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doc 96页)_第1页
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doc 96页)_第2页
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doc 96页)_第3页
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doc 96页)_第4页
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doc 9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报批稿)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 二一年八月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 目 录前 言 . 1 第一章 受水区概况 . 3 一、受水区范围及其经济社会状况 . 3 二、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 5 三、地下水开发利用评价 . 8 第二章  受水区地下水超采评价 . 13 一、评价标准及基准年 . 13二、浅层地下水超采评价 . 14 三、深层承压水超采评价 . 17 四、总体评价 . 20 五、超采引发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 22 第三章 水资源配置及替代水源分析 . 27 一、南水北调工程规

2、划及实施安排 . 27 二、水资源配置 . 31 三、地下水压采替代水量 . 35 第四章 地下水压采目标与方案. . 39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 39 二、规划水平年及压采目标 . 41 三、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 . 43 四、超采治理及压采量分析 . 45 五、浅层地下水压采量 . 48 六、深层承压水压采量 . 50 第五章 主要工程措施 . 54 一、工程类型及空间布局 . 54 二、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 55 三、地表水水源转换工程 . 57 四、再生水利用工程 . 59 五、井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 61 六、微咸水利用工程 . 62 i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

3、七、地下水补源工程 . 62 八、农村集中供水(改水)工程 . 63 九、地下水开采井封填工程 . 63 第六章 管理措施. . 66 一、法制及体制建设 . 66 二、管理制度建设 . 67 三、经济机制与水价调节 . 69 四、有关基础工作 . 70 第七章 投资与效果分析. . 71 一、投资估算方法 . 71 二、分类投资估算 . 71 三、总投资 . 77 四、压采效果及效益 . 78 第八章 保障措施 . 81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 81 二、制定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压采 . 81 三、采取多种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 81 四、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压采进程 . 82

4、 五、强化科技支撑,重视宣传教育 . 82 附件一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方案专家论证意见 .87 ii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表 目 录 表 1-1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范围 . 3 表 1-2 受水区经济社会基本情况(2008 年) . 5 表 1-3 受水区水资源状况 . 6 表 1-4 受水区现状供用水情况 . 7 表 1-5 受水区供用水变化情况 . 8 表 1-6 受水区现状地下水开采井数量统计 . 9 表 1-7 受水区现状年地下水开采量及分行业用水情况 . 10 表 1-8 受水区现状浅层地下水开采井数量统计 . 10 表 1-

5、9 受水区浅层地下水现状年开采量及分行业用水情况 . 10 表 1-10 受水区深层承压水现状开采井数量统计 . 11 表 1-11 受水区深层承压水现状年开采量及分行业用水情况 . 12 表 2-1 受水区各省(直辖市)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分布情况 . 14 表 2-2 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现状超采情况 . 16 表 2-3 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现状开采井数量统计 . 17 表 2-4 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分行业现状利用情况 . 17 表 2-5 受水区深层承压水超采区分布情况 . 18 表 2-6 深层承压水超采区现状超采情况 . 18 表 2-7 受水区地下水现状超采情况 . 21 表 2-8

6、 地下水超采区现状分行业开采情况. 22 表 2-9 华北平原各省(直辖市)不同累计沉降量区域范围 . 25 表 3-1 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分期调水规模 . 28 表 3-2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净供水量(干线分水口)分配情况 . 28 表 3-3 北京市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量分配情况 . 29 表 3-4 天津市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量分配情况 . 29 表 3-5 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量分配情况 . 30 表 3-6 山东省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量分配情况 . 30 表 3-7 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量分配情况 . 30 表 3-8 受水区配置水量变化情况 . 3

7、2 表 3-9 城区地下水压采替代水量(2020 年) . 35 表 3-10 非城区地下水压采替代水量(2020 年) . 36 表 3-11 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替代水量(2020 年). 37 表 4-1 超采区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 43 iii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表 4-2 超采区浅层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 44 表 4-3 受水区深层承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 45 表 4-4 受水区地下水规划压采量 . 46 表 4-5 受水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规划压采比例 . 46 表 4-6 城区与非城区地下水规划压采比例 . 47 表

