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学概论1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产出和价格宏观经济的收入和支出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其他核算指标物价指数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经济学概论2本章目的n认识宏观经济组成及其循环过程n掌握衡量宏观总产出的指标和计算方法n认识衡量宏观经济价格总水平的指标和计算方法n初步了解我国总产出水平和物价水平状况经济学概论313.1宏观经济的收入和支出模型n两部门经济循环n三部门经济循环n四部分经济经济学概论413.1.1 两部门经济模型企业企业家庭家庭产品市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要素市场实物流向实物流向货币流向货币流向销售销售购买购买提供提供投入投入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支出收入生产支出生产支出没有储蓄的两部门经济循环图没有储
2、蓄的两部门经济循环图经济学概论5企业企业家庭家庭产品市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要素市场实物流向实物流向货币流向货币流向销售销售购买购买提供提供投入投入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支出收入生产支出生产支出有储蓄的两部门经济循环图有储蓄的两部门经济循环图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储蓄投资利息利息经济学概论613.1.2 三部门经济模型企业企业家庭家庭产品市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要素市场货币流向货币流向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消费支出消费支出要素收入要素收入生产支出生产支出政府政府购买支出购买支出购买支出购买支出税收税收税收转移支付转移支付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经济学概论7有关知识:政府的两种支出类型n政府购买性支出:政府用于购买产品和劳务的支
3、出,例如国防支出、教育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基本建设投资支出,等,简称政府购买(g)n政府转移性支出:政府对居民或者组织单方面的支出,并不获得相应的产品和劳务,例如社会救济支出、社会保险支出,简称政府转移支付(tr)经济学概论8有关知识:政府税收的类型(主要部分)直接税间接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税收还有其他比较小的税种还有其他比较小的税种经济学概论913.1.3 四部门经济模型n指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之外,还有国外部门的经济,国外部门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而与国内经济相联系 国际贸易:指产品和服务的进口和出口 国际投资:指国外企业到我国生产和销售,或者
4、我国企业到国外生产和销售 国际金融:指我国从国外获得资金,或者国外从我国获得资金,以及取得相关回报的活动经济学概论1013.2 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衡量n定义n生产法计算gdpn国民收入恒等式n支出法计算gdpn收入法计算gdpngdp使用应注意的问题经济学概论1113.2.1 定义n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简称 gdp):国民收入的核心概念,它:国民收入的核心概念,它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一国经济之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内,一国经济之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和劳务(
5、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经济学概论12gdp的准确理解n“市场价值市场价值”:物品和劳务市场交易的货币价:物品和劳务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值。n“所有的所有的”:经济中生产并在市场上出售的:经济中生产并在市场上出售的所有东西,是一个总和概念。所有东西,是一个总和概念。n“最终最终”:gdpgdp只计算最终物品的价值,而只计算最终物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物品,避免对中间物品的重复计算。不包括中间物品,避免对中间物品的重复计算。 最终产品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指最后使用者购买指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包括消费品和资本品的全部商品和劳务。包括消费品和资本品 中间产品中间产品(i
6、ntermediate goods)指作为生产指作为生产要素继续投入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要素继续投入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经济学概论13n“物品和劳务物品和劳务”:gdpgdp既包括有形的物品,既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也包括无形的劳务。n“生产的生产的”:gdp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并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务,并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n“一个国家之内一个国家之内”:gdpgdp衡量的生产价值是衡量的生产价值是在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创造的。在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创造的。n“在某一既定时期内在某一既定时期内”:gdpgdp衡量某一
