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管理网络、物资_第1页
企业经济管理网络、物资_第2页
企业经济管理网络、物资_第3页
企业经济管理网络、物资_第4页
企业经济管理网络、物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章的主要内容:网络计划技术概述网络图网络参数计算网络优化网络计划技术是指用网络图来表达一项计划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间的关系,反映计划的安排,据以选择最佳计划方案,达到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进度和费用,实现预定目标的科学管理方法。直观性。系统性。重点突出。灵活性。分解工程项目。见下表工序关系明细表工序编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摘要作业时间备注拆卸零部件与主体分离清洗清除零件表面油污检查检测零件磨损情况确定各工序间的相互关系。()某工序开始前,哪些工序必须先期结束;()某工序进行时,哪些工序可以同时进行;()某工序结束后,哪些工序可以接着开始。确定各工序的作业时间。绘制网络图。计算网络参数,确定关键

2、路径。进行网络优化。实施网络计划。节点。表示工程中某项作业的开始或结束。符号为:“”。工序。表示工程中某项作业进行的过程。符号为:“”。虚工序:表示工程中作业之间的逻辑制约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工序。“”。路径。表示从开始节点到结束节点之间的一条通路。关键路径:路径中各工序作业时间之和最大的路径。网络参数。网络图是一种有向图,图中不允许出现回路。工序的两端都必须有节点。两个节点之间只能有一个直接工序。工序箭头端的节点编号必须大于箭尾端的节点编号。网络图必须有源有汇。只能有一个开始节点和一个结束节点。工序代号紧后工序工序作业时间(天)结束结束工序代号紧前工序工序作业时间(天)节点开始时间节点参数节点

3、结束时间节点时差工序作业时间网络参数工序最早可能开工时间工序最早可能完工时间工序参数工序最迟必须开工时间工序最迟必须完工时间工序时差工序作业时间:规定完成各工序活动所需要的时间。确定工序作业时间的方法有两种:单一时间法。适用于已有劳动定额时间或有劳动时间统计资料的工序。将劳动定额时间或根据统计资料计算的时间作为工序作业时间。三种时间估计法。对于过去从来没有做过的工作,无法用单一时间法确定工序时间,只能估计完成该工作所需的最乐观时间、最悲观时间和最可能时间三个时间,并用下列公式计算工序作业时间:()图算法。可以用来计算节点参数,也可以用来计算工序参数。表算法。只能用来计算工序参数。矩阵法。只能用

4、来计算节点参数。 1节点开始时间计算:符号“”。A计算方向:顺序计算,按节点号由小到大逐一计算。B计算公式:开始时间=紧前节点结束时间+紧前工序作业时间C选择:当从不同路经计算有多个结果时,选择其中的最大值作为该节点的开始时间。2节点结束时间计算:符号“”。A计算方向:逆序计算,按节点号由大到小逐一计算。B计算公式:结束时间=紧后节点结束时间-紧后工序作业时间C选择:当从不同路经计算有多个结果时,选择其中的最小值作为该节点的结束时间。3节点时差计算节点时差=节点结束时间-节点开始时间4关键路径的确定将时差为零的节点顺序连接起来的路径即为关键路径。ESLSLFEF工序代号工序参数表示方法工序名称

5、ABCDEFGHI紧前工序AAB、DB、C、D B、C、DE、FG作业时间(日)252355534工序关系表1235476A=2B=5D=3C=2G=5F=5I=4H=3E=50022A0055B2255D55552354C551010G561110F561110E1010 1414I10111413H工序参数计算过程1、工序最早可能开工时间ES计算A计算方向:顺序计算。B计算公式:ES=max紧前所有工序最早可能完工时间2、工序最早可能完工时间EF计算A计算方向:顺序计算。B计算公式:EF=ES+工序作业时间3、工序最迟必须完工时间LF计算A计算方向:逆序计算。B计算公式:LF= min紧后

6、所有工序最迟必须开工时间4、工序最迟必须开工时间LS计算A计算方向:逆序计算。B计算公式:LS= LF-工序作业时间5、工序时差计算工序时差=工序最迟必须完工时间-工序最早可能完工时间 =工序最迟必须开工时间-工序最早可能开工时间6、关键路径的确定4241820146650241424141064418181414054518111367530146146843714972542163523320606063113120221完工开工完工开工ji关键路径工序时差最迟必须时间最早可能时间作业时间节点编号maxmin1最早可能开工时间计算计算方向:顺序计算。计算公式:最早可能开工时间=紧前工序最早