8、4-7 超采区分行业远期地下水压采总体情况 . 47 表 4-8 受水区城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规划压采量 . 48 表 4-9 受水区非城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规划压采量 . 49 表 4-10 受水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远期分行业规划压采量 . 50 表 4-11 受水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规划压采量 . 50 表 4-12 受水区城区深层承压水规划压采量 . 51 表 4-13 受水区非城区深层承压水超采区规划压采量 . 52 表 4-14 受水区深层承压水远期分行业规划压采量 . 52 表 4-15 受水区深层承压水开采区规划压采量 . 53 表 5-1 工程类型及供水对象 . 54 表 5-2 当地

9、地表水退还情况 . 59 表 5-3 受水区 2020 年污水处理及替代地下水开采量 . 60 表 5-4 受水区井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规划. 61 表 5-5 受水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分行业开采井封填数量 . 65 表 5-6 受水区深层开采区分行业开采井封填数量 . 65 表 7-1 受水区井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投资 . 71 表 7-2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投资 . 72 表 7-3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地下水压采分摊投资 . 73 表 7-4 受水区农村水源置换工程投资 . 74 表 7-5 受水区再生水利用工程投资 . 75 表 7-6 受水区微咸水利用工程投资 . 75 表 7-7 受水区

10、地下水补源工程投资 . 76 表 7-8 地下水开采计量工程投资 . 76 表 7-9 受水区地下水开采井封填工程投资 . 77 表 7-10 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工程投资 . 78 附表 1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项目表 . 83 附表 2 地下水补源工程 . 85 iv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图 目 录 图 1-1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范围 . 4 图 2-1 受水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分布图 . 15 图 2-2 受水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地区分布情况 . 16 图 2-3 受水区深层承压水开采区分布图 . 19 图 2-4 受水区深层承压水超采

11、区面积地区分布情况 . 20 图 2-5 受水区地下水现状超采量地区分布 . 21 图 2-6 河北省山前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变化示意图 . 23 图 2-7 河北省东部承压含水层水头变化情况 . 24 图 3-1 受水区供水水源结构变化示意图 . 32 图 3-2 南水北调水量配置示意图. 34 图 4-1 超采区地下水开采总量变化 . 44 图 5-1 地表水源转换工程分布示意图 . 58 v 前 言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以下简称受水区)涉及我国水资源严 重短缺的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内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及江 苏 6 个省(直辖市) 。受水区大部分

12、地区地表水资源匮乏,为了维持经济社会发展, 不得不长期依靠过量开采地下水来满足用水要求。目前,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和河南 5 个省(直辖市)的地下水供水量已占到其总供水量的 60以上。由于长期 持续超采地下水,该地区地下水位大面积持续下降,部分含水层已被疏干或枯竭, 地下水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粮食安全受到威胁,供水能力和抗旱应急能力大为 降低,同时产生了地面沉降、地裂缝、水质恶化、海(咸)水入侵、土地沙化等一 系列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开展 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工作已刻不容缓。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

13、设施,关 系到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其根本目的是改善和修复北 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显著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配置 格局,并为受水区地下水压采、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有利条件。开展地下水压 采工作, 是发挥南水北调工程预期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重要举措, 是贯彻 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民生水利的具体实践,对保 护受水区地下水资源,增加水资源战略储备,提高抗旱能力,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为做好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工作,水利部于 2005 年启动了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方案 编制

14、工作。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方案编 制工作的通知” (水资源200578 号)的要求,由水利部水资源司、规划计划司牵 头,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会同中国水利 水电科学研究院、有关流域机谈判受水区省(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及有 关单位,配合编制完成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方案。根据技术大纲要求,以县级行政区为工作单元,以强化节水为前提,以水资源 合理配置为核心,通过替代水源分析,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及其他水源以减少地下 1 水开采,根据地下水保护的需要和压采的可能性,提出了受水区地下水压采的目标 及任务。在各省(

