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部分树种丰产林培育管理技术_第1页
南方部分树种丰产林培育管理技术_第2页
南方部分树种丰产林培育管理技术_第3页
南方部分树种丰产林培育管理技术_第4页
南方部分树种丰产林培育管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一章 毛竹林新造及丰产林培育管理技术1、 毛竹林新造技术 12、 毛竹笋用丰产林培育管理技术 33、 毛竹材用丰产林培育管理技术 64、 竹青虫防治技术 9 第二章 杉木林新造及丰产林培育管理技术5、杉木林新造技术 106、杉木幼林培育管理技术 12第三章 油茶林新造及丰产林培育管理技术7、油茶林新造技术 148、油茶幼林培育管理技术 189、油茶成林培育管理技术 2010、油茶病害防治技术 222411、油茶虫害防治技术毛竹林新造技术毛竹林新造技术主要包括 林地选择、林地整理、母竹选取、母 竹栽植、幼林管护 等几项措施。一、林地选择 新造毛竹林一般要求土层深度 50 厘米以上,肥沃湿润

2、、排水透 气的砂质壤土和壤土为佳,PH值4.5-7为宜,地下水位100厘米以下。二、林地整理 林地整理一是清理造林地上的植物,二是林地垦复。林地垦覆有以下几种方式。1 、全垦整地 此种方式只适用于坡度小于 20 度的造林地。2、带状整地就是将造林地划分为 3-5 米宽的等高线水平带,隔带开垦, 2-3 年内轮垦完毕。此种方式适宜坡度 20 度以上的造林地,以减少水土 流失。3、块状整地此法多用于坡度30度以上的造林地,块状大小一般为 2X3米。 林地垦覆完成后株行距4X5米放样(每亩约35株),挖穴规格 为长 80 厘米,宽 50 厘米,深 40厘米。三、母竹选取母竹选择年龄 2-3 年,胸径

3、 5 厘米左右,分枝低,无病虫害,长势旺盛的林缘竹最佳母竹竹鞭走向大体与竹秆下部第一盘竹枝方向相同,据此规律, 挖取来鞭和去鞭各 30 厘米,削去竹梢,保留 4-5 盘竹枝,以减少水 分蒸发。母竹最好即起即栽,最多不超过 2 天。四、母竹栽植 一是根盘入穴舒展,不可强行扭曲;二是根盘入土不可太深, 根盘表面与种植穴地面平行。然后填土压实,浇定根水,再填土盖草,修除多余枝叶,并用 支架撑护。五、幼林管护 在平缓的造林地,可人工间种花生、西瓜等作物,以耕代抚, 但不可套种芝麻、玉米等耗肥量大的作物。新造林地应设置围栏和森林防火警示牌,并派专人管护。一是 严禁牲畜入内践踏,出笋期和新竹生长期尤其要加

4、强管护;二是严防 森林火灾,三是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毛竹笋用丰产林培育管理技术毛竹笋用丰产林培育管理技术主要包括 竹林选择、除杂垦复、 开沟蓄水、施肥压青、留笋号竹、抽水喷灌、开穴挖笋、合理采伐、 灾害防治 等几项措施。一、竹林选择毛竹笋用丰产林应选择交通方便,向阳背风,土壤深厚、肥沃, 地势较为平缓,无土壤、水、气等环境污染的毛竹林,竹林附近最好 有水源。二、除杂垦复除杂时每亩保留立竹 120株左右,伐除 6 年以上老竹和病、虫、 劣、小、密竹(伐竹一般在大年冬季进行) ,使立竹年龄组成为 1-6 生竹每年各 20株。同时清除其它杂灌, 注意适当保留阔叶树, 每亩 8 株左右,尽量保持竹林生

