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秋教案及三单_第1页
三峡之秋教案及三单_第2页
三峡之秋教案及三单_第3页
三峡之秋教案及三单_第4页
三峡之秋教案及三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滩教管中心“136”自主导学型有效教学模式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NO:科目语文年级六课题三峡之秋备课学校东滩小学主备人武广翠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共享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难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有关长江

2、三峡的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长江三峡的资料等。学习过程设计程序时间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评注、修改一、导入二、检查 预习。三、合作探究四、小结五、作业布置5102021一、 视频导课,激发兴趣。 1.播放电视风光片长江中有关三峡的片断,教师适时给以介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2.出示有关三峡图片,师生共同介绍长江三峡,对长江三峡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 3.作家方纪也到过三峡,并且写下了优美的散文三峡之秋,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一起领略三峡的秋天的美丽景色。 二、检查 预习。 预习课文,读通课文,了

3、解写作顺序。 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全班交流,学习生字词语。 3.指读课文,思考回答: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划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三、提出探究点一。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 1.自读课文,思考讨论:作者抓住了三峡不同时间的什么景色来描写的?有什么特点?    时间     描写的事物         

4、0;     特点    早晨  橘柚树上露水的变化、色彩 明丽(轻快)    中午  长江的色彩、水势         热烈(热烈)    下午  雾的色彩  长江水       

5、;  平静(平静)夜晚  渔火、灯标、驳船         欲睡还醒(轻缓)          峡谷月光的色彩、形态     清冽 (宁静) 2.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描写的是什么景色,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3.在交流的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四、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五、作业布

6、置学生观看视频和图片,大致了解三峡风景了解作者汇报预习成果自读课文,思考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及时评价。补充完善自由说自己所得。 板 书 设 计  三峡之秋    时间      描写的事物                特点   早晨   橘柚树上露水的变化、色彩明丽 (轻快) 

7、0;  中午    长江的色彩、水势 热烈 (热烈)    下午   雾的色彩  长江水平静 (平静)    夜晚   渔火、灯标、驳船   欲睡还醒 (轻缓)          峡谷月光的色彩、形态     清冽  (

8、宁静) 教学反思校长(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备注周审签字: 年 月 日备注小计: 节月查签字: 年 月 日备注总计: 节北滩教管中心“136”自主导学型有效教学模式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NO:科目语文年级六课题三峡之秋备课学校东滩小学主备人武广翠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共享人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知识目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品味文章优美的句子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3、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的描写的顺序,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学习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品味

9、文章优美的句子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学习难点理清文章的描写的顺序,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师:一案三单及课件。学习过程设计程序时间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评注、修改一、复习导入二、合作探究、品读赏析三、读美文。四、赞美景。五、回顾总结。六,作业布置2244321一、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板书:时间顺序)现在就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情感乘着语言文字这艘小舟,去看看三峡美丽的景色吧!二、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1、你认为哪些景物的描写最美,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书上,并美美的读出来。2、每个时间段的三峡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或感受是什

10、么,用一两个词来说说。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很多感触和收获。谈谈你的感受吧!1、早晨:(1)你来说说说早上三峡的特点?(板书:明丽)(2)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个特点的?生读句子(3)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绿叶金实”吗?(4)谁能用自己的体会,把这种明丽的特色读出来?2、中午:教师语:下面谁来接着介绍其他部分的景物?(1)你能用书上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吗?(板书:热烈)(2)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长江的热烈?出示改变了的句子。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照在水面上,长江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变一变,还能感受到长江的热烈吗?(不能)(4)、出示完整的句子。

11、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对照两个句子看一看,为什么变一变就不能感受到长江的热烈了呢?(5)、抽生读,其他同学想象画面。全体学生自由读文3、下午:(1)展示图片,一边看一边思考着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下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雾)(2)、在这段中那些景物的描写很美呢?你来读一读。(雾美青色、透明;长江美明亮的带子,平静、轻缓)(板书)(3)、通过朗读比较中午和下午三峡的不同,板书下午三峡的不同的特点(平静)如果把中午的三峡比作充满活力的小伙子,那下午的三峡就是一位羞涩文静的少女,

12、如果说中午三峡的特点是热烈,那么下午三峡的特点就是平静下面请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读一读,一个读3自然段,一个读四自然,感受他们不同的特点。4、夜(1)请生谈夜的景物的美。拟人的作用,使三峡充满生机和灵性。为什么像惊醒了一般?(因为夜很静。)(板书)(2)关于夜晚,谁还有补充?读一读月出的景色。(3)、三峡的景物到底独特在哪儿?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师:因为山是墨一般的黑,所以月光才显得特别的皎洁(课文用“清冽”一词描写月光);因为山高、峡谷深,所以才会像瀑布那样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那样直挂下来。(4)、只有三峡才有如此神奇美妙的月色!能够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展现出来吗?请