15、直辖市)压采方案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协调和汇总分析,于 2006 年底编制完成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方案,并于 2007 年 3 月 23 日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 专家论证审查。会后,根据专家意见,对压采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007 年 9 月 至 2008 年 5 月,水利部以“办资源函2007535 号”和“办资源函2008211 号”文 将修改后的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方案分别征求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及环境保护部和受 水区 6 省(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意见。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直辖市)人民政 府意见,编制单位又对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

16、2008 年 11 月 19 日,水利部召开部长 办公会,对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方案进行了审议,在肯定 该项工作成果的同时,提出了修改意见。编制单位根据部长办公会审议意见对压采 方案做了进一步完善,并考虑到该方案所提出的受水区地下水压采目标为不同规划 水平年的宏观性目标,故将该方案定为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 总体方案。 2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 第一章 受水区概况 一、受水区范围及其经济社会状况 1、范围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和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 程项目设计报告等有关成果,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涉及北京、

17、天 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 4 省的 36 个地级行政区。受水区面积约 23 万km2。在受水区中,城区及工业园区为南水北调直接受水区,其他区域为间接受 水区。受水区范围见表 1-1 和图 1-1。 表 1-1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范围 调水 线路 省 级 行政区 北京市 受水区面积 2 (万km ) 占省级行政区 面积比例(%) 地级行政区或直辖市的区(县) 0.64 38.1 城 8 区、郊区县平原区 中心城区及新四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 天津市 中线 河北省 1.12 94.0 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蓟县平原区、静海县 6.21 33.1 邯郸、邢台

18、、石家庄、保定、沧州、衡水、廊坊 郑州、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 河南省 4.20 25.1 许昌、漯河、周口、南阳 聊城、德州、滨州、菏泽、济宁、济南、潍坊、 山东省 东线 江苏省 4.08 38.2 6.72 42.9 东营、淄博、烟台、青岛、威海、枣庄 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扬州 合计 22.97 35.6 3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 集宁 张家口 内 蒙 大同 河 北京 辽 秦皇岛 唐山 宁 北 大连 河 朔州 保定 廊坊 天津 山 忻州 北 石家庄 沧州 烟台 威海 太原 榆次 阳泉 衡水 德州 邢台 滨州 东营 淄博 潍坊 青岛 济南 邯郸

19、聊城 泰安 长治 安阳 鹤壁 濮阳 济宁 晋城 焦作 新乡 开封 商丘 徐州 淮北 宿迁 菏泽 枣庄 临沂 连云港 西 山 东 日照 郑州 洛阳 河 许昌 平顶山 漯河 南 周口 江 淮安 宿州 盐城 南阳 驻马店 阜阳 安 蚌埠 淮南 滁州 苏 扬州 镇江 南通 常州 图例 无锡 苏州 水系 湖泊水库嘉兴 湖州 调水线 南水北调受水区 南京 湖 信阳 襄樊 六安 徽 合肥 马鞍山 北 巢湖 首都 芜湖 省级行政区中心 宣州 铜陵 地级行政区中心 省界 图 1-1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范围 2、社会经济概况 受水区人口密集,大中城市众多,经济较发达且发展较快,在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

20、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根据资料统计,2008 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 4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 山东、江苏 6 省(直辖市)受水区人口达 1.87 亿,占全国的 14%;粮食产量占全国 粮食总产量的 17%,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的 19%。受水区经济社会基本情 况(2008 年)见表 1-2。 表 1-2 受水区经济社会基本情况(2008 年) 调水线路 省级行政区 北京市 天津市 中线 河北省 河南省 小计 山东省 东线 江苏省 小 计 受水区 全国 人口(万人) 1450 1150 5188 3552 11340 4385 2966 7351 186