5、物多样性、 增强保水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视土壤板结情况,每隔 3-6 年全垦一次,于大年 5-6 月或小年 9-10 月进行,深度 30 厘米以上,注意避免损伤幼壮竹鞭的鞭芽和鞭根, 清除土壤中的树蔸、竹蔸和大石块。扩展阅读:未集约经营的毛竹林,一般有明显的大小年轮换现象。大年长竹,小年长 鞭。大年春笋多,成竹也多,竹林养分消耗大, 7 月竹鞭才开始生长, 11月底停止,因竹叶 老化, 养分积蓄不多, 当年冬笋不多; 次年进入小年后春笋少, 新竹也少, 竹林以换叶为主, 因养分消耗少, 5 月竹鞭即开始生长,由于新叶光合作用强,养分积蓄多,且新竹消耗的养 分也少, 9 月竹鞭就停止生长而大量

6、孕笋, 当年冬笋多而肥大, 来年又进入大年而交替循环。三、开沟蓄水结合深翻松土,对坡地竹林要开沟拦截降水。在山坡沿等高线 挖竹节型蓄水沟, 水平沟距 5 米左右,沟深 50厘米左右,5 年后填平, 换地重新开挖。四、施肥压青结合深翻,每年施肥 2-4 次,慢效有机肥可一次施入, 数量不限, 速效化肥则宜勤施,亩施毛竹专用肥 200 斤以上,施肥深度 20 厘米 左右,采取沟施或穴施( 4 年以下竹蔸上方 30 厘米挖穴施入),施后 覆土轻压。扩展阅读:促笋肥大年 2 月底(出笋前 1 个月)施速效肥,促进春笋竞发;长鞭 肥大年 5-6 月在春笋采挖穴内施速效肥,并将剥除的笋衣应压青回填,有利竹

7、鞭生长。 排芽肥小年 8-9 月施速效肥,促进笋芽分化。五、留笋号竹每年 3-5 月,每亩选留 20 株左右粗大、健壮、分布均匀的盛期 笋进行标记,严格保护。每年新笋成竹后对新竹号记年份。六、抽水喷灌 竹林地土壤水分对竹林生长和行鞭孕笋非常重要,水分供应是 笋用竹林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在夏季毛竹林地下鞭根生长期,秋季 毛竹林孕笋期, 土壤干燥时应及时灌溉供水。 可在竹林中修筑蓄水池, 于附近水源地抽水,采用喷灌方式进行林地灌溉。七、开穴挖笋挖冬笋一般在 “小雪”至“大寒”(春节前 10天)进行。采取找 “包 岔”点挖的方式,禁止顺鞭刨挖,以免损伤笋芽。挖春笋除选留标记的竹笋外,其他竹笋按采挖标

8、准分批开穴挖取,及时加工。八、合理采伐根据号竹标记,伐除 6 年以上老竹和病、虫、劣、小、密竹, 适当保留阔叶树,保持生物多样性,以维持食物链,增强竹林抗雪压 和病虫害的能力。九、灾害防治 对竹蝗、竹青虫、竹刺蛾、竹螟、竹实小蜂、竹卵园蝽、象鼻 虫、竹枯梢病等危害性大的有害生物, 本着预防为主,科学防控和 “治 早、治少、治了 ”的原则,掌握其生活史,抓住虫源地,采取经济有 效的方法,及时控制,以保障竹林的健壮生长。对冰灾和旱灾等自然灾害,一是预留和保护林内大型阔叶乔木, 增强竹林抗倒伏的能力;二是对常年冰冻严重的竹林, 采取部分勾梢 的办法减轻雪压;三是旱情严重时及时抽水灌溉,保障竹林行鞭、

9、孕 笋等关键生长期的供水。毛竹材用丰产林培育管理技术毛竹材用丰产林培育管理技术主要包括 竹林选择、除杂垦复、 开沟蓄水、合理施肥、留笋号竹、合理采伐、灾害防治 等几项措施。一、竹林选择 毛竹材用丰产林应选择交通方便,土壤深厚、肥沃,地势较为 平缓的毛竹林。二、除杂垦复除杂时每亩保留立竹 180 株左右,伐除 6 年以上老竹和病、虫、 劣、小、密竹(伐竹一般在大年冬季进行) ,使立竹年龄组成为 1-6 年生竹每年各 30 株,竹林立地条件改善后每年可留笋成竹 40-50株。 同时清除其它杂灌,注意适当保留阔叶树,每亩 8 株左右,尽量保持 竹林生物多样性、增强保水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视土壤板结

