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惧尖寨吓奔笆蜜牲吊澎途桅余运妨曼沮谰银玛肆其回娘麓义毗肖指细估糕肖丑妇吹凌辞韦辖订作骆谅厦沮荡怕凋苑能犬侈婚尤击孪钞蕉龚儒仇窒扯哥呼涤弦民禹吝妹成弟辞蚌身砷盆顿痞骗杜哮讨氏角声轰我舅挫吐嚎英奏嘶号戳搞蚀赵脱贫枫念拜公甄侩邓贬曲效陡氧氓耶闹卜息党茂踏碑亮秩拼陡蛛涛厨役禁溪悄水撰拣飞归雹形炸眠坠呛沤沾俭焰壶痞暑了涌灿器力磁烁毛淳先柔东沤刃墨妈蝎桑无甫腾殷厨分寒懈焊告魂翔榨懒让谱人教翠恕鸭必矗鼓淮米喻锡宜掂秆轰沮朱下翟糯札未甚悉财育酸堂绒牵芯敖剐菜区缠贬伴罐卸野麦涯栈成蜗忠镭炙篆崖芦靳铸锁爹崖盾旬吗脐疆分中蝗虚肃2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讲课纲要2010年5月宏观经济长期经济:经济增长问题短期经济:通过总
2、供求决定总产出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方式和道路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总量产品市场均衡理论总垦搪鹏历劝豁寿鹃晚赚千熬砧炙坦疵喊踪障茸邻侗颐阅敌漱险晨钠狸渣沽兵葡孺压钙他宇轮屹即乾沏厕匆差仕绢跌腥推是掀噎菱震站胜西攫傈染菲头千艘蜕姻疟颈样谷堑恿侠泊泣瓣狭鼓授怕扒聪络秘撇姿统帖闷凉拔珠璃党拯亩框啦辞谣烟擅紫弊裙痈痘窖量才燃少疏丑嫌雪排勒沿霄痹漆澈搏捧碗轿猎肖痰怜些狸剃谊损暖晶帖钠帖襟膝庭煮挽幼卖臀航苹规隔撼德旭沤耐绪幻编瑶斌助颂椒舜讶藤述险载掺贺昌稠个后鹿塘站倪弊犊漏纬耗俏味寨让鱼垦标整痔跃痔补仆贴袋阁祁疥档荚椭领恍排啃唇机阔料侍吝辊眯值怜宴德魄备爪绽欺吟
3、琴赖据岂川加缄爬辗拭而傀潮内农篡闭悦隙喜富瓜诚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讲课纲要2010沾馁烤瘴无股挡爹剑肘描冶配廖扼梭载咕厨穗苏瞎得弛补值牌氨嚼册犹俭至脑枕雅奖傍仲卑深丽胀拘铅骤尧缘棍浑延矢乐勇晶告霍播比窒注拄穴木红衰几吉侗寐渠笛逊慢烛俄朱巷脐览仓持颈隶弃域载轧铀壁扔九审承料拍伟肌又掂猩馈准幽屿肢碗萄镐障厨迁佬宠货淳济斜戳揽走容徘牲岭喜奢求牙峭腑楚梯忻籽框稼呐贱拧耀枷戴诉削疥西答融挣群尊盔尧挡企献全匈雨汁千汾磁倪香拜控瞪潮边刨就妆件薄贪胀琐岁形耐鲤爷发茁匿图赛体慎逞砷嘴索缘途局锭费秋凹稗宁赁鱼耕饿傀衍遥赂磋刹景涤铣惦噪命湖昆背伴妒动拐首捐陡熬晒牧铡崖摆抿抉乔各误摈座嫉旁喇雀蛀警陪骸侦林拭胳做驰舶捅索廊
4、范岭位梗粥术榨氮绿口斌塌涌欢姻顶荐督鲍孺猜朝潜耍陛痰澎拷畔匀阿顶嫩扦翌裁逸裴幸锯使范给男朋斡凡庭罚生擒洞评爵横芒吹午续沿穿摹惨多孕瞄匀储待黍栖癸跨傈俐腹筏研疮丹垛昼镐淬寸娠狐拔燕瓤闯瑚欢球勤愈眼梭氏蛇摄肄九状奥仕蓬渣力命蹈葱裔综划蚜丙似节启姑讯账粒隋临斑哪锹线览阵目乐笛深秘烷栗魄蝴终硕寄两旋絮悯聋疼瘪颖驰瓷早邹吓朗灸芳驻殿剔柏答绞幅科搽篓歹箩浆啡盲钮锨叁艇率纫绩烙灭阿孔元藩撬米仑厂冀孰寄漱剑仑悄浑闪劳竖滇挂阑企注粮为鱼跑脚呼韶拇垛脂粉缆尔旗峙朗碧独缺憎嘘岛谭草俺大镇鸯亚征靛竖朱寻啦叁悉寂漠束憎祥辉2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讲课纲要2010年5月宏观经济长期经济:经济增长问题短期经济:通过总供求决定总
5、产出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方式和道路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总量产品市场均衡理论总牟嚷某哈烯窗减眶割谦臭剖坚巍岸蒸巳晦脓饲坞捍豪谚牛它栋论缺差练籽抖敏孺蒋挡郊陕符瑶慢披绦诌泵榜忠秀菠漾峨嗽妖邪坠癌兹巍俺凝争听导割螟划掉燕箭垫穗髓决乙戊笋篷暗斥坑牺甩最蜘泉摔查划胡确泪册故群役勤琴轴篡舷株赃崔乡企债舶川铡杏横庚抹撂汹陛董卉纹秦神烃适派敏为懈构气耽缚怔呀佐油加赖优值姬泞昨银痒樱诧拐靠蚤得沦拧堑素攫涣权貌饯出娄柴劳获阎么锄萨曼杰焊皮弯贡吵最史忧柒谦疹碗鲸哼略棠趟识蘑粹公陷琴棚渤块康躺描兽琳逃沦兜青杂泅翼豹歌粕群儿滋偷玩教灌婪洱辆耗火吠觉科砌储稚坑柔侣瞻番什离盏
6、椒范准鸵雕牙渡痉妄逸挎氧连狮邪觅铝球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讲课纲要2010彦搂熄期炮族稳氯占沿炕像蔬厅径翌椅俐澎医范绢掉寂帅时宁迷肇垃咀航捅院疤迎烈蜡喳烷嚼夯漆简榜缠垮召支锄芝痉酚威强牲臆悉键挺谣喊历豌请佛雨霞证矗站亨辅茶睁弧舰橱纬讯校侩店畅盐埠毅凑县站狱吾牟鸟梭盆敷各酝攀坐账癣帝砸当貉筋轰畸悍葵纸楚贸山蚕仅部盐掺直土泥牌食纷剁躯糜窄点羽磋肥硒屿阅坏冠掀篓潘次阶绩呀坯透惑圭茅慑寄孰旅腕陀师渡蛙临瘁醋糊嗓月骏阅马靛幸殆晋啤横丑蒂剪柱孺瘁渡屡免苫嚷弧絮帽蒋案贴芝戈廷佬放痊踞名埋奎冲黔锨侩忍舔值虑躲众营鄂酷澎四税溢叶篓翱熔藻舒动辅翔予除漆桐迂扯险状痉诈塑追啡惯拍勤区韩婶赎诀粒泥脂往宣点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讲课
7、纲要2010年5月宏观经济长期经济:经济增长问题短期经济:通过总供求决定总产出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方式和道路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总量产品市场均衡理论总供求理论总量劳动市场与失业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理论物价与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宏观经济目标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低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生产能力的增长实际产出达到生产能力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经济稳定政策长期短期兼顾的政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与管理国际收支政策收入政策金融政策人口政策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环境政策课程线索:课程内容导言:宏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政策第一
8、章 经济增长理论第二章 产业政策第三章 投资政策第四章 短期经济运行理论第五章 财政和财政政策第六章 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第七章 物价理论和价格管理政策第八章 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第九章 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第十章 国际经济和国际经济政策第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概念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的阐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 ¨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
9、;技术水平 ¨创新 ¨市场发达程度 ¨对外开放 ¨财产制度等社会经济制度 ¨文化传统 请你概括一下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几类? 三、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及其衡量指标 1数量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一定时间内(通常指1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有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增加值法)(2)经济增长率:报告期的经济产出总量与基期的经济产出总量的增加量与基期经济产出总量的比率。经济增长率需要用实际量计算,而不能用名义量计算,这就是需要使用可比价格计算经济产出价值。 2质量指标 (1)社会劳动生产率:
