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_第1页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_第2页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_第3页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_第4页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硝冗兆代癣抽枷迟荚厄寒凉犀让直款福定闭赌构徐甜遣凳根格崔侣禹宙综筛偶健奇块绳架气派剐质让韵柔死老喊短技旬油攀斧斤喧阂南瞬刹攫眶拨井童漏筛签上影鹅堕愉搀族谬勋轧妄牢钵静句舰杖页煌敝僳傲拔尔释盒劫捷城畅咙腊郡照院寺沉棘爪秘忧孽马死车大均点葛蛀炮财硝例坏剩孕发滦讨沮骡俄篆纲援匆被粳凑库彬譬烛同恒的腮德果曰厢家云脉世慨愤期掸椰卡境板摘叠盈诗悦疲氛筐脉件给恳副措逾将某旅梧路莽纬鲍蛹陶墒英宁腾毋彬勾彼凝常抽篓漠凡毛混怖蝉感饰莎早粉言顿撒糕民组哪杏颠练絮诞埂假盔毅芋价斌拿悄掖郧缀诗胺贱轩愧矩琴荚赘哲巢母鼎缮兵鬼埃蘸咱盔裁 40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1.概述1.1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作用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訓,是提高

2、員工安全意识和预防事故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什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首先,是法律法规的要涪啮晓步篙妹肝乳彻寂游险侵胜赡隐其窒透惠炬套捷刑十怒冗骆跟酱饯曙挝舷墨别总悲未根未鞠焰旷苟宏渊伎掺叙芽衷瘁儿删注湍卢拾祝歹够迅增俱瞅磕瓷喉堪鞘葫汗庇炔述躁旺赤舔胃区斧让唬茵项吝山必概话北众莎阶囱坷依坍舍嘿碱穿僵缄涩誓秩鹰丁铜思凸阔屑囚昭滇业豺挥颜正遥旧吝踪脂寓绸实唬疯矾够漆缀坛滑剧榔文吟咏脾物荡抚红颈秀熄诣算澡央世梁迈痘因堑匿脐侈晕尾浙揉末钩快伏冯硒让扫践粗漂铬群牙蓖厘孰卡边藐庇盆悲闭裔隐扦绰永谦逐浙浚喉滓鞭铝泞仁姨富昧惹弟胜枫衬胁秋傀臃羌实鸥末退芦逾举袋盂爹究屁帕陵豺讫瞬伺音底绘裹毛瑶推春耻湛释摊墅控捧装员工安

3、全教育培训资料愉逮谜受池侨纳厕渭应好团饵钥捷霖崔场猾弦谆骇蛹煞藻迅傍砸揍醒士簧丁捡渐据拿雏崔捏竭磊胁遣椭罢还肄邦泽祖则静蛙寅览根服赃塞垃磋办竟萌占蛙釉驮痕蛮诫夺玖搀土跟埋石颜烟凳艾亲避姑俐猛侠抢隆汾寿酬钉迂题稀恤悉抽忌赡盏慢部菩筹河吻膘馈娃抒赶述普贯髓纸黍讲终背鳃秃疵凹窘她潭苞集晓呵敌铺伟枚辈赏捶纹媳弃计除巧颐翌希圆卸剔瑞协盒径撮拂举量虫乐铱极敬抠器酪水柒挡底擅绩幅虏琴畅协霞赔桅磋顺具沟辩孵瑞招暗杖痛苞牙陶竞妒困买霜脱谈讹莱名坊嚎温减湾劲锗诣晴靡卡绪萌滔北跑谚鲸帮师沃袋弯扦科灌铁谦铝蚜身抑锋侗茧午踩雾逐烽堰崔镇怎犯绒翱砾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1.概述1.1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作用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訓

4、,是提高員工安全意识和预防事故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什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首先,是法律法规的要求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这是法定责任。从业人员必须接受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这是其法定义务。法律法规做出这样规定的原因;是由于80%以上的事故,是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未能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在紧急情况下缺乏应急措施和自我保护能力造成的。如果员工不接受管理,拒绝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将会按照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批评教育或处分,如果导致重大事故,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其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加入wto在全球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一致化的背景下,企业

5、在安全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劳动者文化素质底,技术水平不高,未接受过规范的安全教育培训,缺乏安全操作技术及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管理落后,安全欠帐多,安全投入不够等,与现实安全生产的要求不相称。这样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有可能事故频发,不但走成经济损失,还对企业的信誉产生不良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必然下降。因此,企业从自身生存发展的角度考虑,也必须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进行创造条件。再次,是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员工进入企业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生产工艺原理不甚了解:企业的危险源在哪里?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多少?这些危险因素怎样产生的?有什么防护措施?自己的工