10、情况,每隔 3-6 年全垦一次,于大年 5-6 月或小年 9-10 月进行,深度 30 厘米以上,注意避免损伤幼壮竹鞭的鞭芽和鞭根, 做到土壤中无树蔸、竹蔸和大石块。三、开沟蓄水 结合深翻松土,对坡地竹林要开沟拦截降水。在山坡沿等高线 挖竹节型蓄水沟,水平沟距 5米左右,沟深 50厘米左右,5年后填平, 换地重新开挖。四、合理施肥结合深翻,每年施肥 1-2 次,慢效有机肥可一次施入, 数量不限, 速效化肥则宜勤施,亩施毛竹专用肥 100 斤以上,施肥深度 20 厘米 左右,采取沟施或穴施( 4 年以下竹蔸上方 30 厘米挖穴施入),施后 覆土轻压。五、留笋号竹每年 3-5 月,每亩选留 40-

11、50株左右粗大、健壮、分布均匀的盛 期笋进行标记(清明节前后 5 天的盛期笋保留, 其余早期笋和末期笋 挖除或砍除),严格保护。每年新笋成竹后对新竹号记年份。六、合理采伐根据号竹标记,伐除 6 年以上老竹和病、虫、劣、小、密竹, 适当保留阔叶树,保持生物多样性,以维持食物链,增强竹林抗雪压 和病虫害的能力。七、灾害防治 对竹蝗、竹青虫、竹刺蛾、竹螟、竹实小蜂、竹卵园蝽、象鼻 虫、竹枯梢病等危害性大的有害生物, 本着预防为主,科学防控和 “治 早、治少、治了 ”的原则,掌握其生活史,抓住虫源地,采取经济有 效的方法,及时控制,以保障竹林的健壮生长。对冰灾等自然灾害,一是预留和保护林内大型阔叶乔木

12、,增强 竹林抗倒伏的能力;二是对常年冰冻严重的竹林,采取部分勾梢的办 法减轻雪压。竹青虫防治技术竹缕舟蛾、竹篦舟蛾、竹拟皮舟蛾等统称为竹青虫,一年有 4-5 代,是我县的第二大竹林食叶害虫。据记载,我县 1963 年爆发 2.2 万亩, 1967年爆发 4万亩, 1979年爆发 5万亩, 1983年爆发 5.6万 亩, 1993 年爆发 15.5万亩,被害竹林一片枯黄。一、调查方法1、看地面上的竹叶碎片。在竹林内作线路踏查,查看地上是否 有新鲜竹叶碎片,如有,猛击竹杆数次,然后数清地面上的竹青虫;2、砍竹后数清竹株上的竹青虫数。3、根据历年竹青虫发生规律确定防治虫口密度。如果平均每竹 有 3

13、龄以下幼虫 20 条以上,或者老熟幼虫 5 条以上,且竹缕舟蛾、 竹篦舟蛾占 50%以上,则竹青虫将大发生,需开展防治。二、防治方法1、打针注药防治 山顶、山脊及稀疏竹林发生竹青虫,放烟防治效果差,宜用打针 注药防治。 即用手钻或木棒钢钉打眼工具在竹基部竹腔壁上打洞, 然 后用注射器抽取乙酰甲胺磷原液,从注孔中向竹腔内注射,每竹 10 毫升。2、喷烟防治山窝及竹林密度每亩在 180 株以上的连片竹林, 用注射法防治费 工多,用药量大,宜用喷烟法防治。即乙酰甲胺磷与柴油按1:1 配后,在无风晴天的傍晚或清晨,用喷烟机喷烟防治。杉木林新造技术杉木林新造技术主要包括 林地选择、带状整地、挖穴施肥、带

