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用现象。2 2、了解课文的特点,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了解课文的特点,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3 3、背诵课文,积累成语、名言警句。、背诵课文,积累成语、名言警句。4 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孔 子v 孔子孔子 (前(前551551前前479479),),名名丘,字仲尼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春秋末期伟大的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思想家、教育家
2、、政治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主张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主张“ “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和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注重注重“学学”、“思思”结合,其理结合,其理论从论从修身齐家修身齐家,到,到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被后世统治者尊几乎无所不包。被后世统治者尊为为“圣人圣人”、 “ “至圣先师,万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世师表”“”“千古圣人千古圣人”与与孟子并孟子并称称“孔孟孔孟”。 孔子一生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孔子一生集中精
3、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和“不不耻下问耻下问”的学习态度,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为后人所称道。 孔子还创立了以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仁”为核心的道德学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
4、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说。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孔府: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居住地孔府一角孔府一角二堂内景二堂内景三堂内景三堂内景后堂楼内景后堂楼内景圣府大门圣府大门孔庙: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祭祀孔子的地方孔林:孔林:是孔子及其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家族的专用墓地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论语简介(1分钟)论语是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及再传弟子弟子编撰而成。它以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语录体为主,记录了为主,记录了
5、孔子及其弟子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言行,共20篇。篇。 南宋时,南宋时,朱熹朱熹把它列为把它列为“四书四书”(孟子、中(孟子、中庸、大学、论语)庸、大学、论语)之一,成为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儒家的重要经典。典。宋朝宰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 语录体: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彩,不讲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
6、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1 1、论(、论( )语)语2 2、不亦说(、不亦说( )乎)乎3 3、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 )4 4、三省(、三省( )吾身)吾身5 5、传(、传( )不习乎)不习乎 6 6、不逾(、不逾( )矩)矩7 7、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 )8 8、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 )9 9、贤哉(、贤哉( )1010、一箪(、一箪( )食)食 在陋巷(在陋巷( )人不堪(人不堪( )其忧)其忧1111、曲肱(、曲肱( )而枕之)而枕之1212、博学而笃(、博学而笃( )志)志检查检查预习:预习:(2分钟)分钟)lnyu ynxngc
7、hunywng dizidnxingkngngdd配乐配乐朗读:朗读:(3分钟)分钟) 用心听,注意节奏,听用心听,注意节奏,听后划出停顿的地方后划出停顿的地方来。来。(3分钟)分钟)1 1、子曰:、子曰:“学学/ /而时习之,不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有说乎?有朋朋/ /自远方来,不亦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而不愠,不亦不亦/ /君乎?君乎?”学而学而 2 2、曾子曰:、曾子曰:“吾日吾日/ /三省吾身:为人谋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不习乎?”学而学而3 3、子曰:、子曰:“吾
8、十有五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志于学,三十/ /而而立,四十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为政4 4、子曰:、子曰:“温故温故/ /而知新,可以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为师矣。”为政为政5 5、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罔,思而不学/ /则则殆。殆。”为政为政6 6、子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哉,回
9、也!”雍也雍也7 7、子曰:、子曰:“知之者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雍也不如乐之者。雍也8 8、子曰:、子曰:“饭疏食饭疏食/ /饮水,曲肱饮水,曲肱/ /而枕之,而枕之,乐乐/ /亦在亦在/ /其中矣。不义其中矣。不义/ /而而/ /富且贵,于我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如浮云。”述而述而 9 9、子曰:三人行,必有、子曰: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择其善者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述而而改之。述而1010、子在川上曰:、子在川上曰:“逝者逝者/ /如斯夫,不舍如斯夫,不舍/ /昼昼夜。夜。”子罕子罕1111
