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必考点上_第1页
高考生物必考点上_第2页
高考生物必考点上_第3页
高考生物必考点上_第4页
高考生物必考点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考点一1、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 蛋白质具有怎样的构成层次?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一条或多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2) 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1. 有些蛋白质分子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2. 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都是酶催化进行的.3. 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运输氧气.4. 有些蛋白质有调节功能胰岛素是蛋白质.必修三.5. 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 (3) 核酸具有怎样的结构层次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种;RNA是由很多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2、DNA也是由很多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RNA中的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A,G,T,U),一份子五碳糖(核糖)和一份子磷酸组成DNA中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A,G,T,C),一份子五碳糖(脱氧核糖)和一份子磷酸组成 (4)核酸的种类与功能有哪些分类: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功能:DNA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即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转运RNA,简称tRNA,起着携带和转移活化氨基酸的作用;信使RNA,简称mRNA,是合成(翻译)蛋白质的模板;核糖体RNA,简称rRN

3、A,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2、 糖类、脂质的作用(1) 糖类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组成、功能有哪些不同1. 分布动植物细胞共有: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动物细胞特有:半乳糖、乳糖、糖原植物细胞特有: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2. 功能参与细胞结构: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动物细胞)、淀粉(植物细胞)(2) 脂质的种类及其对应功能种类功能脂肪(1) 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2) 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磷酸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固醇胆固醇(1) 构成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2) 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3) 还可以转化成维生素D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

4、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3、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1) 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以及相应的功能有哪些?存在形式结合水自由水含量约4.5%约95.5%特点在细胞中与其他物质结合在一起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易蒸发生理作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1) 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 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3) 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4) 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2) 举例说明无机盐的功能有哪些?细胞的组成部分(如组成复杂的化合物)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必考点二1、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 你能说出细胞学说建立涉及的科学家及各自的贡献与不足吗

5、?人物贡献不足维萨里(比利时)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不相信显微镜R·虎克(英国)发现并命名细胞施莱登、施旺建立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魏尔肖(德国)修正细胞学说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2) 细胞学说的内容与意义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后修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

6、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 怎样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故答案为

7、: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2)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哪些异同?3、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是

8、什么?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40%),还有少量的糖类(2%10%)结构:外表面:蛋白质和糖类结合组成糖蛋白 基本支架: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流动性 蛋白质:镶、嵌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 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有怎样的联系?4、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 各种细胞器的分布、结构与功能是怎么样的?(2) 各种细胞器之间又怎么样的联系?直接联系:内质网能连核膜,外连细胞膜间接联系: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核糖体形成原蛋白,原蛋白到内质网加工,再到高尔

9、基体中,再运到各个部位.其中线粒体提供能量.细胞核提供模板RNA,内质网能连核膜,外连细胞膜 ) 5、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 怎样探究细胞核的功能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有核的一半能分裂,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 (2) 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怎样的?结构功能细胞膜保护细胞,化学反应的场所,信息交换媒介细胞质细胞器存在的场所,化学反应的场所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线粒体细胞能量的工厂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在植物细胞分裂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内质网中心体附着的部位,也有分泌功能中心体与

10、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某些低等植物)叶绿体高等绿色植物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必考点三1、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 渗透作用是怎样发生的?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有半透膜;膜两侧有浓度差 (2) 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是怎样的?1处理:取下临时装片,在一侧滴入清水,另一侧再用吸水纸重复几次吸引,以确保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在几乎是清水中;2观察:先在低倍镜找到一个现象质壁分离比较明显的细胞,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可见和刚才相反的现象,中央液泡渐渐变大,颜色变浅,最后原生质层又和细胞壁紧紧地贴在一起;若质壁分离没有复原,则证明外界溶液浓

11、度过高,导致细胞死亡.三 总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3) 怎样区分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有三种(高中阶段):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自由扩散:物质由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边,不消耗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如:氧气、二氧化碳、甘油、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的运输方式.协助扩散:物质由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边,不消耗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能量,但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由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需要消耗细