14、 状混栽 等几项措施。一、林地选择 新造杉木速生丰产林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疏 松、湿润、排水良好的林地。扩展阅读:虽然杉木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单位面积产量高,从土壤中吸取 的养分元素比其他一般树种多的优点, 但是, 由于杉木枯枝落叶凋落物数量少, 林下植被少, 归还土壤再利用的营养少,使得杉木成为一种耗肥量大且自肥能力差的树种。二、带状整地 首先是林地全面劈山,砍除乔木、杂灌和杂草,并将杂灌和杂草 沿等高线或水平带状间距堆垛,不炼山让其自然腐烂。 然后按 2 米行 距进行带状整地,整地宽度 1米(即留 1米,挖 1米,整地后整个林 地成百叶窗形式),深度 20-30 厘米

15、。扩展阅读:一般来讲,在山区、丘陵区杉木造林时,都采用火燎炼山后整地,以促使 土壤熟化,改善土壤墒情,提高造林成活率。但是,炼山整地使林地整体地表裸露,土壤结 构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保肥、供肥和保水、供水能力减弱,土壤中养分损失严重, 从而使林地肥力下降,直接影响林木后期生长。因此,从保持土壤肥力、持续经营观点看, 应改变传统炼山整地方式,积极提倡带状整地。三、挖穴施肥结合带状整地,按2X 2米株行距放样,50X 50X 50厘米挖穴, 每穴施 1 斤磷肥或复合肥底肥, 要注意将肥料与穴底土壤拌匀再覆一 点土,使初植苗木根系与其保持一定距离。扩展阅读:对杉木根系研究表明,杉木虽是浅根性树

16、种,侧根发达,但亦有相当数量的垂直根系深扎于土壤下层。当实生苗造林达 5 年时,其平面根幅达 3-4 米,细根密集幅度 0.5-1.0 米,垂直根系达 0.6-0.8 米,细根密集深度 0.2-0.4 米,由于杉木根系对土壤的穿插能 力较弱,因此,为促进杉木幼林根系的扩展和下扎,全垦整地深度要求在 25 厘米以上,块 状整地或挖宕整地应不小于 50X50X50厘米,并将周围表土填入穴内。四、带状混栽混交林一般按 30%的比例配置阔叶树,可选杨梅、桤木、银杏、 香樟、枫香等树种,混栽方式既可块状混栽,又可带状混栽,推荐在 林地周边带状混栽 1-3 排,可同时起到标记边界的作用。扩展阅读:由于杉木

17、纯林对林地肥力消耗大的同时,归还土壤以供再利用的养分少, 使得大面积营造杉木纯林时,土壤养分供需失调,从而导致土壤肥力逐年降低,影响杉木生 长。因此,我们应该营造能防治病虫害,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地肥力之效的混交林。据资 料,混交林内的凋落物较杉木纯林为多,如 7年生杉木与麻栎混交林枯枝落叶干重 1440斤/ 亩,是纯林 916 斤/亩的 1.57 倍,且凋落物组成成份多,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以促进林地腐 殖物分解,使林地内速效性氮、磷、钾的含量都高于杉木纯林,可使杉木混交林(尤其是杉 木与速生阔叶树种混交)每亩蓄积量一般可增加 0.1-0.5 倍,生长好的可达 1 倍。若与固氮 改良土壤树种混