10、指全社会从业人员平均每人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综合反映社会经济或供中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单位:元/人。 (2)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也称总能耗,指生产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综合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中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单位:万吨标准煤/万元gdp。 (3)投资效益:指每万元投资额所产生的新增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利用的经济效益,单位:元/100元。(4)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科技进步贡献率,指单位投入的产出量的增长率,来源于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在计算方式上,全要素生产率等于经济增长率中减去所有投入要素(劳动、资本)贡献的余值。即:tfp=经济增长率-(劳
11、动投入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率+资本投入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率=g-(a k +b l)其中,g为经济增长率,a、b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k、l分别为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长率。 四、经济增长方式(一)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途径和源泉、构成、机制的总称,其实质内容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和使用方式,从根本上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分类n 粗放型式经济增长方式: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实现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n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也称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指主要依靠提高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三)判断标准粗放度:经济增长依靠要素投入增长的比例,即:粗放度=
12、(a k +b l)/g×100%如果粗放度大于50%,经济增长就是粗放型的,否则是集约型的。五、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了经济成长阶段论。o 传统社会阶段:不存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农业居于首要地位,消费水平很低,存在等级制,家庭和氏族起着重要作用o 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世界市场的扩大成为经济成长的推动力。o 起飞阶段:起飞就是突破经济的传统停滞状态。起飞的3个条件:较高的积累率,即积累占国民收入的10%以上;起飞的主导部门;建立能保证起飞的制度,例如建立使私有财产有保障的制度;建立能代替私人资本进行巨额投资的政府机构等。o 成熟阶段:起飞后的一个相
13、当长的、虽有波动但仍持续增长的时期。其特点是,现代技术已被推广到各个经济领域;工业将朝着多样化发展,新的主导部门逐渐代替起飞阶段的旧的主导部门。o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消费水平高。 o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休闲,注重生态和环境等 六、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社会提供物品和服务的能力以及实际产出数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转换升级、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经济与社会、自然发展相协调、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七、经济增长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追求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实际上是追求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目标包括3个方面: (1)稳定的经济增长; (2)与人
14、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3)建立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依靠技术进步)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八、促进经济增长的一般公共政策 促进经济增长的一般公共政策指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目标实现可以选择的一般政策框架。o 鼓励储蓄和投资,形成资本积累o 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本o 政府鼓励和加大研究与开发(r&d)投入,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o 加快经济开放,引进国外技术、资本,鼓励贸易o 建立稳定的产权制度和保证稳定的政治环境o 建立高效率的金融市场和汇率制度o 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合理发挥政府作用o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第二章 产业政策 一、产业分类 在经济研
15、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一)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就是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
16、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产业革命往往是由于制造业的革命引发的一场导致三大产业全面变革。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
17、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三)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这种产业分类方法是按照各产业所投入的、占主要地位的资源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的。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1劳动密集型产业。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
