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水平测试大纲课件_第1页
高中地理水平测试大纲课件_第2页
高中地理水平测试大纲课件_第3页
高中地理水平测试大纲课件_第4页
高中地理水平测试大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考试性质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考核报考理科类和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地理学科学习情况的水平测试。命题指导思想以教育部2003年制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简单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试题适用于使用经

2、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考核目标与要求1.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文字表述和图形语言中获取地理信息。2.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3.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回答问题。4能够运用地理学科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5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简单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6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发现地理问题。7

3、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简单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8能够应用简单的论据或措施,解决地理问题。IV考试范围和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考试内容包括地理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内容。具体如下:专题内容1宇宙中 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自然环境 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 量交换(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大气受热过程。(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5)锋面、低压

4、、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自然环境 的整体性 和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自然环境 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5人口与 城市(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4)城市的空间结构

5、及其形成原因。(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6生产活动与 地域联系(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7人类与地 理环境的 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8区域地理 环境与人

6、类活动(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9区域可持 续发展(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3)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4)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5)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10地理信息 技术的应用(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

7、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 (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数字地球的含义。V考试形式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试卷结构一、     试卷题型结构全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共70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双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单项选择题和单项选项按照不同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进行区分。)二、     试卷内容比例自然地理约占33;人文地理约占33;区域可持续发展约占34。地

8、理学学业水平测试纲要一 地理(一)宇宙中的地球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饶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 体系统 天体系统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级别:总星系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 河外星系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十分相似 普通性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有许多共同之处 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球外部因素 稳定的太阳光照 特殊性(存在生命) 距离适中地球表面均温22内部因素 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 水多以液态存在 体积与质量适中 大气层的存在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维持地球表面

9、温度,促进表层物质运动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类型:黑子, 耀斑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对地球的影响 产生磁暴, 极光 对天气和气候产生影响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周期: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角速度:每小时15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方向:自西向东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地球公转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角速度:1度/

10、天,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速度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线速度:30千米/秒6,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自转:赤道平面黄赤交角(23°2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公转:赤道平面7,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地方时 换算:经度没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换算原则:东加西减时区的划分: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区时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区时换算: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国际日期变更线:180度线 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北京时间=东8

11、区时=120°的地8,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方时北京地方时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偏转原因:受地转偏向力作用 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 赤道:不偏转偏转 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 举例: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9,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四季的更替 空间分布 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动,季节更替不明显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气候四季:3, 4, 5月春季(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和能量交换1,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个圈层的主要特点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

12、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圈层结构内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结构: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地壳上层:硅铝层,是一个不连续圈层岩石圈的结构分层: 地壳下层:硅镁层,是一个连续圈层地壳特点:厚度不均,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2,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3,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被斜:常形成山岭,被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褶皱向斜:常形成谷地和盆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4,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

13、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流水作用:瀑布、峡谷、冲积扇、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地貌风力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沙丘、沙垄冰川作用:冰川U谷,刃脊、冰斗、角峰5,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吸收作用: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吸收 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热量损失 最简单的形式:热环流力6,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分布: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6个风带形成与分布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季节移动:随

14、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做有规律变化的风季风环流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东亚季风成因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南亚西南季风7,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理解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定义: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冷锋过境时的天气:阴天、刮风、下雨过境后的天气: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 转 好锋面系统:分类定义:暖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冷锋过境时的天气:阴雨天气过境后的天气: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 转 好 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气旋(低压) 垂直气流:上升气旋与反气旋 天气:阴雨天气 水平气流:由中心

15、向四周辐散反气旋(高压) 垂直气流:下沉 天气:晴朗天气8,知道水循环的概念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定义: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循环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意义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改造地表形态,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 之一9,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定义: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

16、象暖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 类型 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低中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分布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洋流南纬40度附近海区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全球性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暖流:增温、增湿对气候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意义寒暖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上升流海区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对航运的影响:顺流航行比逆流航行速度快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污染范围扩大;污染程度降低(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