10、、子曰:、子曰:“三军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不可夺志也。也。”子罕子罕1212、子夏曰:、子夏曰:“博学博学/ /而笃志,切问而笃志,切问/ /而近思,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在其中矣。”子张子张 自由朗读,读出古文自由朗读,读出古文的韵味的韵味来。来。 (5分钟)分钟)圈出各章中需要重点理解的词句,圈出各章中需要重点理解的词句,结合注释,自学前六章的大意,结合注释,自学前六章的大意,归纳分类,归纳分类,10分钟后检测结果。分钟后检测结果。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按时按时通通“悦悦”愉快愉快志同道合
11、的人志同道合的人了解了解怨恨怨恨,恼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却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不也是吗?吗?”第一则:讨论学习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第一则:讨论学习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注注:孔子讲的学习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礼(礼节礼节)、乐、乐(音乐音乐)射射(射箭射箭)、御、御(驾车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诗、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译译
12、 曾子说: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或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或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重视品德修养重视品德修养:每天:每天自我反省自我反省 是否尽心竭力是否尽心竭力做事;做事; 是否是否以真诚交友;以真诚交友; 是否是否认真复习学过的功课。认真复习学过的功课。老师传授的知识,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 3 3、 子曰:子曰:“吾十有五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志于学,三十而而立立,四十而不,四十而不惑惑,五十而知,五十而知天
13、命天命,六十,六十而而耳顺耳顺,七十而,七十而从心所欲从心所欲,不,不逾矩逾矩。” v十有五十有五:指十五岁。:指十五岁。“有有”同同“又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加和零数之间常加“有有”字。字。v立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以理解为独立做事情。:站立,站得住,这里可以理解为独立做事情。v惑惑:迷惑:迷惑v天命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v耳顺耳顺:一般而言,指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一般而言,指能听得进不同意见。v从心所欲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随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v逾矩逾矩:超过规矩。逾,超过,越过。矩,本指木
14、工用来画方:超过规矩。逾,超过,越过。矩,本指木工用来画方形或直角的曲尺,这里引申为规矩,规范。形或直角的曲尺,这里引申为规矩,规范。 孔子说:孔子说:“我十五岁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我十五岁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而不逾越法度规矩。十岁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15、。” 本段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本段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旧的(知识)旧的(知识) 领悟领悟可以可以凭凭(这一点)(这一点)做做了了4、 译译 孔子说: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理解与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理解与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 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译译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此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此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
16、、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顺接连词顺接连词就就1、学:、学:3、而:、而:2、思:、思:第一个指思考,动脑筋;第一个指思考,动脑筋;第二个指空想。第二个指空想。两个两个“而而”都是转折连词,都是转折连词,相当于相当于“却却”、“可是可是”。 第一个第一个“学学”是死读书,死记硬是死读书,死记硬背的意思;第二个背的意思;第二个“学学”指认真指认真学习。学习。 6 6、子曰:、子曰:“贤贤哉哉,回也,一,回也,一箪箪食,食,一一 表感叹语气,多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多用在句末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17、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在陋瓢饮,在陋巷巷,人不,人不堪堪其忧,回也不改其忧,回也不改里中的道路,这里指颜回的住处里中的道路,这里指颜回的住处 忍受忍受 其乐。贤哉回也。其乐。贤哉回也。”(雍也雍也) 孔子说: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瓢水,住在 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 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孔子赞扬颜回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的精神。孔子赞扬颜回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的精神。 7、子曰:、子曰:“知知之者之者不如好之
18、者,好之者不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乐之者。” 孔子说: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习为乐趣的人。”代词,它。代词,它。这里指学问这里指学问和事业。和事业。 8 8、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云。” 孔子说: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其中也有乐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其中也有乐趣啊。干违背义的事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