12、胞新陈代谢产生的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如:各种无机盐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的运输方式. 必考点四1、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 酶的化学本质、基本组成单位和合成场所?化学本质: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酸. 合成场所:核糖体(2) 酶的特性有哪些?设计实验验证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率更快2、专一性3、作用条件比较温和(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是怎样影响的?低温抑制酶的活性,而高温、强酸、强碱会使酶空间结构破坏,从而发生不可逆转的变性生活一般来说,动物体内酶最适温度在3540摄氏度之间,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在40

13、50摄氏度之间。动物体内的酶的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胃蛋白的酶的最适pH为1.52、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1) ATP的结构及与RNA的关系是怎样的?关系:ATP为合成RNA的四种原料(ATP、GTP、CTP、UTP)之一每个NTP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脱去一份子焦磷酸,添加到RNA分子上. (2) ATP的合成场所、过程及利用是怎样的?合成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过程:ADPPi能量ATP 酶利用:细胞分裂、根吸收矿质元素、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必考点五细胞呼吸(1) 有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是怎样的?场所:1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转化成2分子丙酮酸和还原性氢

14、 产生ATP2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加水,酶,彻底氧化成C02,产生还原性氢 产生ATP3 线粒体内膜 还原性氢加氧气,酶,生成水,产生大量ATP (2)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有哪些?在农业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温度: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降低温度,以减少呼吸消耗.温度降低的幅度以不破坏植物组织为标准,否则细胞受损,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大减,也易腐烂损坏.】氧气: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足直接影响呼吸速

15、度,也影响到呼吸的性质.【绿色植物在完全缺氧条件下就进行无氧呼吸,大多数陆生植物根尖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所以大多数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在低氧条件下通常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都能发生,氧气的存在对无氧呼吸起抑制作用.有氧呼吸强度随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氧气对发酵有抑制作用.根据氧对呼吸作用影响的原理,在贮存蔬菜、水果时就降低氧的浓度,一般降到无氧呼吸的消失点,如降得太低,植物组织就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如酒精)往往对细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而影响蔬菜、水果的贮藏保鲜.】CO2:增加 CO2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

16、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据此原理,在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中,增加CO2的浓度也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4) 如何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见附带的PPT的必考点六1、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1) 光合色素有哪些种类?如何分布?有怎样的功能?(2) 光反应与暗反应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3) 写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和反应式总反应式:CO2+H2O( 光照、酶、 叶绿体)=(CH2O)+O2 (CH2O)表示糖类有关化学方程式光反应:物质变化:H2O2H+ 1/2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NADPH 能量变化:ADP+Pi+光能ATP 暗反应:物质变化:CO2+C5化合

17、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2C3化合物+4NADPH+ATP(CH2O)+ C5化合物+H2O(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 能量变化:ATPADP+PI(耗能)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不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稳定的化学能(糖类即淀粉的合成) 2、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1)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1 光照光合作用是一个光生物化学反应,所以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的增加变慢,直到不再增加.光合速率可以用CO?的吸收量来表示,CO?的吸收量越大,表示光合速率越快.2 二氧化碳CO?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它的浓度高低影

18、响了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在一定范围内提高CO?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CO?浓度达到一定值之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这是因为光反应的产物有限.3 温度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较为复杂.由于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部分,光反应主要涉及光物理和光化学反应过程,尤其是与光有直接关系的步骤,不包括酶促反应,因此光反应部分受温度的影响小,甚至不受温度影响;而暗反应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明显地受温度变化影响和制约.当温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年升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变性甚至遭到破坏,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高温加剧植物的呼吸作用

19、,而且使二氧化碳溶解度的下降超过氧溶解度的下降,结果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在高温下,叶子的蒸腾速率增高,叶子失水严重,造成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供应不足,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必然导致光合速率急剧下降.当温度上升到热限温度,净光合速率便降为零,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叶片会因严重失水而萎蔫,甚至干枯死亡.4 矿质元素矿质元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例如,N是构成叶绿素、酶、ATP的化合物的元素,P是构成ATP的元素,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5 水分水分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又可影响叶片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的吸收.缺乏水时会使光合速率下降. (2) 怎样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提高农作物产量?