17、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2,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各要环境素与总体特征的的协调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 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意义:如厄而尼诺与全球气候,秘鲁渔场,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3,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热量为基础,水分

18、条件重要作用水平地域分异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受水分控制,中纬度比较明显地域分异规律 原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垂直地域分异表现: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如乞力马扎罗山(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路线分布的影响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村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河流较多的平原地区:多呈带状地区: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古代城市的分布原因: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平原: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地形高原: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地河谷低地:山区城市的分布地帆船马车运输时代

19、:河流大道汇合处交通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公路、铁路枢纽及沿线高速公路和航空时代:城市分布模式将有更大变化,各个时代城市主导区位不同2,了解全球气候变化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植被的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 海平面的上升 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3,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采猎文明阶段:数量影响小,质量影响大农业文明阶段: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土地用途多样化,使土地质量的含义和判别标准 变化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的质量

20、与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4,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概念: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自然灾害类型:台风、 洪水、 干旱 、地震、 火山 滑坡 泥石流定义: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洪水 成因:强降水 冰雪融化 河道堵塞 堤坝溃决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直接损失:淹没农田 村镇 工厂 造成人畜伤亡等危害间接损失:交通 能源供应中断,商业活动的停止,生活秩序的紊乱二、地理(一)人口与城市1,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原始低增长阶段: 农业社会,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

21、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原因:丰收或灾荒,战争或瘟疫影响加速增长阶段: 工业化初期;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急剧增长;原因:科技发展和某些疾病得到控制增长减速阶段:始于20世纪50年代;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降至低水平,人口增长减缓;原因:生活水平提高,观念的转变,保险福利发展,国家人口政策的实施低速增长阶段:现代的发达国家;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有些国家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快,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4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结合实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

22、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常迁移流动人类社会早期原因:食物、土地、灾荒、战乱、宗教迫害长达数百年大规模移民浪潮地理大发现二战 原因:地理大发现,人口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永久性移民减少,迁移形式趋于多样化现代(二战今天) 表现: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兴城市、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人口迁移原因: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3,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人口合理容量: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标准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

23、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4,结合实例,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结合实例,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形成原因:城市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竞争,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积聚,形成城市功能区住宅区:最基本的功能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功能区比较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多呈团块状或条状,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是城市的核心区城市中不同地区地租水平不同,同时各种功能区的付租能力也不相同,不同地区有不同功能功能区分布: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及次高地区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形成工业区5,知道城市

24、服务功能的含义 理解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对区域的作用:城市对区域发展起到主导作用。它既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城市体系的概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中心地”理论 上海(最高一级):区域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商贸中心、国际投资中心 南京、杭州(第二层次):长三角地区的副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苏、锡、常、宁波(第三层次):制造业功能突出,受上海影响较大 镇江、扬州、南通、湖州(更次一级层次): 辐射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6

25、,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当代城市化的新特点: 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大量土地被占用,大致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短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7,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对城市和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在建筑景观和格局上)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建筑景观:纽约、芝加哥:市中心摩天大楼,四周筑物错落其间,欧

26、洲:保持传统风格,高楼很少 格局:杭州是典型的山水城市,北京:皇宫雄踞中心,其他建筑物沿城市中轴线排列,华盛顿:以国会大厦西向)和白宫(南北向)两条轴线及交汇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 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等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等 技术条件:如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2, 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自身特征: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水稻种植业 分布:亚洲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区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地形较平坦 社会

27、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概念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混合农业 分布: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 澳大利亚小麦牧羊混合经营的优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有效地时间安排;灵活的农业生产规模安排3, 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主要因素:土地 原料 动力 水源 交通 劳动力 市场 政策 原料:工业发展早期,原料和市场市最重要的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料的影响下降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交通:交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劳动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对其素质要求提高

28、了 环境标准、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4,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形成过程: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产品方面的联系 工业联系地理空间上的联系信息上的联系现象: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多出现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集聚 原因: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影响: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 堵塞、原料燃料等问题 多出现在工业化后期 工业扩散原因:工业过分集聚带来的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 堵塞、原料燃料等