7、可能完工时间的最大值紧前工序的判断:2最早可能完工时间计算最早可能完工时间=最早可能开工时间+工序作业时间3最迟必须完工时间计算计算方向:逆序计算。计算公式:最迟必须完工时间=紧后工序最迟必须开工时间的最小值紧后工序判断:4最迟必须开工时间计算最迟必须开工时间=最迟必须完工时间-工序作业时间5工序时差计算时差=最迟必须开工时间-最早可能开工时间 =最迟必须完工时间-最早可能完工时间6关键路径的确定将时差为零的工序连接起来的路径。241814630结束时间0246414650141004067831253200621时差开始时间654321ij1开始时间计算计算方向:顺序计算计算公式:开始时间=

8、紧前节点开始时间+紧前工序作业时间紧前工序判断:2结束时间计算计算方向:逆序计算计算公式:结束时间=紧后节点结束时间-紧后工序作业时间紧后工序判断:3节点时差计算节点时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网络优化是指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充分利用时差对初始计划方案进行调整,以实现计划目标的过程。时间资源优化是指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寻求最短工期;或者在工期一定的条件下,消耗资源最少的网络优化。 时间资源优化是指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寻求最短工期;或者在工期一定的条件下,消耗资源最少的网络优化。 时间资源优化主要是通过资源平衡来实现时间和资源的最佳结合。其基本要求是:1、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单位和工序资源消耗定额为标

9、准,进行资源分配;2、将有限的资源优先配置给关键工序和时差较小的工序;3、必须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 1、绘制工程进度计划表;2、将网络图按照结点的开始时间放置在进度计划表中,该方案即为初始计划方案;3、对初始计划方案每日所需要的资源进行合计,并用折线图表示;4、采用“移峰填谷”法,对时差较大的工序的开工时间进行调整,进行资源平衡。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逻辑时间2(10)6(8)3(12)5(12)8(8)7(9)10(6)6(10)1832202917816654321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逻

10、辑时间成本优化是指在计划工期一定的条件下,寻求最低的工程总成本;或者在压缩工期的情况下,使得工程总成本增加最少的网络优化。 工程总成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其中:直接费用是指每个具体工序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间接费用是指用于整个工程的、与各个具体工序无直接关系的费用总和。工程总成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工期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费用工期最佳工期最低工程总成本最短时间正常时间正常时间费用最短时间费用变动率直接费用-例题:设某生产任务的网络图如下图所示。已知该任务的直接费用为3050元,间接费用为1540元。原计划工期为22天,时间和直接费用关系如下表所示。现在要缩短工期,试求

11、时间短和费用少的最优方案。 1、计算直接费用变动率。费用变动率的计算结果见上表。2、计算压缩工期时直接费用的变动额。从直接费用变动率最小的关键工序入手,对工期进行压缩。(1)工期压缩一天时,将压缩一天,直接费用增加50.00 元;(2)工期压缩二天时,将再压缩一天,直接费用又增加50.00元,共计增加100.00元;12564348695437工序正常缩短直接费用变动率(元/日)时间(日)费用(元)时间(日)费用(元)4210.003280.0070.008400.006560.0080.006500.004600.0050.009540.007600.0030.004500.0011100.

12、00200.005150.004240.0090.003150.003150.00不能缩短7600.006750.00150.00合计223050.00174280.00 时间和直接费用关系表 (3)工期压缩三天时,网络图共有三条关键路径,要压缩工期必须对三条关键路径同时进行压缩,其方案共计有四种:在压缩两天的基础上,、两个工序分别压缩一天,总的直接费用共计增加:100.00+70.00+80.00=250.00元;在压缩两天的基础上,、两个工序分别压缩一天,总的直接费用共计增加:100.00+30.00+90.00=220.00元;在压缩两天的基础上,压缩一天,总的直接费用共计增加:100.