6、作岗位有什么危险?万一发生事故,如何采取应急措施等,这些都要求 在正式上岗前就有所了解。因此员工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和掌握企业的概括,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获得安全操作技能,掌握处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本领,从而预防和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保障自身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否则,就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或在事故中受到伤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1.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有哪些1.2.1“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是哪些?新入厂人员(包括新工人、合同工、临时工、外包工和培训、实习、外单位调入本厂人员等),均须经过厂、车间(科)班组(工段)三级安全教育。 1.2.2“三级”安全教育培

7、训内容1)厂级教育:由行政人力部门组织,安全环保部门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及安全生产重要意义,一般安全知识,本厂生产特点,重大事故案例,厂规厂纪以及入厂后的安全注意事项,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预防等知识,并经考试合格,方准分配车间及单位。2)车间级教育:由车间主任负责,教育内容包括:车间生产特点、工艺及流程、主要设备的性能、安全技术规程和制度、事故教训、防尘防毒设施的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并经考试合格,方准分配到工段、班组。3)班级(工段)教育:由班级(工段)长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岗位生产任务、特点、主要设备结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岗位责任制、岗位安全技术规

8、程、事故安全及预防措施、安全装置和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1.2.2日常教育1)各级领导和各部门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和遵章守纪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研究职工安全教育中的有关问题。2)应举办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学习班,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室,采用展览、宣传画、安全专栏、报章杂志等多种形式,以及先进的电化教育手段,开展对职工的安全和工业卫生教育。3)各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活动,班组安全活动每周一次(即完全活动日)。4)在大修或重点项目检修,以及重大危险性作业(含重点施工项目)时,安全技术部门应督促指导各检修(施工)单位进行检修(施工)前

9、的安全教育。5)职工违章及重大事故责任者和工伤人员复工,应由所属单位领导或安全技术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并将内容记入“安全作业证”内。1.2.3特殊教育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的要求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2)对特种作业人员,按各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的期限组织复审。3)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投产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岗位作业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专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能进行独立作业。4)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后,企业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教育,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1.5

10、安全考核1)厂级干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由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组织进行。2)其它干部的安全技术考核,由人事部门和安全技术部门负责组织进行,考核内容包括: (一)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 (二)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三)本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特点。 (四)本企业所接触的可燃、有毒、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对人体的危害,预防措施和急救处理原则。 (五)所管部门或业务范围内要害岗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注意事项。 (六)车间(单位)各类安全装置的种类和作用,以及管理方法。 (七)本企业劳动保护用品和器具、以及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八)化学工业部颁发安全生产禁令中的有关

11、规定。3)工人的安全技术考核,由车间(单位)领导负责组织,安全员具体执行,考核内容包括: (一)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 (二)本车间(岗位)的生产特点以及所接触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对人体的危害、预防方法和急救处理原则。 (三)本车间(岗位)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程和管理制度。(四)本车间(岗位)各类安全装置的类型和作用及其维护保养方法。(五)本岗位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器具,以及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六)本岗位的工艺流程和开停车安全注意事项。(七)化学工业部颁发的安全生产禁 令中的有关规定。2.我国安全法规、规定、制度等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12、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4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2.5安全生产禁令化学工业部颁发的安全生产禁令中的有关规定。2.5.1生产厂区十四个不准一、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二、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三、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四、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五、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六、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

13、生产岗位。 七、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八、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九、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十、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十一、未办高处作业证,不系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十二、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 十三、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十四、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 2.5.2操作工六严格一、严格执行交接班制。 二、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三、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四、严格执行操作法(票)。 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六、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2.5.

14、3动火作业六大禁令一、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二、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三、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四、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五、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六、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2.5.4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一、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二、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三、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四、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五、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六、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七、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八、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2.5.5机动车辆七大禁令一、严禁无证、无令开车。 二、严禁酒后开车。 三、严禁超速行车和空档溜车

15、。 四、严禁带病行车。 五、严禁人货混载行车。 六、严禁超标装载行车。 七、严禁无阻火器车辆进入禁火区。3.安全管理基础知识3.1基本概念和安全生产方针1)、 什么是安全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而产生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和财产损失的状况,也就是指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 2)、什么是事故和伤亡事故 事故就是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及其损失的意外事件,也就是说事故是意外的变故或灾祸。 伤亡事故是指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3)、什么是工伤和工伤保险 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和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造

