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点总结与归纳PPT学习教案_第1页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点总结与归纳PPT学习教案_第2页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点总结与归纳PPT学习教案_第3页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点总结与归纳PPT学习教案_第4页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点总结与归纳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点总结与归纳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点总结与归纳专题二 中 国 古 代 的 农 耕 经 济第1页/共12页考点细化考点细化近五年全国卷考查知识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和土地制度2012年 24题 汉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2013年 25题 宋代不抑制兼并 2015年 24题 小农经济的发展2015年 26、27题 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重心南移(3)商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基本概况;城商业发展基本概况;城市的繁荣。市的繁荣。2011年 25题 南北朝经济 2012年 26题 明代商业的发展 2013年 26题 明代长途贸易兴盛201

2、4年 26题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2015年 27题 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4) 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重农抑商农抑商”和和“海禁海禁”政策政策2013年 40题古代海洋利用和相关政策2014年 27题清商品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发展概况;官营、私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第2页/共12页1.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三个关键时期及其突出表现春秋战国宋代明清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基本模式建立【自主复习通史构建】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商业活动打破时空界限,出现纸币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地位和命运古代近代

3、现代 小农经济占主导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仍占主导地位(因素:外国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终结(一五计划中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想一想:新时期为发展农业、进行了哪些成功的实践?第3页/共12页3. 17、18世纪中西历史发展大势比较【自主复习通史构建】 中中 国国西西 方方经济经济政治政治思想思想外交外交科技科技整体整体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开始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理学占主流,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4、、启蒙运动闭关锁国殖民扩张传统科技近代科技农耕文明没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兴起第4页/共12页探究一: 农耕经济的辉煌农业和手工业、商业与资本主义萌芽(28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进步,固守本源,造成中国经济落后。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5、)经济上,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政治上,开始了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国家的转变,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思想文化上,儒道法思想孕育着道德、哲学、变革思想,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考点整合思维拓展】结论:春秋战国农耕文明成型第5页/共12页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2)依据材料二,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泛起微澜”的表现。(10分)指:商品经济(2分)表现:城市经济功能

6、增强,城市经济繁荣;坊市制度被打破,出现夜市、晓市和草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兴盛(8分)结论:宋代蕴含了突破农耕文明的因素第6页/共12页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分)材料三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在纺织、矿冶、制瓷等诸多行业中逐渐超过了官办工场、作坊。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新变化?(4分)结论:明清时期出现农耕文明

7、的变异,昭示了向近代社 会转型的曙光。第7页/共12页材料四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 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6分)因素: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求取功名。(4分)影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8、2分)第8页/共12页“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相互关系及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延 续发 展深化认知“重农抑商”“海禁” 闭关锁国对外关系中的现象阻 碍资金(本)劳动力国内市场国际市场自己消费买田置地严格限制自给自足农民为主极端贫困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君主专制制度阻碍社会进步第9页/共12页 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中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4)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8分) 明清时期虽然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非常缓慢(观点),这种新型生产关系只在局部发达的一些生产部门存在;明清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厉行文化专制,采取重农抑商,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海禁”,轻视技术等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史实),经济没有突破原有经济模式陷于停滞状态(结论)。观点论证题:观点(概括材料)+史实论证(多角度)+结论(理论总结)观点评论、评述、论述题:亮明观点+表明态度+史实论证+作出结论第10页/共12页大河冲积平原农耕文明农本思想民本思想(思维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