21、91 132802 粮食产量(万 t) 104 139 2836 1856 4935 2190 1756 3946 8881 52871 GDP(亿元) 9860 6311 9828 8140 34139 17309 5902 23211 57350 300670 二、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1、降水及蒸发 受水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 640mm。其中,河北省最小,仅为 526 mm,江苏省 最大,达 923 mm。受水区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69 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60%8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最丰值与最枯值之比为 2.33.5,Cv 值 0.20.4。 受水区多年平均年陆面

22、蒸发量 545 mm,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 1085 mm (E601) ,均呈现由南向北递增的趋势。该地区水面蒸发量超过其降水量,干旱指数 为 1.32.4。 2、水资源量及其演变 受水区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为 229.39 亿m3,地下水资源量 280.87 亿m3,水 5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 资源总量为 428.56 亿m3, 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 1.51%; 人均水资源量仅为 229.29 m3, 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 11,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受水区水资源状况见表 1-3。 表 1-3 受水区水资源状况 调水 线路 省 级 地表水资源量 (亿m ) 6.

23、13 8.84 12.45 40.16 67.58 59.5 102.31 161.81 229.39 3 地下水资源量 (亿m ) 21.55 5.31 59.53 52.73 139.12 82.5 59.25 141.75 280.87 3 水资源总量 (亿m ) 22.63 14.15 64.02 77.5 178.3 115.3 134.96 250.26 428.56 3 人均水资源量 (m ) 156.07 123.04 123.40 218.19 157.23 262.94 455.02 340.44 229.29 3 行政区 北京市 天津市 中线 河北省 河南省 小计 东线

24、山东省 江苏省 小计 受水区 受水区水资源十分短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水资源量总体呈衰减 趋势。根据最新的全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成果,19802000 年系列与 19561979 年系列评价成果相比,受水区降水量平均偏少 12,地表水资源量减少 了 33,水资源总量减少了 25;其中,海河流域受水区降水量减少 12,地表水 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分别减少 36和 24,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降水量减少 11, 地表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分别减少 27%和 18%,山东半岛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 和水资源总量分别减少了 16、52和 32。总体上说,受水区以占全国仅 1.51% 的水资源量

25、,支撑着全国 14%的人口,17%的粮食产量和 19%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经 济社会发展,水资源承受的压力巨大。 受水区主要位于海河和淮河流域的平原区,区内既分布有浅层地下水,又分布 有深层承压水。浅层地下水是指与当地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有直接水力联系的潜水、 岩溶水以及与潜水有密切水力联系的承压水。深层承压水是指埋藏相对较深、与地 表水体和大气降水没有直接水力联系而难以补给的地下水。 大气降水是区内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根据最新的全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 查评价等有关成果, 受水区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年总补给量为 297.5 亿m3, 地下水资 源量为 280.87 亿m3,可开采量为 224.16

26、亿m3(其中,北京市 19.6 亿m3,天津市 4.0 亿m3, 河北省 59.8 亿m3, 河南省 44.26 亿m3, 山东省 66.5 亿m3, 江苏省 30.0 亿m3。, ) 由于受降水量、地表水和灌溉水等补给水源减少影响,近 20 年与前 20 年时段相比, 6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 受水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减少了 8,其中,海河流域海河南系的地下水资源量减少 了 17,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的地下水资源量减少了 5。 现状受水区深层承压水的开发利用主要分布于除北京市(北京市所开采的承压 水与潜水直接有密切水力联系,故北京市只有浅层地下水分布)外的其他

