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衡试验报告_第1页
自平衡试验报告_第2页
自平衡试验报告_第3页
自平衡试验报告_第4页
自平衡试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MA章)工程 桩基自平衡试验报告检 测 报 告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盖骑缝章)检测日期:年月日 报告总页数:(含此页)报告编号:合同编号:(报告专用章)检测站年月日 工程 桩自平衡试验检测报告现场检测人员:(1234)(上岗证号)报 告 编 写:(上岗证号)校 核:(上岗证号)审 核:(上岗证号)技术负责人:声明: 1、本检测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无效;2.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3. 本报告无我单位“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4.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5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后20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报告专用章) 年

2、月日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联系人: 一、工程概况 表1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承建单位基桩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结构型式层 数建筑面积(m2 ) 开工日期桩设计承载力特征值(KN)最大加载值(KN)总桩(点)数检测点数检测目的二、试桩位置选择及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目前的施工进度和补勘资料显示的地质情况,拟定在35-4#桩和36-3#桩进行试桩试验,2根试桩均按端承桩设计。35-4#桩桩位对应的钻孔编号为BJ35-4,36-6#桩桩位对应的钻孔编号为BJ36-3,2根试桩桩位处地质钻孔参数如下表1.1、表1.2所示。表1.1 试桩(35-4#)桩位处钻孔地质参数表层

3、号土层名称层厚/m层底标高/m桩侧摩阻力标准值/kPa桩端承载力标准值/kPa1_1素填土3.605.18302粉质粘土1.403.78403_5中砂5.00-1.23503_6粗砂1.90-3.13656_4细砂4.00-7.13406_7砾砂4.10-11.23606_8圆砾12.10-23.336_9卵石8.90-32.2318023-3_11中风化灰岩0.20-32.4318023-3_01溶洞4.00-36.4323-3_11中风化灰岩8.30-44.731801500表1.2 试桩(36-3#)桩位处钻孔地质参数表层号土层名称层厚/m层底标高/m桩侧摩阻力标准值/kPa桩端承载力标

4、准值/kPa1_1素填土0.246.66302粉质粘土3.13.56403_4细砂3.10.46403_6粗砂7-6.54654_1淤泥质粘土3-9.54256_5中砂3-12.54506_7砾砂3-15.54606_9卵石13.8-29.3418023-3_11中风化灰岩2.7-32.0418023-3_01溶洞4.3-36.3423-3_11中风化灰岩0.76-56.581801500二、 试验目的及参考依据(1)试验目的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施工的顺利进行,主要对桩基在各类土层中桩侧摩阻力、桩端承载力、桩基竖向位移、单桩极限承载力和成桩工艺等进行试验和验证,其主要目的为:1) 2根试桩

5、设计承载力为8500kN,验证基桩的承载力;2) 实测桩侧土分层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侧阻及端阻的分担情况;3) 实测桩身轴力、摩阻力分布;4) 确定桩基沉降及桩身弹塑性变形;(2)试验参考依据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2)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3)基桩静载试验 自平衡法(JT/T 738-2009);4) 肇花高速公路北江特大桥35-4#、36-3#钻孔地质资料;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三、测试原理及试验方法1.试验原理自平衡测试法是利用试桩自身反力平衡的原则,在桩端附近或桩身某截面处预先埋设单层(

6、或多层)荷载箱,加载时荷载箱以下将产生端阻和向上的侧阻以抵抗向下的位移,同时荷载箱以上将产生向下的侧阻以抵抗向上的位移,上下桩段的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达到试桩自身反力平衡加载的目的。试验时,在地面上通过油泵加压,随着压力的增加,荷载箱伸长,上下桩段产生弹(塑)性变形,从而促使桩侧和桩端阻力逐步发挥。荷载箱施加的压力可通过预先标定的油泵压力表测得,荷载箱顶底板的位移可通过预先设置的位移棒(或位移丝),在桩顶(或工作平台)附近用位移传感器测得。由此可测得上下桩段两条QS曲线及相应的Slgt曲线,采用合理的测试数据等效转换方法和承载力确定方法,即可确定基桩的极限承载力、桩侧、桩端阻力分担情况

7、等。图1 自平衡加载受力示意及试验典型曲线2.加载系统自平衡试桩法的主要装置是特别设计的液压千斤顶式的荷载箱,根据试验桩径和试验荷载的大小,荷载内设置一个或多个千斤顶并联而成,为使荷载箱两端的桩身受力均匀、便于和钢筋笼焊接,在千斤顶上、下分别用适当厚度的钢板连接。它按不同的桩型、截面尺寸和荷载大小设计制作。为保证垂直受力,荷载箱平放于试桩中心,荷载箱的轴线应尽量与桩身轴线保持一致;荷载箱位移方向与桩身轴线夹角5º,荷载箱最大双向加载能力可取按地质报告计算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21.5倍。图2 自平衡测试系统示意图现场检测设备一览表 表3型号编号量程/灵敏度检定日期证书编号自动记录仪可

8、缺省千斤顶百分表位移传感器压力表压力传感器3.荷载与位移的量测采用连于荷载箱输压管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荷载箱标定曲线换算荷载。位移测试采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在桩顶设置测点测量桩顶位移;并通过伸出桩顶的位移棒测量荷载箱顶底板的向上和向下位移。固定和支承位移传感器的基准梁采用一端固定一端竖向约束的方式,且与试桩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不受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影响其竖向变位。基准梁必须具有相当的刚度(刚度不小于I40a工字钢),并应避免日照和雨淋。试桩与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按下述原则确定:试桩与基准桩的中心距离应3D(D为试桩桩径)或不小于4m;基准桩应具有充分的稳定性。4.试验加卸载(1)加载应

9、分级进行,每级加载量为预估最大加载量的1/101/15。当桩端为巨粒土、粗粒土或竖硬粘质土时,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2)卸载也是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23个加载级的荷载值。(3)加卸载应均匀、连续,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4)位移观测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每级荷载加(卸)载后第1h内应在第5、10、15、30、45、60min测读位移,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达到相对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至少观测2h,测读时间间隔同加载。(5) 相对稳定标准每级加(卸)载的向上、向下位移量,在下列时间内均不大于0.1mm:1)桩端为巨粒土、粗粒土或

10、坚硬粘质土,最后30min;2)桩端为半坚硬粘质土或细粒土,最后1h;(6) 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 荷载箱加载到预定最大加载量时;2) 荷载箱向上或向下位移达到30mm;(7)荷载箱加载程序试桩混凝土强度及休止期达到要求后,且桩身质量检测合格,即可进行测试。试桩的设计承载力为8500kN,拟定试桩试验的最大加载量为2×8500kN。试桩荷载分10级进行施加,拟定的加卸载分级见表3.2;若有需要具体加卸载分级可以根据试验实际情况加以适当调整。表3.2 试验加卸载分级表阶段35#、36#墩 试桩序号荷载(kN)加载12×85022×170032×255042×340052×425062×510072×595082×680092×7650102×8500卸载112×6800122×4250132×17001405.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根据等效转换的桩顶加载方式下的Q-S曲线,按传统静载试验现行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或按设计要求的桩顶变形量进行控制,以精确转换法的结果为准,确定试桩的极限承载力。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J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