7、既定衡量某一既定时期内进行的生产的价值。通常这个时期是一时期内进行的生产的价值。通常这个时期是一年或一个季度。年或一个季度。gdpgdp是一个流量。是一个流量。经济学概论1413.2.2 gdp的核算n增加值法n最终产品法n支出法n收入法经济学概论15增加值法计算gdpn增加值增加值(value added)法:法:计算在生产不同计算在生产不同阶段的增加值(企业销售产品的收益与为生产阶段的增加值(企业销售产品的收益与为生产该产品购买的中间产品费用之间差额),将所该产品购买的中间产品费用之间差额),将所有生产者的增加值加总,就是有生产者的增加值加总,就是gdp。n例如棉花生产者产出新价值为200
8、0万元,生产棉纱企业用这些棉花纺纱,产值为5000万元,棉纱企业新增价值为3000万元。所以ngdp2000(50002000)5000万元 棉花生产棉花生产增加值增加值棉纱生产棉纱生产增加值增加值经济学概论16最终产品法计算gdpn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棉花不是最终产品,不计入gdp,而棉纱是最终产品,计入gdp。所以gdp就是5000元。ngdp=最终产品价值总和=5000万元经济学概论17支出法计算gdpn支出法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从最终从最终产品的产品的购买支出购买支出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出发,把一年内购买
9、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来计算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来计算gdpgdp。实际实际支出法与支出法与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法基基原理相同,不过原理相同,不过出发点不同(购买者和生产者)出发点不同(购买者和生产者)n原理:原理: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实现,需要由购买者支付相应价格,的实现,需要由购买者支付相应价格,该些支出价格的总和,也就是该些支出价格的总和,也就是gdpgdp。经济学概论18支出法核算的项目gdpcignxn消费支出(消费支出(c) :表示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表示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买购买n私人投资支出(私人投资支出(i):表示企业购买新
10、的资本品的支出表示企业购买新的资本品的支出 n政府购买(政府购买(g):表示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表示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n净出口(净出口(nx):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后的差额。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后的差额。 出口(出口(x x):外国对本国的产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外国对本国的产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其收入流入国内,价值在本国创造,应该计入其收入流入国内,价值在本国创造,应该计入gdp 进进口(口(m m):本国对国外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其支出):本国对国外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其支出流向国外,价值不在本国创造,应从流向国外,价值不在本国创造,应从gdp中减去。中减去。 净出口:净出口:nx=x
11、-m,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是国外对本国的净支出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是国外对本国的净支出经济学概论192003年我国支出法核算的gdp项目绝对数(亿元,当年价格)比重(%)居民消费支出52678.543.4政府消费14764.012.1资本形成总额51382.742.3货物和劳务净出口2686.22.2支出法gdp总额121511.4100该资料与核算公式不同的是,资本形成总额包括政府投资该资料与核算公式不同的是,资本形成总额包括政府投资经济学概论20收入法计算收入法计算gdpgdpn收入法收入法(income approac
12、hincome approach):又称又称要素支付要素支付法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factor payment approach),从收入角,从收入角度计算度计算gdpgdp,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收入加总,得到收入加总,得到gdp。n原理:原理:在没有政府收支和折旧的条件下,在没有政府收支和折旧的条件下,企业企业新增价值必然会以各种收入形式支付给生产要新增价值必然会以各种收入形式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因此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的素的提供者,因此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的收入总和,就是收入总和,就是gdpgdp。经济学概论21考