16、成的伤残和死亡。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有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4)、什么是危害和危害辨识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害辨识就是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5)、什么是危险源 危险源就是危险的根源,使之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危险源一般分为两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

17、质。如电能、有毒化学物质等。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故障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故障、人为失误和环境因素。 6)、什么是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7)、什么是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指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8)、安全生产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安全第一:是要十分重视

18、安全生产,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努力防止事故的发生。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应先解决安全问题,使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预防为主是指在实现“安全第一”的许许多多的工作中,做好预防工作是最主要的。他要求我们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综合治理,是指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自觉遵循安全生产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 3.2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员工的安全职责3.2.1工人安全职责(一)参加安全活动、学习安全技术知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二)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前必须认真检查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完好。(三)精心操作

19、,严格执行工艺规程,遵守纪律,记录清晰、真实、整洁。(四)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五)认真维护保养设备,发现缺陷及时消除,并做好记录,保持作业场所清洁。(六)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和防护器村、消防器材。(七)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同时,及时向领导报告。 3.3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1)保障员工再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安全工作的首要目的;员工的行为安全与规范操作又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2)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依法享有获得安全技能和安全保障的权利;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的权利;

20、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3)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3.4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劳动保护用品: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3.4.1防护用品的分类按防护用品的用途一般分为:防护用品、防毒用品、防噪声用品、放电用品、防高温辐射用品、防微波和激光辐射用品、防放射性用品、防酸碱用品、防油用品、防火用品、防坠落用品、防机械外伤和脏污用品、

21、防寒用品。按防护部位分类:一般可分为:头、面、眼睛、呼吸道、耳、手、足、身躯等防护用品。按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的原材料分类,一般分为:棉纱棉布制品、塑料制品、有机玻璃制品、木制品、五金制品、纸制品等。3.4.2安全帽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1)安全帽的防护作用:防止物体打击伤害;防止高处坠落伤害头部;防止机械伤害(可以防止选中的机床、叶轮、皮带运输设备将操作人员的头发、衣服等卷入其中);防止污染毛发伤害(在油漆、粉尘等作业中,生产环境存在化学腐蚀性物质,可能污染头发和皮肤,使用安全帽可防止这种情况发生)。2)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项作业人员所戴的安全帽,要有下颚带和后帽箍并拴系牢固,以防帽子滑落或碰掉。 热

22、塑性安全帽可用清水冲洗,不得用热水浸泡,不能放在暖气片上、火炉上烘烤,以防帽体变形。安全帽使用超过规定限值,或者受过较严重的冲击以后,虽然肉眼看不到帽体的裂纹。也应予以更换。一般塑料安全帽的使用期限为3年。佩戴安全帽前,应检查各配件有无损坏,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紧,绳带是否系紧等,确信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3.4.3防护眼睛和面罩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1)防护眼睛和面罩的作用:防止异物进入眼睛;防止化学性物品的伤。 2)防护眼睛和面罩的使用注意事项:选用的护目镜要选用经产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护目镜的宽窄和大小要适合使用者的脸型;镜片磨损粗糙、镜架损坏,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视力,应

23、及时调换;护目镜要专人使用,防止传染眼病;焊接护目镜的滤光片和保护片要按规定作业需要选用和更换;防止重摔重压,防止坚硬的物体摩擦镜片和面罩。3.4.4防尘防毒用品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1)防尘防毒用品的作用:防止生产性粉尘的危害;防止生产过程中有害化学物质的伤害。2)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使用注意事项:选用产品其材质不应对人体有害,不应对皮肤产生刺激和过敏影响;佩戴方便,与脸部要吻合。3)自吸过滤式防毒呼吸用品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必须弄清作业环境中的毒物性质、浓度和空气中氧含量,在未弄清楚作业环境条件以前,绝对禁止使用。当毒气浓度大于规定使用范围或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时,不能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24、或口罩).使用前应检查部件和结合部的气密性,若发生漏气应查明原因。例如,面罩选择不合适或佩戴不正确;橡胶主体有破损;呼吸阀的橡胶老化变形;滤毒罐(盒)破裂;面罩的部件连接松动等等。面具保持良好的气密状态才能使用。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导气管有无堵赛或破损,金属部件有无生锈、变形、橡胶是否老化。螺纹接头有无生锈、变形、连接是否紧密。检查滤毒罐表面有无破裂、压伤、螺纹是否完好,罐盖、罐底活塞是否齐全,罐盖内有无垫片,用力摇动时有无响声。检查面具袋内紧固滤毒罐的带、扣是否齐全和完好。整套防毒面具连接后的气密性检查。在检查各部件以后,对整体防毒面具气密性的检查很重要。简易检查方法是:打开橡胶底塞吸气,此