27、5 省(直 辖市) 。 3、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1)供用水现状 其中, 当地地表水供水量占 39%, 受水区现状 (2008 年) 年供水量为 538.27 亿m3, 跨流域调水占 13%,地下水供水量占 46%,其中河北省的地下水开采量占其总供水 量的 86%,北京占 64%,河南占 59%。只有江苏地下水开采占总供水的比例相对较 少,仅为 4.67%。 受水区现状年用水量为 538.27 亿m3,其中城镇生活用水量占 11.7%,工业用水 量占 15.23%,农业用水量占 67.97%,农村生活用水占 5.1%(见表 1-4) 。 表 1-4 受水区现状供用水情况 年供水量(亿m ) 省

28、级行 政区 地表水 合计 其中: 地下水 外 流域调 水 5.60 15.96 14.66 33.96 57.84 151.35 279.37 0.70 0.00 2.39 8.14 37.19 21.91 70.33 20.42 5.94 111.88 49.30 52.53 7.41 247.48 其他 水源 合计 城镇 生活 工业 农业 农村 生活 3 年用水量(亿m ) 3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河南省 山东省 江苏省 合计 32.00 22.03 129.77 83.26 112.45 158.76 538.27 6.00 0.12 3.23 0.00 2.09 0.00 11.4

29、4 32.00 22.03 129.77 83.26 112.45 158.76 538.27 14.30 3.70 10.88 13.47 11.82 8.8 62.97 4.80 4.02 15.21 15.3 14.84 27.8 81.97 10.80 13.21 94.73 50.08 79.68 117.38 365.88 2.10 1.10 8.95 4.41 6.11 4.79 27.46 (2)供用水变化 1980 年以来,随着受水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受水区工业和城镇用水持续增长。 7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 总供用水量由 527 亿m3增加到 2000

30、年的 557 亿m3。2000 年以后,由于受水区降水 偏少,可供水量降低。从用水方面,受水区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农业用水总体呈 持续下降趋势,由 1980 年的 458 亿m3下降到 2008 年的 367 亿m3(2008 年降水量偏 丰) ;二是随着当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生活用水在快速上升,由 1980 年的 10 亿m3增加到 2008 年的 63 亿m3;三是工业用水增长也较快,由 51 亿m3增加到 82 亿 m3。 从受水区的供水水源来看,地表水供水量持续下降,地下水供水量及再生水等 其他水源利用量呈增加趋势。 表 1-5 受水区供用水变化情况 年供水量(亿m3) 年份 合计

31、 地表水 其中:外流 域调水 359.8 283.7 279.37 47.6 109.7 70.33 地下水 其他 水源 0.0 1.5 11.44 年用水量(亿m3) 城镇生 活 10.3 34.8 62.97 合计 工业 农业 其他 1980 2000 2008 526.8 557.2 538.27 167.0 272.0 247.46 526.8 557.2 538.27 50.8 86.7 81.97 458.0 413.0 365.88 7.7 22.7 27.46 (3)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总体来看,受水区 2008 年当地地表水利用量占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的 91, 开发利用过度

32、,特别是海河流域和山东半岛地表水过度开发十分严重。 受水区现状人均用水量 288 m3,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 65%;万元GDP用水量 94 m3,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 35%。 三、地下水开发利用评价 1、开采井调查 受水区地下水现状开采井总数达 178.09 万眼,其中,农业开采井 155.87 万眼, 占 87.53%,其余为工业和城乡生活开采井。从开采井的地域分布来看,城区地下水 开采井达 5.1 万眼,主要为城市集中供水水源井和工业企业自备井,其余大部分为分 8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 布在非城区的农用井和工业用水井。 在总开采井数中, 北京市 4.55 万眼, 天津市 3.32 万眼,河北省 67.26 万眼,河南省 43.4 万眼,山东省 57.58 万眼,江苏省 1.98 万眼。 受水区现状地下水开采井数量统计见表 1-6。 表 1-6 受水区现状地下水开采井数量统计 调水 线路 省级行政区 北京市 天津市 中线 河北省 河南省 小计 山东省 东线 江苏省 小计 总 计 开采井总数 (万眼) 4.55 3.32 67.26 43.4 118.53 57.58 1.98 59.56 178.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