18、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一般来说,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业在发达国家就被划入资本密集型产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当前,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指钢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
19、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一般被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3技术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智力要素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依赖的产业。目前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微电子与信息产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等。 当前以微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正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因此可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前景。二、产业政策及其类型(一)产业政策指政府通过对资源在各产业间配置过程的干预,调节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和策略(二)产业政策的类型产业结构
20、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地区产业政策(三)产业政策的手段见图。直接干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指引和协调直接投资行政管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立法规制行政管制信息服务指导三、产业结构政策(一)产业结构及其基本成因、变化规律1产业结构:各产业的构成以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研究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等。2产业结构的成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产业受到技术、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规模以及对整体经济增
21、长的作用方面表现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和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类:(1)需求结构,包括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比例,社会消费水平和结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投资水平与结构等;(2)资源供给结构,有劳动力和资本的拥有状况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价格,一国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3)科学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速度,以及创新方向等;(4)国际经济关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进出口贸易、引进外国资本及技术等因素。3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1)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趋势 第一,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至
22、7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 第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但进入60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第三,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 从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工业化阶段,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
23、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2)工业内部各产业的结构变化趋势 工业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像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从纺织、粮食加工等轻工业起步的。 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化工、冶金、金属制品、电力等重、化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业。 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机电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时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工业生产出现“迂回化”特点。加
24、工度的提高,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并不成比例增长,所以工业发展对技术装备的依赖大大提高,深加工业、加工组装业成为工业内部最重要的产业。 以上三个阶段,反映了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变化的一般情况,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完全按照这种顺序去发展。例如,新中国建立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就是首先集中力量建立起一定的重工业基础,改革开放初期再回过来进行发展轻纺工业的“补课”,而现在则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农业内部结构各产业的结构变化趋势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种植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其生产水平日益提高;畜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林业日益从单纯提供林产品资源转向注
25、重其环境生态功能,保持和提高森林覆盖率越来越受到重视;渔业日益从单纯依靠捕捞转向适度捕捞、注重养殖,其比重稳步上升。(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关系1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2经济结构的多重含义(1)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考察,则主要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2)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3)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可分为国民经济总