19、就像飘浮在天空中趣啊。干违背义的事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飘浮在天空中的云一样。的云一样。” ” 这章讲认得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这章讲认得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安贫乐道安贫乐道”。 9 9、三三:虚数,不一定实指三个人,虚数,不一定实指三个人,这里指几个人。这里指几个人。行:行:走。走。师:师: 值得取法、学习的人。值得取法、学习的人。而: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就”。 译译 正确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求教虚心求教, ,取长补短,改正不足。取长补短,改正不足。反映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了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 1010、子在川上曰:、子
20、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不舍昼夜。夜。” ” 孔子站在河岸上说:孔子站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就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逝去的时光就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1111、子曰:、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也。” 孔子说: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212、 子夏曰: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记得牢固,恳切地提出疑问再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记得牢固,恳切地提出疑问再联系当前情况加以
21、思考,仁就在其中了。联系当前情况加以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修身做人:归纳、整理:归纳、整理:第六、七、九、十章第六、七、九、十章第一、第一、 四、五、十二章四、五、十二章第一、二、三、八章第一、二、三、八章通假字通假字v不亦不亦说说乎乎v说:通说:通“悦悦”,愉快。,愉快。v吾十吾十有有五而志于学五而志于学v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古今异义古今异义v 不亦不亦君子君子乎乎v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v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v可以可以为师矣为师矣v古:可以、凭借古:可以、凭借v今:
22、可能、许可今:可能、许可古今异义古今异义v饭饭疏疏食饮水食饮水v古:粗劣古:粗劣v今:疏通、疏散今:疏通、疏散v饭疏食饮饭疏食饮水水v古:冷水古:冷水v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古今异义古今异义v匹夫匹夫不可夺志也不可夺志也v古:普通人古:普通人v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v吾日吾日三三省吾身省吾身v古:多次古:多次v今:数词,三今:数词,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v学而学而时时习之习之v时:名词时:名词- -状语,按时状语,按时v吾吾日日三省吾身三省吾身v日:名词日:名词- -状语,每天状语,每天v温温故故而知而知新新v故、新:形容词故、新:形容词- -名词,旧的
23、知识、新的理解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和体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v传传不习乎不习乎v传:动词传:动词- -名词,传授的知识名词,传授的知识v饭饭疏食饮水疏食饮水v饭:名词饭:名词- -动词,吃饭动词,吃饭v好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乐之者之者v乐:名词乐:名词- -意动。以意动。以为乐为乐一词多义一词多义v为:为:v可以可以为为师矣师矣v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人谋而不忠乎v知知v人不人不知知而不愠而不愠v温故而温故而知知新新成为成为替替了解了解懂得懂得一词多义一词多义v而而v人不知人不知而而不愠不愠v温故温故而而知新知新v博学博学而而笃志笃志v其其v仁在仁在其其中矣中矣v其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善者而改之转
24、折转折顺承顺承并列并列它的它的他人他人特殊句式特殊句式v省略句:省略句:v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以以”后面省略代词后面省略代词“之之”v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择”v判断句:判断句:v贤哉,回也!贤哉,回也!v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比一比:比一比: 看谁背的快看谁背的快 分类整理分类整理1 1、作家作品:、作家作品: 孔子孔子 论语论语 四书四书: : 五经:五经:2 2、名言警句:、名言警句: 学习态度: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品德修养:品德修养:3 3、成语(、成语(8 8个):个): 4 4、通假字
25、、通假字(2 2个个):):成语归纳v不亦乐乎v温故知新v三十而立v不舍昼夜v逝者如斯v匹夫不可夺其志v择善而从v三人行,必有我师知识归纳一、通假字一、通假字1 1、不亦说乎:、不亦说乎:说说通通悦悦,愉快,愉快, 。二、一词多义二、一词多义1 1、而而: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可译为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可译为“然后然后”) 学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可译为学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可译为“却、但是却、但是”) 博学而笃志(并列连词,可译为博学而笃志(并列连词,可译为“而且而且”)2 2、知知:人不人不知知而不愠(了解)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温故而知知新(知道)新(知道) 3 3、为为:为人谋而不
26、忠乎(给,替)为人谋而不忠乎(给,替) 可以为师矣(当,做)可以为师矣(当,做)三、词类活用三、词类活用学而学而时时习之()习之() 表示顺接表示转折 表示修饰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表示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默而识之 敏而好学敏而好学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论语论语是一部什么书?是一部什么书?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篇,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论语论语的另两个的另两个“最最”:还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又是:还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又是出成语最密集的书。有人