13、00+150.00=250.00元;、三个工序各压缩一天,直接费用共计增加70.00+50.00+90.00=210.00元。从上述四个方案中选择直接费用增加最小的方案,作为最后的方案。(4)工期压缩四天时,共有二个方案:在压缩三天的基础上,、三个工序分别压缩一天,直接费用共计增加:210.00+80.00+50.00+30.00=370.00元;在压缩三天的基础上,压缩一天,总的直接费用共计增加:210.00+150.00+360.00元。从两个方案中选择直接费用增加最小的方案。(5)当工期压缩五天时,在压缩四天的基础上,、三个工序分别压缩一天,直接费用共计增加:360.00+80.00+5

14、0.00+30.00=520.00元; 3、计算压缩工期时,间接费用的变动额。当压缩工期时,每压缩一天,间接费用减少:1540.00/22=70.00元4、以总费用最低所对应的工期作为最佳工期。从下表可以看出,最佳工期为20天。工序时间-1-2-3-4-5极限时间 4443+703+703+703+70 888887+306+160 65+504+1005+505+504+1004+100 999998+307+60 4444441+600 5554+904+904+904+90 3333333 77776+1506+1506+160合计22212019181717时间压缩与直接费用关系表 *

15、 *费用正常时间-1-2-3-4-5直接费用305031003150326034103570间接费用154014701400133012601190工程总成本459045704550459046704760 工程总成本表 1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网络图、网络参数的计算方法。要求一般掌握的内容:网络计划的概念、特点应用步骤。网络参数的分类、工序作业时间的确定、工序明细表、网络优化等。第八章第八章 企业物资管理企业物资管理本章主要内容:物资管理概述物资定额物资库存管理第一节第一节 物资管理概述物资管理概述一、物资管理的概念一、物资管理的概念物资是指企业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

16、燃料动力、工具和备件等生产资料。物资管理是指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物资的采购、供应、保管和利用等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企业生产管理和生产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物资管理的意义二、物资管理的意义.是企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是节约物资消耗、降低产品成本重要手段;.是加强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周转速度、节约资金占用的手段;.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物资的分类三、物资的分类.按照物资在生产中的作用分: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和备件等。此种分类的目的是分类制定物资消耗定额,计算成本。.按照物资的自然属性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机电产品。此种分类的

17、目的是便于企业编制物资分类目录,便于物资的采购和保管。.按照物资的使用范围分:基建用、生产用、维修用、科研用、技改用和其它用。此种分类的目的是便于物资的发放和使用。 四、物资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四、物资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编制物资供应计划。包括:计划期内各类物资的需用量、储备量、期初库存量、采购量。.制定和管理物资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制定、执行、检查、修改和分析。.订货、采购和仓储管理。采购、签订购货合同、催交、提货、发运、验收、入库、保管和发放物资。.储备资金管理。制定储备资金定额,进行库存控制。 第二节第二节 物资定额物资定额一、物资消耗定额一、物资消耗定额(一)物资消耗定额的概念(一)物资

18、消耗定额的概念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者完成一定量的工作,必需消耗的物资数量的标准。解释:.物资消耗定额的高低,主要与企业技术水平、生产组织等内部条件有关。.是指生产合格产品所需的物资数量。.是企业考核物资消耗的标准。.必须是先进合理的。 (二)物资消耗定额的作用(二)物资消耗定额的作用.是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依据。.是发放和控制物资消耗的依据。.是制定储备定额的依据。.是降低消耗,提高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的手段。 (三)原材料消耗定额的构成(三)原材料消耗定额的构成原材料的消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有效消耗:构成产品净重的部分。工艺损耗:是指工艺过程所产生的损耗。非

19、工艺损耗:是指有效消耗和工艺损耗以外的损耗。.工艺消耗定额构成工艺消耗定额产品净重工艺损耗数量.物资供应定额构成物资供应定额消耗定额(供应系数)供应系数合理的非工艺损耗/工艺消耗定额 (四)物资消耗定额的分类(四)物资消耗定额的分类.按照物资的自然属性分:金属材料消耗定额、非金属材料消耗定额。.按照物资在生产中的作用分:原材料消耗定额、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燃料动力消耗定额、备品备件消耗定额。.按照物资的使用范围分:生产用物资消耗定额、维修用物资消耗定额、基建用物资消耗定额等。.按照定额的构成和用途分:工艺消耗定额和物资供应定额。.按照定额的综合程度分:综合消耗定额和单项消耗定额。二、物资储备定额