13、虑折旧与间接税的gdp计算n折旧:折旧:一定时间内资本消耗的价值,会计上允一定时间内资本消耗的价值,会计上允许以成本记入商品价格,以补偿资本的消耗,许以成本记入商品价格,以补偿资本的消耗,因此是因此是gdp的组成部分。但是实际上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但是实际上生产要素所有者并没有获得这部分销售收入。所有者并没有获得这部分销售收入。n间接税:间接税:政府在产品和劳务流转过程中以流转政府在产品和劳务流转过程中以流转额为依据征收的税,这种税收包含在价格之中,额为依据征收的税,这种税收包含在价格之中,但是不分配给生产要素所有者,而是为政府拥但是不分配给生产要素所有者,而是为政府拥有。间接税是有。间接税是
14、gdp的组成部分。的组成部分。经济学概论22n收入法计算gdp的公式:gdp=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称为国民收入ni=工资+利息+租金+红利+利润等)+间接税+折旧n在实际的计算时,因为存在多种收入形式而非常复杂,例如作为资本的收入,一部分留在企业,一部分以分红的形式分配给股东经济学概论2313.2.3 gdp的评价ngdp特别是人均特别是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富裕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富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的最基本指标。经济发展水平的最基本指标。n但是但是gdp也有不足,主要有:也有不足,主要有: 没有衡量市场之外的产品和劳务,也没有衡量生没有衡量市场之外的产品和劳务,也没有衡量
15、生产造成的、没有用市场价值表示的消极影响产造成的、没有用市场价值表示的消极影响 由于各国货币的购买力不同,人均收入指标不能由于各国货币的购买力不同,人均收入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一国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完全反映实际的一国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人均收入是平均指标,但各国内部的收入差距不人均收入是平均指标,但各国内部的收入差距不同。人均同。人均gdp并不能完全比较各国福利状况并不能完全比较各国福利状况 gdp不反映一国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等影响人不反映一国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等影响人类生活福利的因素,也不能全面反映精神因素类生活福利的因素,也不能全面反映精神因素经济学概论24绿色的兴起绿色的兴起n定义
16、:定义:指从指从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后的数值,也就是扣除生态成本后的国内污染后的数值,也就是扣除生态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它表示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生产总值。它表示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绿色占占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效应越高,负效应越低。济增长的正效应越高,负效应越低。n绿色绿色核算:核算: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经济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需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但发展关系的需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但是准确计算绿色是准确计算绿色非常困难非常困难经济学概论2513.3其他总产出核算指标ngnpnnnp和nd
17、pnninpindpi经济学概论26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n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s):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最终产品动和资本等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量。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量。 gdp和gnp的统计差别:属地法(gdp)和属人法(gnp) 在最近我国的统计年鉴中,使用国民总收入(简称gni)的概念,与gnp类似,主要强调国民的涵义是常住单位(在我国境内居住到一定时间的单位),可以浏览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经济学概论27nnp和nin国民生产净值(
18、net national products,简称 nnp):它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n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简称ni):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和企业留利的总和。国民收入与gnp关系:ni=gnp-折旧-间接税经济学概论28pi和dpin个人收入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简称 pi):个: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扣除企业留利部分。扣除企业留利部分。n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简称