13、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个句子(自己读、推荐读)5、就像一道道瀑布领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多么神奇美妙的三峡秋天的月色啊!6、点明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一天,正是中秋。(ppt出示)正因为它是中秋,所以: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引读)最后一段和第一自然有什么关系吗?(前后照应)这也是我们在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写作中能借鉴,为己所用。三、在这美丽浪漫的秋天,作家方纪带我们游览了美丽的三峡,你最喜欢什么时间的三峡?你能读读吗?1、配乐朗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抽读。看来同学们对三峡的美感受都很深,纵然我们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尽对三峡的赞美。课后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一

14、背。四、(随机掌握)师:课文学完了,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没有发言的同学,可以先讲。五、回顾总结。三峡成熟的美在作者笔下是多姿多彩的,让我们赞叹不已。作者把三峡描写的这么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了一些写作上的方法。1、作者描绘景物时,抓住了景物的特征。2、作者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能学习这种写作方法,为自己的文章添色!最后,让我们在一首描述三峡两岸风光的古诗中结束这次三峡之旅吧!全班齐诵:早发白帝城。六、写美景。这节课我们感受了作家方纪笔下的三峡,希望在生活中,同学们也能善于观察和积累,书写自然之美。现在正是秋季,老师为大家

15、提供了秋天银杏叶和枫叶的一些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借鉴本课的写法,完成“小练笔”。(模仿本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题目自拟。)了解学习目标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的问题,集中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评价,适时补充。根据讨论,尝试读出文字的情感继续讨论,使用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对比学习,将前后两个句子比较,说出读后的感受。(关键词和比喻句,更能体会文章的感情,能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读文,评价。继续讨论,使用学习前两部分的方法。同学互相读一读讨论回答问题观看PPT讨论写作方法配乐朗读生自由的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完成课后练笔。

16、板 书 设 计三峡之秋早晨明丽时间顺序中午热烈比喻下午平静拟人夜晚宁静教学反思校长(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备注周审签字: 年 月 日备注小计: 节自主学习评价单班级_ 组名 学生_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上拼音。( ) ( )( )( ) ( ) ( )闪 烁 汽 笛 朦 胧 清 冽 橘 树二、文章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来表现三峡不同时间的三峡秋天的特征,请仿照(1)(2)两段的示例,在(3)(6)段中任选两段加以概括。  第(1)段:描写了橘柚树色彩的变化和果实的清香,表现了三峡之秋的成熟。   第(2)段:描写了露水,峡风,表现了山峡秋晨的明丽。  &#

17、160;第( )段:描写了_,表现了_。   第( )段:描写了_,表现了_。三、课文写的很生动,有不少句子我很喜欢:(我已经在课文中划出来了)。四、快乐阅读,完成练习。通过预习,我知道课文赞美了( )雄奇壮丽的景色,抒发对( )的热爱,是按( )顺序描写的。我的发现:我的问题:自我评价: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合作探究评价单班级_ 组名 学生_问题一: 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早晨重点写( ),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 )到( ),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显示了三峡之晨的

18、特点:( )。中午重点写( ),写它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 ),水势( ),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 )。下午重点写( ),写它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 )。夜先写( ),写它的宁静( ),写长江的偶然被惊动( ),显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 )。重点写( ),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写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三峡特点:( )。问题二: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问题三:为什么作者能把三峡之秋的景色写得这样美呢?自我评价: 组长评价: 教师评

19、价: 拓展训练评价单班级_ 组名 学生_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山岩( )的果实( )地摇曳( )的青光( )的光辉二、近义词 。消逝( ) 闪烁( ) 渐渐( ) 显露( )摇曳( ) 三、1.文中(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的句子是_句,它把_比作_,又把_当作人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 2、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这句是( )句,它把( )比作( ),又把( )当作人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突出了三峡中午热烈的特点。 3、雾一般是白色的,而三峡的雾在作者的

20、笔下却是青色的,这样写是否恰当? 4、写景,一般总要调动眼、耳、口、鼻等多种感官,从景物的声、色、形、味等方面来表现景物的特征。本文主要是通过什么感官从哪个方面来表现景物特征的?四、照样子,写出带“丽”字的词。例:明净的美(明丽)雄壮的美( ) 鲜艳的美( ) 灿烂的美( )清秀的美( ) 异常的美( ) 光彩的美( )五、写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反问)1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2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5寂静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