20、二、物资储备定额(一)物资储备定额的概念(一)物资储备定额的概念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而建立的、必需的和最经济合理的物资储备数量标准。解释:.一定的条件:外部条件:供求状况、供应商的生产周期、在途时间、使用前的验收入库和准备时间等。内部条件:每天的生产任务、物资消耗定额的水平.建立储备定额的目的: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和顺利进行。.定额标准必须是经济合理。经济合理是指保管费用和由于供应中断所造成的停产之和最小。(二)物资储备定额的作用(二)物资储备定额的作用.是企业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依据。.是企业核定流动资金定额的依据。.是企业控制物资的采购供应和库存状态的依据

21、。.是企业提高流动资金周转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物资储备定额的分类(三)物资储备定额的分类.按照储备的作用分按照储备的作用分()经常储备定额:是指为了保证两次进料间隔期内生产的正常进行而建立的物资储备数量标准。()保险储备定额:是指为了保证供应异常条件下生产正常进行而建立的物资储备数量标准。()季节储备定额:是指为了保证季节性供应和使用而建立的物资储备数量标准。.按照定额的综合程度分按照定额的综合程度分()明细物资储备定额:是指按照物资的品种、规格和型号建立的储备数量标准。()大类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在明细物资定额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物资目录”中的物资大类,汇总编制而成的物资储备数量

22、标准。是某一大类物资的综合储备定额。()综合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在大类物资储备定额的基础上,汇总大类物资储备定额而成的物资储备数量标准。是综合程度最高的物资储备定额。.按照计量单位分按照计量单位分()储备时间定额:是指储备的物资数量能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期间。以时间为单位。()储备量定额:是指在储备期内,储备的物资实物量标准。是以实物量单位表示的物资储备定额。()储备资金定额:是指在储备期内为储备一定数量的物资所需的流动资金的数量标准。是以货币为单位表示的物资储备定额,是综合程度较高的物资定额。 (四)制定储备定额的方法(四)制定储备定额的方法.经常储备定额的制定方法经常储备定额的制定方法物资的经

23、常储备定额,采用“以期定量”法来确定的。其计算公式是: 某种物资物资平均 物资使用 平均 物资 经 常供 应前 的每日消耗 储备定额 间隔天数 准备天数 产量 定额其中物资使用前的准备天数计算公式如下:物资平均 (每次入库量进货间隔天数)供 应间隔天数 每次入库数量物资使用前准备天数包括验收入库时间和使用前的简单的加工、化验和处理等。.保险定额的制定方法保险定额的制定方法一般也是采用“以期定量”法来确定的,其计算公式是:某种物资 保险 平均 物资保 险 储备每日消耗储备定额 天数 产量 定额.季节定额的制定方法季节定额的制定方法季节储备定额的计算公式为:季节 季节 平均 物资储备储备 日 消耗

24、定额 天数 产量 定额 第三节第三节 物资库存管理物资库存管理一、库存物资分类管理一、库存物资分类管理ABC管理法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在研究社会财富的分配时发现,少数人占有社会财富的大多数,多数人只占有社会财富的一少部分。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了巴累托曲线。ABC分类管理法是巴累托曲线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一)(一)ABC法的基本原理法的基本原理将物资按照品种多少和资金占用额的大小,对物资进行分类:物资类别 品种百分比 占用资金百分比 A 约 约 B 约 约 C 约 约 (二)(二)ABC法的基本应用步骤法的基本应用步骤、汇总资金占用情况。如物资全年需要量及资金占用表所示。.将所有的物资按照占用资金额

25、的大小重新进行排队,并计算物资占用资金额的百分比,如物资占用资金分类表所示 。 .绘制巴累托曲线。如下图所示 。.对物资进行分类。CD84作为A类物资,占用资金71.4;B28、B15、G25、A34、A21作为B类物资,其它作为C类物资。.对各类物资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对A类物资进行重点管理;对B类物资应该加强管理;对C物资作为一般管理。 30800.00合计150.001050.00950.00100.001300.003000.00250.0022000.00300.0040.0060.001100.00500.003.001.052.0010.000.505.000.2511.000.