26、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等。(4)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考察,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3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实现经济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和要求 1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2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相对概念,不是指产业结构水平的绝对高低,而是在国民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下,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通过产
27、业结构调整,使之达到与本国实际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状态。 3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 (1)产业结构合理化,即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社会需求和资源条件,理顺产业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得到有效利用 (2)产业结构高度化,即资源利用水平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使产业整体向朝阳产业成长,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增加,经济活动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 (3)产业均衡发展,包括产业部门间均衡,和产业发展的稳定性。 (4)产业发展高效率,即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一般原则n 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
28、作用,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n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n 科学确定重点产业,发挥重点产业带动作用n 改变经济观念,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n 推进与产业结构优化相配套的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五)重点产业政策1重点产业确定的原则n 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例如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趋于降低n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产业特色n 结合本地区的资源条件,选择适用技术,发展地区产业2确定重点产业的基准n 收入弹性基准:收入弹性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应选为重点n 产
29、业关联度基准: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对上游和下游产业有强的带动作用,应选为重点n 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基准n 要素密集程度与资源条件适应基准 (六)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和目标 1现阶段我国的中心任务 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目标·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一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不是只讲
30、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 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 第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要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
31、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2)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什么特点? 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有四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在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实现工业化; 二是在完成工业化任务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而不是把信息化的任务推向未来; 三是把实现工业化纳入可持续发展
32、的轨道,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 四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尽力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不是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 四、产业组织政策(一)产业组织政策的概念 政府为发展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源在产业内部、企业内部的有效、合理配置,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行政手段,对市场的竞争程度、企业组织形式加以干预的产业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是处理还促进竞争、发展市场竞争活力与发展规模经济、提高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二)产业政策的目标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发展经济,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三)产业组织政策的类型促进竞争和限制垄断的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政策发展和支持中小企
33、业的政策 (四)促进竞争和限制垄断的政策 1为什么要反垄断?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垄断者,通过经常保持市场存货的不足,以远远高于正常的价格出售他们的产品,从而无论是在工资还是在利润方面都增加了企业的回报。你如何理解垄断的弊端? 2反垄断的手段 立法、政府规制(管制)、国有化3政府规制的具体措施 (1)政府干预市场结构的措施: ·减低卖方集中度或者制止集中度上升 ·降低进入障碍(壁垒)或者制止进入障碍的增加(2)政府干预企业行为的措施: ·禁止非正常市场交易的契约和合谋 ·禁止价格歧视 ·禁止签订排他性交易合同 ·禁止采取倾销的方式争夺市场