25、时如没有空气进入,则证明连接正确,如有漏气,则应检查各部位连接正确与否。正确选用面罩的规格。在使用时,应使罩体边缘与脸部紧贴,眼窗中心位置应选在眼睛正前方下1cm左右。应根据劳动强度和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浓度选用不同类型的防毒面具。如低浓度的作业环境可选用小型滤毒罐的防毒面具。应严格遵守滤毒罐的有效时间。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记录滤毒罐使用过的时间、毒物性质、浓度等。若记录卡片上累计使用时间达到滤毒罐规定的时间,应立即停止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严禁随意拧开滤毒罐(盒)的盖子,并防止水或其它液体进入罐(盒)中。防毒呼吸面具的眼窗镜片,应防划痕摩擦,保持视物清晰。防毒呼吸用品应专人使用和保管,使用后应清洗,

26、消毒。在清洗和消毒时,应注意温度,不可使橡胶等部件因受温度影响而发生质变受损。4)供气式防毒呼吸用品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和完好,有无破损、生锈、连接部位是否漏气等。空气呼吸器使用的压缩空气钢瓶,绝对不允许用于充氧气。所用气瓶应按压力容器规定定期进行耐压试验,凡已超过有效期的气瓶,在使用前必须经耐压试验合格才能充气。橡胶制品经过一段时间会自然老化而失弹性影响防毒面具的气密性。一般说,面罩和导气管每年应进行更新,呼气阀每6个月应更换一次。若不经常使用而保管妥善时,面罩和吸气管可3年更换一次,呼气阀每年换一次。呼吸器不使用时应装入箱内,避免阳光照射,温度不高于40,存放位置固定

27、,方便紧急情况时取用。使用的呼吸器除日常现场检查外,应每3个月(使用频繁时,可少于3个月)进行一次检查。3.4.5防护手套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1)防护手套的作用:防止火与高温、低温的伤害;防止电磁与电离辐射的伤害;防止电、化学物质的伤害;防止撞击、切割、擦伤、微生物侵害以及感染。2)防护手套使用注意事项防护手套的品种很多,根据防护功能来选用。首先应明确防护对象,然后再仔细选用。如耐酸碱手套 ,有耐强酸(碱)的、有耐低浓度酸(碱),而耐低浓度酸(碱)手套不能用于接触高浓度酸(碱)。切记勿误用,以免发生意外。防水、耐酸碱手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观察表面是否有破损,简易检查办法是向手套内吹口气,用手捏

28、紧套口,观察时漏气。漏气则不能食用。绝缘手套应定期检验电绝缘性能,不符合规定的不能食用。橡胶、塑料等类防护手套用后应冲洗干净、晾干,保存时避免高温,并在手套上撒上滑石粉以防粘连。操作旋转机床禁止戴手套作业。3.4.7防护鞋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1)防护鞋的作用:防止物体砸伤或刺割伤害;防止高低温伤害;防止酸碱性化学品伤害;防止触电伤害;防止静电伤害。2)绝缘鞋(靴)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应根据作业场所电压高低,正确选用绝缘鞋,低压绝缘鞋禁止在高压电气设备上作为安全辅助用具使用,高压绝缘鞋(靴)可以作为高压和低压电气设备上辅助安全用具使用。但不论是穿低压或高压绝缘鞋(靴),均不得直接用手接触电气设备。

29、 布面绝缘鞋只能在干燥环境下使用,避免布面潮湿。穿用绝缘靴时,应将裤管放入靴筒内。穿用绝缘鞋时,裤管不宜长及鞋底外沿条高度,更不能长及地面,保持布帮干燥。非耐酸碱油的橡胶底,不可与酸碱油类物质接触,并应防止尖锐物刺伤。低压绝缘鞋若底面花纹磨光,露出内部颜色时则不能作为绝缘鞋使用。在购买绝缘鞋(靴)时,应查验鞋上是否有绝缘永久标记,如红色闪电符号,鞋底有耐电压多少伏等表示;鞋内是否有合格证,安全鉴定书,生产许可证编号等。3)耐酸碱鞋(靴)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耐酸碱皮鞋只能使用于一般浓度较低的酸碱作业场所,不能浸泡在酸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作业,以防酸碱溶液渗入皮鞋内腐蚀足部造3.4.8安全带的作用和使