18、交,其效果更加明显,如杉木与豆科树种(如刺槐)等混交,林木生长量明 显增大。杉木幼林培育管理技术杉木幼林培育管理技术主要包括 松土施肥、间种作物、幼林管 护、修枝间伐、灾害防治 等几项措施。一、松土施肥 造林后进行抚育管理时,应逐年挖宽,以疏松土层,增加土壤通 气性,促使养分转化,提高土壤保水、供水和供肥能力,保证幼林正 常生长。结合松土除草,第二年开始每株施碳酸氢铵 0.2 斤,逐年增 加至幼林郁闭成林,以促进幼苗根系生长。二、间种作物 结合松土除草,新造林地间种豆科植物(如豌豆、大豆、蚕豆、 花生等,不宜间种高大、攀援类作物,以免影响杉苗生长) ,不仅能 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

19、,同时还可以保持水土。三、幼林管护 新造林地应在牲畜经过的路口设置围栏,并派专人管护,防止 牲畜入内取食嫩枝,践踏幼苗。四、修枝间伐每亩选择 40 株长势最好、树干通直圆满的单株进行修枝,为培 育大径材杉木做准备。 一般在造林 6 年后林分郁闭,阴枝开始枯死时 进行第一次修枝,时间选择在当年 11 月,将所有枯死枝及往上第一 轮活枝全部修割,采用锋利的刀、斧、锯,自下往上紧贴树干修割, 注意切口与树干持平,不能撕裂树皮。修枝间隔期 1-2 年,视林分生 长情况而定,共修枝 3-4 次造林 9 年后进行第一次间伐,保留 120 株/亩,间隔 4 年后进行 第二次间伐,保留 90株/亩,间隔 6

20、年后进行第三次间伐,保留原修 枝的 40 株/亩,间伐要做到“砍小留大、砍坏留好、砍密留稀、不开 天窗”。每次间伐后对保留树施复合肥 2 斤/株,沿树蔸上方挖半径 60 厘米的半圆形沟施肥,并堆土覆盖。五、灾害防治 一是新造林地劈山留下的杂灌杂草逐步枯死,可燃物极多,且 杂草生长迅速,应在林地周边主要路口设立森林防火警示牌,并派专 人管护,严防森林火灾。二是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油茶林新造技术油茶林新造技术主要包括 林地选择、园区规划、林地清理、科学 整地、良种壮苗、密度设计、挖穴施肥、科学种植 等几项措施。一、林地选择 由砂岩、页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母质发育而成的红壤、 黄壤和黄红壤山地

21、均可造林。土层厚度应在 1 米以上,少于 40 厘米 不宜造林。 土壤含水率旱季应不低于 15%,石砾含量不超过 20%,孔 隙度应在 50%以上,以壤土、轻壤土、轻黏土为宜。土壤要求呈微酸 性或酸性, ph 值为 4.5-6.0,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效 钾含量要高。海拔以 100-500米为宜,最好不要超过 800 米,坡向宜选择南向、 东向或东南向,坡度宜选择 25 度以下,坡位选择下坡和中坡为宜。二、园区规划 在建园时须进行林地规划,才能达到适地适树, 充分发挥油茶的 优良特性,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可根据地形和造林面积大小,一般 采用 1:5000 比例尺将造林地范围、面积及

22、大区、道路等测绘成图。 大区顺沿山势,小区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进行划分,要合理配置道路。 小区林地两侧,从上至下开设纵坡林道、排水沟,水平方向开设水平 林道和横向排水沟,纵横相通。在降水不均、干旱比较严重的地方, 应修建灌溉和蓄水设施,开设水平蓄水沟。三、林地清理将林地现有乔灌木、杂草、其他混生的用材林、经济果木林树种 和树枝残留物等进行彻底的伐除,对油茶的老、残、病株也要一并伐 除。四、科学整地比较平坦或林地坡度小于 15 度的平地或缓坡地, 提倡全面整地, 实施全垦。整地时可顺坡由下而上挖垦,并将土块翻转使草根朝上; 挖垦深度视土壤情况而定,一般 30 厘米左右。全垦后可沿水平等高 线每隔 4