26、100.400.102.500.255010004751026006001000200030001006004402000A15A34A21B7B15B28B81CD84CD91G4G15G25H10年占用资金额(元)单价(元)年需要量品名100.0030800.00合计71.81.85.89.92.95.97.98.98.99.99.99.10022000.0025000.0026300.0027400.0028450.0029400.0029900.0030200.0030450.0030600.0030700.0030760.0030800.0071.49.84.23.63.43.11.

27、61.00.80.50.30.20.122000.003000.001300.001100.001050.00950.00500.00300.00250.00150.00100.0060.0040.007.715.423.130.838.546.253.961.669.377.084.792.4100.012345678910111213CDB2B1G2A3A2H1CDB8A1B7G1G4累计资金占用%累计资金占用额资金占用%资金占用额品种累计%累计品种品名品名G4G15B7A15CD91H10A21A34G25B15B28CD84资金占用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

28、00050000Percent100500300022000库存控制系统包括输入、输出、约束和运行机制四个部分。如图9-2所示(陈209)。库存控制系统需要回答三个问题:(1)间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库存?(2)何时提出补充订货?(3)每次提出订货的批量是多少?按照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方式,可以将库存控制系统分为三种类型:1、固定量系统固定量系统是指订货点(RL)和订货量(Q)都是固定量的库存控制系统。随时检查库存状态。适用于重要物资的库存控制。可以采用双仓(双堆)法进行库存控制。安全库存订货点RLLTLT固定量系统QQ2、固定间隔期系统固定间隔期系统是指每隔一个相同的时间间隔,提出一次补充订货,每次

29、提出订货的批量为:每次提出订货的数量是变动的。但不需要随时检查库存状态。3、最大最小系统在固定间隔期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订货点,经过一个时间间隔,如果实际库存状态小于订货点,则提出补充订货,否则不提出订货。每次提出订货的批量为:这种控制系统的优点是每个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检查一次库存,每次的订货批量大于或等于最高库存量与订货点之差。LSQ量提出订货时实际的库存最高库存量-LSQ量提出订货时的实际库存最高库存量安全库存固定间隔期系统ttt最高库存量SL1L2L3L2安全库存最大最小系统tt最高库存量SL1订货点RL三、经济定购批量三、经济定购批量经济订购批量是指物资采购保管费用最小的订货批量。物

30、资库存保管费用的构成:订货费。订购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保管费。保管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缺货费。缺货造成的停产损失。进货费。进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装、运、包、验等费用。与库存有关的费用可以分为两种:1、随库存量增加而增加的费用。这类费用主要是保管储存费用。包括:(1)资金成本。主要是指资金利息。(2)仓储空间费用。包括建造仓库、配备设备、供暖照明、修理保管费用等。(3)物资变质和陈旧发生的费用。(4)税收和保险费用。2、随库存增加而减少的费用。这类费用主要是采购订货费用。包括:(1)订货费用。(2)调整准备费用。(3)购买和加工费用。(4)生产管理费用。(5)缺货损失费用。3、库存总费用。将

31、上述费用归纳后,年库存总费用可以分为四项:(1)年维持库存费用(CH)。包括资金成本,仓库及设备折旧、税收、保险和陈旧损失等。(2)年补充订货费用(CR)。每次订货发生的费用。(3)年购买或加工费用(CP)。与价格或订货数量有关的费用。(4)年缺货损失费用(CS)。包括机会成本、停产损失、信誉损失等。 CT=CH+CR+CP+CS库存优化的目标是CT最小。1、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假定条件陈P216-217(1)外部对库存系统的需求率已知,且为常量。年需求率用D表示,单位时间需求率用d表示。(2)一次订货量无数量限制。(3)采购、运输均无价格折扣。(4)订货提前期已知且为常量。(5)订货费用与订货批量无关。(6)维持库存费用是库存量的线性函数。(7)不允许缺货。(8)补充率无限大,全部订货一次到齐。(9)采用固定量系统。2、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公式根据假定条件可知:CS=0 令上式对Q的一阶导数为零,得到经济订货批量为:经济订货批量为:订货点的计算公式为:其中LT的单位为年。年总成本为:CT=CR+CH年订货次数为:年订货次数=D/Q例题:陈P218S公司以单价10元每年购进某种产品8000件。每次订货费用为30元/件,资金年利率为12%,单位维持费用按库存货物价值的18%计算。若每次订货提前期为2周,试求经济订货批量、最低年总成本、年订货次数和订货点。HDSQ2*LTDR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