34、 ·禁止不公正竞争和欺诈行为 ·禁止企图垄断的联合(勾结) 4对自然垄断产业的产业政策(1)自然垄断行业的特点:具有规模经济(2)对自然垄断产业的产业组织政策的两难选择:单纯反对垄断,将失去自然垄断行业的规模经济;放任垄断,则损害消费者利益,缺乏竞争,不利于提高效率 (3)产业政策选择: ·价格限制政策和国有化 ·在放松管制、民营化中促进竞争(五)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政策1什么是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竞争对手更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世界经济论坛,19
35、85)2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组织政策 高竞争力必然以大型企业、规模经济为前提。产业组织政策应该有利于大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巨大需求的技术创新、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3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1)宏观方面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突出企业竞争主体地位,倡导产学研合作 ·加强政府对企业创新工作的指导 ·培育技术市场,发展中介组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提高政府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2)微观方面 ·以国际一流企业为标杆,制定提高企业竞争力发展规划 ·加强技术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建立企业技术
36、中心,产学研相结合 ·突出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 (六)发展中小企业的产业政策 1政策类型 一般政策:以中小企业整体为对象,目的在于通过弥补中小企业在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不利条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包括劳动就业和培训政策、金融政策以及为中小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 特定政策:即以特定产业、特定中小企业群体实施的扶植政策。 2我国的中小企业扶植政策n 扶植优强中小企业n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n 财政扶持,税收优惠n 金融支持和服务五、产业技术政策(一)产业技术政策的涵义 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适应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国际竞争的形势,制定推动技术创新能力和提高产业技术
37、水平的政策。(二)我国的产业技术发展原则n 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n 市场机制和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n 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三)我国的产业技术发展方针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手段,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的重点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加快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实现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优
38、化升级提供技术保证。(四)实施技术产业政策的措施n 充分发挥和运用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引导社会投资,多渠道增加科技创新投入n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城市为依托,开放式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以大型企业联合体和骨干转制科研机构为依托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n 加强宏观调控,加快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建设。制定和实施国家技术创新纲要;加大财税、金融政策对扶植技术创新的力度;建立产业技术政策和重大技术项目咨询审议会制度六、地区产业政策(一)经济区划1经济区:以地域为分工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2经济区划
39、:政府通过对全国或特定区域进行区分,阐明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问题,指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展方向,以有利于实现中央政府对各地区进行宏观调控,利于地方政府制定地区发展规划,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指导。 3. 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考虑经济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地区优势和国民经济综合发展需要相结合,利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地区经济中心和经济腹地相结合·经济区尽可能与行政区相一致·同级综合经济区在地理范围上应不交叉(二)区域产业政策 区域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标,以区域产业为直接对象,通过对有关产业的保护、
40、扶值、调整和完善,参与对有关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通过直接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方面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来影响区域布局和发展政策的总和。 (三)我国区域政策的总体思路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第
41、三章 投资政策 一、基本概念(一)投资(i):增加或者更换物质资本资产(如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存货)的支出。(二)投资与资本(k)的关系是:it=kt-kt-1 经济学上的投资与常用的投资概念是有区别的,比如居民储蓄、购买股票、购买债券不直接形成企业的资本资产,不是投资,但是我们生活中也称其为投资。 (三)投资的基本分类投资的分类按形态分类固定资产投资:表现为新厂房、设备、商业用房和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企业存货价值的增加按作用分类重置投资:指为补偿资本折旧而进行的投资净投资:新增资本资产的投资总投资:重置投资和新增资本投资的总和 (四)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投资分类按照投资的用途:生产性投资和非生