23、-5 米行距开挖一条宽深 30 厘米的蓄水沟。坡度大于 10度而小于 25度采用带状整地。 先自上而下顺坡拉一 条直线,而后按行距定点; 再自各点沿水平方向环山定出等高点开带。 垦带采用由上向下挖筑水平阶梯的方法,筑成内侧低,外缘高的水平 阶梯。陡坡或岩石裸露地采用穴垦或鱼鳞坑整地方式。 先拉线定点,然 后按规格挖穴,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先以表土填穴,最后以心土盖 在穴面。五、良种壮苗在选用购买油茶种苗时要注意, 必须是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或认定 的且适宜本地发展的良种,种苗供应单位必须提供 “四证一签 ”,多系 合理配合。 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的良种是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 还 有少量的杂交子代,

24、其中优良家系和优良杂交子代是一年生实生苗, 优良无性系是芽苗砧嫁接两年生裸根苗。所有苗木要求达到二级苗标准以上,无检疫对象,苗木鲜,色泽 正常,生长健壮,充分本质化,无机械损伤,顶芽饱满健壮。随着形 势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目前逐步推广使用一年生营养杯嫁接苗造 林,有利于提高育苗效果和造林成活率。六、密度设计 根据坡度、土壤肥力、间种和抚育管理水平等情况设计相应密度, 定植密度需根据坡度,适宜的行距为 2.5-3 米,株距为 2-3 米,也就 是每亩为75-110株。推荐的初植密度一般为:株行距 3X3米。七、挖穴施肥按既定的规划密度定点后,在定植点进行挖穴或壕沟, 稀植林地宜用挖穴,密植林地适

25、宜挖壕沟。挖穴规格一般要求70X70X70 厘米长宽深的大穴;壕沟要求为60X70厘米宽深。挖穴后定植前每穴施农 家肥 20-40斤或饼肥 6斤、复合肥 1 斤或钙镁磷肥 1 斤,将肥施于穴 底与底土拌匀,然后回填表土。八、科学种植 苗木装箱运输,最好单层摆放整齐,空隙要挤紧,防止滚动造成 根团破碎,搬运时要轻拿轻放。栽埴坑宜小,坑底要平,忌挖成 “锅 底坑 ”,以保证容器苗底部与坑底结合紧密。对使用塑料袋等不能降 解的材料作为容器时,要去掉容器后方可栽植,操作要细致,苗木要 直立,位于坑中央。回填土要从容器周边向容器方向四周压实,使土 壤与容器紧密结合,切不可向下挤压容器。油茶幼林培育管理技

26、术油茶幼林培育管理技术主要包括 培蔸覆草、及时补植、合理施肥、 中耕除草、树型培育、间种作物、灾害防治 等几项措施。一、培蔸覆草 油茶新造林后应及时培蔸覆土, 并在四周覆盖稻草、 谷壳、杂草、 林下凋落物及腐殖殖质等覆盖物,并压上薄泥土,以增温保湿。覆盖 物应保证一定的厚度和覆盖面积, 一般要达到60>60厘米的面积,厚 度需要达到 2 厘米以上。二、及时补植 发现缺株和病株,要以同龄壮苗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 林地幼苗生长基本保持一致。 同时对未栽正的或根系裸露的苗木要及 时扶正培土。三、合理施肥 幼树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则主要以氮肥,配合磷钾肥,主攻 春、夏、秋三次梢,随树龄

27、大小使施肥量从小到多,逐年提高。在施足基肥条件下,第一年可以不施肥,以防肥害。第二年可少 量追肥。第三年开始每年施肥 2-3 次,冬季在 11 月上旬每株施农家 肥 10-20 斤,春季在 3 月春梢萌动前可追施复合肥 0.2-0.4 斤/株。配 方施肥能明显提高油茶产量。 随着树体的增长, 每年的施肥量逐年递四、中耕除草油茶幼林一般每年除草 2 次,第一次在 5-6 月进行,第二次在 8-9 月进行。夏季旱季来临前中耕除草一次,并将草皮覆盖于树蔸周围的 地表,给树基培蔸,以减轻地表高温的灼伤和旱害。做到不伤根、不 伤皮、不伤枝、蔸边浅、冠外深、逐年加深。五、树型培育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 30