19、pd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个人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等)剩下的部分。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等)剩下的部分。经济学概论29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gnp(或(或gdp)nnp折旧折旧ni间接税间接税pi企业留利企业留利pdi个人个人税费税费经济学概论3013.4 国民收入恒等式ngdp衡量增加值,还衡量总支出和总收入,他们应该衡量增加值,还衡量总支出和总收入,他们应该是相等的。是相等的。 总支出(总支出(ae):一国之内的所有经济主体用于购买作):一国之内的所有经济主体用
20、于购买作为最终产品的各种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总和。为最终产品的各种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总和。 总收入(总收入(y):一国之内所有经济主体获得的各种要):一国之内所有经济主体获得的各种要素收入(报酬,但不是销售收入)的总和。素收入(报酬,但不是销售收入)的总和。n恒等式:恒等式:gdp=ae=y,也就是说,对于最终产品来,也就是说,对于最终产品来说,有说,有1元钱的收入必有元钱的收入必有1元的支出元的支出n思考题:思考题:为什么这个等式成立?为什么这个等式成立?恒等式表示的恒等式表示的“事前事前的的”还是还是“事后的事后的”?经济学概论3113.5 物价指数n物价指数及其基本原理n消费物价指数ngdp平
21、减指数n通货膨胀率经济学概论3213.5.1物价指数及其基本原理n问题:2000年一个国家生产5斤苹果,价格1元;橘子2斤,价格1.2元。2001年生产了6斤和2斤,价格是1.1和1.5元。问gdp增长了多少?该国价格水平上涨多少?ngdp核算: 2000年:7.4元=51+21.2 2001年:9.6元=61.1+21.5 gdp增长率=(9.6-7.4)/7.4=29.7%,对吗?n价格水平如何计算?经济学概论33物价指数及其原理n物价指数:表示各种商品价格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n一般考虑将产品的重要性作为权数,将各种产品价格加总,以比较不同时期价格水平。作为比较基准的年份的物价指数规定为10
22、0。n根据权数的不同选择方法,有固定权数的价格指数和可变权数价格指数的区别。经济学概论34固定权数价格指数n固定权数价格指数固定权数价格指数(fi):指选择一揽子固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和服务,比较它们按当年价格和基期价格购买的花费。 一揽子商品:一揽子商品:选择有代表性的商品种类,并根据其重要性确定其数量或比重 基年:基年:作为计算比较基础的年份,它有一组确定的价格。100按基年价格计算的价值一揽子固定商品和服务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价值一揽子固定商品和服务fi经济学概论35可变权数价格指数n可变权数价格指数可变权数价格指数(vi):测算当期生产商测算当期生产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商品量作为权数总是变品和
23、劳务的价值(商品量作为权数总是变的,每个时期都不同)与同样的商品和劳的,每个时期都不同)与同样的商品和劳务按基年价格计算的价值之比。务按基年价格计算的价值之比。100计算的价值总和当期产出按照基年价格计算的价值总和当期产出按照当年价格vi经济学概论3613.5.2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n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cpi) :衡量消费品的一般价格水平的物价指数,是最常用的一种物价水平衡量方法,它使用固定权数物价指数计算。经济学概论37消费物价指数的计算消费物价指数的计算n第一步:固定一蓝子消费品,例如5个苹果、2个橘子(或者他们的比重)n第二步:找出每种商品的在不同时期价格(基期价格和当期价格
24、 )n第三步:计算一蓝子消费品在不同时期的费用=价格数量(或者比重)n第四步:计算cpi100)2()5()2()5(基年橘子价格基年苹果价格现期橘子价格现期苹果价格cpi经济学概论3813.5.3 gdp 平减指数n名义名义gdpgdp: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测算的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测算的gdpgdp。n实际实际gdpgdp:按照基年的价格:按照基年的价格( (称为不变价格称为不变价格) )计算的计算的gdpgdp。ngdpgdp平减指数(平减指数(gdp deflatorgdp deflator):):名义名义gdpgdp和和实际实际gdpgdp之比。实际上是一种可变权数的价之比。实际上是一种可变
25、权数的价格指数。格指数。100gdpgdpgdp实际名义平减指数经济学概论3913.5.4 通货膨胀率n通货膨胀率:指一般物价水平变化的百分率n通货膨胀率是通过物价指数计算的。 第n年的物价指数是pn,第(n+1)年为pn+1,则通货膨胀率是: =( pn+1pn)/ pn100%n国家统计年鉴一般公布以某个基年(例如1970年)计算的各个年份的物价指数,据此可以计算出年度通货膨胀率;也公布以上一年为基年的物价指数经济学概论40物价指数的经济意义n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表示生活成本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原来的100元钱,现在只可以买到价值97.7
26、0元的货品及服务。n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e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经济学概论41项目名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一、食 品 粮 食 肉禽及其制品 蛋 水 产 品 鲜 菜 鲜 果 二、烟酒及用品 三、衣 着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五、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六、交通和通信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八、居 住上年同月=100全国105.6115.4106.0145.2128.9105.4118.787.8101.899.4101.7102.298.798.8104.4城市105.3114