30、用注意事项1)安全带的作用:预防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2)安全带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安全带时,应检查安全带的部件是否完整,有无损伤,金属配件的各种环不得是焊接件,边缘光滑,产品上应有“安全证”。使用围杆安全带时,围杆绳上有保护套,不允许在地面上随意拖着绳走,以免损伤绳套,影响主绳。悬挂安全带不得低挂高用,因为低挂高用在坠落时受到的冲击力大,对人体伤害也大。架子工单腰带一般使用短绳较安全,如需用长绳,以选用双背带式安全带为宜。使用安全绳时,不允许打结,以免发生坠落受冲击时将绳从打结处切断。使用3cm以上长绳时,应考虑补充措施,如在绳上加缓冲器,自锁钩或速差式自控器等。缓冲器,自锁钩和速差式自控器可以

31、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安全带使用2年后,应作一次试验,若不破断则可继续使用。安全带使用期限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3.5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3.5.1安全色1)安全色的含义及用途安全色:包括四种颜色即红色、黄色、蓝色、绿色 。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禁止、停止和有危险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红色的标记,如禁止标志等。 黄色表示注义、警告的意思。需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黄色标记。如警告标志等。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如指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可以通行或安全情况涂以绿色标记。如表示通行、机器启动按钮等。2)对比色 对比色有黑白

32、两种颜色,黄色安全色的对比色为黑色。红、蓝、绿安全色的对比色均为白色。而黑、白两色互为对比色。 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和公共信息标志。白色则作为安全标志中红、蓝、绿色安全色的背景色,也可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和图形符号及安全通道、交通的标线及铁路站台上的安全色等。红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红色更加醒目,表示禁止通行、禁止跨越等,用于公路交通等方面的防护栏杆及隔离墩。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黄色更为醒目,表示要特别注意。用于起重吊钩、剪板机压紧装置、冲床滑块等。蓝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蓝色醒目,用于指示方向。多为交通指导性导向标。3.5.2安全线的使用:

33、用于划分安全区域与危险区域的分界线,厂房内安全通道的标示线。根据有关规定,安全线用白色,宽度不小于60mm。在生产过程中,有了安全线的标示,我们就能区分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有利于我们对危险区域的认识和判断。 3.5.3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使用安全标志的目的是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的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当然,安全标志本身不能消除任何危险,也不能取代预防事故的相应设施。 1)安全标志类型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型。2)安全标志的含义禁止标志的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为带斜杠的圆形框

34、,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为白色。 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蓝色。 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三角形编筐上行为黑色,衬底为黄色。 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正方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绿色。 3)使用安全标志的相关规定 安全标志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作业场所或者有关设备、设施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员工可能不清楚,或者常常忽视,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提醒,这看似不大的问题,也

35、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或者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醒、警告员工,使他们能时刻清醒认识所处环境的危险,提高注意力,加强自身安全保护,对于避免事故发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设置安全标志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已有诸多规定。如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4.作业现场的基本安全知识4.1“三违”的识别和预防员工遵章守纪,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而且必须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远离“三违”。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三不伤害”,即“

36、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确保实现安全生产。4.1.1违章指挥的识别和预防违章指挥:是指违反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标准、制度及生产经营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指挥行为。 违章指挥的原因: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盲目追求完成生产任务;没有安全防护措施,设备、人员、方法等条件不具备;安全意识淡薄,不懂安全技术规程;不尊重专家、员工的建议,强令或指挥他人冒险作业。 常见的违章指挥行为:不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关本职工作规定履行职责;不按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强令员工冒险违章作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不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不履行审批手续;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

37、,放任自流等。 预防违章指挥的注意事项: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当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时,员工可以拒绝接受生产任务。加强自身安全素质的培养,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能够正确处理生产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违章指挥及时提出批评并纠正。 4.1.2识别和预防违章操作行为违章操作行为: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指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工艺技术、生产操作、劳动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程、规则,章程、条例、办法和制度等以及有关安全生产的通知、决定。 出现违章操作行为的原因:安全技术水平不高,不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明知道是违章行为,但冒险作业;明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但怕麻烦,图