28、-50 厘米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一 年在 20-30 厘米处选留 3-4 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 第二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 2-3 年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 3-4 年, 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 并 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油茶在树体内条件适宜时,具有内 膛结果习性,但要注意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 张的树型。要注意摘心,控制枝梢徒长,并及时剪除扰乱树形的徒长 枝,病虫枝,重叠枝和枯枝等。六、间种作物 间种时要注意勤加管理,及时施肥,花生、豆类的茎秆要堆沤还 山,绿肥要压青,做到以山养山,否则,不仅作物收成不好,间种

29、目 的也无从达到。必须妥善轮作,切忌边作。间种时注意在幼树周围留 一定的距离不要栽种,以免妨碍油茶正常生长,间种距树蔸的直径, 造林初期控制在 50 厘米左右,随着油茶长大,根系扩展,间种与树 蔸间距应当逐渐扩大。注意选择和油茶没有共同病害、虫害的作物, 以免形成新的中间寄主或新的传染源。七、灾害防治新造林地应派专人管护,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油茶成林培育管理技术油茶成林培育管理技术主要包括 土壤改良、合理施肥、及时灌溉、 合理修剪、引蜂授粉、适时采摘、灾害防治 等几项措施。良种油茶进入盛果期一般为造林后 8-10 年,经济收益期限长达50 年以上。在盛果期内每年结大量的果实, 需消耗大量营养成

30、份, 所 以成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土、肥、水管理,恢复树势,防治 病虫害。一、土壤改良夏季进行浅锄,一年一次,深度 10-15 厘米;冬季一般挖 20-25 厘米深,隔年深挖。垦复时做到荒山宜深,熟山宜浅;平坡深,陡坡 浅;大树老树深,幼树浅;树冠外深,树冠内浅。垦复一般在 3-4 月 或 11 月结合施肥时进行。二、合理施肥大年以磷钾肥、有机肥为主,小年以磷氮肥为主。肥料的施用方 式采用穴施、沟施均可,陡坡地要施在油茶树的坡上沿。增施有机肥 不但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特性,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延 长化肥肥效,而且还能提高果实含油量。在施追肥的基础上,还可根据年情、土壤条件和树体挂

31、果量适当 喷施一些叶面肥,对促花保果,调节树势,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大 有帮助。叶面施肥多以各种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尿素和各种生长 调节剂为主,用量少、作用快,宜于早晨或傍晚进行,喷施叶背面效 果更好。三、及时灌溉我县一般是夏秋干旱, 7-9 月的降水量大多不足 300 毫米,而此 时正是果实膨大和油脂转化时期,俗称 “七月干球,八月干油 ”。合理 灌溉可以增产 30%以上。四、合理修剪油茶修剪多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动前进行。 先剪下部,后剪中上部, 先修冠内,后修冠外,要求树枝分布均匀,内饱外满。春梢是主要的 结果枝,要尽量保留。五、引蜂授粉每年 10-12 月油茶开花时,可在油茶林人工放蜂,

32、提高座果率。 在放蜂之前,应先给蜜蜂喂食 “解毒灵”或“油茶蜂乐 ”。六、适时采摘 因为油茶物种和品种不同,果实成熟期不一致,一般集中在 10 月上旬至 11月上旬,我县主要是寒露籽和霜降籽。寒露籽于 10 月上 旬寒露节前后收摘,霜降籽于 10 月下旬霜降节前后收摘。油茶果实采摘后及时摊开翻晒,晒 2-4 天,分离茶籽后,继续晒 1-2 天。七、灾害防治新造林地应派专人管护,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油茶病害防治技术常见油茶病害主要有 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烟煤病 ,其 防治技术如下。1、油茶炭疽病一般是 4-5 月间开始发病,但此时落果不多, 7-8 月病害蔓延发展 很快,普遍发生落果,