29、问题 ;5,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强度过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农业生产发展引起植被、地表环境、地表辐射特性、碳循环等发生改变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过牧、不合理灌溉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产生影响的原因:工业生产对原材料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突出工业地理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严重的工业污染6, 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物质流通和信息交流日益重要。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30、的不平衡,使世界不同地区需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并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从而形成前所未有、更加广泛、频繁的地域联系。随着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不断加强,偌大的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7,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世界各地城乡聚落形态各异,大致可分为:块状、带状、形状等。在从乡村演变为城市的进程中,交通运输布局和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聚落形态及其扩展方向。例如,历史上水运为主的时代,江、河是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城市沿河道伸展,聚落形态多呈带状,现代快捷交通运输方式(如高速公

31、路、高速铁路等),赋予城市形态以更多、更灵活的变化。8,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交通便利的地方,商业比较容易得到发展。商业中心往往与交通枢纽结合在一起,通过交通枢纽集散周围地区的各种产品。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些地区,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三、地理(一)区

32、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含义含义: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的特点:区域是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形状或界线;区域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指标:可采用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来划分;可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也可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区域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地形、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2,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以英国和日本为例相似

33、性:两国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中纬,气候比较湿润 产生原因: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两侧,地理位置和地形等不同自然环境的比较差异性 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可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源等要素入手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产生原因:经济发展起步早晚和发展过程方面的差异,加上人口数量悬殊,自然环境差异,文化传统不同经济发展的比较差异性可比较的要素是: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及其布局、农业人口与城市等3,结合实例,理解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特点 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初期阶段地理环境

34、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地关系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特点: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成长阶段: 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区域优势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失业率增高,人口减少转型阶段:人地关系:加剧恶化特点:一方面,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再

35、生阶段: 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4,结合实例,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5,结合实例,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积极意义: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 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期,还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 水质 2,还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 重使航道淤塞 3,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物带来不利影响环境问题(以东线调水区为例)4,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渍化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5,由于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36、(二)区域可持续发展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危害其表现为 使黄河泥沙巨增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1,合理利用土地,挑战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开展煤区土地复垦工作水土流失治理2,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具体措施: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即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2,结合实例,了解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自然环境地貌类型齐全

37、,大多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干支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水资源居全国首位 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水能资源森林和旅游资源开发重点是水能资源 上游地区整治措施是生态保护长江流域的中游地区 资源优势:平原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开发与整治长江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密集,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下游地区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3,结合实例,了解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其布局特点和主要问题,说明该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4,结合实例,了解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38、说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环境恶化:主要环境问题有固体废气物污染,大量热污染、水体污染、生态破坏 原因:1,煤炭开采深度加大,人工成本过高,进口原料更便宜;石油、核能利用,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使煤炭工业衰落传统工业衰落2,煤炭成本上升,钢铁工业成本提高;产钢、出口钢国家增多,钢替代品广泛使用,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使钢铁工业衰落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主导产业煤炭钢铁工业衰落,从而导致机械、电力、化工等产业的衰落表现:从业人员减少,人口失业严重,钢铁生产向国外转移,产量下降1,改造传统工业,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39、2009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方案2009-06-21 02:12本文标签: 关于高考的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 为贯彻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粤教考200828号)精神,做好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工作,深化我省普通高考改革,现将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附件)印发给你们,请将此文及时转发至各县(市、区)和各普通中学,并请根据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的要求,做好2009年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工作。组织实施过程中有何问题和建议,可迳向省教育考试院反映。 附件: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    &

40、#160;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二八年十二月十一日附件: 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普通高中学业

41、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保证学业水平考试的质量,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保障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广东省全国教育统一考试管理工作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法规性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学业水平考试是考核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情况的水平测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是全省范围内统一举行的教育考试,必须依法治考,保证考试的科学、准确、公平、公正。 第三条   学业水平考试在省招生委员会、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