20、光照强度:间作、套种时农作物的种类搭配,林带树种的配置等都是对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二氧化碳浓度:农家肥加大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冬天室内栽培可以提高温度;夏天室内栽培可以降低温度。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佳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低室内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增加植物有机物的积累。水分: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必须矿质元素:根据作物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增施肥料。必考点七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应用(1)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区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变化无机物有机物能量变化光能化学能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热能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

21、场所叶绿体活细胞(有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条件只在光下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2)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三者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进行相关计算?表达式:总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消耗+净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即一般测定光合速率时没有减去呼吸作用。如果把表观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则得到总(真正)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或真正光合速率或总光合速率):如果在测光合作用速率时,同时测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表观光合速率上去,则得到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将植物置于黑暗中,实验容器中CO2增加量、O2减少量或有机物减少量,即表示呼吸速率。 (3) 总光合速率如何进行实验研究?必考点八

22、1、 细胞的生长与增殖(1)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什么?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即表面积与体积比)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的核质比以及细胞内物质的交流限制了细胞的长大.提示: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所控制的范围是一定的,另外细胞中的各种结构都进行着不同的生理活动,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细胞内的细胞质是不断流动的,细胞太大也不利于细胞内各种成分的交流 (2) 细胞周期的概念、表示方法细胞周期:是指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第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是一个周期.2、 细胞的无丝分裂(1) 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定义:无丝分裂又称为直接分裂或非有丝分裂.在分裂过程

23、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做无丝分裂.它的分裂过程较简单,分裂时,核内不出现染色体,不发生象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式:无丝分裂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是横缢式分裂,细胞核先延长,然后在中间缢缩、变细,最后断裂成二个子核,另外,还有碎裂、芽生分裂、变形虫式分裂等多种形式,而且,在同一组织中可以出现不同形式的分裂.特点: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相比,速度快,耗能少.物理化学和细胞化学证明无丝分裂产生的二个子核,具有质上的区别.3、 细胞的有丝分裂(1)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不同点前期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而动物细胞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

24、#160;植物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而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2) 观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过程及实验分析见附带文档4、 细胞减数分裂与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及动物受精的过程(1)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过程有哪些异同点?相同点由各自的生殖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在减数分裂前期I,同源染色体都可能发生交叉重组.不同点初级精母细胞经2次均等分裂形成4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这时还不是精子!);而初级卵母细胞经2次不等分裂,形成1个最大的卵细胞和2或3个极体(取决于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是否还继续分裂).卵细胞中集中了大部分

25、的细胞质.精子的成熟过程中,大部分细胞质被抛弃,染色体高度凝聚化,DNA结合的组蛋白被精蛋白取代,微管组装成精子尾部,线粒体向精子尾部集中,高尔基体小泡向头部顶端集中形成顶体.卵细胞成熟过程中无此现象,但细胞质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和用于快速翻译蛋白的mRNA.精子从睾丸释放时,为完成了减数分裂的成熟精子.卵细胞从卵巢排出时,仍停留在前期II阶段,精子入卵后才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2) 如何区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三看识别法)第一种思路:从大往小,即先判别属于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然后再区分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一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如果细

26、胞中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而且细胞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如果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可能是减数分裂也可能是有丝分裂,再进行第二看.二看细胞中有没有同源染色体: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则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但末I很少碰到,因此一般不考虑);如果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则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是有丝分裂,可继续进行第三看.三看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若出现联会、四分体、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若无上述特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第二种思路:先区分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然后再根据三看识别法

27、区分属于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可按如下原则判定:间期:细胞中看不到染色体的存在,而呈现为细长的染色质,看上去是乱麻一团.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无法区分.前期:染色体或四分体在细胞中散乱排布,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接下来看有无同源染色体及联会、四分体现象.若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同源染色体但没有联会、四分体现象,则为有丝分裂,若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具有联会及四分体现象,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或者赤道板的两侧,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接下来看同源染色体.若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若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的