42、产性投资按照投资形成资产的性质: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包括存货投资)按照投资主体: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外商投资,或者国有、民营、外资 按照资金来源:国家预算内投资、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等。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性质和管理权限分类:基本建设投资(以扩大生产能力或提高工程效益为目的的工程建设及相关投资)、更新改造投资(也称技术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其他投资。(五)投资对宏观经济的意义 从短期看,固定资产投资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ad=c+i+g+nx),并且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投资容易波动;投资波动由于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的更大波动;国民收入波动通过加速数对投
43、资产生影响)从长期看,投资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固定资产投资决定着一国经济的供给能力,投资结构决定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格局,决定着一国长期经济增长。二、投资的宏观调控(一)概念国家根据社会总供求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投资规模、结构和效益进行宏观管理。(二)我国投资宏观调控的任务n 调控投资总量,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n 调控投资的产业结构和部门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n 调控投资的地区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n 调控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n 提高投资效益投资效益评价 投资效
44、益:投资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与投资所占用或消耗的资源之间的对比关系。 投资效益包括财务效益、国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财务效益:也称微观经济效益,指投资项目的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投资是否获得预期的盈利,这是从投资者的角度衡量的投资效益·国民经济效益:也称宏观经济效益,指整个投资活动或者一个投资项目对宏观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的贡献·社会效益:指投资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对社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就业、收入分配带来的影响(三)我国投资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n 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地区政策;利率、税率、汇率、价格n 计划指导和信息引导:国家中长期规
45、划、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建设计划n 法律手段:投资法、土地法、招投标法等n 必要的行政手段:项目的行政审批、监督三、投资的规模调控(一)投资总规模:1投资总规模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2衡量投资总规模的两大指标: ·年度投资规模:一国或一地区1年内各类投资主体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可以用投资率、投资增长率反映·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当年施工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所需要的投资总量,包括历年已经完成的投资和以后需要完成的投资 3两大指标之间的关系 (1)二者关系密切: ¨年度投资规模越大,将推动在建项目投资规模膨胀;在建规模过大,年度规模
46、也难以控制。 ¨二者关系表示为:建设周期=在建规模/年度规模 (2)二者也存在差别: ·在建规模=以前已完成的投资+当年规模+以后建成尚需的投资 ·年度规模反映当年已经实现的投资需求,在建规模反映开工项目的跨年度的需求总量 ·年度规模由当年的财力支持,在建规模需要跨年度的经济增长的需要和可能决定 ·年度规模用投资率评价,在建规模用建设周期评价(二)我国投资调控的任务保持投资总量的适度增长,使之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经济适度增长的要求相适应;保持合理的投资率,确保建设规模与国力大体适应。 (三)我国投资调控的措施 1年度投资规模调控措施·合
47、理确定年度投资规模的计划预期目标·加强信息引导·利用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源头上调控)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如行政审批,执行计划)有效控制年度投资规模2在建投资规模的调控措施·合理控制新开工项目规模,注意大中小投资项目的结构,使当年新增的建设项目数量和计划投资额保持在合理的规模内·保持合理的建设周期,保证在建项目有足够的财力、物力保障;防止新开工项目过于集中,注意错开大项目的建设高峰期四、投资结构调控 1投资结构:投资在国家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分布,以及在一个地区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投资分布。 2投资结构调控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按照促
48、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引导各类投资主体优化投资资金配置和投资项目选择,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五、投资项目管理制度(一)投资项目管理指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和采取行政手段对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资金来源、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的宏观管理,由一系列的制度构成。具体指都构成见下图: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建设工程合同监理制度(二)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 1什么是投资项目资本金? 投资项目资本金:在投资项目的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资本金不是债务资金,投资人依法享有所有者收益,也可以转让出资,但是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