42、一组织评卷、统一组织成绩评定和公布成绩,由市、县(区)招生委员会、教育局具体实施考试。 第二章   考生报考和考试科目第四条   准备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2007年秋季入学(含2007年前入学尚未毕业)的普通高中二年级在校学生应报名参加本次学业水平考试,2008年秋季入学的在校高中学生不能报名参加本次学业水平考试。 第五条   学业水平考试实行网上报名。各级教育局根据省教育考试院的部署,负责组织本地区报名工作;各有关中学负责统一组织本校普通高中学生报名。 第六条   本次学业水平考试报名时间为2008学年

43、第二学期初,具体报名安排及办法另文通知。 第七条   本次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学科。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本细则第二十八条普通高校招生专业对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要求,自行确定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 第三章   考试时间第八条   本次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2009年6月下旬进行。 第九条   学业水平考试各科目的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具体各科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化学、政治   8:3010:00 生物、地理   10:4012:10

44、 物理、历史   15:0016:30 第四章   考试内容、形式和命题第十条   本次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内容,包括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内容和必选修内容,适当反映高中学生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体现一定的选择性。各学科的考试范围如下: 政治科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内容。 历史科包括历史(),历史(),历史()的内容。 地理科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的内容。 物理科包括物理1,物理2,选修1-1的内容。 化学科包括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或化学与技术(由考生在试卷上选择)的内容。 生物包括生物1(分子与细胞)

45、,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的内容。 第十一条   省教育考试院将于2009年1月底公布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学科考试大纲,明确各学科考核的具体内容、能力要求和试卷结构。 第十二条   学业水平考试采用笔试,题型均为选择题,可设置选做题。 第十三条   省教育考试院依据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学科考试大纲进行命题。 第五章   试卷的运送和保管第十四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教育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的有关规定,学业水平考试的试卷在启用前属国家机密级材料。 第

46、十五条   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运送和保管等环节按照教育部、中宣部、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发布的国家教育考试安全保密工作规定的要求执行,实行分级管理。各级招生办、考场领导对试卷的安全保密负全部的责任。试卷在启用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启封试卷。 第十六条   试卷在运送、保管期间,如发现泄密、失盗、严重损毁等重大事故,应立即报告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保密部门,并立即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防止扩散。 第六章   考试实施第十七条   中学有承担学业水平考试的义务,中学教师有承担学业水平考试监考工作的义务。 第十八条&#

47、160;  学业水平考试在有电子监控系统的广东省全国教育统一考试定点考场进行,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无电子监控系统的定点考场或非定点考场进行的,必须报省教育考试院批准。 第十九条   学业水平考试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部署;各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省教育考试院的要求,负责组织、管理本地区考试的实施及处理考试期间发生的重大问题;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县(市、区)考试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各考场负责具体的考务工作。 第二十条   省教育考试院制定学业水平考试的考务要求,各级考试机构按照本细则和考务要求做好学业水平考试的考务工作。 第七章 

48、60; 考试监督和纪律第二十一条   建立学业水平考试监督制度。省教育考试院、市教育主管部门在考试期间组织巡视组、派遣考试监察员,分赴各有关考场监督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实施、安全保密和考风考纪等情况,确保考试顺利实施。 第二十二条   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考试管理规定和考试纪律。考生有考试违规舞弊行为,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处理办法进行认定与处理。建立考生考试诚信档案,考生考试违规舞弊事实及处理结果,将录入考生电子档案,供普通高校录取时参考。 第二十三条   因教育考试机构管理混乱、考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考

49、场纪律混乱,作弊现象严重;或者同一考场(试室)同一时间的考试有五分之一(含五分之一)以上存在雷同卷的,取消该考场承办国家教育考试的资格。 对出现大规模作弊情况的考场相关责任人、负责人及所属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的负责人,有关部门应当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保密规定,造成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包括副题及其答案及评分标准,下同)丢失、泄密,或者使考生答卷在保密期限内发生重大事故的,由有关部门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盗窃、损毁、传播在保密期限内的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考生答卷、考试成绩的,由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