聚合酶作用下发生第一次聚合反应,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 5¢- 端 GTP、ATP)4)转录起始复合物: RNApol (a2s¢bb) -DNA-pppGpN-OH 3¢5)s 亚基脱落,进入延长阶段5. 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概念及其分类答:指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停顿下来不再前进,转录产物 RNA 链从转录复合物上 脱落下来。分为依赖 Rho () 因子的转录终止和非依赖 Rho 因子的转录终止6. 反式作用因子:能直接、间接辨认和结合转录上游区段 DNA 的蛋白质,统称为反式作用因子。7. 转录因子:反式作用因子中,直接或间接结合 RNA
42、聚合酶的,则称为转录因子 (TF)。8. 简述真核生物 mRNA 的转录后加工答:5¢ 端形成 帽子结构 (m7GpppGp )3¢ 端加上多聚腺苷酸尾巴 (poly A tail)mRNA的剪接:通过拼接除去由内含子转录来的序列链内部核苷被甲基化9. 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10. 外显子: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成熟 RNA 的核酸序列11. 内含子:隔断基因的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核酸序列12. 简述tRNA 转录加工后碱基修饰方式答:甲基化、还原反应、核苷内的转位反应、脱氨反应。第十五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 蛋白质生物合成:是指 mRNA 分子上核苷酸的遗传信息,变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过程2. 简述蛋白质合成体系的组成答:20种氨基酸、mRNA和遗传密码、tRNA、核糖体、酶和辅助因子及无机离子、以ATP 、GTP。3. 密码子(codon): mRNA自 5 3 方向每三个碱基形成一个三联体,即一个遗传密码体现一个氨基酸信息 4. 简述密码子的特点答:连续性、简并性、通用性、摆动性。5. 简述携带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的tRNA答:真核生物有两种,tR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线棒行业前景预测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粉末压制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经营模式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稀有金属合金冶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施工现场安全培训工作总结
- 2024-2030年中国硝苯地平药物行业应用态势与需求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砗磲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石油运动粘度恒温浴行业供需状况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住宅小区通风系统安装合同
- 青蓝工程“结对”仪式实施方案
- 客服话术大全-
- 干果加工项目建议书范文
-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分析(课堂PPT)
- 护理核心制度督查表20179
- 红色古色绿色文化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 《正交分解法》导学案
- 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
-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家长会课件.ppt
- 平面构成作品欣赏
- 英语管道专业术语
-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优秀范文8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