27、.5106.1144.3129.7104.5118.387.4101.899.1101.4101.898.099.2104.6农村106.3117.4105.8146.9127.6107.7119.888.9101.7100.2102.2102.9100.297.9104.12007年7月消费价格指数经济学概论4213.5 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n用物价水平校正名义变量n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经济学概论43用物价水平校正名义变量物价指数名义变量实际变量 经济学概论44对本章开篇问题的解答n前面已经计算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2000年和2001年的名义gdp分别为7.4元和9.6元n计算以2000年为基年计
28、算的2001年的实际gdp:8.4元=16+1.22n2000-2001年实际gdp增长率为:(8.4-7.4)/7.4=13.5%, 而29.7%为名义增长率n2000年为基年,所以2000年的gdp平减指数为100;2001年的gdp平减指数为(9.6/8.4)100=114.3n通货膨胀率为(114.3-100)/100100%=14.3%经济学概论45用物价水平校正名义变量n美国胡佛总统1931年的薪水为当年的7.5万美元,布什总统2001年的薪水是40万美元,谁的工资高?n将1980年作为基年,已知1931年、2001年的物价指数分别是15.2和177年物价指数年价格计算的工资按年物
29、价指数年价格计算的工资按2001200119311931胡佛总统按2001年价格计算的工资收入为7.5(177/15.2)=87.3万美元经济学概论46 经济学概论47 经济学概论48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的总产出消费和储蓄函数两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四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经济学概论4914.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n消费消费(c):指计划的消费支出总量n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函数研究消费与国民收入之间变动关系的函数,c=c(y)。n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pc,b):):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表示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中消费量增加的比例。ycmpcdydcmpc 经济学概
30、论50线性消费函数线性消费函数n假定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边际消费倾向是一常数(b),a是自发消费。 c = a + by (a0,0b1 ) n当消费与收入之间呈线性关系时,消费函数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yac 0消费函数经济学概论51储蓄函数储蓄函数n储蓄(s):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用于消费支出剩余的部分n储蓄函数:表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的函数,s = s(y)。n边际储蓄倾向(mps):新增加的储蓄与新增加的收入之比,表示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中储蓄量增加的比例。ysmpsdydsmps经济学概论52s=-a+(1-b)y两部门经济的线性储蓄函数ybabyaycys)1 ()(s
31、0-ay两部门经济的消费与储蓄关系:y=c+s,mpc+mps=1经济学概论5314.2 产品市场均衡和总产出n基本假设和理论背景n均衡条件n消费(储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n乘数原理经济学概论5414.2.1 基本假设和理论背景n产品市场的总产出决定的问题研究的假设前提是:产品市场的总产出决定的问题研究的假设前提是: 研究短期(由社会中的技术、资源决定社会生产能力给定,即潜在gdp给定,对应于资源充分利用,即充分就业),由于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总产出水平 仅考虑产品市场,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衡,决定了总产出;总需求就是计划和总支出(ae),而总供给就是计划的总收入(y)。当总收
32、入等于总支出时,经济达到均衡状态。 只有消费(储蓄)是内生变量,而将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都看成外生变量。 不考虑价格变化,适用于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场合,即经济衰退和萧条时期,也称凯恩斯萧条模型。经济学概论55理论背景总供给曲线as总需求曲线adgdpp经济萧条经济萧条潜在gdp凯恩斯萧条模型凯恩斯萧条模型经济学概论5614.2.2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n当产品市场均衡时,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必然有 国民收入=总支出=总收入n用y表示国民收入和总收入,用ae表示计划总支出,则ae=c+i+g+nx,均衡条件就是 y=c+i+g+nx经济学概论5714.3 两部门经济的总产出n总支出为ae=c+in