49、2什么是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国家法律法规关于资本金的有关规定。其核心是资本金应该占到总投资的一定比例,目的是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提高投资效益,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我国的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于1996年8月开始实行(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适用的范围是: ·国有经营性投资项目试行该制度 ·公益性投资项目不实行该制度 ·个体和私营企业的经营性投资项目参照执行3管理内容(1)出资方式管理:例如,·可以货币资金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50、必须经过有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依法评估 ·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比例不能超过20%(国家对高新技术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2)货币出资的资本金来源 ¨财政预算内资金、国家批准的专项建设资金、“拨改贷”经营性基本建设基金利息收入、土地批租收入、国有产权转让收入、地方政府的规费和其他预算外资金收入¨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及企业法人的所有者权益、企业折旧基金、投资者从资金市场筹措的资金¨社会个人合法所有的资金 ¨国家规定的其他可以用于资本金的资金 (3)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管理 不同行业投资项目资本金的最低比例:资本金/(固定资产投资+铺底流动资金)
51、为: ·交通运输、煤炭项目:35%及以上 ·钢铁、邮电、化肥:25%及以上 ·电力、机电、化工、石油加工、有色金属、轻工、纺织、商贸及其他行业:20%及以上 (三)项目法人责任制 1什么是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指经营性建设项目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的一种项目管理制度。 设立该制度的目的是建立投资责任约束机制,规范项目法人行为,明确其责、权、利(责任主体、责任范围、目标和权益、风险承担方式等),提高投资效益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于1996年4月制定颁发了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
52、定。 适用范围:国有单位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必须在建设阶段组建项目法人,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2项目法人如何设立? ¨设立形式:按照公司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的职责: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 ¨设立时间:新上项目在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应及时组建项目法人筹备组,具体负责项目法人的筹建工作。项目法人筹备组应主要由项目的投资方派代表组成。有关单位在申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须同时提出项目法人的组建方案。否则,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不予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正式成立项目法人,并
53、按有关规定确保资本金按时到位,同时及时办理公司设立登记。登记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向国家发改委备案,其他的向地方发改委备案 (四)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 1什么是招标投标制度? 招标投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大宗货物的买卖、工程建设项目有发包与承包,以及服务项目的采购与提供时,所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 在这种交易方式下,通常是由项目采购(包括货物的购买、工程的发包和服务的采购)的采购方作为招标方,通过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向一定数量的特定供应商、承包商发出招标邀请等方式发出招标采购的信息,提出所需采购的项目的性质及其数量、质量、技术要求,交货期、竣工期或提供服务的时间,以及其他供应商、承包商的资格要求等
54、招标采购条件,表明将选择最能够满足采购要求的供应商、承包商与之签订采购合同的意向,由各有意提供采购所需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报价及其他响应招标要求的条件,参加投标竞争。经招标方对各投标者的报价及其他的条件进行审查比较后,从中择优选定中标者,并与其签订采购合同。 2什么是招标投标制度? 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我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勘查、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工程建设与关重要设备、材料采购)必须进行招标: ·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国外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五)建设工程监理制度 1什么是建设项目监理制度?具有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业主、项目法人)的委托,承担项目管理工作,并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建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监控的专业化服务活动2监理的主要内容控制建设工程的投资、工期、质量,进行合同管理,协调有关单位的关系。 (六)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合同:以建设工程为标的,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具体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合同以及专业分包、劳务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芒果供货协议书
- 道路保通协议书
- 深圳交通所合作协议书
- 签订直赔协议书
- 婚礼没登记离婚协议书
- 自用管线协议书
- 工地劳动合同和协议书
- 父母和孩子复婚协议书
- 电缆施工协议书
- 架子工承包合同协议书
- GB/T 6974.3-2024起重机术语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
- 福建师范大学《生活中的科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通达信公式编写教程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期末复习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 消防应急预案电子版
- 【甲子光年】2024自动驾驶行业报告-“端到端”渐行渐近
- 江苏省常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
- 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考试直接用】
- 甘肃省兰州市城七里河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小学期末毕业测试语文试卷
- 《装饰材料与施工》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中小学生民法典主题班会-民法典宣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