28、两侧,及每一对(每一个四分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若有同源染色体,但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是着丝点,则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均分为两组,且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接下来可先看着丝点的分裂情况.若移向两极的每一条染色体均含有染色单体,即着丝点没有分裂,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若着丝点已经分裂,即移向两极的染色体都不含有染色单体,则继续看同源染色体情况.若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均含有同源染色体且两两成对,则为有丝分裂;若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注意:染色体要成对都成对,要不成对则都不成对.)末期:一般来讲,末期图像不容易进行单独鉴别,需与其它时

29、期相比较.若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且每条染色体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减半(与中期、前期相比较),且无同源染色体,每条子染色体无姐妹软瘫色单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减半(与中期、前期相比较),每条染色体均无姐妹染色单体,则为有丝分裂末期.附录:同源染色体的识别依据同源染色体的定义: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大小(长度)相同 形状(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来源(颜色)不同 (3)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的变化规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必考点九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综合应用(1) 细胞分裂与DNA

30、复制存在怎样的关系?模板、原料、能量、酶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核时期条件主要场所DNA的复制特点意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过程传递遗传信息形成子代DNA合成子链解旋(2) 细胞分裂与遗传的基本规律存在怎样的关系?(3) 细胞分裂怎样发生染色体数目与结构的变异?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间期DNA以染色质的状态存在于细胞核中,无固定形态,显微镜不易观察到-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化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有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中期染色体收缩到最短,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清楚-后期染色体分裂成单染色

31、体,每一条向不同方向的细胞两极移动-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螺旋形成染色质丝,细胞一个分裂成两个.减数分裂包括两个连续的过程:前期-变化最为复杂,分为5个时期-(1)细线期,染色质凝集,出现螺旋丝-(2) 偶线期,染色体渐渐缩短变粗.来自父本、母本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即联会,当同源染色体配对完成后,在两者之间便形成一个复合结构,即联会复合体-(3) 粗线期 ,染色体明显变粗变短,结合紧密,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DNA的片段交换,产生新的等位基因的组合- (4) 双线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可见到四分体,每个染色体上含有一对姊妹染色单体,因而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两对姊妹染色单体共4个染色单体,双线期染色体比

32、粗线期缩得更短-(5) 终变期,染色体缩得更短,交叉移动仍在进行,即交叉向染色体臂的端部移行,称为端化(terminalization).终变期的完成标志着减数分裂前期的结束,其结果是染色体重组,染色体凝集成短棒状.中期(metaphase ) 分散于核中的四分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中央,排列在赤道面上.不同于有丝分裂的是:四分体上有四个动粒,一侧纺锤体只和同侧的两个动粒相连,即每个对应的染色体有一个着丝点,使两个染色单体联在一起.后期(anaphase ) 纺锤丝分别牵动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向本极移动,每极接受单倍体数量的染色体.由于每条染色体仍为两条染色单体,因而每极DNA含量仍为二倍.因此

33、从DNA的含量看还未达到单倍体的程度.末期(telophase) 在后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末期便开始.核膜、核仁又出现,染色体逐渐伸长,形状发生改变.经胞质分裂,在两个子细胞间形成横缢(动物细胞)或形成细胞板(植物细胞),最后形成两个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完全一样.无私分裂中染色质不形成染色体,也没有可以识别的染色体形态变化,是一种原始的细胞分裂方式. 必考点十1、 细胞分化及其意义、细胞的全能性(1) 细胞分化的实质及特点是什么实质:基因的原则性表达特点: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和不可逆性(2) 如何判断细胞的全能性在体外营养物质下培养,细胞能够发育成个体就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2、

34、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 细胞衰老、癌变的特征有哪些?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 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 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 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癌变的特征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2) 细胞凋亡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生物学意义?原因: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意义:清除多余无用的细胞 清除完成使命的衰老细胞 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3、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35、(1) 癌细胞有哪些特征?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2) 引起癌变的因素有哪些?机理如何?因素: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机理: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必考点十一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和结论是什么?证明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及结论?结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说明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说明DNA能自我复制2、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与DNA的分子复制(1) DNA分子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