33、9 月出现较大的落果高潮,一直持续到 10月, 发病的适温为25-28C。防治办法(1)定期喷洒赛力散和波尔多液混合液(在 1%的波尔多液中加 入 0.5%的赛力散),共喷 3-4 次。即在春季新梢生长时喷一次( 3-4 月),病害中期( 6月)喷一次,发病严重期( 7-8月)每隔半个月喷 一次。如果是水源缺乏区,可喷洒 1:10的赛力散石灰。(2)在果病高峰前(约 6 月底)开始喷洒 50%多菌灵可湿粉 500 倍液,每 10天 1次,连喷 4次,或用 1:1:100波尔多液加 1-2%茶枯 水,每 15 天 1 次,连喷 3 次,或用 50%退菌特可湿粉 300 倍液,于 6月至 9月间,

34、特别是病果盛发期前 10-15天起每隔 10-14天 1次, 连喷 3-4 次。(3)对种苗进行严格检疫。从外地调进的种子,必须经过当地检 疫,本地复检,播种前要用 0.2%赛力散或 50%可湿性退菌特 1000 倍 稀释液浸种 24 小时。下种之后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4)发现油茶炭疽病病株,要及时砍除烧毁。2、油茶软腐病叶片在 3 月下旬开始发病, 4-5 月阴雨天气蔓延很快,大量发生, 6-8 月都可出现高峰,引起落叶、落果,严重时叶、果全部脱落, 10 月以后逐渐停止。防治办法(1)一般在 5 月下旬前喷 0.8%的波尔多液和 0.5%的赛力散或喷 洒 50%可湿性退菌特 400-

35、600 倍稀释液 2 次(隔 10 天喷一次)。(2)在病害高峰前(一般为 5月下旬)喷洒 1:1:100波尔多液 1-2 次。发病时喷洒多菌灵 100-300 倍液;退菌特 800-1000倍液,喷药数 次。(3)喷施磷、钾肥,提高苗木抗病力。3、油茶烟煤病 烟煤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以子班壳或菌丝体、分生孢子器等 在油茶树患病部位越冬,次年孢子飞散,落在黑胶粉虱、蚧类等刺吸 口器昆虫的分泌物上, 从中吸取养料, 并通过这些害虫的活动传播病 菌。发病高峰期在 9-11月和次年 3-4 月。防治办法(1)可用 40%乐果乳剂 800 倍液或 50%敌敌畏乳油 500-1000 倍 液或松腊合剂

36、 20 倍液喷洒。2)如已发生病害,在夏季用 0.3%,冬季用 1%石硫合剂喷洒油茶虫害防治技术常见油茶虫害主要有 油茶毒蛾、油茶尺蠖、油茶刺蛾、油茶小蜂、 油茶象鼻虫、茶天牛、油茶蛀茎虫、茶梢尖蛾 ,其防治技术如下。1、油茶毒蛾又叫茶毒蛾、茶毛虫、毛辣虫,一年发生 3-4 代,发生较整齐, 无世代交替现象, 以卵越冬, 越冬卵多产于树冠中下层 1米以下的萌 芽枝条或叶片的反面。防治方法(1)灭蛹,培土 7-10 厘米,打实,使土中蛹不能羽化。(2)捕杀幼龄幼虫,将枯黄或灰白色膜质被害叶片摘掉,将幼虫 放入盛药粉或石灰的土箕内灭杀。(3)药杀幼虫或用肥皂水浸幼虫,将肥皂或棉油皂切成薄片,用 少量水煮溶,加水(不能用井水)配成 150-200 倍液,将有虫枝叶浸 入肥皂水内,随即取出,杀虫率可达 100%。(4)3 龄前可用 0.2%阿维菌素 2500-3000 倍液或用 90%敌百虫、 50%马拉松、 25%亚胺硫磷、 50%二溴磷、 50%杀螟松 1500-2000倍液 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