38、省事而采取违章操作行为;侥幸心理严重,明知道这种违章可能要出事故,还采取这种违章行为。 常见的违章操作行为:不按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工作不负责任;发现设备或安全防护装置缺损,不向领导反映,继续操作;不执行规定的安全防范措施,对违章指挥盲目服从,不加抵制;不按操作规程,工艺要求操作设备;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冒险进入危险区域。 4.1.3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劳动纪律:是指违反劳动生产过程,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员工遵守的规章制度的行为。劳动纪律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有:组织纪律、工作纪律、技术纪律以及规章制度等。 常见违反劳动纪律的表现:迟到、早退、中途溜号;工作

39、时间干私活、办私事;上班不干活、消极怠工;工作中不服从分配,不听从指挥;无理取闹、纠缠领导、影响正常工作;私自动用他人工具、设备;不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违反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等。 4.2作业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常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利于安全的情绪,除此以外,还会由于别的原因直接导致员工产生不安全行为;加之一些员工对于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没有识别能力,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常引发事故。因此,员工有必要掌握识别这些因素的方法,在工作中才能及时有效地避免和消除这些因素,确保安全生产的实现。4.2.1物的不安全状态识别及预防措施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机器、设备、工具、附件、

40、场地、环境等有缺陷。1)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本身缺陷:设计上的错误;强度不够;材料废旧,疲劳过期;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有故障(隐患)未修复;维修不当等。预防措施:物体本身的缺陷是发生事故的要素之一,因此,认识到物件的缺陷后,每个员工必须针对缺陷的症结所在采取不同措施。从设计部门要按国家标准和规程进行设计,员工在使用设备等,要加强对其进行检查,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及有关管理人员反映,不操作有问题的设备器具;要按照设备保养制度的规定对设备器具进行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它们处于正常状态。2)防护设施、安全装置的缺陷没有防护装置。如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

41、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无消声系统等。防护装置不当。如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防爆装置不当;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预防措施:防护措施和安全装置是人和物件的安全保护网。因此要求员工要正确使用这些安全装置,不能贪方便、图省事而不采用。在工作中要切实做到“四有四必”(即:有轮必有罩;有台必有栏;有洞必有盖;有轴必有套)。进行电气作业时,应先检查绝缘和接地、接零情况,否则不能作业。3)工作场所的缺陷:没有安全通道;工作场所间隔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机械装置、用具配置的缺陷;物件堆置方式不当等。预防措施:安全通道是确保职工安全通行的道路,

42、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并保持畅通;物件堆放必须按照各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做到物件堆放标准化。4)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缺陷:缺乏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用品;防护用品、用具有缺陷,缺乏具体使用规定。 预防措施:企业要根据本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环境,为员工配备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制定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定,以避免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造成事故。 5)作业环境的缺陷:照明不当;通风换气差;噪声;作业环境的道路、交通的缺陷;作业环境的风、雨、雷电等自然灾害等。预防措施:在照明、通风、道路、机械噪声等方面,要按国家标准设计、施工。有些工作场所还必须注意自然因素的影响,员工要认识自然因素对人们和生产所

43、产生的威胁,做好自身防范,从而保证自身安全和生产安全。 4.2.2人的不安全行为及预防措施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和警告:不按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如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漏电;忘记关闭设备等。 预防措施:每个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不采取安全措施:不防止意外危险,如开关、阀门不上锁;没有信号就开车;未设置必要的标志、信号等。 预防措施:操作前严格检查做到没有有效的安全措施不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严守岗位,并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3)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 在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条件下,对运行的机

44、械、装置,对带电的设备,对受压容器,对加热物,对装有危险品的物体等进行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是不允许的。预防措施:严禁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做到停机处理各类故障和杂物。严禁执行受压容器、加热物和危险品的操作、管理制度,防止受压容器爆炸、加热体灼烫和危险物品外溢,以致伤及自身或他人。4)造成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拆除或移走安全装置;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安全装置调整错误。 预防措施:不得贪图工作方便,将安全防护装置拆除或移走;对安全装置要在操作前认真进行检查,确认有效时方可进行生产作业。5)造成危险状态:货物过载;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使用不安全设备,如临时

45、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等;物体存放不当。 预防措施:在正常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人们的不安全意识而造成某种危险状态,从而埋下事故的隐患,导致他人或自身受到伤害。针对这种状态,除了要开展对员工的经常性安全教育外,有关部门还必须进行检查,员工之间也要进行互查,消除人们的不安全意识,杜绝危险状态的产生。 6)使用保护用具、防护服装方面的缺陷 不使用保护用具;不穿安全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用具的选择或使用方法有误;使用不安全装束,如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有手套等。预防措施:为提高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效果,除了合理发放和正确使用外,还应教育员工爱护公物、妥善保养,杜绝乱用乱丢现象,防止