33、均衡条件为y=c+in假定消费函数为 c = a+by,则ae=a+by+i=ybiay1均衡的总产出:经济学概论58aeyae=c+i图解:凯恩斯交叉线凯恩斯交叉线n总支出曲线:总支出与国民收入关系的曲线,在两部门经济中:ae=c(y)+in45线:表示ae=y的任何均衡状态n均衡国民收入:总支出曲线与45线交点e对应的国民收入就是均衡的国民收入yoa+iaey0y=aeey1y2y0为均衡国民收入经济学概论59例题n已知某一经济系统(只有企业和家庭)的社会消费函数是c = 200+ 0.8y,计划投资为100亿。n该经济系统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自发消费是200,计划投资为100。则由于
34、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调整,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 y=(200+100)/(1-0.8)=1500n此时消费水平是1400(=200+0.81500),储蓄100(=1500-1400),注意储蓄正好等于投资。经济学概论60三点结论n该模型表示的国民收入均衡产出,是使ae=y或者ad=as的均衡产出,是依靠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供求机制)实现的。n在这个模型中,均衡产出水平完全由总支出方面(总需求)决定。这正是凯恩斯萧条模型的实质。n但是,这个均衡产出并没有说明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产出,即不一定在潜在gdp水平上。 所以,依靠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充分就业、充分利用资源和经济有效率增长。经济学概论61i=s方
35、法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方法决定均衡国民收入n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以用另外的方式给出:因为总支出ae=c+i,而总收入为y=c+s,根据均衡条件y=ae,则有i=s,即计划的储蓄转化为投资时,产品市场达到均衡y0ys,io-aiisii,aey,宏观经济失衡,并转向新的均衡。n在新的总需求计划下,y=(200+100)/(1-0.6)=750。实际的过程就是减少没有社会需求的生产,经济走向衰退、萧条n新的均衡时,c=650,s=100=i,过多的储蓄300没有转化为投资而退出经济循环。均衡国民收入减少一半!经济学概论63“节俭的悖论节俭的悖论”n一般的传统道德都是提倡勤俭持家的,但是这只对经济中的个体
36、是美德,在宏观经济中,如果储蓄不能转化为投资,过多储蓄将降低国民收入产出水平,或者消费水平,这就是“节俭的悖论”。n中国明朝文人陆楫观察到了崇奢黜俭的益处,说:“予每观天下大势,大抵其地奢则民易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生”。n一个宏观经济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生产依靠消费、投资拉动,如果消费需求减少,而投资又没有增加,经济将降低产出水平。经济学概论64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性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性n如果在居民变得节俭的同时,企业也有更高的投资热情,愿意扩大投资,例如意愿投资增加到400,则意愿储蓄正好转化为投资,均衡国民收入保持1500的水平:y=y=(200+400200+400)/ /(1-1-0
37、.60.6)=1500=1500 。 n但是注意,此时的消费水平是1100,比原来(1400)减低了,而投资品增加了。经济学概论65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n在增加储蓄和投资的情况下,一方面没有创造出更多的国民收入。同时,人民的消费水平往往反映福利水平;这样,尽管国民收入总体水平没变,但是由于消费从1400降低到1100,人民的经济福利降低了。n一个经济的好坏不能仅仅看经济总量,还要看其结构,最重要的是消费和投资的结构。经济学概论66投资品消费品14001001100400650资源没有充分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储蓄成利用,储蓄成了窖藏货币,了窖藏货币,经济在低生产经济在低生产能力上运行能力上运行资源都充分利用,但是社会福利不同!bac经济学概论6714.4 乘数原理乘数原理n问题:假定投资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怎样变化呢?n对于c = 200+ 0.8y,计划投资由100增加到200,则可以看到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从1500增加到2000(=400/0.2),增加了500,是投资增加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饭店小额入股协议书
- 饭店招聘厨师协议书
- 酒吧卡座外包协议书
- 2025年员工培训计划全攻略
- 农家乐入股合同协议书
- 项目文明施工协议书
- 养老院老人退养协议书
- 判决书双方协商协议书
- 酒店转让居间协议书
- 设备临时使用协议书
-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MOOC 行政管理学-西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艺术中国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
- JGJ7-91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记录表
- 【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 同步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 太赫兹光纤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
- 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改造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