27、统计过,出成语最密集的书。有人统计过,论语论语全书只有全书只有11750字,却字,却出成语出成语174条。条。下列成语就出自下列成语就出自论语论语:温故知新见义勇为乐在其中既往不咎尽善尽美见贤思齐听其言,观其行不耻下问三思而行文质彬彬敬而远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举一反三发愤忘食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后生可畏名正言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言必信,行必果怨天尤人 杀身成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血气方刚杀鸡焉用牛刀道听途说患得患失饱食终日,无所专心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红色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红色词语的意思。词语的意思。1 1、学而时习之,不亦
2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说乎?乎?2 2、吾日、吾日三省三省吾身。吾身。3 3、温、温故故而知新。而知新。4 4、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5 5、士不可以不、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6 6、已所不、已所不欲欲,勿勿施施于人。于人。7 7、诲、诲女女知之乎!知之乎!8 8、是、是知知也。也。(“说说”通通“悦悦”,愉快),愉快) (多次反省)(多次反省) (学过的知识)(学过的知识)(迷惑;(迷惑; 有害)有害)(强毅(强毅, 刚强)刚强) (想;(想; 施加)施加)(“女女”通通“汝汝”,你),你)(“知知”通通“智智”,聪明),聪明)一、填空:一、填空:1、论语论语中
29、中“论论”的读音是的读音是_,它是,它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家经典著作之一。2 2、孔子是、孔子是_(朝代)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朝代)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3 3、四书四书是指:是指:_、_、_、_。4 4、对于如何向他人学习,孔子的论述是、对于如何向他人学习,孔子的论述是_。5 5、谈学习和思考应该结合起来才有成效的句子是、谈学习和思考应该结合起来才有成效的句子是_。二、解释句中红色的字:二、解释句中红色的字:1 1、人不知而不、人不知而不愠愠( ) 2 2、不亦、不亦君子君子乎(乎( )3 3、吾日、吾日三省三省吾身(吾身( )()( ) 4 4、与朋友交而不、与朋友交而不信信乎(乎
30、( )5 5、温、温故故而知新(而知新( ) 6 6、士不可以不、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7 7、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 )()( )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不亦说乎:、不亦说乎:_通通_,意思,意思_读音读音_。 2、诲女知之乎:、诲女知之乎:_通通_,意思,意思_读音读音_。3、是知也:、是知也:_通通_,意思,意思_读音读音_。四、一词多义:四、一词多义:1、而:人不知而不愠(、而:人不知而不愠( )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善者而从之( ) 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 )2、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人不知而不愠( )
31、 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 )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 ) 是知也(是知也( )3、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也(可以为师也( ) 仁以为己任(仁以为己任(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五、翻译句子:五、翻译句子: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六、默写关于学习的谚语和名言警句各二句。六、默写关于学习的谚语和名言警句各二句。 v1 1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v(1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论
32、语中认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v(2 2)“学习学习”与与“思考思考”的辩证关系是的辩证关系是_。v(3 3)作者强调)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是的依据是_v(4 4)(2003(2003年常德年常德) )人们常引用人们常引用论语论语十则十则中中“ ,”,”一句表示应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一句表示应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v(5 5)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论语中的话:(也是与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意思相近的句子) 。孔子简介v孔子孔子, ,名名_,_,字字_,_,我国古代伟大的我国古代伟大的_和和_ _ v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内容是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内容是_ _ v孔子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医学课件
- 外网安全管理办法
- 大理违建管理办法
- 工业生产设备购销与售后保障合同书
- 大连公厕管理办法
- 基金投教管理办法
- 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与节约使用协议
- 加盟合作协议版文件
- 给外公的一封信250字(11篇)
- 2025年鄂尔多斯教练员从业资格理论考试题库
- 《慢性萎缩性胃炎》课件
- 海钓项目商业计划书
- 洛阳理工学院教师招聘考试题库真题2023
- 安庆亿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化学品输送管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葫芦岛广宁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
- YS/T 922-2013高纯铜化学分析方法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辉光放电质谱法
- GB/T 22751-2008台球桌
- GB/T 12228-2006通用阀门碳素钢锻件技术条件
- GA 1205-2014灭火毯
- 社区工作者经典备考题库(必背300题)
- 金手指外观检验重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