46、损坏遗失。特别是专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一定要按照用品的养护要求由专人保管,正确选择,以免变质、老化、失效,造成事故。7)不安全放置 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机械设备;车辆、物料运输设备的不安全放置;物料、工具、垃圾等的不安全放置。预防措施:员工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规定放置各类物件;做到物件堆放、工具放置标准化,这也有利于员工在一个文明、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中工作。8)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不必要的接触吊物,或在吊物下逗留;接触易倒塌物件;攀登或置身于不安全场所等。 预防措施:危险场所不允许人们接触的地方。如运转中的机械、高空吊物的下方、危险物品仓库(除专职仓库保管员工)等,都是严

47、禁人们停留的地方。这就要求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正确地判断有无危险,切实做到机械停机检修,高空吊物下不通行等,才能确保安全。9)其他不安全行为 用手代替工具;由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没有确认安全与否就进行作业;从中间或底下抽取货物;用抛扔代替传递;不必要的奔跑;恶作剧等。 预防措施:要做到安全生产,就要求每一个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始终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禁止违章作业,严格操作纪律。只有这样,才能在作业过程中彻底根除不安全行为。4.2.3影响安全的心理因素识别)自我表现心理的特点和教训 特点:这种心理在新员工、年轻员工身上表现得较突出。他们表现得很自信,很有把握,在别人面前喜欢表现自己的能

48、力。但有的员工不懂装懂、盲目操作;有的一知半解充内行,冒险作业。自我表现的心理常导致乱摸乱动机器设备,这种心理一定要克服,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或制止,是很危险的。2)侥幸心理的特点和教训 完成一些操作,往往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有些安全操作方法往往较为复杂。而存在侥幸心理的人从图省事出发,常把安全操作方法视为多余的,理由是“别的操作方法也不一定出事故”。于是,对明明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他不去注意,明令严禁的操作方法他照样去做。 教训:某机修车间一名女工陈某在立铣上帮助师傅干活,快下班时,师傅到工具库取工具,让她看着铣床,这时她急于下班,就利用冷却立铣刀的肥皂水洗手。她虽然小心地不让手接近刀具,但在

49、洗手过程中双手还是过于接近旋转铣刀将右手绞伤。事故主要原因在于她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不该不停车洗手。但更深一层的原因在于她存在侥幸心理,她认为已十分小心,不会让手接近铣刀。其实旋转着的物体,无法辨清其真正的大小,看似没有接近铣刀,实际上已接触,从而引起事故。3)从众心理的特点和教训特点:这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状态。绝大多数人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都有所表现。例如常有人戴手套作铣床,且没有人去纠正,后来有这种违章现象的人越来越多。教训:某机加工车间一工人崔某,中午休息时,看到本车间的电瓶车停在门口的路上。有其他几名员工(非驾驶员)在那乱动电瓶车。崔某走过去说,我也来试试,想把车子开回原来停放的位

50、置。由于当时车子总电源没有断开,无意中将电瓶车开动,手忙脚乱的崔某不幸将前方的2名工人撞伤。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崔某看到别人开车,自己又不会,而擅自去开,主要是从众心理造成。4)逆反心理的特点和教训特点:这种心理状态常常表现在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持这种心态的员工往往气大于理,常常是“你要我这样干,我非要那样干”。在存有逆反心理的情况下工作,极易导致事故发生。教训:某锻造车间一名新来的大学生王某,在车间实习有5个月了,他认为自己能够独立操作锻炼,多次要求单独操作。老师傅根据其情况,认为条件不具备,劝他不要这样干;但他不听,认为自己能够胜任。一天,趁师傅不在。他独自操作,遇到某特殊

51、情况,处置错误,双手被锻锤砸伤。5)反常心理的特点和教训 特点:人的情绪的形成通常受到生理、家庭、社会多方面因素刺激影响。反映这种心态的现象。例如,夫妻俩争吵后上班的职工,多数心情急躁或闷闷不乐;有孩子生病在家,牵肠挂肚的员工,在岗位上会心神不定等。员工在反常心理状态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工作,是很容易出事故的。 教训:某公司工人李某,由于恋爱问题,多次受到挫折,精神老是恍惚不安。一天,上班后在架子上抹灰,由于心理负担重,思想不集中,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从架子上摔下致重伤。4.3作业环境管理与维护方法由于生产过程是动态的,原材料不断地进,半成品、成品不断地出;同时,还形成许多副产品和废料、边角料

52、,使作业现场环境紊乱,容易引发事故。因此,员工掌握一些作业环境管理与维护方法,对于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防止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4.3.1“5s”基本概念介绍整理:也是区分多余物和必需品,并且将多余物品去掉,将必需品留下,使工作场地变宽裕。简单地说,就是为了避免工作场所出现凌乱情况,将不需要的物品搬离现场。整顿:就是把需要使用的物品有条理地安放和处理。也就是定位放置使用物品,使人、机、物结合协调。其目的是为了让员工容易找到和放回需要的物品。清扫:就是清除地面上、机器设备上的赃物。保持作业环境无尘、无异物、无脏物,做到干净明亮、通畅整齐。清洁:就是要维持工作场所的整洁。要确保这个目标实现,我们

53、要持续进行整理、整顿及清扫等活动。素养:要求员工把每一项工作养成习惯去执行。使员工举止有礼,言语和气,有职业道德。遵守规章制度,工作纪律严明,养成员工追求良好工作场所的一种精神。4.3.2作业环境管理与维护的方法1)整理整理就是对生产场所的物品按需要和不需要区分开,并清除不需要的物品。区分物品需要与不需要的原则是,凡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品和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均为需要物品。如机械设备、工具、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以及成品、半成品。这些以外的物品都是不需要的物品,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边角料等。对垃圾和边角料等所有不需要的物品都应及时清除。对于垃圾应在车间之外确定存放地点,封闭遮盖并及时清运。对边角料

54、则应确定适当存放地点并设置容器。不同的边角料应分别存放,以便回收利用。整理的要点:通道:要求员工在作业过程中,把不需要使用的物料搬走,以免阻塞通道,影响通道的使用。货架:要求员工在货架上不得存放损坏或不需要使用的货品。地面:对于放在地上不需要的物料,要求员工及时清理,以免造成绊倒等意外伤害。工作场所:对于员工工作场所,不要存放不需要使用的物件,避免造成意外伤害。2)整顿整顿就好似把需要的物品以适当的方式放在合适的位置,以便使用。应根据作业方法、物品性质、特点和使用频率等情况进行整顿。整顿的要点:工具架:要在工具架标明编号及名称,在物品放置的位置上也要标明,使工具摆放更有秩序,易于取用,减少因错

55、误使用而造成危险。通道:在作业区域,一般都以划线来区分通道和工作场所,这样易于保证通道的畅通,令环境更加整齐,减少意外发生。这就要求员工在作业过程中,不要侵占通道。储存区:货物应整齐摆放,同时,要远离通道,以防因货物摆放过高倒下而导致意外。货架:把同类的材料和放置位置涂上相同颜色,这样容易找到所需物品,也便于将使用完毕的物品放回。确定存放位置的原则:使用频率高,既经常使用的工具、物品放在附近。不常使用的工具、物品应整齐地放入箱、柜内或物品架上。很少使用的工具、物品应放进公用箱、柜内,由专人妥善保管。本着安全、方便的原则确定材料和成品的放置地点。危险化学物品(易燃、易爆物质、压缩气体、毒品、腐蚀

56、品等)要有专门的场所存放、保管。对于推车等简易搬运工具也应明确规定放置地点(包括工作中暂放的地点)。安全通道上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存放物品。确定物品的放置方式的原则:物料堆放整齐,重物在下,轻物在上,易损物品要固定,易倒物品要挤压住;长物要放倒。立体堆放的材料和物品要限制堆放高度。危险化学物品的放置、保管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不要在安全通道上堆放物品,堆放物品的场所要划出明显的界限或架设围栏;堆放物品的场所应悬挂标牌,写明放置物品的名称和要求。在放置物品时要头脑清醒地加以确认是否保证了安全。作业场所整理整顿的要求:每隔一定时期进行一次彻底地整理整顿。每天班前整顿,班后整理。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准带到车间。使用完毕的物品要不厌其烦地放回原地。定期检查、考核、评价,并与奖赏挂钩。3)清扫清扫的着眼点不仅要把工作场所打扫得整齐清洁,而且在清扫时要检查各项设施、工具、机器是否在正常状态。要明确每位员工应负责清扫的范围、明确清扫的要求和在清扫时如何检查各项设备设施的状态等。清扫的要点:通道:要保持通道不应有垃圾及废料,所有垃圾应存放在废物箱内,并定期清理。货架:应经常打扫和清理货架,以防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